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尔夫意识流小说中的生命美学探微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are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柏格森是西方现代美学史上著名的美学家之一,是生命美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他提出的绵延与直觉体验两大理论批判了传统的机械时间观和实用主义理性,促使人类在意识流动中借助自身的情绪和心理体验去感知世界,实现生命之流的自由奔涌。而这种理念在文学领域掀起了一股新型的创作思潮,尤其为意识流小说的诞生提供了哲学依据。弗吉尼亚·伍尔夫作为杰出的意识流小说家,其创作思想正与柏格森的生命美学一脉相承。
  一、柏格森生命美学映照下的意识流小说
  柏格森的生命美学理论可追溯到以叔本华和尼采为代表的现代人本主义美学,他们所主张的唯意志主义和直觉主义美学提倡用一种直觉和体验的方式来探讨世界的起源问题,而柏格森又与时俱进,将两人以生命为逻辑核心的哲学思想发展到了新高度。他由生命角度直探世界本源,以绵延衡鉴生命之质,又依靠直觉的方式感悟绵延,形成了以绵延和直觉体验理论为主体的生命美学体系。
  绵延理论作为生命美学最核心的部分,完成了柏格森对于生命本质的探索以及对时间问题的重塑。正如柏格森在《时间与自由意志》中所说,当自我不愿将现有状态与以往状态分割开来的时候,自我即是一股流,绵延即是意识状态的陆续出现。这种绵延的生命特质促使柏格森构建起自己的独立时间,他冲破被量化分割的现实时间,提出与生命世界相关联的整体性的“真实时间”。而他的直觉体验理论承自于唯意志主义美学,在批判以机械论和目的论为主导的认知方法的同时,主张用非理性的直觉方式直抵生命深层。理智常以分析计算之下的语言和符号描述对象,并从纯粹的科学角度将一切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由外部表征为相似重复的机械事实。而柏格森所倡导的直觉体验打破了这种碎片式的理性认知,将对象看作流动的单整有机体,在其生命的绵延与时间的交融中用感官体验来捕捉每一彼此渗透的永恒瞬间。
  在绵延和直觉体验理论所构建的生命美学基础上,柏格森从时间和非理性角度的阐释方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意识流小说。它诞生于20世纪初工业文明冲击和新旧交替的西方社会,传统以理性为主的现实主义逐渐淡出文学舞台,探索人性及生命本质的意识流小说占据主导地位。意识流小说中存有现实时间与心理时间,后者被有意突出而压制前者,营造出自由的时间序列,正与柏格森绵延理论下的时间观相对应。而意识流小说非理性的写作思想又与其直觉体验理论相契合,作家笔锋转入人物的内心独白和感官体悟,在自由意识流动中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描摹人生本态,还原人性和生命最初的真实样貌。
  二、绵延理论与主观时间序列
  依照柏格森的绵延观点,所谓绵延是一种贯穿过去与未来而无限膨胀的连续性时间线索,作为生命本质体现在心理活动上就表现为弹性延伸的意识,并且拥有自己的主观时间。而在文学领域内转的意识流小说为记叙现代人复杂的心理状态,从绵延中寻得了可摆脱物理时空束缚,描写流动性意识形态的方法。伍尔夫由此在小说中创建出主观时间序列,不仅将时空错置,还将高度浓缩的瞬间意念重组而形成具有恒久意义的意识绵延。
  在时间问题上,显示最为明显的可以说是伍尔夫的《奥兰多》,主角超越客观历史时间,横跨四百多年的时空交错,从自我的思考、回忆和幻想中塑造了延展性的主观时间。纵观奥兰多的一生,英国重大历史事件倏忽而过,尽管“十八世纪结束了,十九世纪已经开始”等词句反映了鲜明的时间分割,但连同作为客观时间流逝物证的祖屋一起,这些量化的具象概念只是某种记事标志,已然由作者置于边缘地带。而奥兰多在个人的经历和记忆中所展现出来的思想轨迹被强调放大,它越过表层情节结构,归于深层的主观时间序列。因此,她的写作、理想和话语作为思想意识的化身,是不朽之物,它超脱现实时间而成为主观能动的绵延。
