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上海的故事谁来讲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ome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是近现代中国最重要也是最独特的城市之一,在这里发生过太多的传奇。上海又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也一直是中国电影的中心。于是上海的故事一直以来都是由上海人来讲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上海的电影中心地位已经堪疑,上海故事也不再是上海人的特权,越来越多的人用自己的方式和语言讲述上海的故事。我们发现真正的上海演员少了,真正的上海作品也少了。在“上海的故事全国讲”的环境下,我们既看到了《红玫瑰与白玫瑰》里风情万种的娇蕊,也看到了《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里面那个粗枝大叶的小金宝,当然还有《长恨歌》里面那个人见人厌的王琦瑶。除此之外,《茉莉花开》、《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夜上海》等描写上海各个时代的电影作品也层出不穷。当我们的银幕充斥着各式各样打着上海标签的故事和角色时,上海的形象非但没有丰满立体起来,相反却越渐模糊。
  
  如果说“一千个人心里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对莎士比亚的肯定的话,那么“一个人心里会有一千个上海”未必就是对上海的褒扬。上海只有一个,她的城市气质如此独特,放之偌大的中国,也鲜有第二例。究竟由谁来讲述上海的故事才能还原上海的神韵?让我们听听来自媒体、演员、导演以及影评家各方面的声音吧。
  媒体:
  现在很难找出能够准确把握上海人气质的非上海籍演员
  
  作为一个上海的媒体人,对于上海电影、导演和演员总是格外关注。当本刊记者将“上海的故事谁来讲”这个问题抛给藤井树时,叹息也如之前几位受访者一样的意料之中。对于每一个关心上海文化的人来说,面对上海电影的现状或者说是整个上海文化的现状时,都免不了一份焦虑和无奈。藤井树的回答很上海,“我现在很难找出能够准确把握上海人气质的非上海籍演员”。没有斩钉截铁的豪迈,也无法指责她是顾左右而言他。话中的含义不言自明,却又不一语道破,这是种只有上海人才有的聪明。
  要演好上海人,是需要气质的,而这种气质就正如这样的回答一样,不能一语道破。上海气质就像一款调性繁复的香水,都市人的优越感也好,里弄人家的市井气也罢,都只是香水中的一味,如果将其中任何一味单独拿出来都不成型,而缺少了其中任何一种也不对味。这不仅需要小聪明,更需要文化的浸润。浅尝辄止是绝无可能深得其味的,何况现在的电影哪里还有什么体验生活。走穴般的穿梭于各个剧组的演员,就像时空游侠一样在各种时代、各种文化的剧本中穿行,还未入戏便要抽身,又怎么能神形兼备呢?
  就演员而言,能够称得上演活上海人的屈指可数,藤井树数了一下,女演员只有陈冲、潘虹、何赛飞等少数几个。藤井树觉得如果导演要找演员来演上海人的话,最好还是找长时间在上海生活过的演员。这座城市的气质,这座城市中人的生活气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把握的。“《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的斯琴高娃算得上演技了得吧,但她演得上海老太太可以说是非常失败的。”藤井树这样说道:“所以像郑秀文型的王琦瑶,恶评如潮也在情理之中。再往前追溯,巩俐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也只能被看作是一次玩票,看重的是演过了,演得怎么样倒无所谓。”要说非上海籍的女演员,何赛飞或许算一个,但越剧和上海的渊源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说得清楚的;《花样年华》中的潘迪华很地道,哦,对了,她本来就是一个老上海,甚至比现在的上海人更上海;郑振瑶也可以算是一个,还凭着《美丽上海》中的老太太角色拿了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除此之外还能找出谁呢?
