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在品牌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0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文化全球化发展的当下,包装设计的需求量日趋增长,整个消费市场对品牌和产品的包装设计要求也日趋严格和细化,设计师们正迎来一个又一个更大的挑战。由陈磊编著的《包装设计》(2006年8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一书,从包装设计的概念、历史演变、未来发展趋势、市场营销、策划流程、结构设计、平面视觉设计、印刷工艺、文化特征等多方面内容贯彻了包装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理论,并采用大量丰富的图例,进而满足当代包装设计教学课程需求和人才培养的需求。正如该书论述的一样,包装设计作为一种融商业、文化和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多元的文化形态和文化元素将会贯穿整个品牌包装的设计过程,地域文化即是其中的一种,它是在特定区域内消费者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和情感归属。对此,笔者认为地域文化在品牌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品牌包装设计中地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从包装设计的视觉传达来看,地域文化作为一种地缘文化,融入品牌包装设计的时候可以用富有地域色彩的文化标志、装饰图案、历史典故等让特定的消费者感到亲切,并给其他地区的消费者带来耳目一新、底蕴深厚的文化感受。
  其次,从品牌包装设计在定位和内涵表达上来看,地域文化往往具有一定的基础受众和联想记忆,能够更快地将品牌的文化特质和品牌定位借助地域文化传达出去,并通过地域文化要素的创新运用,延伸至品牌的内涵表达上去。
  最后,在多元文化的融入中,地域文化往往最实用。近年来随着地域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和政府的指导支持,在品牌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是一件有利于地方发展和自我商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品牌包装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应用原则
  地域文化经历了漫长历史的沉淀,在衣食住行、纹饰、艺术材料、色彩、造型特点上都逐渐形成了一种普遍化的地域特色,当它能够有策略地融入品牌包装设计中时,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共同文化记忆将为品牌包装设计的创作及传播助力。
  原则之一,重视受众心理上的共鸣。以地域文化为特色的品牌包装设计会在一定程度上与地域受众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包括本土地域的居民、外来人口以及离开家乡的人群等,以文化为卖点和助力来提高品牌包装设计的影响力及感染力,从而迅速在地域消费者之中传播开来。
  原则之二,地域文化与品牌包装设计的结合需要找准文化共性,避免牵强附会,影响消费者的观感。地域文化中的种种文化要素一般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和文化特性,对它的使用要在尊重、传承和创新的基础之上,并从色彩、图案、文字和典故等方面恰当借用地域色彩的暗示、联想和识别,让地域文化能够更紧密地和品牌包装设计的目标及风格相契合。
  原则之三,坚持以品牌和产品为中心,挖掘地域文化中与品牌产品相关联的部分。在将地域文化融入品牌包装设计的时候,我们要坚持继承和创新并举,分析消费者的心理诉求和文化认知,从而更好地实现地域文化元素在品牌包装设计中的商业转化。
  三、品牌包装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应用策略
  首先,深入理解地域文化的内涵,将与品牌包装设计相关的文化元素进行提炼和归纳,包括地理特征、历史典故、色彩纹饰传统、语言方式等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
  其次,始终坚持以品牌为中心。文化性是品牌包装设计中的一个重要侧面,但品牌包装设计的商业广告性质始终要坚持不动摇。因此,为了满足品牌信息和商业推广的需要,我们要创新地对地域文化进行有效地组合和重新设计。
  最后,地域文化是一个活的文化,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它也在不断被重新拓展和延伸,对此我们的品牌包装设计也要紧跟时代的脉搏,彰显现代品牌包装设计中的地域性和时代性。
  总而言之,在品牌包装设计中引入地域文化是当前包装设计实践中的一大显著趋势,它能够充分强化对消费者文化心理和情感审美的认识及理解,设计出更具有广泛吸引力的包装設计作品。当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出现在品牌包装设计上的时候,消费者的文化记忆、情感共鸣和购物欲望也将随之被发现和挖掘。也就是说,要想更好地利用地域文化对特定消费者的文化吸引,我们就要善于挖掘地域文化中与品牌相契合的元素,以此设计出富有深厚地域文化积淀的创新性品牌包装设计作品。
  (董庆帅/四川电影电视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摘要】在专业报发展状况逐年衰颓之际,《河南能源报》作为能源化工行业的一份专业报,却如同一匹黑马,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对《河南能源报》的发展探索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国内专业报的整体发展,也能对国内报纸发展提供借鉴。《河南能源报》注重思想引领、抓牢专业定位、版面特色突出、新闻策划出色,这四点特色使《河南能源报》在专业报中露出了尖尖角。但是在典型报道和新媒体营销上,《河南能源报》做得还不够,需要在日后进
期刊
