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教学理念所倡导的课堂导入教学是多种多样的。
其导入的方式如能灵活使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引导学生自觉投入到课本内容的学习当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的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和个人情感的统一,情感是一个复杂的东西,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演绎出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而引导学生从中受到熏陶,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一个深刻、久远的印象。
一、情境教学分类
1.借助音乐来引导
音乐其特有的节奏感和令人愉悦的音符使学生普遍乐于接受,比如在教学古文诗词歌赋内容时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两首古曲,如《高山流水》,让学生在舒缓的乐声中去细细体味古人的心境和思想,这样再让学生去阅读古文时也会慢慢感受古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助于学生快速理解课文中心思想,迅速地把握文章的脉络。
2.借助电视媒体来引导
电视媒体广泛应用的今天,大多数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外乎电视、电影、网络媒体等,因为这些信息传播媒介都有其魅力引导学生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所以我们也可借助电视网络等,通过电影或动画短片的形式来讲解课本的内容,通过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老师在一旁点拨,讲述电影或动画当中的情怀与课本中要讲述的内容所表达的情怀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同身受,慢慢地把教学内容渗透到学生的大脑里。
3.通过忆趣情境来引导
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生活中的经历是各有不同的,我们可以以学生的经历为话题,激发大家情感上的共鸣,不同心境的学生感受课文内容也会更加真实、贴切,比如《西厢记》,可以让学生分组扮演张生、崔莺莺、红娘等角色,用课文中的人物对白,表演课中的一段或几段场景,让课文中的内容鲜活地展现在学生们面前,激发学生听的兴趣,让学生去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感受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人物情感、大喜大悲,使课文的内容深深地刻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在考试的时候学生便会下意识地去回忆之前课堂中学这篇文章时的情景,记忆中人物的情感便快速闪现于脑中,这样要比单纯去背诵文中枯燥的文字所达到的效果要明显得多。
4.通过解题方式来引导
例如学生打开《伟大的悲剧》一文时,一是要引导学生,悲剧就是以人物悲惨命运为结局的文章,课文标题提到了悲剧,但又为什么说是伟大的呢?因为从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看,斯科特等人虽然丧失了生命,肉体遭到了毁灭,但从他们身上看到的的确是一些光芒闪耀的东西,那就是有价值的、伟大的死亡。通过此种方式将学生的思维慢慢引入到课文的学习当中去。
5.通过链接式情境引导
课外读物种类繁多,每个学生的喜好也不尽相同,讲授新课文之前,建议学生去阅读与所要学的课文内容相关的读物,然后由学生自己来介绍自己所读的文章,积极调动学生对课外读物阅读的兴趣,阅读面广泛了,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对学习语文的帮助性是巨大的,此情况下即便有些学生没有课外阅读习惯,仍然能通过其他同学的讲解来获得一些有用的知识,从中得到很多学习语文的启示。比如学习《荒岛余生》这篇课文时,可以先让有读过《鲁滨孙漂流记》的学生介绍这部作品,教师在一旁适时点出这部作品的重要性,促使学生有想要读这部著作的强烈欲望,因为既然那么多的国家将此书列为青少年必读物,此作品中必然有青少年们想要获悉的信息和知识,这样通过学生自觉地阅读,反复咀嚼,从中把握住文章的主题和中心,且从中认识到,即便遇到困难和挫折,都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每一个生存的机会。不同的文章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因文而异,最好还要做到因人而异,不同的学生个性表现不同,采取教学的方式也要稍作变动,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深刻体会到文章的精髓所在。
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从中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1在以上几种情境教学模式中,老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是导演,解读文章者,而不能只是单纯地备课
备课并不能包含所有的教学工作,除了备课本外还要备学生、备教学方法、备课文的内容,也并不只是分析好字词句段文,辨析处理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及学生练习的分配讲解,整个教学过程的
安排;所谓备学生,就是准备教学知识,教学层面、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教学过程中所预测可能发生或存在的问题、哪些问题需要去掌握以及掌握问题所采取的方法,等等。
导演应当担当的是剧本的解释责任,是给演员提供的一面镜子,是综合艺术的组织者,且担当演出形式的创造者。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导演,需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
2师生之间良好互动关系的确立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尽管有很多的声音呼吁教师、学生双边互动,但教学的特殊性使教师唱独角戏的情况仍不可避免,这个时候的学生相较而言成为教学过程中的观众,但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去掌握课本中的主题,所以“观众”与“演员”需要的是一种互动关系。因此教师担当课文诠释者应该全面且准确。
