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最好 只会更好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anw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现在任教西郊中心校初中部九(2)班语文,我班学生语文学习的情况就如中国的地形地貌,呈现三级阶梯状,一共28个学生,好中差均衡分布,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语文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学习品质都不如人意,状况之差,人数之多,也是历年来所罕见,这种情况,我教学多年来也是首次遇到。
  这些学生的成绩既影响他们自身,也成为这个班能否持续进步的重要因素。任教这个班语文不久,我便意识到补差工作的重要性,于是补差工作就被早早地提上议事日程,我根据班级实情,确定了十名学生作为长期补差的对象。
  至于怎么补,我边摸索边总结。
  首先,补基础。
  接手这个班一段时间后,我就对这些学生的的基础有了清楚的了解。让他们背背书还行,古诗倒可以,课文也能够,但写写字就让人意外了,字不会写,词语不会写,写一句话,错别字会出现数个。而这又是语文的最基础的东西,所以必须得抓,我让他们先抄写词语,抄名言佳句,之后听默写。结果是这十名学生却都不能及格,然后我只好让他们订正后再听默写,而让人更意外的是,仍然有五六个学生不能过关,显然,基础之差,已超过预期。学生的现实只有现实对待,没办法,就只好进行第三遍乃至第四遍了,最终目标和要求是必须每个人都过关。
  就这样从最简单的字词写起,从听默写抓起,一课课,一天天,从初一到现在,补基础的工作,一直也没有间断过。
  其次,补信心。
  信心是成功的一半,而给他们树立怎样的信心才现实而可行呢?说实话,这部分学生无论怎样补,都不大可能达到中等学生的水平,更别提优秀生了,随着学习的深入,维持已是很好的结果,而现实的情况恐怕是大多数学生成绩的每况愈下。
  我给他们树立了一个方向性的目标,就是要不断进步,每天有所得。他们跟其他学生比,学习上肯定处于劣势,但如果以一个进步者的姿态出现,会增加他们的信心。
  第三,补机会。
  去年去了山东杜郎口,学习了杜郎口模式,才茅塞顿开,原来课真的可以那么上,学生是真的可以成为主体。
  杜郎口给我触动最深的一点是形式上的变化会带来内容上的变化。
  回来之后,我校在顾校长的带领下,掀起了学习杜郎口的热潮。我也在琢磨如何借鉴别人优秀的经验。我尽可能的改革课堂,首先从形式做起,把学生分成5个小组,优差搭配,一对一帮助,采用“兵帮兵,兵练兵”的方法合作探究,每个人都参与,每个人都有任务,形式上的变化真的带来了内容上的变化,带来了学生的变化,小组合作,个人的行为与小组的荣辱挂钩,就迫使学生不得不主动去学习,去完成好自己最起码应该完成的任务。于是,他们不但参与了,与别的同学享有同等表现的机会,而且,语文课上热情度快乐度也明显增加了,他们在语文的听说读写方面得到了更多切实的学习锻炼。
  另外,在每节语文课开始的前几分钟,我还为这十位学生设置了一个专门的环节,给他们更多锻炼提高的机会。我让其他同学在后面的黑板上提前一天出少量字词和名言佳句的小练习,第二天随机让十位学生中的任两位上黑板完成,再者还有让十个学生中的一个出一句简单的文言句子,让另九个准备完成,并由出题者上黑板讲解。这样,每天掌握一点点,既有效增加了积累,又使得他们在语文课上的表现机会更多了,甚至还要多于其他同学,现在这个环节,这十位学生都抢着上黑板板书,那场面有时让人动容。读写的机会多了,活跃度高了,自然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就高了,最起码对语文的厌恶度是低了。
  当然,现在还没有看到很明显的效果,但我相信量变到质变的道理,坚持做下去,最终就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第四,补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观念先进人就先进,思想落后人就落后。我班的戴戈同学学习非常的认真,态度非常的端正,跟过去的她相比,有着巨大的进步,一跃进入年级前三名。她给“态度决定一切”这一名言做了最好的诠释。例子就在身边,主观能动性所释放出来的能量无比巨大,这些学生应该能够看到。所以,给他们“洗脑”,无疑会事半功倍。在课堂上,在课后辅导时,我会不失时机的进行思想观念的渗透。“态度决定命运”“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尽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做人比学习更重要”“条条大路通罗马”…… 这些正能量的东西不断的反复的灌输给学生,我想,不管当时的效果如何,但这一股潜在的能量终究会有一天爆发,让他们会有所改变,不管这一天是现在还是将来。
  ……
  补差的工作是反复性的长期性的,要做的事还有很多,想想,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更加努力的工作。
  我深信,在教育教学的这条路上,我们的工作,没有最好,只会更好。
其他文献
岁月悠悠,白驹过隙,不知不觉就在语文这条教学战线上奋战了十多个年头。蓦然回首,却发现曾经满怀激情与梦想的我,悄悄地被这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枯燥无比的作业;年复一年的备课;机械无趣的考试,钝化了思维;淡化了情感。但是面对着充满期待的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们,面对着这鲜活新鲜的面孔。我不断的提醒着自己:对于他们,每天早上的太阳都是崭新的;对于他们,每篇课文都是崭新的。不要把自己日常生活不如意的情绪、
期刊
