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浪漫派诗学一辩

来源 :南方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yuy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赛亚·伯林曾不免片面地认为,“法国大革命为之而战的原则即普遍理性、秩序和公正的原则,而浪漫主义通常与之关联的理念是独特性意识、深刻的情感内省和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意识(而非相似性意识),它们之间完全没有联系”①.这一见解似乎已成为一种定见或共识,如恩斯特·贝勒尔也持同样的观点:\"浪漫主义思想对哲学的历史架构、哲学知识的内容、哲学推究的结果或思想系统尚且态度冷淡,并无多大的兴趣.
其他文献
五四运动后,新思潮不断涌现,民主、科学、平等、自由等新观念广泛传播促进了天津女子教育发展,造就了天津妇女社团的蓬勃之势.女星社是由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组织发起的主要从事妇女运动的社团,该社团以推进天津女子教育的发展为切入点,为唤醒女子独立精神、促进妇女解放运动进行了一系列首创性实践活动.女星社在推动天津乃至全国女子教育事业发展中体现出的革命精神和积极探索意识,为我国妇女事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细论《史记·太史公自序》,至“在赵者,以传剑论显,蒯聩其后也”,张文江援引荆轲刺秦之事,说明未能得到“刺剑之术的教授”,“单凭胆气还远远不够”,古来读书人向往“书剑飘零”,“研究剑术而形成\'论\',武学依然脱不了文”之后,忽然荡开一笔,证以今人武侠作品:rn在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我最喜欢的是第十回《传剑》,真是神来之笔,几乎句句都是对的.
期刊
一、缘起:民间的由来及初始含义rn本文论述的民间是指陈思和提出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民间理论即民间文化形态,按照不同的维度分为民间文化空间、民间价值立场和民间审美原则.这种民间理论指的是一种审美形态,是审美空间的理论构建.
期刊
一、缘起rn古今中外的小说家不知凡几,大有成就者也比比皆是,但若论对写小说这桩事的痴迷程度,似乎就没有多少人可以比得上杨绛和王小波了.这两位小说家虽方方面面都迥乎其异——一老一少、一女一男、一寿一天(前者得享105岁嵩寿,后者45岁即英年早逝),但都毕生对小说特别是写小说情有独钟,也都十分强调“无中生有”的写小说能力:rn写小说则需要深得虚构之美,也需要些无中生有的才能;我更希望能把这件事做好.
期刊
我喜欢杨辉,是杨辉有才.rn已经是多少年了,我参加过许多集会,也观看过许多微信.集会上那美味的食物,漂亮的女人,风趣的对话,微信上那晒出的一段文字,及时跟帖,丰富的表情符号,真是光怪陆离的热闹,真是有太多太多的才子.但参加和观看多了,总觉得有些是出于个人利害的计较,享受的是感官刺激的快意.这样的场合里,当然能见到杨辉,杨辉却是安静着,时有冥想,常在微笑,而要说话了,涉及的又是历史,是国家,是现实社会和文学.我就感慨:别人多娱乐,杨辉在思想,他不仅有才,更有识啊.
期刊
林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作家,她的《一个人的战争》《妇女闲聊录》《万物花开》《致一九七五》,一直到《北去来辞》《北流》,都是我们这个时代重要的作品.特别是《一个人的战争》,它定义了中国女性文学,是中国女性文学里程碑式的作品,或者说正是从《一个人的战争》开始,中国女性文学进入到一个新时代.女性文学崛起的诸多原因,我们不在这里讨论,但女性文学毕竟已经成为存在的事实.她们的队伍并不庞大,但声名显赫,并成为这个时代最具前卫意识的文学现象之一.
期刊
引言rn1949年之后,与许多进入新时代的作家一样,徐迟陷入一个艰难的思索与转型期.作家徐鲁曾这样评价徐迟:“新中国成立以后,一大批从二三十年代走过来的作家感到无所适从,他们几乎是不约而同地摇摇头,自叹才尽,无法效命而停笔,过早地终止了各自的创作生命.但也有一些作家,似乎克服了\'异化\',在痛苦与困惑中走出了高尔基笔下的那个萨木金式的自我天地,很快投入了新的时代当中.徐迟当属后一类作家.”①经过四年的苦闷思索,徐迟在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实行后,逐渐找到了新的创作方向.他的思想也因此克服“异
期刊
高校后勤社会化背景下,寝室是大学生从事劳动活动最频繁的场所.以山西省3所职业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问卷调查探究了寝室劳动参与对健康水平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劳动参与能够显著提升其自评健康、客观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基于研究发现,建议从加强寝室文化建设、注重寝室劳动实践、严格寝室卫生管理等三方面着手,激发劳动意识、培养劳动习惯、提升劳动品质,在劳动参与中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晓雷:rn你好.你的书稿《1978年以来文学中的乡土中国叙事研究》,在我这里已经放了一两年的时间,早就答应把读后的意见告诉你,但总是拖拖拉拉,好几次打开书稿,读了前面部分就放下了,照例是被别的事情打断;再续起来还是从第一章读起,然而又被打断.这样重复了好几遍,关于田小娥“四副面孔”的部分已经读第四遍了.如果不是这次疫情弥漫神州,也许还会拖下去,但现在总算有时间了.春节以来,以读书排解闲愁,旧文债也将一件件清理.你的书稿内容繁复,无法一目十行轻松看过,反倒是边读边想,慢慢咀嚼,引起我对很多年不再思考的文学问
期刊
作为未来述学文体之预流,“毕达哥拉斯文体”的创构意欲从理论与实践上解决一个多世纪以来遗留的历史与现实问题,其核心任务是“重写中文”,重建汉语思想的文体.作为“毕达哥拉斯文体”的语言根基,汉语如何形构“毕达哥拉斯文体”文化拓扑空间之“点”“线”“面”?其文化拓扑结构彰显着怎样的汉语特质及其文化精神?“重写中文”的重任及其路径何在?这些都是亟待省思的重要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