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理与复习课,就是自主整理知识点,查漏补缺。其基本含义有两点:一是整理,是指把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类、对比梳理,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将容易模糊的知识清晰化;二是复习,是指重新学习。但绝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上对原先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内容进行高层次上的再学习,它更多的是一个加深数学知识理解,扩大数学知识联系,进一步提高数学知识掌握水平,提高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和技能的过程。复习不再是呆板的知识回顾,习题练习。整理与复习的教学着力在学生已有知识、能力和认知水平基础之上培养学生后继学习的能力,这些不仅通过新课的教学去实现,还把对知识的整理当作知识复习的载体,引导学生恰当地实施整理方法和途径,实现知识复习与应用。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体验脑子里的知识从零乱到系统的过程,逐步让学生从形成自己归纳知识的意识,到具有知识归纳的能力,实现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在小学数学课中,每个单元结束要复习,每个学期期末要复习,上完一个阶段要复习。据不完全统计,小学数学教学时间中整理和复习约占了五分之一。因此,开展好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开展好整理与复习课的教学,使整理有序、復习有效,达到查漏补缺、巩固提高的目的呢?在此谈一谈我对这方面教学的一些看法。
在整理和复习课上,学生非常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教师采用“炒剩饭”的方式进行整理和复习,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肯定是不够的。那么,如何激发学生整理和复习的热情显得很重要了,所有我们在课的开头就要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整理和复习。 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景,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整理与复习“小数加减法”时,教师可先演示“三名学生各拿着20元去超市购买学具,呈现超市一角:一些学具及单价。提问:从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你有什么想法?”。这样就能促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复习当中。又如,在整理与复习“三角形的认识”,设计了生活的大量应用三角形的特性的例子,让学生找出来,并说出相关的知识点。这种方式伴随着具体的事物,学生回忆起来兴趣盎然,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跃然纸上,在交流中实现知识的提取和理解,为知识的分类整理奠定了坚实 。从而引发了探究欲望,轻松自如地置身于学习中,对三角形相关知识点的整理和复习一气呵成,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数学的各个单元都有其相应的知识点,这些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已逐渐遗忘,这时对旧知识必须进行回顾和再现。当然知识的再现既要有重点,也要注重一定的方式,而并不是将旧知识简单地全部罗列出来,这样只有枯燥和乏味。所谓复习要有重点就是在复习时不能对复习内容平均使用力量,眉毛胡子一把抓。在复习时应优化复习内容,确定复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提高正确率的前提下按先后顺序到黑板上板演,这样加强学生对典型基本题的训练,促进学生观察、分析与判断能力的提高,从而强化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提高解题的技能。特别对于中差生要求他们本子左侧写脱式计算,右侧把每一步的过程都写完整,整数运算的竖式也写在右侧。这样从实际出发,减少了计算错误,提高了学生做题的效率和树立了自信。
复习已学的知识并建构起知识网络,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这是复习课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整理之前要对原有的知识要进行唤醒,使原有的认知结构被激活。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获得梳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形成建构的意识显得更为重要。整理的质量如何,取决于学生对原有认知结构的熟悉和理解程度。这种能力和意识是在经历自主梳理、有效提取的过程中获得的。如在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和面积”时,首先让学生回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总结出割补法、倍拼法等方法,然后让学生找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并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知识归纳成体系。这样,学生的梳理结果就出现了按平面图形的种类整理和按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整理等不同形式,凸现了梳理建构时学生的自主性。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的自主梳理,理清了知识间的来龙去脉,做到“横成片、竖成线”,从而拓展了原有的知识结构。学生积极主动地将所学知识与原有知识挂钩,将新知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使一个个零散的知识串成线,形成更充实的知识网。当然,整理时要有针对性。应针对平时备课的不足处、上课的失误处、作业的问题处、思维的疑难处进行整理复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面向全体学生,落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第116小学)
在小学数学课中,每个单元结束要复习,每个学期期末要复习,上完一个阶段要复习。据不完全统计,小学数学教学时间中整理和复习约占了五分之一。因此,开展好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开展好整理与复习课的教学,使整理有序、復习有效,达到查漏补缺、巩固提高的目的呢?在此谈一谈我对这方面教学的一些看法。
在整理和复习课上,学生非常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教师采用“炒剩饭”的方式进行整理和复习,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肯定是不够的。那么,如何激发学生整理和复习的热情显得很重要了,所有我们在课的开头就要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整理和复习。 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景,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整理与复习“小数加减法”时,教师可先演示“三名学生各拿着20元去超市购买学具,呈现超市一角:一些学具及单价。提问:从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你有什么想法?”。这样就能促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复习当中。又如,在整理与复习“三角形的认识”,设计了生活的大量应用三角形的特性的例子,让学生找出来,并说出相关的知识点。这种方式伴随着具体的事物,学生回忆起来兴趣盎然,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跃然纸上,在交流中实现知识的提取和理解,为知识的分类整理奠定了坚实 。从而引发了探究欲望,轻松自如地置身于学习中,对三角形相关知识点的整理和复习一气呵成,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数学的各个单元都有其相应的知识点,这些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已逐渐遗忘,这时对旧知识必须进行回顾和再现。当然知识的再现既要有重点,也要注重一定的方式,而并不是将旧知识简单地全部罗列出来,这样只有枯燥和乏味。所谓复习要有重点就是在复习时不能对复习内容平均使用力量,眉毛胡子一把抓。在复习时应优化复习内容,确定复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提高正确率的前提下按先后顺序到黑板上板演,这样加强学生对典型基本题的训练,促进学生观察、分析与判断能力的提高,从而强化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提高解题的技能。特别对于中差生要求他们本子左侧写脱式计算,右侧把每一步的过程都写完整,整数运算的竖式也写在右侧。这样从实际出发,减少了计算错误,提高了学生做题的效率和树立了自信。
复习已学的知识并建构起知识网络,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这是复习课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整理之前要对原有的知识要进行唤醒,使原有的认知结构被激活。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获得梳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形成建构的意识显得更为重要。整理的质量如何,取决于学生对原有认知结构的熟悉和理解程度。这种能力和意识是在经历自主梳理、有效提取的过程中获得的。如在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和面积”时,首先让学生回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总结出割补法、倍拼法等方法,然后让学生找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并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知识归纳成体系。这样,学生的梳理结果就出现了按平面图形的种类整理和按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整理等不同形式,凸现了梳理建构时学生的自主性。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的自主梳理,理清了知识间的来龙去脉,做到“横成片、竖成线”,从而拓展了原有的知识结构。学生积极主动地将所学知识与原有知识挂钩,将新知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使一个个零散的知识串成线,形成更充实的知识网。当然,整理时要有针对性。应针对平时备课的不足处、上课的失误处、作业的问题处、思维的疑难处进行整理复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面向全体学生,落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第116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