随着课改的推行与实施,现在的初中语文新教材以全新的面目展现在我们面前:在整套教材中文言文就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学好这些诗文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至关重要。  一、注重文本,“读”字当先,激发兴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语感教学是整体感知语言的有效途径;文言文的字、词、句的组合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要增强其语感,从而获得初步的感性知识;学生还必须积累大量的语言感性材料。所有这些,朗读和背诵
期刊
2012年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明确要求,初中学生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看似简单的要求,对于刚刚迈进中学大门的初一学生而言,无疑会使很多学生望而生畏.因为在初一学生看来,深奥难读更难懂的文言文就好比是“天书”。那么,作为初一的老师,应如何有效地开展初一新生的文言文教学呢?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认知能力,努力寻找一种条能帮助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顺利突破学习文言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知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作性表达的自我倾诉的过程。写作素养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是中学写作素养培养的重要目标。但在作文批改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并不能够流畅的表达,语言支离破碎,语句言不达意,前言不搭后语,文不对题,词不达意等。这些不争的事实不
期刊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种奇怪的现象,一些青少年犯罪并非不懂法,反之,他们精通法律,甚至一些较为复杂的法律纠纷都能分析头头是道。人们就会问了,既然懂法却又为何会犯法呢?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其实这与青少年法律意识中的几大误区有关,接下来我将逐一的进行分析,并且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纠正这些误区谈谈我的看法。  一、纠正青少年对自己无法对别人讲法的误区  针对对自己无法,对别人讲法的现象,我选择了《羚羊木雕》
期刊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目的,就是改变过去由老师一个人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而是通过引导,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语文的主角,并且帮助他们进入学习语文的角色中,激发他们的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享受学习过程,感悟中国文化的魅力,从而培养他们创新思维,以便他们主动地学习和学文致用人。  一、创设氛围,身临其境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探究由学生来进行,课堂上有效调动学生的
期刊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夏丐尊  当今时代,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也促使社会文明大踏步前行。然而与之不相协调的是人心的浮躁,情感的淡漠。过分的追逐利益,过大的贫富差距都使那社会文明如同人为拔高的禾苗岌岌可危。不良网络环境的影响,家庭教育的缺乏,社会潮流的冲击都使我们的孩子们原本纯净的心灵受到了玷污。自私、冷漠、缺乏爱
期刊
原诗:  落景馀清辉,  轻桡弄溪渚。  泓澄爱水物,  临泛何容与。  白首垂钓翁,  新妆浣纱女。  相看似相识,  脉脉不得语。  耶溪,即若耶溪。《清一统志·浙江》:“若耶溪在会稽县南二十里若耶山下,北流入镜湖。”会稽即浙江绍兴,若耶溪又名浣纱溪,相传西施曾浣纱于此。若耶溪风光旖旎,许多文人为此而写下了描绘若耶溪美丽风光的诗篇,如南朝梁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静幽之至,令人神往;
期刊
引言:人说,想说爱你不容易;我说,其实爱你并不难。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童趣》是一篇文言文,也是学生进入初中以来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为以后喜欢文言文打好基础,成了备课时要考虑的首要任务,为了让学生学得有趣又有得,我决定采用两个课时来上这一篇文章。第一课时,介绍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并从文中举例加以说明,同时强调多读,运用各种朗读方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期刊
成功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要能够准确地把握时代的脉搏,必须要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和客观的认知规律。除了让学生学到知识和掌握技能外,培养他们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重任。  而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只注重表面形式的改革,不结合学生的实际,忽略了学生的成长和认知规律,盲目地模仿一些“典型模式”,使得原本就举步维艰的新课程改革陷入了更深的泥淖之中。如有些学校机械地限制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