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表现性评价在农村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landf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让学生进行行动、表演、展示、操作、写作等真实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的评价方法。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表现性评价组织学生學习语文知识,可以从更开放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增加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同时提升学生的能力。
  一、体察自己与同伴的差距
  运用表现性评价学习语文,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行动与学习过程,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同学的学习行动与学习过程。这样,便可以使学生体察自己与同伴的差距,由同伴的表现联想到自身行为,对同伴的表现性评价,也影射着学生自己的表现性评价,从而使学生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农村语文教学中,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我们会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我就曾运用表现性评价组织学生的演讲活动。在演讲活动中,我先制定了评分规则:内容上要紧扣主题,要与观众互动;条理要清晰;语速要有高低起伏,能够通过声音的顿挫表达演讲的重点,传达情感;体态上要和听众有充分的目光接触,身体语言要自然;语言的运用上,要求句式结构丰富,富于变化。明确规则后,我为学生播放了李开复的演讲视频,让学生观看名人演讲时的行为与动作。之后便让学生以“我的梦想”为主题,自己准备一段两分钟的演讲。当班里的同学进行演讲的时候,观看的学生能够立刻根据评分规则,判断出演讲的同学在哪些地方是存在不足的。如,有的学生会说:“周同学没有与观众进行视线接触。”“赵同学总是带着‘嗯’‘啊’这些语气词,另外,他的语速太快了。”通过对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学生也能及时改正自身的缺点。
  二、形成更具针对性的交流
  表现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行动、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所以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当多为学生组织一些活动。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又可以提升学生的能力。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在教学之余,还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安排学生排演课本剧。通过排演课本剧,使学生之间形成更具针对性的交流。
  比如,学生在学习《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之后,我便将这篇课文中的语句进行提炼,形成了一幕的小话剧,并让学生按照我撰写的剧本进行排练。学生们在分工时,有负责导演的,有扮演“叶圣陶”先生的,有扮演文章作者“张中行”的,表演的片段就是:表现叶圣陶先生的待人深厚。在排练的时候,我经常听到学生们针对剧本中的表演形式进行讨论,扮演“叶圣陶”先生的同学认为在表演叶圣陶与张中行对话的过程中,应该用现在的“天津话”,因为张中行是天津武清区河北屯人,文中又说叶圣陶先生与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这就代表着叶圣陶先生在与他人聊天的时候,会根据对方的语言而改变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而导演这部剧的同学则认为,说地方性的语言同学们不太容易听懂,还是应该用普通话来代替,这样大家都能听明白。由于排练最终是要听导演的安排,所以扮演“叶圣陶”先生的同学用普通话进行了表演。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能够针对自己的学习行动提出更具针对性的问题,学生的交流能力、思维能力都在逐渐提升。
  三、改变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
  由于在应用表现性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展示、操作等活动,所以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不断提升。运用表现性评价进行农村语文教学,可以使学生学习语文的形式更具多样化,在此基础上可以改变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
  在《天下国家》这一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中,我安排学生以“天下国家”为主题,进行调查活动,通过报刊和网络,了解爱国主题的故事,寻找爱国的诗词。之后,又组织学生进行爱国诗词朗诵会。学生在准备阶段,查阅了古往今来许多爱国主题的诗词,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们饱含深情地朗诵了岳飞的《满江红》、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杜甫的《春望》等诗词。通过观察学生查阅资料的过程,我发现他们不仅会查阅这些诗词,还会阅读诗词的背景,所以他们才能够将诗人凝注在诗词中的情感朗诵出来。比如,一位学生在朗诵《满江红》的时候,声音洪亮,语速越来越快,由开始的重声停顿,到之后连贯激昂地朗读,将这首词中浓浓的爱国情怀充分表现了出来。学生在朗诵的时候,也注意到了语气与语感的把控。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表现性评价的应用能够改变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使学生将自己对语文课程的热爱倾注其中。
  四、有效提高学生的沟通技能
  在运用表现性评价进行语文教学时,学生之间需要进行合作交流,而合作的过程则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彼此之间的默契配合,如此才能达到学习目的。因此,表现性评价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沟通技能。