  上海人的气质是非常微妙的,女人如此,男人更如此。太多的误读和曲解让上海男人成了全国人民眼中的异类,同时也为出演上海男人的演员们出了一道难题。现在脸谱化的上海小男人太多,既然是脸谱化也就是说的确是抓到了一些上海男人的特征,只是在经过艺术夸张之后就变了味。而要演好上海男人,最难得就是把握好这个度,演的不够没戏,演的过了又太假。非要是长期在上海生活,又深深浸润到海派文化中去的人才有可能演好。上海男人究竟是什么样的?刘子枫、齐梦石、赵有亮、王华英是少数被大多数上海观众所认可的男演员的代表。
  如果将视野放宽,与其说缺乏上海演员,不如说其实缺乏的是具有上海城市气质的演员,尤其是年轻的一代演员。这些在上海电影跌入低谷时期成长起来的演员,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除了在籍贯一栏中还能看出和上海的关系,其他的都乏善可陈。在这些演员中,藤井树认为比较可惜的是孙俪。藤井树说:“孙俪是一个很有可塑性的演员,她的身上有一种白领气质,当下上海都市女孩的气质,不是那种像范冰冰这样一看就不是正经上海的演员。但是很遗憾,她到现在也没有得到一个演上海人的机会。如果有这样的机会的话,我想她还是能够演好一个上海女孩,尤其是现代上海女孩的角色。”除了孙俪,藤井树认为黄圣依身上也有着上海女孩的味道,“其实上海的女性是外柔内刚的,在黄圣依身上,我能看到这种特质。另一位上海籍演员黄奕相比前两位,同质化就比较严重了,就算是演了《长恨歌》这样的作品,依旧没有体现出上海气质。”
  导演的情况会有所不同,因为只要把握住城市中任何一个方面的特性就足以拍出一部精彩的电影。张一白在《夜·上海》中抓住了城市的现代质感;张国立在《601个电话》中将上海的夜景演绎得如梦如画,尽管影片本身问题多多;而许多上海导演也不仅仅是在上海题材影片中发挥出色,比如吴贻弓导演的《城南旧事》和《阙里人家》,前者讲的是北京,后者则是农村题材,如今都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谢晋导演更不用说了,他已经跳脱出上海的范围,将视角放到了全国,而且是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不是专注于某个城市,而是关注了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民生。“所以我觉得导演的关键在于是否有敏锐的洞察力,而不是究竟是什么地方的人。”藤井树说。
  对于上海电影的未来,藤井树觉得世博会将会是一个极好的契机,希望能够借着这个机会提升银幕上的上海形象,同时也可以将当下上海的城市风貌和上海人的生活展现出来。因为在藤井树来看,只有更多反应当下上海影片的大量出现,才能为上海电影的发展和上海演员的再度崛起提供机会。毕竟上海电影的传统是现实题材,而非时下大行其道的古装和武侠。
  
  演员:
  要重生,就会有人牺牲
  
  “我可以说是见证了上海电影由盛转衰的过程。”这是张晓林接受采访的第一句话。的确,1986年刚毕业分配进上影的时候,上海电影还正处在巅峰时代。“当时上海的形势非常好,说是中国电影的半壁江山都是保守的,差不多算是全国的2/3强了。”回忆起当年上海电影的辉煌,张晓林的眼中不经意地划过了一丝惆怅。在当时,艺术院校的学生毕业后能够进入上影,就像现在的大学毕业生直接进入世界500强一样。刚进上影的张晓林凭借其俊朗的外形和不错的演技受到厂里的重点培养,接连出演了《女儿经》、《午夜两点》、《少男少女》等多部电影,受到当时媒体和观众的关注,被誉为“海派小生”。
