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歌剧院设计分析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w1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折中主义是建筑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它于19世纪中叶兴起。巴黎歌剧院在外国建筑史上,被称为折中主义的代表作。一个能禁得起时间考验的建筑,必定离不开它的时代背景和空间环境。本文通过对历史的搜集和对当时时代背景的观察,以时代背景的视角分析富丽堂皇的巴黎歌剧院,找寻它在时空节点上的丰富内涵,体会它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建筑;艺术;哲学;折中主义
  中图分类号:TU2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7-0-02
  0 引言
  欧式风格在当今的住房市场中很受欢迎,但大部分的欧式住房的设计仅停留在表面,与内核脱节,成了“土味建筑”。对一种文化的吸收需要对这个文化本身进行了解。巴黎歌剧院的设计风格为集仿主义,正式名称为“折中主义”,这种设计风格在建筑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折中主义在我国也曾风靡一时,挽救了当时的中国传统建筑。国外有关巴黎歌剧院的文献较多,国内较少,文献中对其外观样式和其色彩搭配有详细的描述。对巴黎歌剧院的设计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折中主义,也方便对由折中主义而衍生的其他派别的研究[2]。
  巴黎歌剧院是优秀的建筑,也是剧场,它拥有较大的人流量,因此市面上有大量的摄影作品和解说。同时,它作为歌剧《歌剧魅影》的原型场所,有着大量的文学描述和相当丰厚的文化底蕴[3]。
  本文从巴黎歌剧院的历史出发,首先介绍它的背景:从何时开始出现,为什么会出现,为什么会以这种形式出现,其次对巴黎歌剧院的设计特色与风格特征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巴黎歌剧院设计整体性的特殊之处。
  1 巴黎歌剧院的历史追索
  1.1 巴黎歌剧院的前身
  巴黎歌剧院的前身为在1763年毁于大火的皇家歌剧院,它是路易十四时代修筑的法国的第一所歌剧院。太阳王路易十四久居帝位,他的宫殿建立在远离城镇的凡尔赛,即气势恢宏的凡尔赛宫,这座宫殿展示了他无须亲民即可指挥国家的威严。或许是盛极必衰的缘故,路易十四过后的继任者都难以维持路易十四在位时的磅礴气象,原本为揽权而设立的强制贵族们在行宫内居住的条约,成了贵族们在豪宫内的无休止的奢华糜烂生活的开端,这种风气最终结束于路易十六。此后几十年,法国几经革命,动荡不绝[4]。巴黎歌剧院诞生于1861年,恰逢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初期,百废待兴。
  诞生于政权更迭中的巴黎歌剧院,其诞生深受法国极盛时期气象的影响。类似于魏晋时对汉气度的曲线追求,路易十四时期,在这位被民众因爱戴信任而献以“太阳王”尊称的男人的统领下,法国从原先因暴乱大伤元气而沦为二流国家的境地,逐渐转变为欧洲顶尖的国家,此时的法国拥有全欧洲最强大的军队,君主制的强盛在此时一览无遗,人们身着华服,踏在富丽堂皇的皇家歌剧院。建筑是人内心情感的再现,也是愿望传达的媒介[5]。
  1.2 巴黎歌剧院的介绍
  巴黎歌剧院由著名设计师查尔斯·加尼叶设计,它是两层建筑,虽然没有凡尔赛宫的奢华,也没有卢浮宫的宏伟雄壮,但它依旧是那个时期非常成功的建筑[6]。巴黎歌剧院对后来欧洲各国的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法国在欧洲的特殊地位也使它的文化远播。它是当时法国上流社会的主要活动场所之一,不论是其内部装潢还是外部装饰都极尽奢靡,是当时法国的高规格娱乐场所。巴黎歌剧院外部是巴洛克式风格,具有意大利晚期巴洛克风格的特点[7];内部为洛可可与巴洛克融合式的装潢风格,有些房间是后来修建的,有后现代主义式的抽象切面装饰。
  2 巴黎歌剧院的设计特色分析
  2.1 外观分析
  巴黎歌剧院立面采用的是上、中、下三段式。第一段,最上面的部分是左右对称的三角顶,罗马风格结合神庙的拱形山花。罗马风格是欧洲情节中重要的一部分,大部分的西欧国家都以自身是罗马的正统继承人为荣耀。中部为双柱和小壁柱。最下层为连拱门洞。三层互相呼应。其屋檐则是显著的巴洛克式风格,无论阴晴,金色的卷边总会反射出黄金般的光辉[8]。
  从外观来看,巴黎歌剧院的风格是统一的,也是完整的。它的上、中、下三层分别运用了不同的建筑要素,这种分段是古典主義式的。间隔以大型开窗为主,气势端庄[9]。
  2.2 内部分析
