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癌术后脐静脉癌栓1例

来源 :医学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YW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54岁。因“反复腹胀1月余,加重5天”收住入院。既往有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后6月余,现定期辅助化疗。发现高血压1年,规律口服降压药,血压基本控制稳定。查体:体温36.8℃,呼吸18次/min,脉搏78次/min,血压132/68 mmHg,心肺听诊无殊,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超声检查显示肝圆韧带增宽,起始于门静脉左支矢状部囊部,最宽内径约20 mm,内充满实体样等回声,沿腹壁向下走行(图1),CDFI:实体样等回声内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图2),余肝内未见明显异常。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对慢性高原病(CMS)患者在心脏结构及功能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分析30例CMS患者的CMRI影像学资料,另选取30例健康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心脏结构参数:前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主动脉根部内径、主肺动脉内径、右心室流出道宽径、右心房横径、右心房长径、右心室横径、右心室长径;另测定左、右心室心功能参数: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和右心室心肌质量(RVMM),对两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作为乳腺筛查的常用手段之一,在乳腺癌的诊断中有着重要意义.随着医疗的发展和对乳腺肿块疾病的进一步探索,治疗方式从传统转变成多模式、阶段性及个体化.在此期间,超声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联合双期增强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分析本院30例确诊主动脉夹层行CTA检查资料,对比动脉期及延迟期真假两腔的CT值,评估内膜片、破口的显示率,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按De Bakey分型:I型11例,II型5例,III型14例;其中28例患者清楚显示真假腔结构,显示率93.3%;动脉期真腔平均CT值(385.3±99.98)HU,高于假腔(327.0±91.34)HU,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延迟期真腔平均CT值(142.29
目的探讨实性密度浸润型肺腺癌MSCT征象与不同病理亚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4例实性密度浸润型肺腺癌患者行术前胸部CT扫描,病理标本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并依据最新的肺腺癌分类标准分为五组:附壁状生长为主型组、腺泡为主型组、乳头状为主型组、实性为主型、微乳头状为主型组,使用卡方检验对五组间的临床资料、MSCT征象等内容是否存在差异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预后好、差分为1级、2级、3级,绘制2级和3级两组病灶长径、CT值的ROC曲线。结果114例病例中,附壁型17例,腺泡型37例,乳头型24例,实体型27例,
目的探讨心脏MRI在引起左心室扩大疾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并分析35例左心室扩大患者的MRI表现,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最大横径、左心室壁各节段舒张末期厚度,观察心肌延迟强化表现。结果8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均表现为左心室壁普遍变薄,其中6例出现室间隔肌壁间线样强化;12例缺血性心脏病(IHD)表现为肇事血管供血区心肌变薄,且相应区域出现心内膜下及透壁性强化;7例病毒性心肌炎(VMC)患者,均出现侧壁心外膜侧强化,其中6例可见室间隔肌壁间线样强化;6例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中,2例表现为室间
目的探讨囊腔性肺腺癌的CT影像特征与肿瘤侵袭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并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8例囊腔性肺腺癌患者(微浸润腺癌7例,浸润性腺癌21例)的临床资料、病理类型和CT表现。根据病变CT密度不同分为Ⅰ、Ⅱ、Ⅲ、Ⅳ共四型。根据病灶浸润程度分微浸润与浸润性肺腺癌两组。对两组的CT征象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8例患者中,微浸润和浸润性肺腺癌两组病灶的大小、非囊腔成分的大小、非囊腔成分的密度、整体形态、毛刺、胸膜牵拉凹陷影像学征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囊腔性
目的探讨肺外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CT、MRI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1例肺外IMT患者行CT与MRI检查,分析表现特征。结果11例肿块均为单发,左侧上颌窦、右侧颌下、左颈部、左上肢、脾脏、右肾各1例,左肾3例,右下肢2例;肿块呈类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分叶状;肿块最大径约1.2~14.9 cm;8例肿块边界清晰,1例周围可见少许渗出,2例周围软组织见片状水肿;呈实性肿块7例,囊实性肿块4例;3例肿块内部可见钙化;增强扫描8例肿块呈轻-中度渐进性/持续性强化,仅1例肿块动脉期呈团块状明显
目的探讨超低剂量CT扫描方案(Sn100 kV)在肺小结节术前带钩钢丝定位术(hook-wire localization,HWL)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88例术前HWL的患者,通过计算机随机分为标准剂量CT扫描方案组(A组:管电压110 kV,管电流50 mA,n=44)或超低剂量CT扫描方案组(B组:100 Sn kV和固定96 mA,n=44)。统计和比较两组间的定位成功率,并发症和辐射剂量。结果两组患者HWL定位的符合率均为100%。与A组相比,B组的CTDIvol值(P<0.001),总DL
纳米级靶向超声造影剂具有粒径小、靶向性、易修饰等优点,在药物及基因递送治疗系统中,兼具诊断与治疗功能,在癌症诊疗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研究.本文着重就纳米级靶向超声造
目的探讨胸腺上皮性肿瘤(TET)组织学分型与CT征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4例经病理确诊为TE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WHO 2015年标准进行组织学分型,然后分析不同组织学类型的TET CT特点。结果64例TET患者中,A型8例(12.5%)、AB型6例(9.4%)、B1型15例(23.4%)、B2型22例(34.4%)、B3型8例(12.5%)、胸腺癌5例(7.8%)。胸腺癌组病灶体积普遍大于低、高危组(P<0.05),高危组及胸腺癌组较低危组相比病灶形态更不规则(P<0.05),胸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