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绪是记忆的一种,甚至是更深刻的记忆。北岛试图用摄影的方式,将当时的环境、气氛记录下来。在几十年来的拍摄经历中,北岛发现摄影和写诗很像,摄影人和拍摄对象常常处在互相寻找的过程中。
按北岛自己的话来说,摄影就是业余爱好,用来打发平日旅途中偶有的无聊。不过从第一次拿起相机到现在,他已然稀稀疏疏地拍了30多年。
10月3日,《零镜:北岛摄影展》在香港当代美术馆(北京)展出,14幅摄影作品,无一例外全是彩色照片。虽然北岛起初也拍黑白作品,但底片大多无从找起。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喜欢上摄影,北岛常常会拿着买来的二手双反在亲友聚会上小试身手。外加是建筑工人,他还免费给工地的师傅们拍全家福。
1974年秋天,工地宣传科搞“抓革命、促生产”的摄影展览,负责人听说北岛经常给师傅拍照,所以就来找他,而这正中北岛下怀——不仅可摆脱身上沉重的铁匠活儿,还能为写作创造条件,一举两得。
“和干事谈时,我提出首先要建暗房。虽然我不太懂暗房技术,干事居然也同意了。而且还根据我的要求,用双层窗帘把房间遮得严严实实,门倒插。”在写作明令禁止的时代,暗房无疑是北岛最大的便利。每当工地千部想进暗房时,“坏小子”北岛就以冲洗胶卷为借口让他们静等,待现场重新布置好后,才放人进来。这段时间里,北岛完成了中篇小说《波动》的初稿。不过暗房“阴谋”最终暴露,房间收回,所幸《波动》的手稿早已被北岛转移。
除了要拍摄工地的宣传照,北岛还对肖像摄影感兴趣,主要给女孩子拍照。因为年轻时害羞内向,所以摄影的另一个目的是接近女生。如今再谈及,北岛并不避讳。
1989年,北岛的漂泊生涯正式起程,有意识地拍摄亦随之开始。《家》这幅作品,或许就是浪子诗人的写照。
坐上车,北岛的朋友带着他去墨尔本的一家博物馆餐馆。但不巧的是当天闭馆,北岛只能盯着玻璃上的水帘,隐隐约约看见馆内的灯光。“于是我拿出相机放在胸前拍了几张,为了强调那种环境的幽暗,我还特意减了两档曝光”,后来北岛给图片起名为“家”。客居在外多年,浪子失去了原来意义上的“家”。但还有一个尚存梦中。它很虚幻,很神秘,外围是模糊的房子和窗户,屋内有微弱的灯光,就像那张照片。
展览中的大部分作品也和《家》一样,阴郁调子明显。不过北岛说自己心情好或不好时都拍调子只是某时心情的产物。
除了阴郁,抽象元素的应用也是北岛此次展览作品的特色之一。《家》是保留了场景的外形和轮廓,而《色调》系列中的两幅则是浓郁厚重色块。面对没有地方特征的影像,记忆会恍惚么?
“不会。情绪也是记忆的一种,甚至是更深刻的记忆。我拍的‘那些’局部的照片,我都能想起来。连同当时的环境、气氛。反而很多和情绪无关的事件比较容易忘记”。《书城》杂志让北岛给发在刊上的图片写“摄影手记”,但他写的内容也都是关于情绪和环境的。在这点上,北岛同意摄影评论家苏珊·桑塔格的说法:反对阐释。
离开工地。北岛并没有马上找到自己的风格,主要还拍纪实,但逐渐发现纪实不是自己的出路。幸好在1990年的夏天,他在首尔的世界诗人大会上遇到了艾伦·金斯堡。看到眼前这个“诗人”上蹿下跳,一会抓拍树上的乌鸦,一会俯身拍黏在胶纸上的蟑螂,北岛有些触动。或许是深受“洋老师”的影响,北岛的镜头亦渐渐合焦。
诗歌和摄影同属于艺术,作为诗人的北岛自然和摄影有天然的交集,找到创作的理念也仅是时间问题。
在几十年来的拍摄中,北岛发现摄影有时和写诗很像,摄影人和拍摄对象常常处在互相寻找的过程中。有的时候你在找它。但怎样也找不到;只有它也在找你的时候,两者才真正相遇了。他不会带着预想好的画面拍摄,可他经常会突然间看到某个影像,感触产生的同时按下快门。
或许展览中的作品《视野》是北岛拍摄想法的例证。2004年夏,北岛和瑞士的朋友一起参观了法国画家巴尔蒂斯的别墅,他闲逛中偶然看见了院内的马厩。正好一匹马伸出头向外张望,它脸上粉红色的斑恰和旁边的木墙相称,墙右侧的门边还巴尔蒂斯画的装饰线条,整个画面似乎有一种超现实的意味。当然,北岛顺势“喀嚓”几张。
相比画面容易理解的《视野》,作品《无题》就稍有模糊。北京奥运当年,北岛应邀参加荷兰的“国际诗歌之夜”。15年后故地重游,回想起种种琐碎,诗人的心骤然下沉。而在北岛即将离开荷兰时,低落的心情忽然被打破:“我眼前突然一闪,退后两步,看到火车站天棚有块玻璃被打碎,露出现代化建筑的一角,恰好也是玻璃窗。内与外、明与暗、破碎与完整所形成的对比浮现于脑海。拍完天棚那块局部,我感到如释重负。”
北岛这几年的摄影已由纪实转为抽象。不过对女性肖像照的兴趣似未改变。在新德里的会议上,北岛看到诗人翟永明发言,抓拍了几张,并向后者打趣,“一百万就能买版权”。
北岛的本次影展名为“零镜”,既有起源的意思,也有镜像的意思。起源,北岛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摄影爱好者,拍照为的是舒心。镜像,拌杂着生活的情绪和抽象的符号,不仅映出了诗人,或许也感动了观众。