  巴黎歌剧院内部装潢是巴洛克与洛可可混合样式的。进入歌剧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夺人眼球的三折楼梯和由乳白色大理石铺就的地面,楼梯两侧的洛可可式雕塑将整个空间装饰地华丽无比。
  其穹顶为古典主义式的“大顶画”建筑,中央绘有脂粉气浓重的古典主义油画,主题以宗教为主,长有双翅的天使前来迎接去往天堂的人们[10];走廊、墙壁、楼梯等空间的每一个部分,都摆满了精细的装饰物件,洛可可风味浓重,有着过于华丽的装饰特点;穹顶天棚画两侧的墙壁上则是古典风格的壁龛和雕刻;大厅由奥欧尼亚式柱支撑,上方为色彩斑斓的水晶灯,样式繁多,极致奢华[11];休息大厅的内部,陈设着多个大师的栩栩如生的胸像雕刻作品。
  巴黎歌剧院的主色调是金色,其黄金色的墙壁和金色的砖石,有明显的地中海风情。
  中央大厅是古典风格式的,观众可以从任意一个角度望向舞台,巧妙的采光设计让室内的视线效果与舞台效果达到了最理想的状态。在观众厅的上方有一个巨型的水晶灯,而在舞台上方安排有33米的净空,恢宏又富有张力,给观众带来了最好的沉浸式体验。大厅的壁画是超现实主义风格的[12],穹顶是皇冠,符合它皇家的身份[13]。
  巴黎歌剧院里面有些房间是后来修建的,它们有后现代主义式的抽象切面装饰[14]。巴黎歌剧院不是一天建成的,它经历了很多年,是在多位建筑师和工匠的共同努力下建成的。
  对设计师来说琐碎的装饰是一个挑战,如何把一个复杂空间设计成“珠宝盒”而不是“库藏室”,巴黎歌剧院是了一个非常好的参考。
  2.3 建材与结构分析   巴黎歌剧院的建材是当时工业化的钢材结构,后来在外部包裹的鎏金让新技术的表现藏而不露。
  巴黎歌剧院的舞台宽广巨大[15],前厅的廊间陈列了诸多名人的胸像,如贝多芬、莫扎特等[16]。巴黎歌剧院的建筑结构非常复杂,它的地下层有一个巨型的暗湖。这种复杂而又奇特的构造让它成了歌剧《歌剧魅影》的原型场所。
  3 巴黎歌剧院的设计风格分析
  3.1 折中主义介绍
  巴黎歌劇院是折中主义的代表性建筑。折中主义又称折衷主义,它由哲学观念作为开端。哲学中的折中主义派系认为,学识的大厦已经被前人搭建完成,后人需要做的只是运用并修饰它们[17]。建筑中的折中主义又被称为“集仿主义”,它的特征是建筑师可以随意模仿任意时期的建筑并根据需要将其重新组合。佩夫斯纳将巴黎歌剧院称之为“历史主义”,而在黑格尔的注释中,将其试探性说明为:“每一座建筑在观者的心灵中创造了联想,不管建筑师对此是否需要。”折中主义式建筑是记忆的现实化[18],它所处于第一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与帝国领土的不断开拓,世界被连为一体,受困于权力范围的重新划分,在这个时期的文艺作品大多呈现一种较为消极悲观的态度[19]。
  在《现代设计的先驱》中尼古拉斯·佩夫斯纳这样描述:“机器不单抹除了工业产品的趣味,到1850年它似乎已无法挽回的毒害了幸存的手工艺人。”一种“反对机器生产,回归手工艺”的呼声在世界范围内响起。在不抛弃原有基础的情况下,莫里斯提出了手工艺与工业相结合的概念,即把设计与工业结合起来,摒弃手工艺原有的奢靡作风,形成一种“不事矫饰、尊重材料、崇尚自然”的设计理念[20]。建筑设计的理念逐渐成了后来现代主义设计的指导思想,建筑的折中主义诞生在当时的法国。
  3.2 中国的折中主义
  折中主义的包容性使其成为19世纪以来中国建筑走向现代化的不二选择[21]。最初引入时,我国主要理念为用西方之技术以创造吾国固有之建筑形式,“南京中山陵祭堂”就是在这种理念下诞生的代表作品。折中主义传入中国时,梁思成对其进行了系统性的阐释,之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建筑可译性”,他将西式的建筑架构比作“西洋文字”,中式的建筑则比作中文,提倡用中式传统来翻译西式建筑,建造融合于中国的新式建筑[22]。从某种意义上讲,折中主义的出现挽救了中国的传统建筑。当时,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西方思想与科技的涌进下受到了严峻的冲击,传承和变革成了当时人们迫在眉睫的历史任务,一场存废之争即刻打响[23]。而后在近三十年来,随着建筑现代化的全面推进,原本为了保留传统而诞生的中国式折中主义建筑,再经历数次自律时期的打击后,变得一蹶不振[24]。
  4 结语
  巴黎歌剧院并非一日建成的,从它的建造时间来看,巴黎歌剧院从1862年重建工程启动,到最终竣工的1875年,耗时13年,期间因普法战争而被迫中断。以最初的皇家歌剧院来计算,它的建造已逾200年,历经几代的设计师的设计以及时代的变更,巴黎歌剧院有了非常复杂的色彩。折中主义,从其模仿的角度来说,它难免会有怀恋过去的色彩,它展现的是人心中对于过往安逸的追溯以及人们内心的保守主义倾向。同时,集众彩之长、后来者对前者的归纳吸收、保守和包容对立统一,也是折中主义建筑的标志性所在。
  参考文献:
  [1] 郑志颖,陈光辉,吴洁好.从“文以载道”的视角看近代折衷主义建筑[J].建筑设计,2015(3):52-54.
