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新疆维吾尔族D型乙型肝炎病毒的全基因克隆分析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25912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进行一株新疆维吾尔族D型HBV的全基因克隆.方法应用PCR扩增HBV全基因,进行全基因克隆,挑取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使用BioEdit和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BLAST工具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获得1例新疆维吾尔族慢性HBV感染者D型HBV病毒株的全基因序列,其基因组全长为3174 bp,与目前D基因型参照序列比较,同源性为92%~98%,与1株来自中国的DC重组基因型(AY862865)比较,同源性为91%.进一步分析发现,该新疆病毒株与目前D基因型基因库参照序列比较,有9个碱基缺失,位于核苷酸第1760~1768位(ATTAAAGGT),即可能发生了缺失突变.氨基酸分析发现,其血清型为ayw2型.重组位点分析发现,该新疆病毒株未与其他基因型重组.该新疆株与2株来自土耳其的HBV株(AY796032和AY721605)遗传距离最近.结论成功克隆了一例维吾尔族慢性HBV感染者D型HBV病毒株的全基因序列,新疆维吾尔族D基因型HBV病毒株有其自身特点。

其他文献
近年来,IFN-α用于治疗许多疾病,包括慢性病毒性肝炎和一些恶性肿瘤.虽取得较好疗效,但也发现,IFN-α治疗后出现神经、精神不良反应,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使许多患者因而减少IFN的治疗剂量,甚至中断治疗[1]。
期刊
近年来,烧伤科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nii,Ab)感染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部分医院烧伤科Ab感染暴发流行[1-2].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临床抗感染常用药物,而携带β-内酰胺酶基因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常见原因之一[3].所以对烧伤患者的Ab分离株进行β-内酰胺酶基因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为此,我们进行了20株分离白烧伤科患者的Ab对13种β-内酰胺类药物的药物
期刊
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已成为临床各科医师必须面对的问题.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消化道的机会性感染在临床常见,也是进展期AIDS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
期刊
核苷(酸)类药物治疗HBeAg阳性患者有一替代性治疗终点,即实现HBeAg血清转换,同时伴有HBV DNA阴转和ALT正常.但达到替代性治疗终点并维持上述疗效6个月后停药,其远期疗效以及影响远期疗效的相关因素应引起关注,对此我们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目的 了解成人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并分析肠道病毒71型(EV71)核苷酸序列特征.方法 RT-PCR技术对4例成人手足口病患者标本进行肠道病毒基因检测,并测定EV71核苷酸序列,所得序列通过BLAST程序作EV71序列的进一步确认,与基因库中不同基因型EV71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同源性分析,并构建种系进化树.结果 4例患者肠道病毒通用引物和EV71特异性引物RT-PCR检测均阳性.经BLAST分
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Chryseobacterium meningosepticum)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属条件致病菌,可引起脑膜炎、菌血症、心内膜炎、皮肤软组织感染等.临床上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对亚胺培南等多种抗生素耐药,且可产生多种金属β-内酰胺酶(metallo-β-lactamases,MBL)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
期刊
患者男,34岁,因持续发热2周,排尿困难1周入院.患者入院前2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39.8℃,无头痛、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皮疹及关节肌肉疼痛等伴随症状。
期刊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ii)是一种非发酵类的革兰阴性杆菌,为条件致病菌.它广泛分布于土壤、水和湿热环境中,可引起伤口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等,现已成为严重的院内感染病原菌之一。
期刊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保护作用及对血红素加氧酶-1(hemeoxygenase-1,HO-1)的影响.方法 66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乌司他丁干预组,通过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D-Gal)及脂多糖(LPS)建立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动态观察(6、12、24、36和48 h)大鼠血清ALT、AST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RT-PCR检测肝脏HO- mRNA变化,免疫组
甘草酸二铵有抗炎、抗氧化、保护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等作用[1].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Fas与Fas配体(FasL)结合,可引起表达Fas的靶细胞发生凋亡,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介导的细胞免疫在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其主要机制是通过FasL介导Fas阳性的肝细胞凋亡[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