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的视角看职业教育未来发展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taku2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企业的视角看职业教育未来发展,首先,行业企业应深入介入职业教育,通过“双主体”办学、企业联盟、“风火互补”关系搭建、企业制职业技术学院等形式使职业教育提档升级;其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大数据”“互联网 ”等会给职业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再次,要充分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尽量释放出来。
  【关键词】企业办学;信息技术;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0-0021-04
  从心理学角度,人的人格由本我(潜意识形态下的思想)、自我(有意识形态下的思想和行动)、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则支配,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三者组成。教育的本质,我认为是教会人们如何约束本我、锻炼自我、提升超我。而人的水平和价值比较重要的是看提升超我的部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运用每个人的内驱力、学习能力和职业行为转化能力来实现。这恰恰是只有职业教育才可以带来的一种长期发展动力,围绕着职业的实践、体验进而能力提升、加强,最后内化成为人的技术能力。
   因此,职业教育应该是以证书学历为起点,通过职业能力获得和专业技术技能加强,最终达成就业目标、提升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就业能力的长线式、伴随式教育。
   一、行业企业应深入介入职业教育
   (一)“双主体”办学应该成为中国职业教育主流模式
   很多人在为职业教育社會地位、国家重视程度以及政策支持程度呐喊的同时,忽略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就不应该是以证书或者学历的获得为目标的教育。体系的打通、教育立交桥的搭建是好事,但解决不了职业教育本质目标达成和办学质量改善的问题。
   只有在企业作为一类办学主体的教育模式下,职业教育才可能围绕着生产工艺、专业技术技能、岗位实际项目、工作工序流程、岗位职责、职业生涯发展等企业全系列真实环境内容,按照一个企业的生产和运行,研磨出与市场充分对接的教学内容和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才可能不是滞后的、脱离现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养成教育。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企业的培训部门或者人力资源部门按照岗位需求梳理实岗任务、岗位职责要求、岗位专业技术要求,编制教学计划和人员职业生涯规划,组织编写相关教材或者项目指导手册,进行培训和实岗代教,并围绕着关键工作的完成能力和绩效水平进行教学效果跟踪评价,最终培养出来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就能岗位职能匹配、专业素质达标、有成长和发展潜力。例如电子商务类和互联网领域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淘宝、阿里巴巴、京东等比所有的职业院校都有可执行优势:既有实践环境,又有数据佐证依据,还有互联网介质,最关键的还可以和市场充分对接,培养出来的人可以合岗。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式才能出技术技能人才精品。
   当然,目前“双主体”办学模式大多是校企合作的一个种类,是学校作为办学主体的一种补充,而并非真正的由企业牵头进行的职业教育。完全有可能和有必要由行业内领军企业牵头,按照市场规律和企业标准,创办一类新办学主体,甚至引领一类新的职业教育,真正开启“双主体”办学模式。
   (二)将职业教育与中国最广阔的劳动力市场结合起来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到2020年,中国用人单位将需要1.42亿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技能人才。如果劳动者的技能不能进一步得以提升,中国将面临2400万的人才供应缺口。
   产业结构调整使单位用人需求结构进一步优化,不同岗位需求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多的职业院校应该把目标瞄准中国最广阔的劳动力市场和3~5年内的人才缺口,进行岗位人才需求的预测和分析,与本地的产业经济结合,做好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调研,让职业教育能够充分地为本地经济发展输出技术技能人才,推动专业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中国制造2025”。
   (三)企业联盟将成为未来校企合作的拐点
   我国职业教育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形成了多种校企合作的模式,但还未形成在理念上的创新,仍处于浅层次、低水平的合作阶段;在校企合作的主体因素中,政府、企业和学校等还面临着诸多困境。
   随着国家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与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发展建设,建议组建全国范围内各层次的校企创享联盟,搭建校企双方共赢、产教融合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将企业能量注入教学,打造升级版的校企合作新形态,解决大部分企业和大部分学校的供需平衡问题,共同发展,实现多方共赢。