  比如,我们在组织学生开展《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学习的时候,便让学生组成活动设计小组。小组中的成员需要根据“孝亲敬老,从我做起”这一活动主题,设计出不同的活动方案,最终,我们投票选择最佳的活动方案并加以施行。每个小组中有4—5个成员,小组成员要共同为活动方案中的节目出谋划策,之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方案。我在观察学生设计活动方案的过程中,发现每组都会存在一些争议,比如有的学生想要在活动中增加做家务的活动,有的学生想要增加为父母按摩的活动,有的学生想要增加娱乐表演活动,还有的学生想要增加朗读感恩父母信件的活动。由于活动时间的限制,同学之间为了能够让自己的活动呈现在方案上,彼此之间进行沟通和讨论,充分论述了自己所设计的活动的优势,最终大家一起进行取舍。在活动方案的形成过程中,我看到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在逐渐提升,有些学生能够据理力争,让对方心服口服地接受自己的方案。
  综上所述,在农村语文教学中,要想运用表现性评价进行教学,教师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多为学生设置一些表演性或讨论性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形式能让学生体察到自己与同伴之间的差距,能在同学之间形成更具针对性的交流,还可以改变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有效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其他文献
美在语文教材中无处不存在:无论是景色美,还是心灵美;也无论是节奏美,还是音乐美……这些蕴含在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只是缺少发现的慧眼。同样,这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说,如何帮助学生发现教材中的美,进而去体味、欣赏,然后热爱美和追求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新课标对语文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它强调语文教学要不断进行创新,以适应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同时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古诗文背诵默写不容许有一丝一毫的错误,对学生的记忆能力要求较高。但总有不少学生出现错误,还有不少同学好不容易把课文背下来,时间一长就又忘光了。记忆古诗文,死记硬背、打“疲劳战”是没有用的,一定要提高效率。怎样才能提高背诵效率,记得更加牢固呢?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来谈谈背诵古诗文的一些技巧。  一、掌握记忆规律  实践证明,记忆的目的越明确、注意力越集中、思考越积极,记忆的效果越好;各种感官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龄初期(6—12岁)的孩子处于智能发展的高峰期,对周围世界十分好奇,有强烈的求知欲,情感丰富,善于形象思维,其语言、文字表达正处于从生活化口语向书面化表达转变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因为缺乏必要的写作知识储备,大量字詞会说不会写,会认读不会运用,写话能力尚不能满足其内在的表达欲望。因此,写话教学是低年级语文老师必过的“坎”,写话是低年级孩子最畏难的练习。  培养学生写话能力,我
读者在对词作的阅读鉴赏中,或许会困于其语言表达中时空的不规则组合,感叹词人神思的倏忽跳跃、变幻莫测,时有读词“难于上青天”的体验。这是因为大多数情况下词作中的时间和空间并非按直线流程来安排,且不同时空之间的切换常常也不作交代,其语义结构自由而松弛。甚至在有些词作里,作者还会故意将一个完整的事件击碎,拾掇其中的某一片段,把它镶嵌在词的上片或下片,或横跨上、下片的醒目处,使之极富画面感,进而成为全篇最
传统的民俗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千百年来,民风民俗涉及广泛,绵延至今。就拿家乡平湖这个地方来说,它拥有丰富的饮食资源,积淀了深厚的饮食文化。然而,在当前工业化、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乡土美食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其生存环境承受了比以前更大的压力。许多土生土长的孩子竟然一时难以道出地方特产、家乡风味。  基于儿童发展的需要、品德课程校本化实施需要和保护传承地方民风民俗的需要,笔者从家乡的饮食
我们一般认为,在旅行之前认真做功课的人属于真正懂生活、会旅行的人。其实出发前的功课就是旅行的预习,有了这个环节,我们的旅行除了快乐而不慌乱,还会有更深度的体验。例如在去法国马赛的伊夫堡监狱时,如果我们提前阅读了《基督山伯爵》或者看过简介,那么在游览时,我们的脑海中所浮现的画面一定更加丰富,旅行的兴趣也会更加浓厚。又如去罗马斗兽场之前,如果我们知道此处曾经出现过的场景,斯巴达又是如何从这里获得了自由
一、教学目标  1.从环境、人物、情节、主旨感受童话之美。  2.理解“从儿童视角诠释沉重话题”的赏析方法。  3.感悟经典作品常读常新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方式: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说起童话,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童话大师安徒生,台湾作家张晓风曾经写过这么一段话:“如果有人5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温馨;如果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是人精神成长的必经之路。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思考的过程,是学生提升自我语文素养的过程,学校通过开展有效的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读书氛围,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  一、初中生阅读基本情况调查  初中学生经典阅读现状如何,呈现什么特征?笔者通过对几个学校
笔者曾经批阅过一次中考作文,话题是“多想一步”,结果大部分都写牛顿研究苹果落地这件事,大多数感受也是相同的,对此老师评分都困难。学生积累少,感悟浅,怎么叫他们写出内容丰富而又思想深刻的文章来呢?教师作文教学思路一成不变。很多语文教师负担较重,对作文教学投入不大,用心思较不够。教学中最普遍的循环方式就是指导作文—布置作文题—学生写作—教师评分—评讲作文。虽说有作文指导,但由于缺乏科学的系统性,对学生
每次测试下来,我们学生的语文得分总是不高。中考语文测试中,大部分学生存在阅读困难,理解有偏差,答题有遗漏的问题。中考语文试题充分体现语文学科试卷的特点,考点分布合理,覆盖面广。试卷题型丰富,涉及到的知识面很广。不仅考查了语文的基础知识,还特别关注对学生在语文运用能力上的检测,还考查了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突出语文学科核心能力的考查。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让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