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化学教材要把握“四性”

来源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教学不仅是把教材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教材学习,掌握知识和方法,为探求未知世界打下坚实基础,以激发学生探索热情,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创设教学情境,把教材作为凭借,把自己置于组织者和指导者的地位,多角度挖掘教材的潜在价值,使教材的死内容变成活知识,再把学活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一、挖掘教材内容的探究性
  
  新教材中能设计成探究性的素材非常多,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去挖掘。例如,讲物质的物理性质时,可展示实物,让学生自己探索并总结得出。
  如硫酸的物理性质的教学可设计如下:
  展示两瓶体积相等的浓硫酸和水,让学生用多种实验方法加以鉴别。
  演示:振荡两试剂瓶中的液体。
  学生描述:油状液体的为浓硫酸。
  演示:在托盘天平两边分别放上两种液体,重的一边为浓硫酸。
  学生描述:浓硫酸密度大。
  演示:分别取少量的两种液体在试管中加热,后沸腾的是浓硫酸。
  学生描述:浓硫酸的沸点高,难挥发。
  演示:向盛有水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上述两种液体,试管壁发热的是浓硫酸。
  学生描述,硫酸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并放出大量的热。
  ……
  这样做,学生精力集中,兴趣盎然,思维积极活跃。这样的演示实际上给学生设置了“发现”的情境,即学生通过探索“发现”了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其印象异常深刻,知识学得灵活且掌握牢固。
  对教材中那些理论性强、难理解的内容,很多教师更注重讲深讲透,让学生死记硬背结论。而有经验的教师则改为探究式教学,其效果大不相同。如在“原电池”的教学中,首先教师指导学生将Cu片和Zn片分别插入稀硫酸溶液中,学生观察到Zn片上有气体放出,Cu片上没有现象,教师让学生再用一根导线将Cu片和Zn片连接插入稀硫酸中,铜片上居然也有气体产生,实验证明是氢气。铜怎么能置换硫酸中的氢元素?在学生思维处于进退维谷之时,让同学们在导线间连接一个电流计,学生们发现有电流通过,电流是如何产生的呢?教师趁势引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小小的“发电机”是如何工作的。由于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动脑、动手,自己进行总结、探索、发现新知识的氛围之中,其效果非常好。
  
  二、挖掘教材内容的启发性
  
  现代教学论认为,启发式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方法论的指导思想。凡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实践的一切方式方法,均可称为启发式教学。笔者认为,要真正做到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首先要做到善于挖掘教材内容的启发性素材,创设“启发”的情境。一要充分利用实验现象进行启发。如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要紧紧抓住“浮”、“熔”、“游”、“红”等实验现象启发引导学生。二要补充实验进行启发。如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水解的本质,可让学生分析:在3mol/L的氯化铝溶液中,投入镁条,会产生大量的气体,此气体收集在试管中,靠近火焰有爆鸣声,同时有大量的白色沉淀生成,试分析其原因。学生通过分析,对学过的理论有更深的认识,使学生的思维产生了质的飞跃。三要巧妙比喻进行启发。有些化学理论教学往往比较抽象枯燥,如果用空洞的语言平铺直叙地讲解,学生接受起来感到乏味,效果较差。如在“勒夏特列原理”的教学中,学生对“增大压强,二氧化氮气体颜色先变深后变浅,但比原来深”不可理解,我用“弹簧现象”作比喻,用力压一个弹簧,弹簧会产生一个弹力以抵抗外力而使自己尽量恢复原状,但不能达到原状;用力拉弹簧,则会产生一个拉力以抵抗外力的拉伸而使自己尽量恢复原状,但不能达到原状。恰当的比喻,能启迪思维,比反复讲解有效。四要利用直观性教学进行启发,直观性教学包括直观性教具,图表影视、电脑软件、化学实验等,教材中很多内容都可采用直观性教学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由于学生缺乏空间想象能力,常把变化的所有物质。这种开放性的设问,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不仅要回忆起本章学过的氮气和氨气的性质,而且还要想到其他各章中有哪些单质或化合物符合这种变化,其思维容量之大显而易见。
  4.化学实验教学的开放性。很多化学实验若只是简单地做一遍,学生印象肤浅,过后很容易忘掉。如果在做实验的同时,设置一些联系实际的开放性问题,可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如做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的实验时,由于试管内有空气,不易看到无色气体在试管口变成棕色。可让学生思考怎样改进实验,使实验现象更明显。结果学生想出很多合理的方法,如利用碳酸盐和硝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赶走试管中的空气,有的同学利用吸管作为反应容器,结果不但实验现象明显,而且同学们为自己探索的成功感到无比的兴奋和自豪,效果极佳。
  
