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窑酒器:承载文脉的表情道具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f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酒坛子,作玉泉
  
  自从有了一种叫酒的物质后,历史深沉的幕布上就被烙印上了四个大字:悲欢离合。人生苦乐,七情六欲,舍我其谁!曹孟德的“唯有杜康”的口号是何等的慷慨激昂。魏晋名士如不结缘酒将是何等的无趣!而李白的“自古圣贤多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的呐喊,一下子把喝酒的意义升华N个高度。正因为国人对酒的品赏与解读的不同,才会造出高标独帜的中国酒文化的博大精深。上至九五之尊的帝王将相,中至行游四海的才子骚客、仗义行侠的高士,下则是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流,喝酒几成为一项全民性的热身活动。有了这样的大背景,历来与酒息息相关的事件也就层出不穷。既有为世人诟骂的酒池肉林式的荒诞,也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狂放;既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洒脱,也有“借酒消愁愁更愁”的纠结;当然也少不了“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淡泊宁静,“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纵情自信。在文人们对酒的颂吟叫好声中,酒具也以不同的形象面貌登台亮相。
  瓷器与酒的结合,仿佛是珠联璧合的一个自然过程,并为中国的酒文化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而历代的窑工,在中国的东西南北中的广袤大地上,又以聪明与想象演绎出摇曳生姿的酒具,磁州窑、耀州窑、越窑、长沙窑、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德化窑、瓯窑……从这些耳熟能详、琳琅满目的名窑里,酒具那美轮美奂、缤纷隽秀的身影永远不会缺席。
  当我面对这件叫酒坛子的南宋瓯窑酒器时,似乎感到某种光影在里面,尽管经年阅览无数瓯窑瓶瓶罐罐之“风月姿色”,而眼前的这件酒坛,器形、釉色、做工,都堪称是“形而下”了,再加常见的小口鼓腹、溜肩收腰的线条,几乎谈不上有想象力、创造力了。但因为其诞生于偏安江左的南宋这样的特定年代,它却具备了一些人文的气息来。褐彩的手书“作玉泉”三个字,明明白白写在酒具的正面上,一下子平淡中见精神,虽然它出生在瓯窑势力范围的边缘地区——温州乐清的大荆,但它依然有着南宋特有的细致。作为一个精致而丰饶的朝代,偏安后的繁华,永远无法弥合一个民族失土之伤痛受创的心理,由此从内部转变为艺术人文的创造升华。今天南宋文化的深厚的遗产——琳琅满目的书画、词章、工艺、美食、戏曲、茶坊或许正是一种心理补偿和转移。从汴梁南迁到临安的官窑,崛起于浙西南僻隅山旮旯里的龙泉窑,它们的瓷器永远放不下来自汴梁皇宋的雍容华贵、斯文气象。
  这个瓯窑的酒坛子,只不过是一个底层庶民的酒容器,但因为它来自南宋,简朴的外表下,“作玉泉”三字明白无误地告诉你,它只是用来装酒的,无其他用途,这就是南宋——无所不在的优雅和从容!
  
  一壶褐彩,宋代的诗画
  
  南宋时的温州,知州杨蟠有一句最为有力的概括: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对温州来说,宋代提供了温州文化的脐血,一直滋养到晚清。没有南宋,温州的通史将苍白不好看。宋代是市井文化的天堂,是士农工商成功人士的流金蜜月。政治的宽松,汉唐以来严重束缚人生自由的里坊制度,被开明的皇帝们全部推倒,原来刻板的作息与管理随之消失,而百姓的活动空间得以无限扩大。这些好处,随着宋王朝偏安杭州后,全盘带到江左之地,温州也成为最早的受益城市。这种社会最真实的写照,可从温州南戏最早的剧本《张协状元》里出现的词汇窥测到。这出来自温州九山书会才人们集体创作的剧本,既称得上是“戏曲里的活化石”,也是温州南宋时期的“风情画”,剧本中出现的词汇如散妓、花柳市、米辅、角奴、酒楼、酒库、茶坊、行货、食店、市井、牙婆、神歌、秋千、竹马等等,就是当时温州平民最典型的“生活态”。杨蟠在《永宁桥》诗里也写道:“过时灯火后,箫鼓正喧阗。三十六坊月,一般今夜圆。”就是描写当时朔门一带市民的夜生活。此外,翻翻现存文献,发现宋代的温州因城市繁荣带来的是人口的膨胀,如北宋初期太平兴国年间,温州户口的统计是40740户,到了中期元丰时期,增至121916户,又至南宋中期淳熙年间,扩至170035户。一百余年时间,户口总数增加了四倍。那么温州中心城区的户口,按乾道五年(1169年)知州王之望的说法,“居民约计万数千家”,加上城外周边的人口,估算不下10余万吧。
  在地少人多、资源贫乏的背景下,宋代的温州人非常懂得把产品做精做细做出特色的重要性。近年从温州宋代主要街道——信河(新河)街建筑工地上出土的大量宋代的遗物也可一窥端倪。如漆器,从香奁、头梳、耳杯、酒盅、酒壶、碗、汤匙、灯台等,生活用品无不一一具备。此外就是瓯窑产品,包含有日用品、酒具、茶具、文房用品、女性妆饰品等等,总的一点,那便是做工的无不精益求精。如瓯窑的褐彩,本是窑变后的瑕疵,但自六朝以来便有意识地运用,南朝、隋唐之际,用的仅为斑点斑块,而且小心谨慎,一到宋代,窑工们的手法就变得极为大胆开放。眼前这个青黄釉褐彩卷叶纹执壶,2007年在温州信河街天窗巷出土。这壶不算小,高27.1厘米,口径9.6厘米,足径8.8厘米。直口圆肩鼓腹,虽然、流嘴缺失,但满腹刻划的四组卷草纹上,写意错位的再绘饰四圈褐彩连续草叶纹,既有重叠的层次感,又有斑斓绚丽的情趣。粗糙的釉面下有了多组褐彩图案,残缺的酒壶品味随即得以升华,由“腐朽而走向神奇”。这种不受约束的来自底层窑工的大手笔,大概只有品质至上的宋代才可找到合适的土壤。
  每每近距离地去细赏这褐彩的酒壶,眼前就浮出那两宋的种种意境来。可能,观照今天的审美情趣,那壶面的釉层与花纹都是随性的。但是,如果发挥想象,还原到八百年前的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一个酒肆里,一群围桌而坐的才子骚客们,行着酒令,或歌吟或长啸,欣赏着窗外瓯江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荧荧烛光下,举起壶,哗哗地一遍遍地往碗里筛酒,直到月偏,人都醉了,只有桌的正中独立寂寞的酒壶。最后连照面的人也消失了,它却在岁月中永恒。
  
