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颜色碰撞”

来源 :山西教育·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s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激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指出:要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但对于学龄前阶段的幼儿来说,文化的传承不能靠灌输和说教,而是要从幼儿兴趣点出发,通过充分的感知和体验,使幼儿逐渐形成文化认同。
  山西是面食之乡,平常不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幼儿园,山西面食在孩子们的饭桌上几乎每天可见,它不仅是我们进食的主流,更是一种晋商文化的传承。如何让小班幼儿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有所收获呢?

一、基于幼儿经验,挖掘山西面食文化


  在进行主题活动前,我们开展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利用碎片时间和幼儿共同探讨有关“面”的话题,比如在餐前我们会和幼儿就今天的午餐展开讨论:“你知道花卷是怎么做成的吗?”“面条是怎么来的?”二是向家长解读主题活动计划,了解家长资源的可利用情况,发动家长收集各种主题活动的材料,拓展幼儿主题活动的深度和广度。
  在了解了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家长资源情况后,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核心经验和主题活动目标,构建了本班的主题活动实施框架,预设了几个板块的内容,编织出主题网络图。

二、把握傳统文化核心,开展文化体验活动


  山西是面食之乡,山西的面食历史悠久,已经成为了山西的一种文化。我们围绕山西传统的面食文化,以面粉是怎么来的为切入点展开了活动。
  1.面粉是怎么来的

  在“面粉是怎么来的”谈话活动中,幼儿有的说是从超市买来的,有的说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带着疑惑和思考,孩子们走进了农田,去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以及小麦是如何从一颗颗坚硬的麦粒变成了柔软雪白的面粉。幼儿在直接感知和亲身体验中了解到,原来从小麦变成面粉要经历这么多的工序。
  2.各种各样的面粉
  在知道了面粉是怎样来的后,幼儿又提出了疑问,“老师,我还见过黄色的面。”“老师,我还见过红色的面。”带着疑问,我们发动家长资源,收集了各种杂粮面粉,和孩子们共同了解了原来面粉的原材料不光有小麦,还有玉米、高粱、绿豆、红豆等,它们颜色不同,营养价值也不同。
  3.丰富多样的山西面食
  既然是面食之乡,到底有哪些面食花样呢?带着问题幼儿对“山西面食”又进行了一次调查。在调查中他们了解到,山西面食有很多花样和做法,有很多面食的完成还需要借助许多传统的面食工具。因此我们在班上展开了“我是面食代言人”的活动,幼儿通过录视频分享交流,不仅介绍了各种面食的名称、使用工具,还请爸爸妈妈大显身手,现场制作各种面食。与此同时,我们在班级活动室中将搜集到的工具进行陈列,创设了“各种各样的面食工具”展台,让幼儿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山西面食文化。
  4.小小面点师
  了解了那么多丰富多样的山西面食、面点,孩子们也忍不住动手制作起来:揪片、猫耳朵、拉面等,在动手体验中感受山西文化。同时我们还带领幼儿走进美术活动室,来了一次制作花馍的实践活动。在制作的过程当中,幼儿初步体验到了花馍的制作步骤,完成自己的作品后,他们高兴地说“我们山西的馍馍真漂亮”,满满的是身为山西人的自豪感。

二、凸显传统文化元素,创设浸润式主题环境


  环境创设分为班级大环境、展台、区域材料和主题墙面四个部分。在班级的大环境创设中,我们班选择了以原木色为基调,蓝底白花布作为点缀,给幼儿营造出视觉上的冲击力;同时将班级环境聚焦在“山西特色”这一点上,创设了“各种各样的面食工具”展台,向家长收集了各种工具,通过让幼儿充当讲解员的形式,真正让他们参与到环境的创设中;我们将主题内容与美工区相结合,创设了小小“面点坊”的微区域,提供了具有山西特色的各种造型的花馍供幼儿欣赏,并鼓励幼儿用彩泥动手制作;还为幼儿提供了各种面粉以及和面的步骤图,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探索。在主题墙的创设方面,我们强调要呈现出幼儿活动经验的积累,明确主题活动的教育目的和价值体系,因此不仅有科普性的展示图,还有可以供幼儿互动操作的面粉实物,体现了教育性、实用性、参与性和趣味性。

