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民俗•传播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ke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来,学术界掀起了一股关于讨论民俗文化和传播学关系的浪潮,继而出现了“民俗传播学”、“影视民俗学”等一些新兴概念。这些理论的产生,推动了中国民俗文化的发展,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影像化传播;民众知识;影视民俗;大众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5-0150-02
  
  
  有关民俗学的发展前景,是今年我国民俗学界颇为关注的热门话题,为此对中国民俗学的发展历程做出评价、把握是重要的。仲富兰在《中国民俗文化导论》一书中指出中国民俗学存在着“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缺陷:第一,理论准备不足。我国民俗学的孕育是在本世纪初,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因此就使得先驱者缺乏长期完善的理论准备。第二,肇始于文学却又未能跨出文学的视野,民间文艺的研究代替了民俗学的研究。第三,解放以后,民俗学长期备受冷落,同时又受到前苏联民俗学体系的深刻影响,长期徘徊不前。第四,从世界范围民俗学理论产生的背景来考察,中国传统的民俗学,无论是研究主体和客体诸层次,都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1]任骋文在《民俗研究》中提出了民俗学研究要有“从‘民俗’到‘民识’”思想转变。他提到中国民俗学界一直停留在“民间古俗”的学术取向上而没有真正意义的“民众知识”的学术取向上来,所以倡导民俗文化研究者应当正确认识民俗文化内涵的理解,加深对“民间的知识”即“民俗”的理解[2]。
  一、影视传媒与民俗文化的现状与问题
  (一)“民俗学影视”与影视民俗
  最早对“民俗电影”(folklore film)作为民俗研究题目的应用可追溯到1934年在英国电影研究所在《民俗》学刊上所发的征稿启示,其定义是“有关民俗的非商业电影”。在美国,最早的民俗纪录片可溯源到1935年,但直到1970年代,“民俗电影”作品才得到民俗学界的认可。谢尔曼(S.Sherman)在1977年提出了“民俗电影”这一概念,在其《记录我们自己:电影、录像与文化》(1988)一书中进一步论述了“民俗学电影”的概念,并兼用了folkloristic film(琼斯1988)一词。
  在中国民间文艺协会研究部副主任黄凤兰女士的第一本专著《中国民俗影视》一书中,提出了影视民俗学的概念[3]。她认为,影视民俗学是指以影视为手段,对民俗事项进行客
  观记录的一门科学。在张举文博士的《迈向民俗学的影视与民俗研究》一文中,提出了要为民俗学影视与影视民俗正名的观点。他认为“民俗电影”应理解为“民俗学电影”的简化,提出影视民俗指只存在于影视作品中的想象的民俗,是被制作人创造或改造的模仿民俗的表演[4]。汤拥华在《民俗影视何以为学?——评黄凤兰著<中国民俗影视>》一文中对“影视民俗学”这一理论概念的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从一大堆以民俗为主题的影视片中,我们只能归纳出民俗学的问题和影视学的问题,怎样用影视的手段表现民俗文化的问题[5]。透过这些论著,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民俗事象与影视结合已成为必然。艺术地表现民俗事象已经成为民族与民俗的不可或缺的文化现象,同时,公众的接受与实践又体现了民俗的最基本的娱乐功能。
  (二)表现方式
  用镜头来记录民俗文化,这决不是简单的机械复制,而是影视工作者通过动态的富有表现力的影像,再现民俗的原态以及民俗文化、民俗心理支持下的民俗事象的文化意义。
  在黄凤兰女士的《从民俗影视片的特点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文中,着重强调了民俗影视片对于民俗文化的表现力——真实地记录与再现[6]客观自然的影像纪实,能真实地体现民众作为文化主体,对自身民俗文化的阐释和解读。
  此外,在罗未玮的《影视作品中的民俗“在场”》文章中,依据民俗的两种存在形态——文化的和生活的,探讨了民俗在影视作品中“在场”的两种形态,即民俗作为文化符号在场与民俗作为记忆因子在场[7]。
  (三)存在问题
  第一,本体论危机。这一问题。有相当部分民俗文化以非物质的形式存在,属于无形的思想、观念等内容,比如说“龙牌会”这种属于民间信仰之类的民俗活动,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和对民俗文化理解的偏差,很难通过影像完整地保存全部信息,而成为一种“机械复制”。第二,缺乏语境关注和“两张皮”现象。黄凤兰女士在《新时期中国影视民俗学的现状与问题》中着重对当今的民俗影视制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析。第三,阐释的理论导向。张文举在《迈向民俗学的影视与民俗研究》中提出在探索理论和方法时,要思考认识论和反思人文本质。
  二、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在国际合作日益加强、范围日益扩大、节奏日益频繁的形式下,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及不同领域的多种力量交流、互动、协商或妥协的结果。
  1.民俗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学科基础。安德明博士根据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和2003年通过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两份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最终确立取代了“民俗”的定义[8]。