   企业联盟的组建,既能帮助全国所有职业院校在联盟中找到信誉度好、责任感强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为职校提供更多的实习就业岗位,帮助教师群体建设专业门类齐全、稳定且开放的企业实践后方基地;还能帮助企业在13000多所职业院校中找到最合适的专业院校作为人才输送基地,获得最优秀的人才。企业在帮助学校进行专业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也能将企业文化、品牌影响力甚至相关产品直接或间接地引入课堂和学生群体中,从而把学校的需求释放给企业,企业的资源输送到学校,最终达成供需平衡。
   (四)企业与职业院校的“风火互补”关系搭建
   20世纪20年代,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先生曾指出:“一、只从职业学校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二、只从教育界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三、只从农、工、商职业界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因此,“积极说来,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的沟通和联络”。世界著名职业教育专家、美国芝加哥大学福斯特(Philip·J.·Foster)教授也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职业学校固有的且又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决定了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最终难以避免失败的命运”。这些学者对职业教育的论断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单纯以职业院校自身的力量难以培养出社会、行业与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实施校企有效合作是职业院校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障。    目前市场上长期存在着供需矛盾问题,包括:人才供需矛盾,招不到足量的人;人才培养矛盾,招不到好用的人;资源匹配矛盾,学校培养的人专业能力对口性不如人意;企业输出缺失,无法贴合自身需求向办学主体单位输送教育资源和教育内容;优质师资缺失,长期存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技能与教育教学水平不达标问题;就业人员就业能力缺失……究其根本,就是校企双方的相互“补给”机制没做好,到底是企业引导学校,还是学校引导企业,众说纷纭。
   校企其实应该如中国太极图那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调动,风火互补,各用所长,补对方所短。培养目标和方向由企业定,优质师资双方共同培养,教育教学和文化素养提升由学校牵头,专业技能培养培训和生产实践活动提升由企业牵头,最最关键的人才合岗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由企业牵头建设,之后生成整个教学过程的“P-D-C-A”闭环逻辑。
   (五)企业制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与尝试
   1993年,自摩托罗拉公司将企业大学的理念引入中国之后,海尔大学、国航大学、用友学院、联想管理学院等国内许多企业大学成长如雨后春笋。《财富》500强企业中,有近80%拥有或正在创建自己的企业大学。在不久的将来,企业大学的数量将会超越传统的大学,成为未来职业教育、成人职场教育及终身学习的主流平台。GE克劳顿管理学院被《财富》杂志誉为“美国企业界的哈佛”,其成功的教学模式主要在于实训课程的自主性设计和混合式教学模式。这些学校都可以成为中国探索企业制职业技术院校开办和运行方式的借鉴,甚至可以给目前各个行业领域民营领军企业开办职业技术院校的权利,让企业除了纳税以外,有更多的方式对职业教育进行教育输出和资本投入,为自己的企业解决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储备、岗前适岗培训和未来岗位发展培训等诸多人员成本外溢问题。
   二、信息技术影响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
   (一)“大数据”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决策性影响
   “大数据”一定会推动教育的突破性变革,职业教育也不例外。自2008年起,全国高等职业学院按年度进行状态数据采集工作,7年的数据积累已经可以为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廓清现状和发展路径,每年发布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年度质量报告》引用大数据和案例分析,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施政、高职院校的管理、学生的择校和就业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职业教育存留的数据更多是表状数据,而非活动性数据,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唯一性都欠佳。未来需要用更多的方法和介质,对数据采集和存留做改进,“采数据于无形”。这样得来的状态过程性数据,可以作为基础的信息化管理体系统筹规划与建设的资料,为后期以数据统计分析为基础的职教评估与评价奠定基础,更为决策提供数据依据与支撑,进而进行职业教育数据挖掘分析,洞悉未来发展趋势。
   当然,“大数据”的挖掘、情感分析和可视化工作也是不能忽略的。“数据”是未来的石油,但不开采的石油是无效的。用好数据的方法是按照管理者要求建设数据模型或者数据卡尺,思考向下挖掘的方向和路径、每个学校的数据流程和存储规律,最后要以管理者视角和情感分析每一条被挖掘和推送的数据,让数据成为管理者的工具和粮仓,成为管理和评判一件事物的依据,让数据站起来以图表的方式说话,为管理输出高效动能。
   (二)“互联网 ”时代下的职业教育至简发展
   从互联网业务本质来看,一切可以链接在互联网上的人与事,都可以百倍、千倍或者不可限量的倍数扩散、成长。职业教育本身过于复杂的属性,与互联网相加,“互联网 ”的发酵作用并不大。但在中国,职业教育优质资源不平衡、资源分布分散、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较为集约等现状暂时无法改变。因此,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确实应当更广泛地应用于职业教育,以带来投入与产出效能的最大化。