三、关注幼儿兴趣,让传统文化纵深发展


  1.彩色面是怎么来的
  小班年龄段的幼儿往往不爱吃蔬菜,家长常常会做出颜色丰富、花样繁复的面食样式,在增加幼儿食欲的同时还保证了营养丰富。那么,彩色面是怎么来的呢?我们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孙敏思说可以用红水,粟琨然说可以用红色的辣椒,但是这样太辣了,许琛昊说可以加点红红的番茄酱,贾海誉说可以加点口红……但有的孩子也提出疑问:“口红放进面团里吃了会不会肚子疼呢?”怎样做出健康又美味的红色面呢?为了解答幼儿的疑惑,我们选择了红色的西瓜,现场榨汁和面,让幼儿亲眼见证红色面团的产生,同时向他们提出问题,还有什么食材可以做出红色面团?
  幼儿带着问题回家,不仅发现了番茄、红彩椒也可以做出红色的面团,还发现了胡萝卜、南瓜可以做出黄色的面团,紫甘蓝、火龙果可以做出紫色的面团,绿色蔬菜可以做出绿色的面团……一时间,幼儿迷上了各种颜色鲜艳的面团。“为什么要让白色的面团变色呢?”于是,我们一起进行了“有营养的彩色面团”的认知活动,了解到原来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面,不仅营养丰富,还便于制作出各种造型美观的面点,好吃又好看!
  2.颜色变变变
  当把不同颜色的果蔬汁一起放到面团里,颜色和味道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我们在幼儿园用红色的西瓜汁和绿色的菠菜汁进行了实验,发现当红色和绿色的汁混合在一起会变成黑黑的,面条的味道吃起来也怪怪的。幼儿对颜色的兴趣也一发不可收拾,为此我们还在科学区给他们提供了颜色变变变的材料,让孩子们探索不同颜色的相遇又会变成什么新的颜色。
  3.光盘行动,从我做起
  在分享自己对混色味道的感受时,李紫彤说:“昨天,我把妈妈辛辛苦苦打的汁全撒了,妈妈说我浪费就不让我做了。”孙敏思便说:“好可惜呀,我们不能浪费粮食。”我便问她:“为什么不能浪费粮食?”孙敏思说:“妈妈带我去麦田的时候说农民伯伯种地很辛苦,不能浪费,要不农民伯伯会很伤心就不给我们种粮食了。”
  为了对幼儿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我们三位教师和家长商量后一致认为,不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家中,要将“节约粮食”进行到底。我们一起观看了关于“非洲难民”的宣传片,有的幼儿泪眼婆娑地说:“老师,他们好可怜呀,我们有这么多好吃的,他们都吃不上饭,以后我们再也不浪费了。”我们一起制作了“节约粮食,不浪费”的台签,幼儿用一幅幅画面表现出了他们的决心。同时我们在午餐、补餐环节还开始了光盘行动,每日评出“光盘之星”,鼓励幼儿节约粮食,爱惜粮食,从小做起,争做勤俭节约风尚的传播者。