  2.经过近几年国际、国内多方面的努力,从政府到民间在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目前的保护工作依然存在着明显的缺欠。
  3.近年已有不少民俗学者的文章讨论非遗保护理论,但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保护理论,还应该是能给政府和民间提供操作细则的实践方案,它的实践性决定它的生命力,这则是它区别于以往民俗学研究之处[9]。在取得诸多成绩、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的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表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使得这项工作成了一个充满争议和张力关系的复杂的动态过程。
  三、民俗文化与大众传播
  民俗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民间传承,而民间传承恰恰是前大众传播的文化传递形式,周福岩博士在他的《民间传承与大众传播》一文中表明了民间传承主要体现为一种人际传播方式的立场,并试图通过对两种传播方式或系统从能量、力量及方向等角度所作的功能比较分析达成对民间传承和大众传播在文化中所扮演角色的认识。
  (一)区别的意义
  在民间传承中,需要传递的信号在编码一经结束,就通过人的发音器官或非语言形式的肌肉动作面对面地诉诸于译码者的听觉和视觉。而大众传播则在编码完成之后,经过了一系列对信息进行的技术转化,最后通过媒介完成这一过程的。因而媒介传达的信息(大众传媒)与我们在日常生活实践中通过人际联系得到的信息(民间传承)的区别就存在于接收效果上的迥异[10]。
  (二)大众传媒在民俗传播中的功能
  任何文化都离不开传播,民俗文化也不例外。[11]大众传媒在民俗传播中的积极功能包括:第一,大众传媒表述民俗生活,其媒介特性促进了优秀民俗的传承。第二,大众传媒通过报道民俗活动,引起了社会公众和政府职能部门对优秀民俗传统的关注和重视。大众传媒在民俗文化传播中的缺失包括:第一,有相当部分民俗文化以非物质的形式存在,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很难通过大众传媒完整地保存全部信息。第二,大众传媒会由于政策、资金、技术、传播渠道等方面的原因,片面或者歪曲报道民俗文化事象。第三,为了追求画面的效果或叙事的完整,大众传媒有时会导演民俗。
  (三)大众传播对民俗文化传承的影响
  现代传媒对于民俗传承的积极影响:一、现代传媒为民俗传承提供了革命性的技术手段。二、现代传媒推动了民俗文化的发展、融合和演化。三、现代传媒早就新的民俗。现代传媒民俗传承的冲击与负面影响:一、现代传媒对于民俗的保留大于传承。二、现代传媒以虚幻的民俗替代了现实民俗行为,以文化快餐代替了民俗艺术。三、媒介霸权加速弱势民俗消亡。四、现代传媒的商业化加速民俗的商业化。
  (四)展望与对策
  在即将迈入数字化的社会的今天,想摆脱现代传媒的影响,保持牧歌式的原生态民俗已经是一种奢望,我们目前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发挥现代传媒在民俗文化传承中的积极作用,尽可能地减少其消极负面影响[12]。首先,从传播者的角度来看,传播人要了解民俗知识,加强自身的民俗理论修养,合理运用传播技术,尽可能地减小商业化对民俗传承的负面影响。其次,作为“民俗人”要主动学习传播知识,掌握了解现代传播的规律,熟练运用各种现代传播技术手段,为民俗传承做贡献。第三,在理论上要加强民俗学与传播学、新闻学等学科的融合,在高校开设民俗传播学、影视民俗学等,加强民俗传播规律的研究与人才的培养。最后,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在覆盖面广泛的媒体上建立公共频道或民俗频道,以生动活泼、雅俗共赏的节目内容和形式在全社会普及民俗知识。
  四、结 语
  在现代社会里,离开了大众传媒,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很难开展。今天,要做好民俗文化的传承和扩布、保护和开发,离不开大众传媒的介入和作用,而大众传媒要达到“传通”,实现自己的价值,需要对内容、角度方式进行选择,需要充分考虑并努力适合受众的心里思维习惯,大众传播和民俗文化关系密切。因此,我们要强调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留住民族文化的灵魂,充分调动并利用大众传媒的力量,从民俗文化环境中去开展大众传播活动,从大众传播角度去思考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导论[M].江苏: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 任骋.从“民俗”到“民识”──略论民俗研究学术取向的转换[J].民俗研究,1999(1).
  [3] 黄凤兰.新时期中国影视民俗学的现状与问题[J].西北民族研究,2002(2).
  [4] 张举文.迈向民俗学的影视与民俗研究[J].民俗研究,2007(1).
  [5] 汤拥华.民俗影视何以为学?——评黄凤兰著《中国民俗影视》[J].中文自学指导,2005(2).
  [6] 黄凤兰.从民俗影视片的特点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江西社会科学,2005(12).
  [7] 安德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的两难选择[J].河南社会科学,2008(1).
  [8] 乌丙安.民俗文化空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J].民间文化论坛,2007(2).