  这葫芦瓶能装啥子酒
  
  我们看中国的酒文化,当然要想到酒容器,楚国的贵族用漆器耳杯饮酒,那么百姓呢?魏晋时期的名士们,喝酒、吃五石散,把酒与生活甚至生命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王书圣们在兰亭玩九曲流觞,形式大于内容,那时的酒器倒显得不重要了。但偏偏那时在南方出现了鸡首壶,这种线条优美、充满象征意味的酒道具,却充当起宴乐的角色。但唐人不用鸡首壶,改用凤首壶,总之,朝代的更替,其实酒器也在抒写着内心的纠结,抑或是时尚。酒到了宋代,市井文化的发扬光大,最为流行的酒器肯定少不了执壶。今天,在温州瓯窑的广大窑床里或墓葬里出土的执壶,纤巧的线条,流线形的把,壶形是很优雅的,如一知书达理的高人,或是一曲线含而不露的楚楚女子。宋的世俗与美的趣味是由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如同宋画,后人只能学习临摹,永远无法超越一样。时代的特征,是个性化的印记,不是简单的像与不像所能道得清楚的。
  今天,摆在面前的这个壶,我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名称。虽然它躺在博物馆的库房里,已经有一个通用的官方名字:五代青釉杯口执壶。用杯口两字来概括此壶的特点,我认为是经验性的无趣。的确,它的口部形如杯子,但是却不是常见的杯子,我看过后第一印象,那是标准葫芦形状的执壶啊。葫芦是一种不倒的造型,它结的子多,那是吉祥,为什么中国的仙人们总要腰间挂个葫芦呢?葫芦可以装仙药啊。上面是圆的盖,下面是圆的腹,颈项收缩联系上下两个圆,与一个曲而微翘的流嘴,生动地把两个圆激活,花好月圆,团圆总是美好吧。更为奇怪的是,那杯形口后的把柄上方的两个小孔,有人问做什么用,我说,难道是“煮酒论英雄”时温酒的出气口?喝着黄酒,让微微的酒香溢出,空气中散布迷离的酒分子微粒,一下子对话也显得温馨而有趣起来。是啊,这个壶完完全全是一个精心之作,一千多年后,再也找不到一个相同的壶了,显得稀罕而个性。更为有趣的是,如果放置在时空的长河里,它恰恰介于唐与宋之间,细细地比对一下,你会恍然大悟,这壶处于两个最有特色个性的朝代的中间地带:确保唐人丰腴美态的遗风,又打开宋代对曲线的痴迷。就这个壶,承上而启下,不有个性还真不行!
   (责编:雨岚)
其他文献
傍晚时分,博柏下班回来不见儿子就问妻子,儿子在哪呢。妻子告诉丈夫说儿子在自己的房间。妻子告诉丈夫,儿子晚饭前在外面玩了半天篮球,现在正在房间里看电视。博柏马上想到,
目的探讨在产科阴道分娩助产过程中实行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16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
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计划、决策、控制和考核,保证目标利润的实现。决策,就是通过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价,然后从中选择最佳方案。进行正确的决策分
陈志强足紫金县凤安镇下石村人,初中毕业后做生意赚了点钱,因妻子身体不好,他只好背着孩子去卖猪肉;抽河沙时,把孩子带到河边玩。他想,不少家庭都像自己家一样。“不是改革
人们常常将资金运动、财务、财务活动等几个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有人认为“财务活动就是工业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有人认为“所谓财务即财务活动”。也有人注意
生活中这样的事谁都碰得到几桩:几个孩子刚才还玩得好好的,一转眼就吵作一团,甚至打得不可开交。一些家长为了避免孩子与别人冲突,干脆把他关在家里,省得他到外面惹是生非。
前几年,在省城某重点大学任校长的老乡回家,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年暑假,他们学校请来一个外国教授搞一个合作项目。这教授把他的儿子戴维也带来了。戴维读二年级,很喜欢打乒乓
当下,“教育家”是教育界人士讨论的重要话题,“教育家办学”成为了社会最迫切的呼唤。很多中小学校长也正在自觉地朝着“教育家”的方向努力。那么,当今的校长如何才能成长
德国人的聪明、智慧举世闻名,但它不是天生的,这源于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从小在“家庭小工厂”锻炼。 Germans are world-renowned for their cleverness and wisdom, but t
最近,我通过北京新学校研究院的信息平台,对全国不少区域的中小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在一道题为“我出奇的想法常遭到老师的批评”的选项中,选择“完全同意”和“基本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