四、活动的延续


  1.活动的反思和总结
  传统文化的主题教育更注重幼儿体验式的发展,但在幼儿园内存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了更好地延伸传统文化教育,丰富幼儿的文化体验,我们鼓励家长运用身边的各种资源拓展幼儿的经验,将传统文化不断延伸。同时作为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把握核心文化价值,设计出更加丰富具象的教育活动,努力将传统文化植根于幼儿心中,感受传统文化,爱祖国,爱家乡。
  2.延伸活动
  同样的主题活动,由于幼儿个体能力及兴趣的差异,他们对活动的体验和收获是不一样的,作为教师,要关注不同水平幼儿的发展,捕捉他们的兴趣点,让传统文化在幼儿眼中不再是“过去式”,而是“现在式”“将来式”,并愿意将这种文化继承、弘扬、创新。
其他文献
幼儿的学习基于生活,生活中的知识最容易被孩子所理解和接受,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生活即教育”。  潞城是文化之乡,戏曲之乡,也是“上党落子”发祥地之一。2007年,潞城“上党落子”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潞城对外的名片之一。出生在潞城的孩子,自小就拥有可以在家门口看大戏的优越条件。为传承和发扬潞城地方的优秀传统文化,将地方戏曲渗透到幼儿的生活之中,使幼儿能够关注戏曲表演,对戏曲产生兴
期刊
三年级是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但很多教师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我在作文教学中从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入手,遵循“道法自然,快乐起步”的原则,化难为易,变繁为简,对作文教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使之渐生趣味,别有洞天。  自然之道一:尊重个性,自由表达  在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为了让学生能文从字顺地表达,很多教师喜欢给学生一些范文让学生仿写,这样虽然有章可循,但表达起来却不自由,缺少了创意,而这正是作文的
期刊
上午户外活动时间,孩子们兴冲冲地来到了户外活动场地,各自选了喜欢的民间游戏开始活动。我放眼一望,没有发生“场地”冲突,心里暗自为孩子们高兴。突然,我听到张温媛小朋友大声喊道:“老师,快来,我们的‘花’开不了!”咦,这个季节怎么有花开呢?我走过去一看,只见几个小朋友摔倒在地,一脸沮丧。一个小女孩嘴里还嘟囔着:“这个游戏太难了,不玩了,我们去玩其他的!”哦,原来他们在玩“马莲开花”的游戏呢!还没有等我
期刊
幼儿园后勤管理是幼儿园管理人员遵照一定的教育方针和保教工作的客观规律,采用科学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手段,将人、财、物、事、时(间)、空(间)、信息等因素合理组织起来,使全体后勤成员努力工作,以达到后勤工作目标的过程。  保育人员是幼儿园后勤队伍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教师同等承担班级保教工作。保育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保教任务的完成,关系到保教人员工作的积极性,牵涉到幼儿在园学习生活的情况,更关乎到幼儿园对外的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地位,因此,真正的语文课堂应让学生有自信的微笑、有个性的感悟、有展示的欲望。笔者曾结合实际,在实践中推行课堂展评模式,目的在于通过学生展评,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展评学习的定义  展评学习,顾名思义,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方式向全班师生展示学习成果。如,教师与其他学生之间的点评、质疑、辩论等,激发学生再思考、再探究的欲望,从深层次把握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古代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丽结晶,是幼儿感受中华文化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重要载体。如何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古代经典诗词的体验和理解,让幼儿真正学古诗、爱古诗,我尝试通过创设古诗情境,让幼儿自己去感受体验。  小班幼儿的想象力常常让人惊奇,那些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超越
期刊
区域活动是目前幼儿园教育活动开展的一种主要形式,而材料的投放则是影响区域活动效果的关键。国内外诸多学者早已对材料在儿童学习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做过阐述。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曾明确指出:“小孩子玩,很少空着手玩,必须有许多的东西来帮助,他才能玩得起来,才能满足玩的欲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指出:“应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适宜的工具,支持
期刊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的束缚,我国高等体育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造能力等方面已严重缺失。特别是面对全球信息化浪潮的高涨和迅猛推进,体育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能量改变着人们的现实生活。作为高等体育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其教学和学习方式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并产生改变。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因为一些新理论、新思想的影响,更关注于学生对各种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和运用的能力,而作为一种
期刊
差异化教学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入手,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通过分层教学、分组教学、互动教学等不同的教育活动形式,在基础教育活动之上实现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开展差异化教学,能够进一步体现幼儿教育的公平性,有效提升幼儿园整体教育质量。因此,教师要将差异化教学理念融入幼儿教育的各个环节,实现现代社会幼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一、构建良好幼儿园环境,引导幼儿放松心理  开展差异化教学,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农村高中已经实现网络、多媒体全覆盖,为课堂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契机。“互联网+”以其强大的信息搜集、展示、共享等功能,强势介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已经为我们提出崭新课题。教师借助网络媒介,创设媒体教学情境,构建信息教学模式,整合教学资源,启动翻转课堂、微课课堂构建,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认知视野,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的热情,也为地理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