  可好景不长,90年代随着港台电影制作经营模式进入大陆,上海电影的地位逐渐受到挑战。张晓林说当时上海电影也有忧患意识,但并不严重,或许当时觉得这还只是小菜一碟。但是北京的情况就完全不一样,几乎一夜之间,经纪演艺公司就在北京遍地开花,尽管也经历过曲折,但中国电影的重心还是慢慢地北移。张晓林回忆说:“我们班毕业的时候,大家觉得能进上影厂是件很光荣的事情。但到了90年代以后,我有机会回到北京问了当时的一些毕业生,他们已经不太愿意再来上海了。”
  客观地讲,大环境的改变直接导致上海的电影演员事业的滑坡。那段时间,上影厂一年只生产两三部电影,而且很多制片商带来资金的同时,也带来了男女主演,甚至带着三号四号演员,上影的演员只能跑跑龙套。很多演员宁可当北漂也不愿意来上海,张晓林说曾经有个自己的学生对他说就算是跑龙套,北京的机会也都比上海多。
  尽管存在着这样的客观因素,张晓林觉得上海演员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张晓林说:“上影的演员都非常敬业,这一点毫无疑问。但在自我经营、与人沟通方面明显不如北方的演员。”这其实也与上海人的性格特点有关。张晓林说北方人喜欢扎堆儿,他们特别愿意住在摄制组,就算白天拍戏再累,晚上也喜欢一起出去喝酒、聊天。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个的小圈子,圈子里面的哥们都会互相照应,有什么机会都会首先想到自己的兄弟。但是上海人不是这样,我们讲究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下班以后就直接回家,就算吃饭喝酒,也都是三五知己,小范围的。无形之中就会失去很多机会。可能上海人的这种生活方式恐怕并不太适合演员这种职业吧。演员是需要经常与人沟通、寻找机会的职业。
  说到这里,张晓林显得很无奈。因为要让张晓林这样演员出身的领导担负起剧团经纪的角色,实在是勉为其难。而如果让专业的演艺经纪人才加入剧团又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体制、观念上的冲突。而这些种种的矛盾并不是张晓林或是其他上影演员可以解决的。
  对于张晓林和上影演员剧团来说,如果一味等待,或许就意味着消亡。于是很多演员去了北京寻找机会,剧团本身也开始排演话剧,以保持演员的表演功底。对于剧团,对于剧团中的演员,张晓林怀有很深厚的感情:“上影演员剧团是有着50多年光荣传统的剧团。从张瑞芳老师、秦怡老师、孙道临老师开始,可以说是亲手缔造了上影的辉煌。现在剧团中的大多数中年演员都是文革后涌现出的那批青年演员,为80年代上影辉煌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他们真的没有继续使用、继续挖掘的空间了吗?看看各大电影节,包括奥斯卡的影帝影后,都是有一定生活阅历、表演积淀的中年演员,尤其是男演员。四五十岁正是他们最好的时候,他们的表演技巧、生活阅历和拍摄经验都比年轻时候来的成熟。我们这里至少有15到20名中年演员,在全国是有一定的知名度的,如果再不去发掘、不去使用,他们很快就会被淘汰了。这实在是太可惜了。”说到这里,张晓林已经显得有些痛心疾首了。
  关于未来,张晓林的话很无奈,甚至有些悲壮:“上海具有这么好的硬件条件、经济实力,影业一定会再度辉煌的。我相信随着上海电影的振兴,上海演员也一定会迎来新的转机。但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人牺牲,没办法,谁叫你摊上了这个时代。”
  
  
  专家:
  如果张艺谋也缩手缩脚,巩俐、章子怡怎么会冒出来?