【摘要】马克思创办的《新莱茵报》在世界无产阶级党报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并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它为马克思的战斗一生树起了历史丰碑;为无产阶级政党创办政治性机关报提供了办报经验;为无产阶级党报理论的最初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为马克思恩格斯的战斗友谊书写了精彩篇章;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发展开拓了前进道路。  【关键词】马克思;《新莱茵报》;170周年;历史贡献  170年前,即1848年的6月1日,在普鲁
期刊
【摘要】淘宝“村红”直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直播模式,在现如今乡村渐趋消失、城市消费者越发怀念乡村野味的社会背景下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网络直播与现代农业的结合,为乡村农货“走出去”开辟了便捷的渠道。农民与消费者可以借助直播平台省掉许多中间环节,实现直接有效的沟通。农商借助直播平台帮助农产品增值,把农产品的信息广泛传播,拓宽销售渠道,将极大地促进农产品流通。从观看“村红”直播的受众出发,可通过对受众的量化
期刊
【摘要】从“话语时刻”的概念出发,围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选取印度五家主流英文报刊在2017年5月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及论坛的新闻报道作为研究文本。从“话语-历史”视角分析了印度拒绝参与论坛的原因;从修辞诉诸方面(品格诉诸、情感诉诸、逻辑诉诸)梳理了印度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与相关项目的认知;从话语空间理论的层面展现了印度媒体的三维立体建构,并通过趋近性话语的探究进一步分析了印度
期刊
高等学校的教务工作一直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改进教育思想,完善高校学科布局,集中精力发展特色专业,创新高校人才培养路径和整合高校管理体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刘建清的《高等学校教务管理研究》(2014年3月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便是立足于高等学校教务管理的工作职能,以提高高等学校教务职能管理效能和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为目标,在横向和纵向的深度研究中探索一条与时俱进的高等学校教务教
期刊
【摘要】《大河报》的《品质情感》栏目因为自身的不同凡响而引起广泛关注,品牌效应凸显,吸引了大量拥趸。探索其成功的原因,栏目中的插画功不可没。好的插画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把文字的缺憾补齐;使人们通过可视的形象更加直观、具体地认识传达者及其所要传达的内容;图及形式完整融合的版面本身便是超越绘画与文字之外的另一种艺术创作;插画不仅要“照亮文字”,还要随时“救火”“救场”。  【关键词】插画;故事;品
期刊
随着一大批民间艺人一个个离世,中国民间艺术濒临灭亡的危险和困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在组织各国申报“非遗”工作,在世界范围内开展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这引起了我国政府对民间艺术这种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高度重视。于是在2006年6月把每年的6月10日定为“文化遗产日”。从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得以在全民中形成,黑龙江民间艺术文化传播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也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作为一个有着民
期刊
杨立民编著的《现代大学英语》(2010年8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是一套供大学英语专业教学使用的通用教材。它融入了当代英语语言教学的多项研究成果和英语教学实践的先进经验,在教材的编排上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不断扎实语言的基本功,对词汇和语法的教学也更加系统和全面。不仅如此,本书在语料选择上不断丰富题材,选用新颖的内容,重视英语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和主观表达,让学生在教材和教学的引导下加深自我思考和感
期刊
长期以来,我们强调在声乐教学中实践性的训练作用,教师根据学生的声音条件来进行指导,通过不断地示范演唱和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声乐水平。这样的教学方式虽有效果,但是教学效率却明显不足,甚至有的学生从感觉上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式,却无法将其表达出来,在遇到同类问题的時候却不能融会贯通。由此可见,在声乐教学中,还应当从理论与实践的交互中来实现教学的全面展开,它有着自身的规律和理论体系。贺星的《声乐教学艺术论》(
期刊
张春枝和温景文编著的《思政课综合改革与实践》(2015年1月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被选入“高校德育成果文库”。该书从当下思政课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模式和新课题出发,以理论创新成果、实践工作案例、网络教学创新开拓和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为主要内容,总结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中的成果和经验,推动思政课程改革实践的理论成果向实践成果的转化应用。全书一共分为八个篇章,首篇章深入剖析当代思政教学综合改革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