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发展趋势

来源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stl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主导内容是人民性、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在结构分布上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征,在统一的共识文化的基础上具有多元化、差异化的特点.全球化与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使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在崇尚对国家忠诚、信奉集体主义的传统底色上,培育了自由、平等、法治、宽容的精神和参与型文化,主流的政治文化依然会处于支配地位,同时公民的权利意识和平等、法治观念也在持续增强.这种多元一体的政治文化格局,为政治体系在稳定有序的基础上进行适应性的改革提供了条件.展望下一步实现全面现代化的新征程,在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中,党和政府通过制度机制和社会化机制对中国政治文化的新发展将发挥主要的形塑作用和影响.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了历史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性.以史为鉴,在实践上能够以历史映照现实从而实现良政善治,在理论上则有助于形成“中国性”社会科学并培育正确认识政治的新历史观,同时也必将是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突破口.作为一种新的政治学研究路径,历史政治学致力于建设具有中国自主性的政治解释框架和话语体系.本文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基础上,深入阐述了历史政治学以新的历史观去认知和衡量中国政治的原由、问题及其学科功能.
中国近几十年巨大社会变迁中,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产生了2.7亿人的庞大的新的社会阶层,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准确把握新的社会阶层的经济特征、政治态度和社会作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治国理政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制定一切相关政策的主要基础.目前,对新的社会阶层的研究还很欠缺,难以跟上快速变化的实践发展,也难以满足理解和应对这种变化的理论和政策需求,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强:在整个社会结构变迁的框架里研究新的社会阶层;加强对新的社会阶层的深入细致的调查;加强对新的社会阶
群众路线是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制胜的法宝,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种基本方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对于群众路线的理解和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群众论述的中国化发展:一方面,紧扣群众路线的思想内核始终如一地坚持和践行;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特点的变化和人民群众的诉求特征不断更替发展、深化完善.贯彻群众路线的基层实践创新,主要是基于对群众路线的理论优势和治理实践意义的认识,通过组织化培育、制度预设、构建群众民主监督体系等方式创新探索民主治理的路径.从实践来看,贯彻群众路线、实现民主治理,有较大的余地和施展
负面民族关系网络舆论因涉及民族问题,更易引起社会关注,从而急剧增加了民族团结工作的难度.大数据能够对民族关系网络舆情事件进行科学有效的应对.本文将大数据技术用于对民族关系网络舆论内容的重塑,提出运用大数据技术去弥补民族关系网络话语权的缺失,强化民族关系网络舆情风险的监管,进而提升民族关系网络舆情风险的防范能力.通过建立谣言澄清机制、舆情引导机制以及协同联动机制,进而有效应对民族关系网络舆情事件等策略建议.
社会转型和高速发展广泛而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和价值取向,促进政治文化的变迁.其中,教育普及、社会开放、网络技术革命和新媒体的出现,直接加快了人们的政治社会化进程,政治文化快速转向参与者文化.网络媒体和传播形式的不断发展,使传媒走向大众化、私人化、自主化和个性化,政治亚文化在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衍生和蔓延,很多人以自己的政治情感、信仰和价值取向为基础,进行信息筛选、意识引导、言论或行为导向,在网络推送信息、视频和文章等方面,很容易出现网络群体政治亚文化的极化现象,引发网络暴力和网络乱象.为此,需要克服以自我观
新兴青年群体是在新兴经济领域以灵活就业方式从事新兴职业的年轻人,主要集中于文化产业和生活服务业,网络文化青年、独立文艺青年和生活新业态青年构成了这一群体的主要部分.在北上广等超大城市,新兴青年群体已经成为新的社会阶层中最有活力、最具创新意识、代表未来价值取向的构成部分.本文基于对北京新兴青年群体状况的调查,从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群体构成、人口特征、职业特征和工作价值取向、面临问题、社会政策需求六个方面对这一新生社会群体作出分析研究,力图为相关党政部门的工作提供参考.
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治价值观一直是国内学术界关于政治文化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并且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式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此同时,政治价值观研究依旧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和挑战:政治学视角的研究相对匮乏;核心概念的界定模糊,测量指标体系混杂;实证调查设计和数据分析缺陷明显;西方中心主义突出,中国本位与中国问题意识不足.因此,要增强政治价值观研究的学科话语意识,在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之上,拓展国内学术界关于政治价值观研究的话语空间,建构科学化的政治价值观测量指标体系,提升政治价值观实证研究的科学性与
在抗战期间,顾颉刚曾提出“中华民族是一个”的重要命题,引发当时全社会的广泛讨论,对此,学术界已经有过诸多的讨论.但是,理解他这一论述及其后续围绕这一议题相关讨论的“前史”,进而认知顾颉刚在中国及其边疆认知层面的阶段性特质,将不仅能够揭示一种更为全面而真实的边疆思想史个案,而且能够使我们更为“在地化”地去理解抗战期间西北社会内部的知识与思想逻辑,理解“共同体”结构在西北的生成与发展,从而对后来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有一个更为全面的知识史认知.本文从边疆思想史的角度对顾颉刚1937年4月至
随着社会阶层结构发生系统性转变,中国政治建设不仅取决于能否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有序纳入现有政治体系之中,而且取决于该群体的政治效能感,亦即他们对自身政治影响力的认知和对政府回应力的态度.政治效能感是保持民主政治稳定持久的内在心理基础,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参与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发挥统一战线政治优势、功能优势和资源禀赋,提高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效能感,进而引导其有序有效政治参与,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实现中国之治的必然之选.
在当代英美政治哲学的分配正义领域,充足主义最早只是作为平等主义的一种替代方案被提出的,克里斯普则尝试将充足主义的优势扩大至它与优先主义的比较之中.他论证,优先主义所面临的难题可以在他的充足主义那里得到解决.不过,克里斯普的尝试总体上是失败的.第一,他的充足主义会受到特定的挑战;第二,他没有将优先主义的个别版本纳入考虑,就断定他的充足主义比优先主义更可取,这是不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