  主观时间序列的构建是基于时空变形和时空错置之上的,伍尔夫通过蒙太奇式的并置手法将不同时空互相穿插以发生关系,这一架构在《达洛维夫人》中体现得尤为透彻。小说开篇即写道:“达洛维夫人说她自己去买花……克拉里莎·达洛维心里想,这是一个多美好的早晨啊……就像从前在伯顿时,当铰链轻轻一响(她现在仍能听到这声音)……”在时空交错中,回忆时间由人的主观意念重构,人物的多条沉思或幻想线索融合成自我绵延的真实状态。伍尔夫写作时常常在各种意识屏幕之间自由切换,使整部小说情节叙事的广度大大增加,实现无数生命闪念的集体性绵延。当达洛维夫人与旧日恋人彼得重逢时,外在时间凝固,他们不约而同地联想到了以往的爱情经历,伍尔夫的笔触于是在两人主观时间序列内的碎片化心理活动间不断跳跃。她将这些意识碎片和时间单元称为“幻象的瞬间”或“生存的瞬间”,瞬间见永恒,永恒即绵延,生命的本质便藏于其中。如同彼得在回想起布尔顿时光时刹那间惊觉万物浑然一体,而达洛维夫人则在一瞬间看见了光明,全然映照了柏格森意识流动的生命绵延论以及伍尔夫的生存瞬间思想。
  三、直觉体验与自由意识流动
  在柏格森看来,世界的本质是生命绵延的时间之流,只有非理性的直觉体验才能刺破事物表象,探求内在真相。在这一感知过程中,直觉主体调动主观能动性,无意识地将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相融合,通过实现两者的共鸣来揭露生命本质。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正体现了直觉体验中意识非理性的特点,她以内心独白和内心分析为具体叙事方法,在意识的自由流动中不断探索内部现实,强调人物独特的心理体验。于是,现实世界给予的经验引发人物的内倾思考,使其由感官印象与个性化的语言描述认识到自身及生命的自然状态,与世间万物融通。
  内心独白用于呈现人物各个层面上的意识活动内容及过程,它在伍尔夫笔下则表现为人物意识的自由流动,不受任何客观时间制约。在《墙上的斑点》中,伍尔夫就从墙上的一个斑点出发,描述了主角被它吸引注意力以后产生的种种思考,这些延伸性的联想是无序的和跳跃性的,正体现了人的非理性意识。而主要记叙六个人物由童年至老年内心活动轨迹的《海浪》,也以波浪式的节奏韵律展现了主观意识的生命流动。“我看见一个圆圈,在我头顶上悬着。四周围着一圈光晕,不住晃动。”“我看见一片浅黄色,蔓延得老远,最后接着一条紫边。”“我听见一个声音,唧唧唧,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小说开头的这段感性独白生动传达了人物对外在世界的直觉体验,于延续性意识中实践着生命美学所主张的真实生命状态的还原,也展露出伍尔夫书写生命原态的创作诉求。
  除却内心独白之外,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还善用印象式描写和象征隐喻的手法来描摹直觉主体对于现实经验的认知感受。《雅各布之屋》小说中大量的景物描写和生活画面被极大程度地虚化,只突出雅各布真实的认知体验和情感表达,由此在人物的无限意识流动间融合客观存在与直觉体验,追溯生命本源。《到灯塔去》则用众多象征性话语塑造了中心物体“灯塔”,以此作为象征艺术中可供思维投射的概念实体,沟通人类自我与现实世界的生命体验。灯塔已然超出时间之外,成为一个固定的巨大意象,探照出每个人内在的精神状态以及有关物质世界的心理体验,反射着自由意识所认知的生命实在。
  四、结语
  在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中,时空交错,意识自由流动,她冲破传统机械时间叙事的藩篱,构建起自己独特的主观时间序列。在这种时间秩序下,人物主观的心理时间占据主导地位,由此产生的意识即具有延伸性,分化为生命中的无数片刻,继而又串联起来,构筑成恒定意义上的生存瞬间,显示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律動。她探入人物的内心世界,用直觉艺术和诗性语言,在非理性意识状态中求索一种深层韵律。而小说中的印象式描写和象征艺术又融合了这种内倾的解析过程与对外的心理情感体悟,揭示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之间的原始生命联系。这种直探生命本质的写作理念不仅让笔下的生命个体鲜活可触,也使文学所折射出的人生情态充满奔涌的生命力,正体现了柏格森生命美学的社会价值。
  (南京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你的寂寞  是我的盛宴  蠕动翻滚  咀嚼下咽  在暗夜  找准  蜿蜒隐约脉纹的边沿  蚕食飘零的桑叶  沙沙声  是唯一语言  不禁忆起  先祖荒野  在远方  看见  摇曳着连绵的火焰  惊不醒美梦缠绕的酣眠  露水沾濕  春风的娇颜  肥硕身躯  不可救药  快乐地  迷醉  在晨光里作茧自缚  只因你蝴蝶般的翩跹  (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