(1)教材中的情感瞄定,其主调是明快还是阴沉,是热烈还是淡素等要弄清楚。例如《荷塘月色》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带着心情颇不宁静的情绪,以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描写月色之静以及荷的秀美,带给人以梦想、希望、无限的遐想。又转而从颇不宁静辗转回来,整篇文章的主调便不应当是心情颇不宁静了。教师把握住对教材的情感,向学生讲解时也就有了依据和安排。当然教师表达情感不能像表演话剧那样极度夸张,不然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寓情于景,寓景于情,不要去刻意渲染、制造环境,不疾不徐娓娓道来,这样就不会给学生留下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印象而使教学效果反其道而行。
(2)通常来讲,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一般喜欢随机挑选学生朗诵一遍课文,教师自己再给学生朗诵一遍,这似乎成了一条铁律。在各自的朗诵中去体验文章中的情感,不同的情感以不同方式进行表达也是常理。不同表情表达不同心理感受,不同肢体部位表达不同的语言就是这个道理。这一部分需要担当导演角色的教师来解决各个演员的数量,主角的位置和接受的任务,哪些人员担当客串角色等,导演看看,既要通过剧本和剧作家沟通,还要与演员沟通协调,布置舞台(布景、灯光、服装、道具、效果、化妆),通过伴奏、乐手、指挥来协调,演出一旦开始,还要和广大观众沟通,以期得到反馈信息,作为一名优秀教师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演员阵容,其细微程度丝毫不亚于此。
3.教师演绎出情感
演绎一部好的电影或电视剧,要想感动台下的广大观众,首先得先感动导演自己。所以,教师除了要把教材烂熟于心外,还得把自己带进教材里,去感受教材中所表达的情感,把自己融化到教材中来感染自己,把自身化身为教材,这样才能引导那些演出的演员们编织好自己的情感世界。前面提到了导演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不单单是照影,它还要兼具折光镜、放大镜的作用,通过这面镜子演员们会看到自己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演出中的漏洞,校正体验中的不足之处以便于及时改正。
总之,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教师是联系教材和学生的纽带,教师通过教材把感情传达给学生,学生通过教师来把握课文的主旨和情感,两方信息相互传达反馈相互作用,才算是一个完美的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 吴 微.学生学习方法与学科难点指导全书[M].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7.
[2] 李创新.中学语文创新教法[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3] 宁鸿彬.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8.
[4] 李黎明,等.中国素质教育新世纪教育工作者优秀论文精选[C].芒市:德宏民族出版社,2002.
其导入的方式如能灵活使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引导学生自觉投入到课本内容的学习当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的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和个人情感的统一,情感是一个复杂的东西,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演绎出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而引导学生从中受到熏陶,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一个深刻、久远的印象。
一、情境教学分类
1.借助音乐来引导
音乐其特有的节奏感和令人愉悦的音符使学生普遍乐于接受,比如在教学古文诗词歌赋内容时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两首古曲,如《高山流水》,让学生在舒缓的乐声中去细细体味古人的心境和思想,这样再让学生去阅读古文时也会慢慢感受古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助于学生快速理解课文中心思想,迅速地把握文章的脉络。
2.借助电视媒体来引导
电视媒体广泛应用的今天,大多数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外乎电视、电影、网络媒体等,因为这些信息传播媒介都有其魅力引导学生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所以我们也可借助电视网络等,通过电影或动画短片的形式来讲解课本的内容,通过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老师在一旁点拨,讲述电影或动画当中的情怀与课本中要讲述的内容所表达的情怀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同身受,慢慢地把教学内容渗透到学生的大脑里。
3.通过忆趣情境来引导
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生活中的经历是各有不同的,我们可以以学生的经历为话题,激发大家情感上的共鸣,不同心境的学生感受课文内容也会更加真实、贴切,比如《西厢记》,可以让学生分组扮演张生、崔莺莺、红娘等角色,用课文中的人物对白,表演课中的一段或几段场景,让课文中的内容鲜活地展现在学生们面前,激发学生听的兴趣,让学生去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感受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人物情感、大喜大悲,使课文的内容深深地刻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在考试的时候学生便会下意识地去回忆之前课堂中学这篇文章时的情景,记忆中人物的情感便快速闪现于脑中,这样要比单纯去背诵文中枯燥的文字所达到的效果要明显得多。
4.通过解题方式来引导
