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难道作为一名教师,仅仅是传播知识,解决知识上的疑惑吗?我想毋庸置疑是断章取义了的。对于我们社会的教育知识而言,固然可以让人改头换面,学富五车,可是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人格健全、适应社会发展的人,培养有思想,有灵魂的人。这才是教育之重!这次《电功率》章节课标教材解读再次深刻体会到:教师不仅是知识传递者,更是灵魂的工程师;课标、教材、中考都围绕着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健全人格的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电功率;课标;教材;中考;核心素养;育人
从事初中物理教育8年有余了,对于教材内容也算是比较熟悉了,教学经验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可是在过去了8年里,我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让我的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从周围的环境感受到的也是如何传授知识,如何提高成绩,争取在中考取得胜利。从一次开展的教材.课标解读比赛中让我对我从事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这多年来自己一直是个“糊涂先生”,从未领悟到教育的本质。对于我们社会的教育知识而言,固然可以让人改头换面,学富五车,可是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人格健全、适应社会发展的人,培养有思想,有灵魂的人。
一、教师不仅是知识传递者,更是灵魂的工程师
《电功率》初中物理电学学习中最重要和综合性最强的部分,涉及到所有的电学知识。悉心研读课标、教材、中考考试说明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关系。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指挥着教材的编写,是教材编写的依据。而中考的要求由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和教材共同确定。可是不管是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是教材的编写还是中考的考试说明的要求,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育人。也就是要体现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也就是通过教材的学习我们希望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更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通过中考能够选拔出能运用所学知识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才。“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追逐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是哲学家雅尔贝斯关于教育的本质的阐述。我们的作用是塑造一个灵魂或者是唤醒一个灵魂,而不是仅仅是一个知识的搬运工。
二、从课标现教育真谛
首先我们就电功率这章的课程标准进行一些解读,电功率这章属于科学内容的第三个主题“能量”,是该主题下的二级主题“电磁能”中的部分内容。我们可以先来看看新旧课标有哪些变化。
通过课标的变化分析,我不难发现对纯理论的能力要求是下降了的,更多注重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更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生成。这种变化无非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另一个方面更注重体现物理的核心素养,也就是更注重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一些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等),构建一个健全的人。
三、通过中考和教材明育人方向
同时从中考来看,中考的要求和课标的要求是一致的。中考不是按出题人的意图出题的,而有根据的。这个依据就是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以及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所以我们在教学时,不可过高要求,过高要求不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给学生增加负担。也不可降低要求,过低造成学生食不果腹。要根据学生需求,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同时要注意不能仅仅看到知识要求和传递,更要注重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这些要求、这些变化只有通过教材具体呈现给学生。结合本章的知识我们来分析一下教材中是如何来体现育人目标的。这章知识是在学习了欧姆定律的基础上,把对学生的研究拓展到了电功和电功率,本章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用性。教科书从学生在生活中较为熟知的“电能”应用实例入手从而进一步学习电功、电功率等重要的电学概念和焦耳定律这一重要的物理定律。尊重学生认知结构的生成。在学习内容时,注重科学探究式学习,注意与串并联电路及欧姆定律等知识的综合应用,注意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注重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难发现教材的安排是让学生在获得学科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并掌握相应的学科方法,培养思维能力,促进人格健全与发展,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形成。
通过教材例题和课后作业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到中考的方向以及物理教育育人的目标。
对于电功、电功率课程标准和中考的要求都是理解,意思是能利用已学的知识对有关电功和电动率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能进行拓展,推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意思問题。因此教材里面设计了两道有关电功率的例题,而且都不是直接用求电功率和电功的公式,需要用变形公式,还要用之前学习的串并联特点,可以看出要求是理解,我们分析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也不难发现A卷的计算题实际上就是课本例题类型相同的题。焦耳定律课标和中考要求都是了解,意思是知道就可以了,所以教材上根本就没有出现焦耳定律的例题,但是课后练习里面出现了焦耳定律公式的应用,在看看近几年中考试题,意思是我们还是要了解焦耳定律的公式,了解运用焦耳定律公式解释生活现象。相比电功率的要求是要低一些的。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不能一味的搞题海战术练习要求过高、过难的题、丢了教材。不要一味的沉浸在知识传授的漩涡中,要追根溯源,教育的目的是育人,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中考要求也源于课标,源于人的培养,呈现于教材,认真分析思考找到方向,有的放矢才是成功的教育之道。
通过电功率章节课标、教材、中考的分析给了我们两个启示,注重人的培养,注重知识在生活的应用教学。通过教材找到教学中考育人方向。对于一只盲目的船来说,所有方向的风都是逆风。悉心研读教材和课标,使教学回到本然,不是应试而是育人,使学生犹如放飞的小鸟,学得轻松自在,没有负担。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知识、德行与虔诚的种子是天生在我们身上的,我们不必从外面拿什么东西给一个人,只需把暗藏在身内的固有东西揭露出来,并重视每个个别的因素就够了。”美国教育家杜威则直接提出“教育即生长”。他认为教育不是强迫儿童或青年去吸收外面的东西,而是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可见教育家普遍认为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发掘人的各种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我却在应试教育的道路上挣扎、苦苦追寻让学生取得高分的方法上步履蹒跚,深陷其中不得其解8年之久。也许我们换一条思路会有柳暗花明,意想不到的效果。望和我一样迷茫的人能剥开层层云雾,找到教育之真谛。