期刊
为了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人们通常要对原始信息资料进行鉴别和精心筛选,整理出急需的、有用的、重要的报送给领导,这样才能对领导起到较好的参考作用。在日常的信息工
七律·长春净月潭  一泓绿水起縠纹,遍地黄花遍地金。  蓝鹊喳喳隔叶语,促织振翅草中吟。  风吹树杪千重浪,雨润青山万物新。  若问春城何处好,月潭百里醉人心。  七律·游长白山十五道沟  十五道沟风景异,群山古木入云端。  仰观银瀑山腰落,俯瞰白龙谷底盘。  千手观音行善意,天书展册送经篇。  我来晨起沾香雾,亭午依然雾锁山。  七律·读杜牧《清明》感怀  杜牧《清明》老幼知,牧童酒肆雨丝丝。 
期刊
丫头,你总是不信我说的爱你,那我便留个备份,等你回来就把它交给你。  这是我写的第87篇日记,每篇日记都映着你的倩影。  你说自己喜欢徐志摩,因为他总是能写出你的心情。我记得自己当时嘲笑你,说你年纪不大却想得不少。可如今,徐志摩的诗集成为我每天必看的书籍,因为读它可以让我读懂你的心、怀念你的情。  我最爱的是这行诗,不知道你是否喜欢:记忆是一种相见的形式,忘却是一种解脱的方式。我心念你千万遍,与脑
期刊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与《彷徨》包含了对礼教、启蒙的多重反思,本文从《狂人日记》出发,梳理相关作品,探寻鲁迅从宗法伦理批判到对启蒙理性批判的转变.笔者把《呐喊》《彷徨
期刊
将现代文学经典化,将会对文学史的模式产生一定影响,对于现代文学史也会有一定影响。文学经典化将使得中国现代文学史重构,其广度、深度、格局都会受到一定的冲击,中国现代的文学史的影响力将会得到一定扩大。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写与研究将和传统文学史写作产生不同,应该去粗取精,由复杂变简单,将中国文学史经典化。因此,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现代文学史,并对文学的经典化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构进行了讨论。  经典的文学作
期刊
贡嘎曲德寺又称贡嘎多吉丹寺,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贡嘎县岗堆镇,海拔3 598米,距拉萨约70千米,北邻雅鲁藏布江南岸,寺院东依后山,形似张开翅膀的大鹏金翅鸟。1464年,宗巴·贡嘎南杰创建的贡嘎曲德寺,是萨迦派教法在前藏地区重要的传承寺院。在贡嘎曲德寺的创建过程中,钦孜画派的创始人钦孜切莫·南杰居士在1464-1476年亲自率领创作团队,绘制了贡嘎曲德寺所有殿堂的壁画。  历经数百年的历史演变,目
期刊
中日左翼诗歌曾经犹如红色风暴,迅速席卷中日诗坛,成为主流,在波澜壮阔的左翼文学运动中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作为左翼文学的重要领域,中日两国的左翼诗歌运动关联复杂,紧密互动,既具有联系性和相通性,又有差异性和特殊性。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无产阶级运动蓬勃兴起,国际左翼文学运动也随之狂飙突进,横扫东亚。中日左翼诗歌应运而生,犹如红色风暴,迅速席卷中日诗坛,成为主流,在波澜壮阔的左翼文学运动中,更加
期刊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学习江泽民同志十五大报告的体会杨兴富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是全党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江泽民同志在
《白鹿原》被称为记录中国人心灵和传统分化变迁的一部史诗,聚焦关中平原白、鹿两个家族跨越几代的各种社会政治环境中的恩怨纠葛,其人物丰满、线索复杂,曾经被改编成多种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