  
  作为专业研究电影的王会长对于上海电影的历史沿革如数家珍。他说关于“上海的故事谁来讲”问题其实可以在上海电影的历史经验上找到答案。上海这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移民城市,海纳百川历来是这座城市的特性。无论是上海演员还是非上海演员都有过成功塑造上海人物角色的经历。胡蝶、阮玲玉都出生在上海,周璇、上官云珠一个出生在常熟,一个出生在江阴,不仅离上海非常近,而且都是很早就来到上海了。白杨、黄宗英都是北京人,但他们在《一江春水向东流》和《乌鸦与麻雀》中的表演也都是被历史所肯定的。所以说演好上海题材电影,讲好上海的故事并不在于是不是上海人。王会长总结道:“我对外地导演、演员来讲上海的故事是没有成见的。关键是要看结果,即使是上海本地的导演、演员,如果拍的不好,我们也不会认可。”而对于非上海籍的电影人,王会长建议如果要拍上海题材电影,一定要在上海生活一段时间。“不管是周璇还是白杨都是很早就来上海的,如果没有长时间在上海这座城市生活过,是很难演好上海的角色的。”王会长这样总结道。
  在王会长看来,如今之所以很少看到令人满意的上海银幕形象,商业化的电影生产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演员都在天上飞,今天这里一场戏,明天那里一场戏,哪里有时间深入生活,进入角色?没有体验,又怎么能演好角色呢?”不仅是演员,导演也有着相同的问题。王会长说:“比较早的如《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根本不像上海。张艺谋这样的导演是有黄土地、红高粱情结的,尽管后来也长期生活在城市,但是显然他对上海没有什么了解。巩俐没有一点上海舞女的样子,就连黑帮也和黄金荣、杜月笙那样的上海滩大亨完全不搭调。”其实细数一下张艺谋导演的作品,最被大家认可的基本上都是农村题材作品,城市题材本身就不是他的擅长,更何况还是独特的上海题材。
  那既然在现代商业模式下,外地的演员、导演基本没有太多的时间了解上海,那为什么在上海题材电影中不启用更多的上海籍演员呢?这是王会长提出的疑问。这其实也是很多上海电影人尤其是上海演员的疑问。王会长认为尽管现在是市场经济了,保证票房、减少风险无可厚非,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就一定要专挑现成的明星,而将本土演员的培养搁置不管。王会长说:“上海现在缺乏电影人才,不仅是演员,导演、编剧都缺乏。形成现在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这是我们需要反思的。但是应对这种局面的方法之一就是一定要敢于放手用,给本土的演员以机会。我们如果不给年轻人机会,他们就永远不会冒出来。巩俐、章子怡当年都是默默无闻的新人,如果张艺谋也缩手缩脚,不敢用,他们又怎么会冒出来呢?黄渤之前也毫无名气,而现在已经成为最红的喜剧演员了。”
  对于当下对贾樟柯的“看好”,王会长说,一方面他是非常有才气的导演,国际上也比较认同,一方面他这次拍摄上海传奇做了很充分的准备,上影集团肯定会有很多建议,贾樟柯的纪实风格非常好,能够很好地反映当下这个时刻变化中的上海。我希望他的作品还是能有一定的故事性,原来的作品情节过分的淡化。当然贾樟柯靠这个风格已经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但是也不能走到极端。
  2008年国产故事片的产量就已经达到406部,预计今年的数量还会增加,此外还有惊人的14500集左右的电视剧产量。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和世界第一的电视剧生产大国。面对如此巨大的一个市场,我们的演员真的够用了吗?你能确定所谓的大明星们就一定能够带来票房保证而不是成为票房毒药吗?当追星的粉丝都很难跟上好莱坞或是美剧的造星速度时,中国电影或者说我们上海电影是否应该好好地反思一下呢?!
  
  导演:
  上海人真的还在乎上海的故事吗?
  
  江海洋最近的作品《高考1977》正是一部反映上海知青生活的电影。于是对于他的采访也就从这部影片开始。江海洋说自己非常希望能够在自己的电影中启用上海演员。但在《高考1977》这么多上海知青角色中却没有一个上海演员。问及原因,江海洋坦言现在选演员已经不再遵循创作规律了,并不是谁合适选谁,而是谁有票房就用谁,谁有炒作点用谁。
  由电影谈到演员,江海洋导演说上海演员现在很少票房,所以很难用。而其中的原因也并非仅仅出在这些演员的身上。因为在他看来,演员是要靠作品捧出来的;而作品又要靠文化孕育;文化的强度则是由一座城市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一座城市的价值取向并不是文化,那么这座城市的演员或者说扮演这座城市中的人的演员又怎么会有属于自己的舞台呢?