  [9] 周福岩.民间传承与大众传播[J].民俗研究,1998(3).
  [10] 李敬儒.大众传媒在民俗传播中的功能——以河北省赵县范庄龙牌会为个案[J].今传媒,2009(12).
  [11] 桂胜,卢安宁.现代传媒对民俗传承的影响[J].湖北社会科学,2008(7).
其他文献
摘 要: 晚清谴责小说家李伯元所著被坊间翻刻,后诉诸租界会审公堂,获胜,是晚清小说出版界最早通过诉讼维护版权的实例,但因资料缺失,诉讼始末一直未被后人所知。本文利用几则世界繁华报馆刊发于晚清其他报刊的告白,揭示出了这一案件的始末。  关键词:李伯元;官场现形记;版权;诉讼  中图分类号:G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
期刊
摘 要:舆论监督是通过新闻媒介来揭示社会现实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并发表意见和看法,形成舆论,从而对社会上一切有悖于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实行制约。广播电视作为党和政府声音的重要工具,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手段,有责任有义务对社会上的一些不法行为进行科学、依法、客观、全面的报道。本论文将结合开封广播电视台具体栏目,就新时期广播电视媒体如何做好舆论报道进行分析。  关键词:广播电视;行风热线;监督报道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电影用其特殊的试听语言记录着都市的变化,并揭示出都市生活的转变以及发生这些转变的动力。近年来,都市电影越来越倾向于以反映都市青年的情感生活为主题,但期间不乏一些只有夸张演绎而没传播正确婚恋观的电影。与这样的电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1月8日上映的《失恋33天》,一部典型的都市题材电影,影片不仅是大众文化的典型代表,而且创造了小成本电影的票房神话。本文就将以《失恋33天》为例,分析都市电影应符
期刊
摘 要:毋庸置疑,媒介时代已经进入到了一个“融媒时代”,中国大陆的新媒体网络微电影兴起已经势不可挡,微电影时代全面的展开了它们的力量,2012年将是“国微电影的硕年”,这股滚滚而来的潮流的网域环境下,本文试图以“2011年度青春感恩记”系列作品《父亲之父女篇》为例,从传播学的效果分析上,探讨微电影,微小背后的“深”变化与“深思考”。  关键词:微电影;《父亲之父女篇》;“深”;传播效果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湖南卫视的《天下女人》为标本,通过分析该节目的背景、定位及其特色,论证女性在当代传播中特有的地位和符号性的作用,并以传播学中的符号及意义为核心支撑论点,将女性作为一种特定的传播符号来看待时,她们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和美学意义,从而确定女性传播的正确理念和方法。  关键词:媒介;媒介传播;女性;受众符号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为了实施国家广电总局提出的“走出去工程”,提高我国的对外传播软实力,我国多个省市电视台都成立了国际频道,对外播放精彩的节目。广西台基于立足东盟,面向全球,宣传广西的理念,于2010年初成立了国际频道。目前广西台国际频道汇聚了台内各优秀节目,传播内容以文化类节目居多。综观广西台的经营状况和节目安排,笔者提出政府应加大重视力度、国际频道做好受众分析、在节目内容制作上下功夫,打造特色主持以及向
期刊
摘 要:网站的成功经营在于点击率,怎样才能让网民乐意多点鼠标,而且身边朋友一起加入点击行列?游戏能牢牢拴住网民的心,人人网“开心农场”的成功传播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此游戏很好利用了传播学理论,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  关键词:偷菜游戏;传播学;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5-0086-02 
期刊
摘 要:伴随着视觉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逐渐步入了一个全新的社会领域,以图像方式把握和彰显相关的社会信息,这就是人们口中常提的通过“观看”来知觉并且理解的世界。然后,在新世纪人们注重婚礼完美的婚庆文化表现点上,最大的彰显之处则是通过婚纱照来记录新人们的幸福时刻和婚礼全程中的影像记录。本论文将以时下婚庆界比较著名的“汤池印象”为例,研究在这样的一个视觉时代中,婚礼策划人是如何运用新媒体,让婚姻中新
期刊
摘 要:采用广受欢迎的《职来职往》和《非你莫属》两档大型求职节目,组织学生系统观看就这两个栏目在学生中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两档电视求职节目受学生欢迎的原因,并就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一些解决的建议。  关键词:职来职往;电视求职;非你莫属;求职  中图分类号:G2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5-0073-02      
期刊
摘 要:在中央决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背景下,期刊出版业必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但在发展中却出现了期刊内容同质化、缺少策划意识、期刊版式设计雷同、编辑手法缺少创新等问题。因此,期刊的品牌定位和品牌化建设便显得尤为重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期刊出版要注重遵循市场规律和阅读群体的消费习惯,只有对期刊进行准确的内容定位和读者定位,并对期刊的选题与版式做出精心的设计,将品牌化意识植根于编辑活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