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盐度养殖凡纳滨对虾对饲料甘氨酸锰为锰源的锰营养需求

来源 :中国饲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lei8214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旨在研究极低盐度条件下(2‰盐度)养殖凡纳滨对虾对饲料中以甘氨酸锰为锰源的锰需求量。以酪蛋白与明胶为基础饲料的蛋白源,以甘氨酸锰为锰源,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5、10、20、30、60、90mg/kg的锰,进行为期10周的养殖试验,研究2‰盐度下凡纳滨对虾对饲料锰的需要量。在养殖试验开始前,对凡纳滨对虾虾苗逐步淡化驯养,并投喂不添加锰的基础饲料养殖2周。试验结果表明,各组对虾成活率没有显著差异,肌肉中的脂肪与蛋白含量也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增重率、血清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酶)活力、肝胰腺指数及各组织中的铜、锌、铁与锰含量显著性受饲料锰含量的影响。结合对虾增重率与相关生理反应,以甘氨酸锰为锰源时,建议低盐度养殖对虾饲料锰需求量为20mg/kg。
其他文献
从700 MHz当前面临的干扰挑战、基本原理、链路预算及验证测试等方面,重点讨论700 MHz在县城及城区不同场景的覆盖能力,研究在核心城区、一般城区及县城中700 MHz建设的规模。并通过与其他频段的对比分析,同时结合实测结果,归纳总结700 MHz的优势,给出不同场景下建站的规划建议,总结值得归纳的经验,供同行参考和研究。
计算机技术是目前各个行业电子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为工业生产及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农业现代化生产的快速转型与发展,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对于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智能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农业生产中自动导航技术、无人驾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视觉识别技术及农业物联网技术等都需要用到计算机技术。通过系统阐述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本论文基于课题组前期从酱香大曲中分离得到的高温放线菌(Laceyella sacchari)FBKL4.010,对液态发酵条件下实现菌株的快速生长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菌株液态发酵条件下培养基成分(碳氮源种类及添加量)及培养条件(装液量、接种量、摇床转速、p H等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优化,并研究上述因素对菌株生物量的影响。实验得到,碳源为4.0 g/L的可溶性淀粉、氮源为1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舒肝和胃丸主药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舒肝和胃丸中主药成分中芍药苷进行定量测定,以SOD柱为色谱柱,以0.5%磷酸水(用三乙胺调节pH值为3.5):乙腈=86:1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 nm,进样量:20μl,柱温:25℃,流速:1.0 ml/min。结果:芍药苷在1.011~10.144μg/ml的范围内呈现较好线性关系r=0.992,稳定性RSD=0
【目的】探究在盐度3下氨氮慢性胁迫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氨代谢和细胞凋亡的影响,以期为凡纳滨对虾免疫机理研究和生产实践指导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将480尾初始体质量6.49±0.14 g的凡纳滨对虾分为4个组,6个平行,暴露于0(对照组)、0.9、5.2和12.0 mg/L的氨氮水体中,氨氮胁迫20 d和40 d后分别统计凡纳滨对虾体质量增长率和存活率,测定凡纳滨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伴关节积液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关节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MMP-9、MMP-1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膝骨关节炎伴关节积液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药结合组、药物组、电针组各30例。针药结合组给予电针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药物组仅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电针组仅给予电针治疗。3组均治疗5周。比较3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关节液MM
体制机制改革是国有资本的活水之源。国资监管体制改革总体经历了分行业管理与收放权交替、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管资本三个阶段。本文以“山西模式”为例,对本轮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以期为地方“两类公司”改革试点提供可参考、可借鉴、可实施的模式和思路。
目的 探讨温针灸辅助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温针灸治疗,两组均治疗5周。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VAS、Lysholm、膝关节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2%)高于对照组(68
目的:分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蠲痹汤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费县中医医院2019年4月-2020年11月收治的1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组,其中60例接受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对照组),另60例接受蠲痹汤治疗(观察组),观察血清指标、膝关节功能、疗效、证候积分等。结果:观察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β低于对照组,
目的 探讨玻璃酸钠在不同关节间隙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疗效差异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在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和门诊治疗的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膝骨关节炎X线的K/L分级标准分为三组。Ⅰ级:关节间隙可疑变窄,设为A组(26例),Ⅱ级:关节间隙轻度变窄,设为B组(30例),Ⅲ级:关节间隙变窄较明显,设为C组(24例)。三组均使用玻璃酸钠治疗5次,分析比较各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