参考文献:
[1]田儒宪《教育心情》中国书籍出版社
[2]李镇西《教育寻真》福建出版社
[3]边孟颖《教书与育人》四川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实验学校 610200)
关键词:电功率;课标;教材;中考;核心素养;育人
从事初中物理教育8年有余了,对于教材内容也算是比较熟悉了,教学经验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可是在过去了8年里,我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让我的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从周围的环境感受到的也是如何传授知识,如何提高成绩,争取在中考取得胜利。从一次开展的教材.课标解读比赛中让我对我从事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这多年来自己一直是个“糊涂先生”,从未领悟到教育的本质。对于我们社会的教育知识而言,固然可以让人改头换面,学富五车,可是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人格健全、适应社会发展的人,培养有思想,有灵魂的人。
一、教师不仅是知识传递者,更是灵魂的工程师
《电功率》初中物理电学学习中最重要和综合性最强的部分,涉及到所有的电学知识。悉心研读课标、教材、中考考试说明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关系。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指挥着教材的编写,是教材编写的依据。而中考的要求由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和教材共同确定。可是不管是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是教材的编写还是中考的考试说明的要求,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育人。也就是要体现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也就是通过教材的学习我们希望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更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通过中考能够选拔出能运用所学知识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才。“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追逐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是哲学家雅尔贝斯关于教育的本质的阐述。我们的作用是塑造一个灵魂或者是唤醒一个灵魂,而不是仅仅是一个知识的搬运工。
二、从课标现教育真谛
首先我们就电功率这章的课程标准进行一些解读,电功率这章属于科学内容的第三个主题“能量”,是该主题下的二级主题“电磁能”中的部分内容。我们可以先来看看新旧课标有哪些变化。
通过课标的变化分析,我不难发现对纯理论的能力要求是下降了的,更多注重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更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生成。这种变化无非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另一个方面更注重体现物理的核心素养,也就是更注重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一些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等),构建一个健全的人。
三、通过中考和教材明育人方向
同时从中考来看,中考的要求和课标的要求是一致的。中考不是按出题人的意图出题的,而有根据的。这个依据就是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以及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所以我们在教学时,不可过高要求,过高要求不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给学生增加负担。也不可降低要求,过低造成学生食不果腹。要根据学生需求,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同时要注意不能仅仅看到知识要求和传递,更要注重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这些要求、这些变化只有通过教材具体呈现给学生。结合本章的知识我们来分析一下教材中是如何来体现育人目标的。这章知识是在学习了欧姆定律的基础上,把对学生的研究拓展到了电功和电功率,本章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用性。教科书从学生在生活中较为熟知的“电能”应用实例入手从而进一步学习电功、电功率等重要的电学概念和焦耳定律这一重要的物理定律。尊重学生认知结构的生成。在学习内容时,注重科学探究式学习,注意与串并联电路及欧姆定律等知识的综合应用,注意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注重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难发现教材的安排是让学生在获得学科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并掌握相应的学科方法,培养思维能力,促进人格健全与发展,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形成。
通过教材例题和课后作业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到中考的方向以及物理教育育人的目标。
对于电功、电功率课程标准和中考的要求都是理解,意思是能利用已学的知识对有关电功和电动率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能进行拓展,推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意思問题。因此教材里面设计了两道有关电功率的例题,而且都不是直接用求电功率和电功的公式,需要用变形公式,还要用之前学习的串并联特点,可以看出要求是理解,我们分析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也不难发现A卷的计算题实际上就是课本例题类型相同的题。焦耳定律课标和中考要求都是了解,意思是知道就可以了,所以教材上根本就没有出现焦耳定律的例题,但是课后练习里面出现了焦耳定律公式的应用,在看看近几年中考试题,意思是我们还是要了解焦耳定律的公式,了解运用焦耳定律公式解释生活现象。相比电功率的要求是要低一些的。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不能一味的搞题海战术练习要求过高、过难的题、丢了教材。不要一味的沉浸在知识传授的漩涡中,要追根溯源,教育的目的是育人,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中考要求也源于课标,源于人的培养,呈现于教材,认真分析思考找到方向,有的放矢才是成功的教育之道。
通过电功率章节课标、教材、中考的分析给了我们两个启示,注重人的培养,注重知识在生活的应用教学。通过教材找到教学中考育人方向。对于一只盲目的船来说,所有方向的风都是逆风。悉心研读教材和课标,使教学回到本然,不是应试而是育人,使学生犹如放飞的小鸟,学得轻松自在,没有负担。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知识、德行与虔诚的种子是天生在我们身上的,我们不必从外面拿什么东西给一个人,只需把暗藏在身内的固有东西揭露出来,并重视每个个别的因素就够了。”美国教育家杜威则直接提出“教育即生长”。他认为教育不是强迫儿童或青年去吸收外面的东西,而是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可见教育家普遍认为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发掘人的各种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我却在应试教育的道路上挣扎、苦苦追寻让学生取得高分的方法上步履蹒跚,深陷其中不得其解8年之久。也许我们换一条思路会有柳暗花明,意想不到的效果。望和我一样迷茫的人能剥开层层云雾,找到教育之真谛。
参考文献:
[1]田儒宪《教育心情》中国书籍出版社
[2]李镇西《教育寻真》福建出版社
[3]边孟颖《教书与育人》四川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实验学校 6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