  上海历来是领全国风气之先的地方。从上海开埠至今不过短短的160多年,但在这里却孕育了中国近现代工商业;孕育了中国的话剧、电影等现代艺术门类;创造出了独树一格的海派文化。到了解放后,在物资比较匮乏的年代,上海人依旧可以在有限的物质资源下,精致地打理自己的生活,比如做一条裤子还可以省一点布料做一副袖套。这种精致的生活方式在那个年代同样是为全国树立了标杆。但是现在时代变了,物质的丰富使得精致的上海人也建立起了大口吃肉的豪情了,我们以前所崇尚的那种精致的生活已经过时了。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今天的上海却没有创造出新的、与时俱进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地方文化。于是,上海在文化上的领先地位失去了,电影的半壁江山也坍塌了。上海转而更关注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的需求面前,一切都是可以妥协和让步的。江海洋导演说得很耸动,也很直白:“我们现在讲究成本核算,讲究经济效益。电影反映在GDP中的是票房,而不是文化的影响力。”所以渐渐的,上海变成了电影消费市场,我们习惯于看别人的电影,被外来文化影响,上海的本土文化变得无关紧要。江海洋导演最后反问道:“上海人真的还在乎上海的故事吗?如果已经不在乎上海的故事,是谁来讲又有什么关系呢?”
  江海洋导演的话或许有些过激,上海人对于本土文化还是关注的,不然怎么出了一个周立波,就能引起这么大的波澜呢?但反过来想想,周立波的一夜暴红,是不是也意味着真正的海派文化之前已经被大家忽视得太久,忽视到重又产生了新鲜感。因为没有新鲜感的东西在上海是无法生存的。
  无论上海人是否还关心上海的故事,作为一个上海导演,江海洋还是一直关注着家乡的人与事,他的作品也一直致力于反映上海城市生活或是上海人的精神风貌,不仅仅是艺术片,就算是商业片,电视剧也依旧如此。在拍完《高考1977》之后,江海洋正在执导一部电视剧,讲的是外来地域文化与上海本土文化冲撞的故事,剧中邀请了奚美娟扮演上海婆婆,外来的媳妇则由倪萍扮演。江海洋说由上海人来拍这个戏,找上海演员来演这个戏,可能会把上海的城市生活表现得更准确一些吧。
其他文献
2009“增爱之夜”慈善晚会将于十月举行    上海增爱基金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慈善事业,以“增爱上海、增爱中国、增爱世界”为宗旨,积极以推动民间组织的社会公益事业活动;为了促进慈善事业多领域的发展,上海增爱基金会终审同意在基金会下设立妇女儿童专项基金。妇女儿童专项基金的设立是为了更好的发挥精英女子的慈善仁爱之心,关注更多处在贫困环境下的弱势妇女儿童群体。  为了进一步发扬上海的慈善事业,让更多
期刊
金秋,丰收的季节,又将迎来一场艺术的盛宴——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是文化部主办、上海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国家级艺术节,自1999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十届。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于2009年10月18日至11月18日在上海举行。本届艺术节的主题定为“用艺术点亮心灵”。围绕这个主题,本届艺术节设计了舞台演出、群文活动、演出交易会、节中节、论坛、展览博览六大板块内容,共同展
期刊
虽然现在依旧艳阳高照,但基本上商店橱窗早已换了秋装。  最令本人心动的那些可爱长裤、风衣、外套等纷纷出炉,热情召唤。  而今年的各种小夹克更是美得叮叮当当,催人下手。      来吧,摇滚铆钉风潮!  话说罗马鞋之兴衰起起伏伏已经许久,但本人仍然没有添置。  基本上就是一个“懒”字,看啊看啊就忘记了。  记性不好俨然是克制购物欲的最佳法宝。  不过今年Jimmy Choo和H&M合作那双,颇打动人