例如学生打开《伟大的悲剧》一文时,一是要引导学生,悲剧就是以人物悲惨命运为结局的文章,课文标题提到了悲剧,但又为什么说是伟大的呢?因为从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看,斯科特等人虽然丧失了生命,肉体遭到了毁灭,但从他们身上看到的的确是一些光芒闪耀的东西,那就是有价值的、伟大的死亡。通过此种方式将学生的思维慢慢引入到课文的学习当中去。
5.通过链接式情境引导
课外读物种类繁多,每个学生的喜好也不尽相同,讲授新课文之前,建议学生去阅读与所要学的课文内容相关的读物,然后由学生自己来介绍自己所读的文章,积极调动学生对课外读物阅读的兴趣,阅读面广泛了,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对学习语文的帮助性是巨大的,此情况下即便有些学生没有课外阅读习惯,仍然能通过其他同学的讲解来获得一些有用的知识,从中得到很多学习语文的启示。比如学习《荒岛余生》这篇课文时,可以先让有读过《鲁滨孙漂流记》的学生介绍这部作品,教师在一旁适时点出这部作品的重要性,促使学生有想要读这部著作的强烈欲望,因为既然那么多的国家将此书列为青少年必读物,此作品中必然有青少年们想要获悉的信息和知识,这样通过学生自觉地阅读,反复咀嚼,从中把握住文章的主题和中心,且从中认识到,即便遇到困难和挫折,都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每一个生存的机会。不同的文章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因文而异,最好还要做到因人而异,不同的学生个性表现不同,采取教学的方式也要稍作变动,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深刻体会到文章的精髓所在。
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从中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1在以上几种情境教学模式中,老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是导演,解读文章者,而不能只是单纯地备课
备课并不能包含所有的教学工作,除了备课本外还要备学生、备教学方法、备课文的内容,也并不只是分析好字词句段文,辨析处理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及学生练习的分配讲解,整个教学过程的
安排;所谓备学生,就是准备教学知识,教学层面、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教学过程中所预测可能发生或存在的问题、哪些问题需要去掌握以及掌握问题所采取的方法,等等。
导演应当担当的是剧本的解释责任,是给演员提供的一面镜子,是综合艺术的组织者,且担当演出形式的创造者。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导演,需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
2师生之间良好互动关系的确立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尽管有很多的声音呼吁教师、学生双边互动,但教学的特殊性使教师唱独角戏的情况仍不可避免,这个时候的学生相较而言成为教学过程中的观众,但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去掌握课本中的主题,所以“观众”与“演员”需要的是一种互动关系。因此教师担当课文诠释者应该全面且准确。
(1)教材中的情感瞄定,其主调是明快还是阴沉,是热烈还是淡素等要弄清楚。例如《荷塘月色》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带着心情颇不宁静的情绪,以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描写月色之静以及荷的秀美,带给人以梦想、希望、无限的遐想。又转而从颇不宁静辗转回来,整篇文章的主调便不应当是心情颇不宁静了。教师把握住对教材的情感,向学生讲解时也就有了依据和安排。当然教师表达情感不能像表演话剧那样极度夸张,不然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寓情于景,寓景于情,不要去刻意渲染、制造环境,不疾不徐娓娓道来,这样就不会给学生留下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印象而使教学效果反其道而行。
(2)通常来讲,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一般喜欢随机挑选学生朗诵一遍课文,教师自己再给学生朗诵一遍,这似乎成了一条铁律。在各自的朗诵中去体验文章中的情感,不同的情感以不同方式进行表达也是常理。不同表情表达不同心理感受,不同肢体部位表达不同的语言就是这个道理。这一部分需要担当导演角色的教师来解决各个演员的数量,主角的位置和接受的任务,哪些人员担当客串角色等,导演看看,既要通过剧本和剧作家沟通,还要与演员沟通协调,布置舞台(布景、灯光、服装、道具、效果、化妆),通过伴奏、乐手、指挥来协调,演出一旦开始,还要和广大观众沟通,以期得到反馈信息,作为一名优秀教师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演员阵容,其细微程度丝毫不亚于此。
3.教师演绎出情感
演绎一部好的电影或电视剧,要想感动台下的广大观众,首先得先感动导演自己。所以,教师除了要把教材烂熟于心外,还得把自己带进教材里,去感受教材中所表达的情感,把自己融化到教材中来感染自己,把自身化身为教材,这样才能引导那些演出的演员们编织好自己的情感世界。前面提到了导演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不单单是照影,它还要兼具折光镜、放大镜的作用,通过这面镜子演员们会看到自己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演出中的漏洞,校正体验中的不足之处以便于及时改正。
总之,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教师是联系教材和学生的纽带,教师通过教材把感情传达给学生,学生通过教师来把握课文的主旨和情感,两方信息相互传达反馈相互作用,才算是一个完美的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 吴 微.学生学习方法与学科难点指导全书[M].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7.
[2] 李创新.中学语文创新教法[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3] 宁鸿彬.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8.
[4] 李黎明,等.中国素质教育新世纪教育工作者优秀论文精选[C].芒市:德宏民族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