按北岛自己的话来说,摄影就是业余爱好,用来打发平日旅途中偶有的无聊。不过从第一次拿起相机到现在,他已然稀稀疏疏地拍了30多年。
10月3日,《零镜:北岛摄影展》在香港当代美术馆(北京)展出,14幅摄影作品,无一例外全是彩色照片。虽然北岛起初也拍黑白作品,但底片大多无从找起。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喜欢上摄影,北岛常常会拿着买来的二手双反在亲友聚会上小试身手。外加是建筑工人,他还免费给工地的师傅们拍全家福。
1974年秋天,工地宣传科搞“抓革命、促生产”的摄影展览,负责人听说北岛经常给师傅拍照,所以就来找他,而这正中北岛下怀——不仅可摆脱身上沉重的铁匠活儿,还能为写作创造条件,一举两得。
“和干事谈时,我提出首先要建暗房。虽然我不太懂暗房技术,干事居然也同意了。而且还根据我的要求,用双层窗帘把房间遮得严严实实,门倒插。”在写作明令禁止的时代,暗房无疑是北岛最大的便利。每当工地千部想进暗房时,“坏小子”北岛就以冲洗胶卷为借口让他们静等,待现场重新布置好后,才放人进来。这段时间里,北岛完成了中篇小说《波动》的初稿。不过暗房“阴谋”最终暴露,房间收回,所幸《波动》的手稿早已被北岛转移。
除了要拍摄工地的宣传照,北岛还对肖像摄影感兴趣,主要给女孩子拍照。因为年轻时害羞内向,所以摄影的另一个目的是接近女生。如今再谈及,北岛并不避讳。
1989年,北岛的漂泊生涯正式起程,有意识地拍摄亦随之开始。《家》这幅作品,或许就是浪子诗人的写照。
坐上车,北岛的朋友带着他去墨尔本的一家博物馆餐馆。但不巧的是当天闭馆,北岛只能盯着玻璃上的水帘,隐隐约约看见馆内的灯光。“于是我拿出相机放在胸前拍了几张,为了强调那种环境的幽暗,我还特意减了两档曝光”,后来北岛给图片起名为“家”。客居在外多年,浪子失去了原来意义上的“家”。但还有一个尚存梦中。它很虚幻,很神秘,外围是模糊的房子和窗户,屋内有微弱的灯光,就像那张照片。
展览中的大部分作品也和《家》一样,阴郁调子明显。不过北岛说自己心情好或不好时都拍调子只是某时心情的产物。
除了阴郁,抽象元素的应用也是北岛此次展览作品的特色之一。《家》是保留了场景的外形和轮廓,而《色调》系列中的两幅则是浓郁厚重色块。面对没有地方特征的影像,记忆会恍惚么?
“不会。情绪也是记忆的一种,甚至是更深刻的记忆。我拍的‘那些’局部的照片,我都能想起来。连同当时的环境、气氛。反而很多和情绪无关的事件比较容易忘记”。《书城》杂志让北岛给发在刊上的图片写“摄影手记”,但他写的内容也都是关于情绪和环境的。在这点上,北岛同意摄影评论家苏珊·桑塔格的说法:反对阐释。
离开工地。北岛并没有马上找到自己的风格,主要还拍纪实,但逐渐发现纪实不是自己的出路。幸好在1990年的夏天,他在首尔的世界诗人大会上遇到了艾伦·金斯堡。看到眼前这个“诗人”上蹿下跳,一会抓拍树上的乌鸦,一会俯身拍黏在胶纸上的蟑螂,北岛有些触动。或许是深受“洋老师”的影响,北岛的镜头亦渐渐合焦。
诗歌和摄影同属于艺术,作为诗人的北岛自然和摄影有天然的交集,找到创作的理念也仅是时间问题。
在几十年来的拍摄中,北岛发现摄影有时和写诗很像,摄影人和拍摄对象常常处在互相寻找的过程中。有的时候你在找它。但怎样也找不到;只有它也在找你的时候,两者才真正相遇了。他不会带着预想好的画面拍摄,可他经常会突然间看到某个影像,感触产生的同时按下快门。
或许展览中的作品《视野》是北岛拍摄想法的例证。2004年夏,北岛和瑞士的朋友一起参观了法国画家巴尔蒂斯的别墅,他闲逛中偶然看见了院内的马厩。正好一匹马伸出头向外张望,它脸上粉红色的斑恰和旁边的木墙相称,墙右侧的门边还巴尔蒂斯画的装饰线条,整个画面似乎有一种超现实的意味。当然,北岛顺势“喀嚓”几张。
相比画面容易理解的《视野》,作品《无题》就稍有模糊。北京奥运当年,北岛应邀参加荷兰的“国际诗歌之夜”。15年后故地重游,回想起种种琐碎,诗人的心骤然下沉。而在北岛即将离开荷兰时,低落的心情忽然被打破:“我眼前突然一闪,退后两步,看到火车站天棚有块玻璃被打碎,露出现代化建筑的一角,恰好也是玻璃窗。内与外、明与暗、破碎与完整所形成的对比浮现于脑海。拍完天棚那块局部,我感到如释重负。”
北岛这几年的摄影已由纪实转为抽象。不过对女性肖像照的兴趣似未改变。在新德里的会议上,北岛看到诗人翟永明发言,抓拍了几张,并向后者打趣,“一百万就能买版权”。
北岛的本次影展名为“零镜”,既有起源的意思,也有镜像的意思。起源,北岛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摄影爱好者,拍照为的是舒心。镜像,拌杂着生活的情绪和抽象的符号,不仅映出了诗人,或许也感动了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