  四、挖掘教材内容的情感教育性
  
  教材内含的情感教育性,是指利用教材中的情感素材,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使学生身心获得健全的发展。高中化学新教材增添了大量情感教育素材,如果我们能潜心地去挖掘这些素材,寓情感教育于教学之中,就一定能达到上述目的。为此,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挖掘教材内容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有些教材内容经过加工处理,立即变得富有情感性。如在演示原电池原理的实验时,以语言引趣:“你们从物理学中得知发电机能发电,今天我们来做一个用西红柿发电的实验”。学生的情绪顿时高涨起来,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听课和观察的精力高度集中起来。
  2.充分利用化学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养。化学史能使学生获取科学方法论的教益和启迪,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产生探索创新的思想,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的原动力。
  3.注重与科技、生产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增加学生学习的价值体验。教材中密切联系实际的素材极为丰富,教学中要认真挖掘,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利用教材多处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让学生掌握一些与化学物质有关的生理作用、医疗原理,或危害、毒性等知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化学已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吃、穿、用、住、行等各个方面,对于更多的人而言,学习化学的目的不在于进一步研究它,而在于应用它来分析和解决个体在社会、生活及工作之中的实际问题,进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真正价值,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 付一静)
其他文献
衡量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农民组织化程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巩固我国农业基础地位,增强农业竞争实力,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
<正> 1 前言小型装载集材机一般自重为540~1 400kg,装载能力为750~l 500kg。通常分为履带和轮式两种,并装有绞车和牵引架杆。操作者可以坐在驾驶室内或站在集材机上,也可以在集
为实现新课改目标,真正使语文教学取得实效,许多教学工作者在实践中做了大量的探索,收到一定成效。但细观语文教学过程,课堂上出现了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表现出“高密度、高容量、
<正> 得到中间技术开发集团赞助支持的牛津林业研究所,经过几年的广泛研制和现场试验,现正在制造一种移动式太阳能干燥窑。这种太阳能干燥窑适于小型锯切厂的家具生产企业应
<正> 通过在3个林场进行油锯间伐作业的实验,着重对其作业生产率及树木搭挂问题做了研究,结论如下: 1、锯切上下楂的时间与树木材积成正比,但伐木、造材作业的锯木功率不因材
<正> 本文是针对伐木过程中风载荷与树木之间的相互关系。按照作用在机械工作装置上风载荷计算所进行的试验与理论研究的结果。该试验是在乌克兰西部平原林区的松林中测得的
为远离城市的喧嚣,摆脱升学压力,让孩子自由成长,怀抱追求个性自由的教育理念,武汉7个家庭咬牙喊出“宁让孩子做自己的试验品,也不做学校的牺牲品”的口号,在深山脚下办起了“桃花源”式家庭教育。近日来,这一新闻在街头巷尾议论得沸沸扬扬。  作为一名老教师,笔者认为这种逃避式的举动,并非高明之策,有拿孩子宝贵的命运做赌注之嫌。  一、这种“桃花源”式的家庭教育不合法  在中国,“在家上学”并未获得法律认可
高三生物科的复习经过两次模拟考试阶段,便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这一阶段的复习策略和战术调整是关键的,既不能重复基础知识的复习,也不能过于综合而脱离基础知识。可以说,这也是高
<正> 3 轮胎反弹系数和惯性矩的测定 3.1 轮胎反弹系数的测定假定自任意高度h使轮胎落下时的冲击速度为V_(si)反弹速度为V_(hi)的话,那么反弹系数k以及回跳高度h_i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