期刊
为庆贺建国60周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将陆续打造一系列献礼作品,大型青春励志话剧《1977》便是这应景的头一炮。这出改编自电影《高考1977》的话剧,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练中。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喻荣军操刀改编,特邀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王晓鹰担当导演,该剧可谓是中国南北两地菁英戏剧人的强强联手。  1977年到底发生了什么?《1977》又将怎样呈现舞台?南北两地戏剧人又碰撞出了怎样的
期刊
店主:迷途猫   店龄:新店  地址:静安区大田路129弄嘉发大厦B幢8A  规模:可容纳60人左右  值得骄傲的点:所有墙面均为手绘图案,每个房间都有自己的风格主题。  小店优势:交通便捷,装修用心,服务到位,价格合理。  可能出现的劣势:嘉发大厦内桌游店较多,竞争激烈,店开不久人气还未累积到一定规模。  近期收入:盈利,但用于进一步的推广。  开店的幸福感:是从设计到装修,然后到开店、服务、教
期刊
2009年6月11日,京剧电影《廉吏于成龙》在上海大光明电影院进行全国首映式。上千名观众在这里感受到了剧组对京剧和电影这两门渊源极深的艺术的致敬。赏析完电影的专家们作出了如下评价:“影片对戏曲表演与电影语言的相互融合进行了突破性的尝试,在充分尊重戏曲表演的夸张性、假定性与虚拟性的同时,实现了戏曲表演与电影技巧的巧妙融合。”    果然,不到半年,《廉吏于成龙》不仅折桂第十三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戏曲
期刊
1959年,国庆10周年,上海最热闹的南京路第一百货商店的大楼外墙上,出现了一幅数层楼高的巨幅宣传画《毛主席万岁》。这幅在出版头一个月内就连续印刷3次,五年重版20多次,累计印刷量达250万张之巨的畅销画,就出自“哈氏艺家”的男主人哈琼文笔下。这幅画还走出国门,曾被送往哥本哈根国际“三八”妇女节大会,丹麦方面致电中国文化部,要求订货40万份。该画还被配以多种文字送往美国、苏联、南斯拉夫、英国、日本
期刊
在文艺中青年的圈子里经常遇到的情况是,说到赵长天,大家会说,哦,那个上海作协副主席,那个《萌芽》杂志主编,那个“新概念之父”。但是说到赵延,一般都会茫然一下:他是谁?写过什么?然后你再说,就是“那多”,大家就会恍然大悟——那多啊,他是个很能写的畅销书作家啊。  这个专门写灵异悬疑小说的那多,就是那个专门写纯文学的赵长天的儿子,本名赵延——这个现在已经不是秘密。但是在那多刚开始凭借《萌芽》杂志上连载
期刊
我曾经在2002年的8月下旬赴上海拜访过施蛰存先生,那时天气还很炎热。相隔数月,2003年新年刚过,我又一次走进施先生家中。沿着红漆斑驳而又狭窄的木楼梯上去,楼梯口斜对着施先生那间不算宽敞的书房兼卧室,我看见施先生已经坐在桌后那把藤椅上等候着。见我走进室内,他那清瘦而略显苍白的脸上现出淡淡的笑意,这是我熟悉的又使我倍感温馨的一位令人尊敬的长者的微笑。  施先生当年已是98岁高龄,身体仍还健安,只是
期刊
46届金马奖评出了两个影帝,被人形象地戏称“双黄蛋”,这在“金马”史上还是头一回。  两个男人同时站台上,捧着一样的奖杯。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两个男人睡同一张眠床,有点不尴不尬,不二不三。  我用了睡同一张眠床这样的说法,目的是想说得极致一点。本来我可以说像睡同一个房间。但睡同一个房间对我们这儿的极大多数人来说实在太正常不过了。以前接待外宾,上面有通知,除了夫妻或情人,必须要给人家安排一个人住一间。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