   在“互联网 ”可以涉足的领域,很多原来的格局是被打破、替代甚至是颠覆的。“互联网 ”可以颠覆教育吗?一定不能,因为教育是一种养成过程,需要人文化。“互联网 ”能颠覆职业教育吗?也不能,因为职业教育需要针对和面向人们的专业技术技能和就业能力。那么,“互联网 ”如何在职业教育内存活并快速运转?那就一定要找到至简发展的路,让更多资源可以链接上互联网,让需要它们的人可以用快速和极简的方式找到。
   职业教育最缺的是优质资源,但绝不是复杂的、需要大量加工编辑的资源。职业教育最大的资源就是人:可以输出优质职业技术技能的人才,可以带教的“师傅”群体,可以带教的“专家”群体,在企业和学校教学合作中可以输出的企业“师傅”。一切手工艺和专业技能人才都是可以互联网化的,也就是可以通过网络方式,进行教学输出和带教。未来我们应该大胆尝试,在职业教育领域让更多的优质人才连接上线,被需要的人快速找到,寻求教学服务,获得正向收入;让更多潜在各处默默无闻地教着三五个徒弟的大师们上线,被更多缺少优质“师傅”的学徒工找到;这个领域里霸占了专家、师傅和优质教学输出资源的中介机构,会因“互联网 ”的蓬勃兴起关门倒闭。这是一种极大的颠覆,运用“互联网 ”更快速获取教学输出资源的那一天定会到来。
   三、职业教育,是所有有社会责任的企业该大胆做的“梦”
   新朋程,是我与几个创始人创办于2009年末,以校企合资经营的模式落地于上海市科技管理学校,成为学校市级信息技术开放实训中心一个重要的教学运行板块。之后,双方的合作经历了从教学合作到体制机制的探索革新、从简单的学生实训到按市场需求设计岗位培养目标,从教师的粗浅实践到可以参与承担企业项目,从协议式合作到真正把住入口的冠名培养,从单纯的企业为学校服务到可以向市场输出优质职业教育产品和经验。这一路探索,我们用了四年时间。2013年末,因诸多体制机制上的限制和规范要求,我们解除了合资关系,转为继续以协议模式进行校企合作。那一年依然没有政策文件给校企合作正名和支持,一段混合所有制雏形的实战走到了终点。“分手”后时任校长说:如果条件允许,我还是想坚持初衷,不但开办企业,还要从学校里培育出一家上市企业,让我的学生、老师都在上市企业工作。的确,我也认为中国的职业教育需要这样的案例和尝试,需要这样的眼光和视角,也具备这样富饶的土壤。
   我听过很多学校谈校企合作时说,企业不太积极不太热情,其实不完全正确。中国的企业家特别是中小企业主,很多都有极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也深知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都希望学校培养出来的人可以直接上岗,高效自律,为企业生产输出动能。但现实和理想有很大差距,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该怎么输出、往哪里输出,和谁合作、怎么合作,我们说的有誰能听能信能改。我们需要一些管用的人成为有效生产力,也需要一些真正的技术技能人才,需要学校已有的教育资源用来培养这些人,减少企业在人到岗以后的教育成本输出。
   在我国,职业教育还有很多需要脚踏实地一一解决的问题: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混合所有制等等,等待的不仅仅是学校的改变和付出,更多的是需要企业,并且是职业教育培养的人主要就业去向的大量中小型企业的热情和参与;需要更多人的大胆探索实践,逐步形成全社会经验的积累,形成“接地气”的运行机制,形成融合的力量。由企业牵头与市场发展动态接轨,形成一种新的办学模式以至一类新的职业院校,甚至一种与互联网模式相结合的新型的职业教育。■
其他文献
江苏省江都中等专业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社团建设,不断创新思路、完善机制、优化发展。2012年,学校成立学生社团联合会,以“凝聚社团力量,打造青春乐园”为理念,以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
针对硬岩隧道掘进机的刀盘进行有限元仿真研究,建立了刀盘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刀盘受力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对其进行静力学分析与模态分析,同时,对刀盘结构的优化提出改进方案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汽车加速能力大幅提升,汽车制动系统尤为重要。汽车制动系统由供能装置、控制装置、传动装置和制动器四个部分组成。制动系统不工作时、制动系统工作时、
农民职业培训专业化与否各有利弊,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农民职业培训应该走专业化的道路。在农民职业培训中,只有形成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强化专业组织角色,确立专业权威,提
在一定程度上机械制造和自动化的专业教学改革还需要将专业的技能培训全部贯穿在课程体系改革的整个过程当中;在进行该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必须不断更新教学的理念,创新出人
以往观察职业教育与创业的交集,很容易看到这样两个现象:一是各职业院校无不把成功创业的毕业生作为自己学校杰出学生的代表,或上校友榜.或登报告台,用来激励后学者。
厘清应用型本科和本科职业教育的内涵,对加快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向应用型高校十分重要。从人才培养定位的角度看,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渠系衬砌因为工程量小、施工要求低而往往忽视了监理工作。本文通过分析泾惠渠一支渠衬砌建设中的监理工作,对渠道衬砌的监理规划、措施及效果进行了探讨,提出加强工程监理,确保
在航空发动机中,发动机管路处于较高的压力下,在发动机工作时,由于内外环境以及空间的局限性,会导致发动机软管破坏失效。为了提高发动机管路使用的可靠性,采用部分软管连接
通过分析泾惠渠高陵管理站运行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灌区运行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高陵管理站今后在灌溉运行管理方面的发展方向和相关举措,以提高管理站管理水平,使其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