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产业政策的最优化和数值模拟

来源 :资源与产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eryuyu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稀土矿产资源最优开采和征税模式的研究对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走出贫困化增长困境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稀土行业的特点,论文基于Hotelling模型提供了一个分析中国稀土市场的框架,建立了最优开采量和稀土价格的数理模型,说明了稀土净价格变化、环境污染对于最优产量和价格路径的影响.利用现有的市场数据,论文对未来的稀土供应量和价格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对各种税制的效率和问题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1)在中国资源储量固定的条件下,假设稀土新的市场需求稳步增长,中国稀土的最优产量长期维持在13万t/a,最优现期价格在19万元/t,并随时间稳步上升.目前国内生产配额和最优产量比较接近,但是价格明显低于最优价格.2)不考虑新的市场需求,仅考虑环境治理成本,稀土的最优产量长期维持在22万t/a,环境治理成本逐渐上升至最高100亿元/a之后逐渐下降.稀土生产的污染程度越高,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越弱,最优产量相应降低,资源耗尽的时间相对延长.
其他文献
本文在系统阐述和论证住户部门杠杆率变化影响经济运行机理的基础上,实证分析浙江省居民杠杆率现状和主要影响因素,并建立门限面板回归模型量化测算了居民杠杆率的合理水平.结果 显示:一是浙江省居民杠杆率水平整体偏高,且存在着地市差距较大,结构不平衡等问题;二是浙江省居民杠杆率存在着空间联系,且企业杠杆率、房地产投资等因素对居民杠杆率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三是在门限面板研究中发现,浙江省居民杠杆率存在两个门限值,分别为35.87%和64.64%.随着浙江省居民杠杆率的增加,居民杠杆率对经济增长从显著的促进作用变得不明显
2020年起,央行于深圳、苏州、北京、上海等多地陆续试点发行数字货币.当前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以数字密钥链的形式存在,在密钥数据链中包含着个人的数字货币账户、银行账户与密码、交易记录、财务状况等个人信息,此类信息在法定数字货币流通中面临着被商业主体轻易抓取,并且不经过同意即被利用的问题.现行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框架下对个人信息的处理适用“告知-同意”规则,而该规则存在一定缺陷,在法定数字货币流通过程中,个人信息难以在该规则下得到有效保护.本文以“告知-同意”规则为出发点,探讨“告知-同意”规则在法定数字货币流通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提升资本配置效率是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作为地方政府发展地区经济的重要手段,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影响.本文利用省级政府债务数据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分析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与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且在中西部地区、市场化水平低和财政独立性低的样本中更显著.机制分析显示,房地产价格在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与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倒“U”型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传导的作用.上述结
本文梳理了中国近20余年来财政政策调整及其与私人部门投资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应对两次金融危机时,中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以需求管理为主,通过扩大财政赤字、增加政府投资等总量刺激政策改善市场需求拉动企业投资.2011年经济进入增速放缓期后,财政政策逐渐侧重供给管理,但在一定时期仍采用供需两端双管齐下的模式进行调控.除受市场整体需求收缩影响外,中国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与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之间差距扩大,以及企业二元产权结构内生出的融资成本分化现象逐步成为制约总量性财政政策效应发挥的关键.2016年后因结构性问题凸显,财政
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的目标包括改善我国居民资产配置结构,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推动形成市场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本文提出:第一,投资端改革应通过培育直接投融资文化、降低房地产的投资属性、提升资本市场吸引力来调动微观主体投资积极性.第二,投资端改革应培育、发展各类专业投资机构.公募基金应提升基民投资获得感,推进价值投资;养老金应优化税收制度安排,加速嫁接资本市场;保险资金应提升渗透率与长期股权的配置比重;私募基金应优化监管方式,扩大退出渠道.第三,投资端改革应厘清各类投资机构之间的业务边界,加快发展投资顾问制度,
本文以纳税信用评级披露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纳税信用评级对企业税负水平的影响效果,并进一步探析其作用机制,以期为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提供经验证据.研究发现,纳税信用评级为A的结果起到了减轻企业整体税负的效果,其主要原因是降低了所得税税负,对流转税税负和增值税税负的影响并不明显.异质性检验表明,纳税信用评级政策对A级企业“减税”效应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在联合“惩戒激励”双重阶段、重点产业、非国有企业以及税收征管力度大的地区体现得更为明显.在影响机制方面,纳税信用评级结果为A通过增加企业纳税遵从,促进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高效的财政支出政策无疑是助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本文基于2007~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以财政支出效率为出发点,构建内含劳动和资本要素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指标体系,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我国财政支出效率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作用效果和机制路径.研究结果显示:财政支出效率能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但抑制了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基于要素流动机制的研究发现,财政支出效率会通过劳动和资本要素流动进而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效果,其中劳动要素流动
本文系统评估注册制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成效,深入挖掘全面推行新股发行市场化定价的内在逻辑和深层次阻力,以此探究健全注册制IPO市场化询价、定价和承销机制优化的政策路径.研究发现:(1)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有效引导了投资者询价行为,提升了IPO定价效率和市场运行效率;(2)“激励约束相容”的新股询价与定价机制仍部分缺位,市场化充分博弈的IPO定价均衡机制尚未真正形成;(3)强化保荐机构监管,提高投行执业质量,是破解IPO市场化改革“堵点”与“阻力点”的关键环节.基于注册制新股发行改革绩效的系统评估和问题剖析,本
近年来,建筑企业犹如大浪淘沙,淘汰一批,也成长一批。在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格局下,“十四五”期间以及未来更长时期施工企业如何通过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值得深入思考。
本文探讨了被动投资者消极参与公司治理问题及法律规制路径.研究发现,我国现行法律规范未区分主动投资者与被动投资者,统一适用信义义务、信息披露等规定来予以约束,难以有效调动被动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随着被动投资者规模的不断扩大,如其参与公司治理的激励问题无法有效解决,必将持续弱化市场纪律的作用.建议考虑通过限制被动投资者投票权、对非常规事项进行穿透式表决等方式强化对被动投资者的激励与约束效果,促使其积极参与公司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