  [2] 刘少才.巴黎歌剧院:剧场建筑的精品[J].上海居地,2013(08):58.
  [3] 汪坦.建筑历史和理论问题简介——西方近现代(二)[J].世界建筑,1992(4):57-63.
  [4] 高祥生.巴黎歌剧院的“折衷主义”风格[J].建筑与摄影,2019(04):245-251.
  [5] 陈佳滢,吕向虎,吕兆成.塑料在室内环境中的设计与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0(6):50-51,54.
  [6] 沈童,孙琦.重塑极简主义——以包装设计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6):55-56.
  [7] 宋童恬,叶洁楠.浅析沃尔夫林的形式分析理论[J].美术教育研究,2020(6):46-47.
  [8] 吴馨宇,田晓冬,萨兴联.公共景观空间雕塑情感化叙事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6):71-72.
  [9] 周卫臣,孙献华.浅析西方古典绘画中的美学特征[J].美术教育研究,2020(9):22-23,27.
  [10] 李丰旭,祝遵凌.社会学视角下的19世纪法国印象主义绘画[J].美术教育研究,2020(10):22-23.
  [11] 黄晨玥.浅谈彼得·沃克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20(15):100-101.
  [12] 房华,余希.由空间序列艺术论室内生态环境设计[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0(08):118-119.
  [13] 石宇琳,曹磊.城市景观设计中地域性元素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20):76-77.
  [14] 李飞扬.差异化社会环境下象征主义的发展路径——以古斯塔夫·莫罗、克利姆特为例[J].艺术科技,2020,33(23):65-66.
  [15] 庄佳.后现代主义理念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应用初探[J].艺海,2020(11):104-105.
  [16] 张路南,丁山.几何形态在室内空间中的运用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8(08):110-111.
  [17] 陈晨,祝遵凌.自然元素在城市建筑艺术中的应用[J].设计,2018(18):141-143.
  [18]喻正南,张耀.后现代主义思潮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与启示[J].美术教育研究(上),2018(11):92-93.
  [19] 曾雯,管雪松.参数化设计:让室内空间“自由生长”——解放传统几何空间形式[J].美术教育研究(上),2018(11):50-51.
  [20] 徐悦,张磊.城市景观的文化价值与城市形象塑造[J].美术教育研究(上),2018(12):52-53.
  [21] 李延文,王春.浅谈室内设计师应掌握的能力与设计原则[J].艺术科技,2020(21):141-142.
  [22] 张亦真,叶洁楠.场所精神在景观设计中的价值探究[J].艺术科技,2020(22):178-179.
  [23] 邹淑倩,周杨静.沉浸媒介视域下传统文化传播新路径[J].美术教育研究,2020(21):65-66,69.
  [24] 石靖敏,徐雷.洛可可室内装饰艺术中的女性符号[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0(10):112-114.
  作者简介:季伊阳(1998—),女,江苏苏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指导老师:李青青(1990—),女,湖北武汉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设计理论。
其他文献
随着“美丽中国”概念的提出,我国越来越重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部分乡村在该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本文研究美丽中国视阈下美栖村的乡村生态美育发展,总结美栖村的发展成果,
后疫情时代,人们对“陪伴”的情感诉求愈发强烈,音频媒介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作为音频媒介的播客节目在数量井喷式增长的同时,类型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财新《记录在案》的推出,
“凡尔赛文学”是2020年下半年诞生的一个网络词汇,是一种被定义为在网络上炫耀的语言模式.“凡尔赛文学”的语言模式是新媒介赋权下网络语言的一种代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
乡土原创短视频的传播作为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一大媒介景观,是以田园乡村为创作本体、以农民等普通人为创作主体、以日常劳作和生活为创作内容的连续式的短视频传播,虽然内容质
2020年夏季多地发生洪涝灾害,国家高度重视,派出武警消防、解放军部队等奔赴前线支援抗灾,各类新闻媒体也闻风而动,对本次抗洪的具体措施、有效成果、军民之情等进行了深入报
《绑绷带的自画像》是著名荷兰画家梵高的代表作之一.这张画是画家梵高在精神失常初期著名的割耳朵事件不久之后创作的,属于后印象派画作.梵高在一生中画了很多自画像来记录
当前,中华文化逐渐得到重视,各种传统文化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新时代如何运用新媒介传播传统文化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相声领域,德云社是成功运用新媒介进行现代化改
为了帮助新式茶饮企业在场景时代与消费者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关系,本文借助体验EEI模型,分析客户旅程中的体验触点,构建品牌体验的构成要素模型,以喜茶为例,归纳场景思维在新式
1949年4月23日,江苏省泰州市白马庙乡成立了中国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海军.为了让更多的炎黄子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好地传承海军文化,本文以泰州海军诞生地纪念馆文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但也难以避免地引发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如水资源短缺、地下水位降低、积水内涝等,国内部分城市中此类问题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