显微镜下椎管减压、椎间融合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围手术期观察

来源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yhu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经通道行椎管减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早期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济宁医学院附属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并获得随访的6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微创组29例,采用显微镜下椎管减压、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内固定;传统组31例采用传统后路椎板切除减压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分别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出血量,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量表评估术后伤口疼痛程度,记录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CRP)及肌酸激酶(CK)水平、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组患者术前CRP、CK、ODI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传统组比较,微创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术后1、3、5天切口VAS以及术后1天CRP、CK水平低,下地活动时间早、住院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患者手术后1、3个月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显微镜下椎管减压、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传统开放手术比较,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无差异,且具有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及更加微创的优点。

其他文献
生长抑素(SS)是一种环状多肽类激素,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起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的作用,通过其受体发挥生物学功能.作为一种神经递质,SS与受体结合后可通过抑制性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兴奋性谷氨酸能神经元、Ca2+通道等途径发挥兴奋性神经毒性作用,从而参与癫癎发作.研究SS在癫癎中的表达及作用可为癫癎的诊断提供一项辅助手段,并可望为癫癎的治疗提供一条新途径.本文主要对该领域的进展进行综述.
树突状细胞是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也是唯一能显著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的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它能决定机体的免疫反应向辅助性T细胞(Th)1/Th2分化.过敏性疾病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最重要的免疫异常为Th2数目增多和功能亢进.作为过敏性疾病始动环节的树突状细胞,通过其表面表达的FcεRI,可促进T细胞增殖分化成Th2,并可导致一系列促炎的细胞因子/分子释放,从而引发过敏性疾病临床表现的出现.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一种在体内分布广泛,对多种细胞尤其是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增殖、分化功能有强烈调节作用的生物活性因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体内外动物实验证实,bFGF可以促进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增殖、存活和生长,尤其在损伤早期,给予外源性bFGF可以明显提高受损部位周围脑组织存活神经元数目.
组织工程学心血管修复材料是采用组织工程学原理和技术,在体外设计构建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包括补片及人造血管等,是多学科相交叉的前沿领域.本文就近几年来组织工程学心血管修复材料在种子细胞、支架以及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急诊住院的常见病因,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最常见的病原体.近年发现,鼻病毒是其第二位病因.毛细支气管炎好发于冬季,发病高峰年龄在2~8个月.RSV通过呼吸道传播,对RSV感染的免疫反应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至今对毛细支气管炎仍无特效治疗.利巴韦林雾化、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heliox等都曾应用,但疗效仍有争议.静脉内免疫球蛋白和palivizumab可用于预防性治疗
肺表面活性物质是由Ⅱ型细胞产生的磷脂蛋白复合体,有四种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SP).根据它们与磷脂的结合可分为亲水性和疏水性两种,亲水性SP属于C型凝集素家族,基因定位及结构均与其他C型凝集素相似,主要参与宿主防御反应、免疫调节等;疏水性SP由于其结构特征,能够降低肺表面张力,提高肺顺应性.SP参与多种临床疾病的过程,在各种疾病中的变化各不相同.SP基因的各种变异也影响个体对肺部疾病的易感性和对
长期应用抗癫癎药物(AEDs)对儿童生长发育会造成一定的影响.AEDs主要对儿童骨代谢、甲状腺功能、体重等产生影响.长期应用AEDs可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骨代谢改变,主要是骨密度下降、骨生化指标异常(骨形成减少或骨吸收增加).另外,长期应用AEDs可造成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引起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体重增加或减少也影响着儿童生长发育,但影响过程较为缓慢,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往往被忽视.因此定期监测癫
小儿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与呼吸道感染在本质上迥然,但两者关系密切,呼吸道感染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呼吸道感染引起上皮损伤,神经末梢暴露,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其病原等大分子物质进入机体形成特应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即构成变态反应的基础.本文主要介绍常见呼吸道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细菌感染与哮喘关系的近年研究进展.
为阐明4岁内小儿衣原体感染的病因及发病率,检测151例下呼吸道感染小儿血清衣原体特异性抗体,结果有24.7%确诊为呼吸道衣原体感染,且22.7%为肺炎衣原体引起,沙眼衣原体仅占2%.衣原体是引起继发性免疫缺陷的危险因子,研究100例7个月~15岁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的血清沙眼衣原体特异性抗体,其中55例IgM和IgG抗体阳性,8例(14.5%)有两种抗体.患儿之母亲血清抗体阳性率亦高(75%),并发
激活蛋白-1是与氧化应激相关的一类二聚体的转录调控因子.激活蛋白-1的活化在细胞增生、分化、转化、凋亡以及细胞外基质积聚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其结构、活化及与肾脏固有细胞活化、实验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