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各玉米栽培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以北方春播玉米区、西南丘陵山地玉米区受害较重,一般发病率在2~8%之间,个别重病地块发病率可达60-70%以上。近年来,在吉林、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由于注意推广抗大小斑病的玉米品种,对丝黑穗病有所忽略,而且春季少雨干旱,导致此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一般地块发病率达10%左右,个别地块高达50-60%,给粮食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有必要对丝黑穗病进行综合防治。
一、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的原因
玉米丝黑穗病原菌为丝轴黑粉菌,是幼苗侵染的系统性病害,病菌以散落在土壤中的冬子包子越冬,并可存活两年以上。丝黑穗病是以土壤和粪肥传病为主。病害的流行决定于土壤内越冬菌源数量、播种时期、环境因素以及品种抗病性。近年来发病率趋于上升的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
1、多年连茬、秸杆还田、土壤中病源菌积累量增加。一般情况下,连坐地病重,轮作地病轻。有的地块连续几年乃至十几年种植玉米,导致土壤中菌源大量积聚,只要环境条件适宜,就容易发病。另一方面,施肥上有病残体的秸秆还田,施用未腐熟的和带菌的农家肥,使病菌随之传人田内,造成菌源量相应增加,这是玉米丝黑穗病上升的重要人为因素。
2、春季土壤干旱。播种过早,出苗期延长宜诱发该病侵染和发生。病菌侵染的最适时期是从种子萌发到出苗期。病菌随种子发芽受幼芽或根侵入,侵入的部位以胚芽为主,其次是根。玉米播种后以3叶期前特别是幼芽期侵染率最高。这一时期土壤的温湿度条件与发病关系极为密切。侵染的适温与幼苗的适温一致,约在25℃左右;适于侵染的土壤湿度以土壤含水量在20%时最适,所以春早年份常为病害的流行年。如果播种过深有利于发病,这与中胚轴在深层中形成徒长并侵染时间延长有关:种子质量不好,生活力低,播种时间过早,延长出苗时间,亦可加大侵染机率。
3、缺乏抗病品种。在黑龙江省双城市新兴乡全国玉米区试东北早熟春玉米二组试验中,参试的15个品种中发病率在10-70%的有11个,占73.3%;在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全国玉米区试东北枣树春玉米组抗病(虫)鉴定圃中,人工接种条件发病率在10%以上的品种占参试品种总数的57.7%。说明目前选育的品种多数为感玉米黑穗病品种。同时在品种审定中缺乏统一标准。以东北三省为例,黑龙江省人工接种丝黑穗接种鉴定抗感分界线为30%,田间自然鉴定为10%;辽宁人工接种鉴定抗感分界线为25%,没有田问鉴定为参考。标准不统一,从而导致感病品种在市场上销售。造成丝黑穗病发生面积逐年扩大,给农业生产带来最大损失。
二、防治方法
以抗病品种为基础,化学防治为主,农业保健栽培措施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
1、种植抗病品种。目前对丝黑穗病抗性较好的品种有:吉单156、吉单131、吉单342、四单19、平安19、丹科2119、丹6010、辽678、屯玉24、澄海11等。
2、加强农业保健栽培措施,减少菌源。适时播种。避开低温,减少病菌的侵染机率。在病害形成黑粉瘤未破裂时,及时摘除瘤体并携至田外深埋,减少病菌在田间的扩散和在土壤中的存留。
3、化学防治。使用种衣剂是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最直接经济有效的措施之。目前防治效果明显的种衣剂有:烯唑醇、戊唑醇和三唑醇成分种衣剂,但使用烯唑醇成分种衣剂时,要适时晚播,避开低温,同时播种深度不能超过3厘米,而戊唑醇药剂就不存在安全性问题,含有这几种成分的种衣剂,对防治玉米苗期病害、地下害虫、丝黑穗病和玉米丛生苗都具有综合防效好、安全性高的特点。
三、结语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但不同品种在抗病性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播种、避免多年连作的基础上,要选择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为农业增产增收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的原因
玉米丝黑穗病原菌为丝轴黑粉菌,是幼苗侵染的系统性病害,病菌以散落在土壤中的冬子包子越冬,并可存活两年以上。丝黑穗病是以土壤和粪肥传病为主。病害的流行决定于土壤内越冬菌源数量、播种时期、环境因素以及品种抗病性。近年来发病率趋于上升的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
1、多年连茬、秸杆还田、土壤中病源菌积累量增加。一般情况下,连坐地病重,轮作地病轻。有的地块连续几年乃至十几年种植玉米,导致土壤中菌源大量积聚,只要环境条件适宜,就容易发病。另一方面,施肥上有病残体的秸秆还田,施用未腐熟的和带菌的农家肥,使病菌随之传人田内,造成菌源量相应增加,这是玉米丝黑穗病上升的重要人为因素。
2、春季土壤干旱。播种过早,出苗期延长宜诱发该病侵染和发生。病菌侵染的最适时期是从种子萌发到出苗期。病菌随种子发芽受幼芽或根侵入,侵入的部位以胚芽为主,其次是根。玉米播种后以3叶期前特别是幼芽期侵染率最高。这一时期土壤的温湿度条件与发病关系极为密切。侵染的适温与幼苗的适温一致,约在25℃左右;适于侵染的土壤湿度以土壤含水量在20%时最适,所以春早年份常为病害的流行年。如果播种过深有利于发病,这与中胚轴在深层中形成徒长并侵染时间延长有关:种子质量不好,生活力低,播种时间过早,延长出苗时间,亦可加大侵染机率。
3、缺乏抗病品种。在黑龙江省双城市新兴乡全国玉米区试东北早熟春玉米二组试验中,参试的15个品种中发病率在10-70%的有11个,占73.3%;在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全国玉米区试东北枣树春玉米组抗病(虫)鉴定圃中,人工接种条件发病率在10%以上的品种占参试品种总数的57.7%。说明目前选育的品种多数为感玉米黑穗病品种。同时在品种审定中缺乏统一标准。以东北三省为例,黑龙江省人工接种丝黑穗接种鉴定抗感分界线为30%,田间自然鉴定为10%;辽宁人工接种鉴定抗感分界线为25%,没有田问鉴定为参考。标准不统一,从而导致感病品种在市场上销售。造成丝黑穗病发生面积逐年扩大,给农业生产带来最大损失。
二、防治方法
以抗病品种为基础,化学防治为主,农业保健栽培措施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
1、种植抗病品种。目前对丝黑穗病抗性较好的品种有:吉单156、吉单131、吉单342、四单19、平安19、丹科2119、丹6010、辽678、屯玉24、澄海11等。
2、加强农业保健栽培措施,减少菌源。适时播种。避开低温,减少病菌的侵染机率。在病害形成黑粉瘤未破裂时,及时摘除瘤体并携至田外深埋,减少病菌在田间的扩散和在土壤中的存留。
3、化学防治。使用种衣剂是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最直接经济有效的措施之。目前防治效果明显的种衣剂有:烯唑醇、戊唑醇和三唑醇成分种衣剂,但使用烯唑醇成分种衣剂时,要适时晚播,避开低温,同时播种深度不能超过3厘米,而戊唑醇药剂就不存在安全性问题,含有这几种成分的种衣剂,对防治玉米苗期病害、地下害虫、丝黑穗病和玉米丛生苗都具有综合防效好、安全性高的特点。
三、结语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但不同品种在抗病性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播种、避免多年连作的基础上,要选择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为农业增产增收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