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和谐生态课堂的构建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rdy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下的高中语文理想课堂该是怎样的呢?毫无疑问,它应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它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能够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也就是和谐生态的课堂。
  
  一、和谐生态:现代课堂追求的理想
  
  “和谐”,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就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生态”是指自然环境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关系。从生态学的视角看,课堂构成了一个微观的生态系统,教师、学生、环境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多元互动的关系。
  (一)高中语文和谐生态课堂教学的理念——教育是农业
  叶圣陶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这告诉我们:教育就像栽培植物那样,是让植物自然生长,而不是像工业生产,用模具去铸造机械零件。因此,面对植物的种子,我们要准备好土壤、肥料,充分利用好阳光和水分,顺其内在的生长规律,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让其快乐自主地发芽、开花、结果。
  但是,当我们用新课程的理念重新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时会发现:因为急功近利,我们往往会把教育当成工业,结果,因单纯强调知识、技能而忽视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本身的情感需求,因过于强调学习结果而忽视了教育过程的真实价值,因片面追求机械统一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生丰富的个体差异……因此,必须在教育是农业的理念下构建高中语文和谐生态的课堂,用生命去感动生命,用灵魂来塑造灵魂,用智慧去开启智慧,让置身其中的师生享受到教学所带来的乐趣,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
  (二)高中语文和谐生态课堂教学的本质──让生命鲜话
  近几年来,随着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以及对人文精神的大讨论,形成了新的课堂教学观——“生命”课堂教学观。“生命”课堂要求关注学生生命成长,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能为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提供必要条件,这就必须构建和谐生态的高中语文课堂。
  要构建和谐生态的课堂,就是要让生命鲜活。首先是师生关系要呈现和谐之美。教与学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协商、和风细雨式的,而不应该是君临天下式的。老师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乐学生之所乐,忧学生之所忧。课堂上,一切顺乎自然,老师顺学而教,学生顺心而学,师生同处于教与学的快乐之中。其次是生生关系要显现生态之美。学习是学生的个体行为,要在引导每个学生在主动学习和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引导学生在讨论、探究、互动中学习,实现共识、共享、共进。要充分发挥出语文的功能,通过阅读、思考、实践和体验,让语文真正进入每个人的生活中去,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丰富他们的生命内涵,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与语文共舞,让生命鲜活!”
  
  二、高中语文和谐生态课堂的特点
  
  (一)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多元性
  相比于知识传授的“刚性”课堂,和谐生态课堂是一种“柔性”课堂,这种“柔性”表现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多元性。所谓开放性,就是高中语文课堂内容不能局限于教材里的内容,还应把生活中的语文内容纳入到课堂中来,形成大语文观,真正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生命提升的广阔天地。所谓多元性,就是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来看待语言现象,探讨语文规律。
  要达到教学的开放性、多元性,就需要有师生开放的心态。师生自由开放的心态可以使其情绪高涨、思维活跃,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机制就得以形成,从而显示出课堂生机与活力。教师应首先让自己有自由开放的心态,以发展性的眼光、宽容的态度处理课堂上的每一件事,并从中得到自我价值体认的愉悦。进而努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自由开放的心态,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学习中带有强烈的兴趣和自我选择性,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主动地悦纳自己并悦纳其他同学或教师,这样才有可能在课堂交流中倾听、合作,使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不断有创新的火花进发,呈现出教学的开放性和多元性。
  (二)教学主体的平等性、主体性
  因为和谐生态课堂讲求平等,因此,教师不再是一个权威者、控制者,而是一个与学生就某些问题进行探讨的对话者。在课堂上,无论是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处于怎样的地位,还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在这两个关系层面上,都应当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对话”关系。课堂上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关系的建立使课堂的活力得以恢复,师生之间在没有专制、压力、戒备、怀疑、阻抗的情绪中交往和沟通,可以共同探究、合作讨论、彼此争辩、畅所欲言,呈现着一种生态和谐之美。教师不会受制于教参,学生不会受制于教师,师生之间是一个平等的对话者,教师或给学生当学习顾问,或与学生交换意见,或帮助发现问题,或鼓励学生,但决不操纵课堂,不作武断的评价,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同时,学生可以就教学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也可以向教师或同学提问题,可以讨论、争辩,课堂也会因为有了多维的对话体系而变得活泼起来,充满生机和活力。
  能体现教学主体平等性和主体性的课堂是和谐生态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就不会是死板的机械加工厂,而成为了多彩的园林、求真的殿堂、生长的摇篮。
  (三)教学目标的主体性、发展性
  学生进入高中后,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教师不必包揽一切,而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索思考。课堂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真正体现主体性。
  和谐生态课堂,不再是实验的跑道,而是达成个人转变的通道,它应具有非预设性和发展性,其课堂教学的节奏、内容、语言、活动等都应是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充满变化和灵动,充满诗意和创造。所以,要给学生留有较大的空间让其生疑、质疑、辩疑,并引导学生跳出教材,扩展探究,给学生评点的自由。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要拥有一双慧眼,敏锐地发现、捕捉这些资源并加以利用,在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同伴对话中互补、互构、互融,从而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朋友和学习的伙伴,使凝固的课堂场景变成一幅幅鲜活而生动的画面,流淌出生命的亮彩。
  (四)教学活动的生活性、探究性
  和谐生态化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回归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用语文装扮生活,提升生命质量。只有那些来自生活的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才富有吸引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才能使学生学到具有时代气息的语文。语文就是生活,“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
  和谐生态语文课堂还应体现探究性。著名教育家杜威曾明确指出:“学生们探究课题的方法和事物唤起他们的特殊途径,总有新奇的地方,有一些甚至最有经验的教师都不能完全预料的地方。”因此,给学生一定时间和空
  间,让他们去自主探究。
  
  三、构建高中语文和谐生态课堂的途径
  
  (一)转变教学理念,构建全新学习方式和师生关系
  首先,学习方式上应使学生由以往的接受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传统的课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学习的内容,学习的进程,学习的方法,全由教师一人决定,学生学习没有自主权,学习的过程是教师把“定论”喂给学生,学生没有自己的体验、感悟,更没有创造活动;学生只能服从,不能怀疑;只须接受,无须创造。这些,都恶化着语文教学的环境,哪里还谈得上以人为本,关爱生命?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净化语文教学的环境,就必须重视课堂和谐生态。
  其次,师生关系上应构建对话关系,促进主体间的协同生长。语文教学中,对话的主体是多元的,它包括教师、学生、作者、文本,它们的关系是主体交叉式并且是平等的。对话关系,它不同于寻常的问答,不同于简单的表象与形式的交流,它指主体之间在认识活动中彼此走进对方心灵的碰撞、沟通、提升与升华。举世推崇的文化经典《论语》就是孔子和他的学生的对话实录,表面的问答本质上是人生观的碰撞、融合与提升。通过立足于现实生活的真诚对话,完成知识传播与人格养成是对话教学的真谛。
  (二)认真解读文本,找到课堂和谐生态大门的钥匙
  根据一般经验或传统做法,拿到一本教材,我们不是急着去翻阅手上的教学参考书,就是忙着寻找教案,而往往忽略了对文本进行详尽的解读。其实,新课程下的新教材,课后要求更广泛,认真解读文本就显得尤为重要。认真解读好了文本,一个好的语文教师才能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将自己的人生体验、个人情感与文本交融在一起,实现师生情、作者情的和谐共振,在美与智的融合中形成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与宽度直接影响了语文课堂的和谐生态。
  (三)改变教学设计,增加学生活动空间和体验空间
  和谐生态课堂要求教学设计进行动态设计,这样才能增加学生活动空间和体验空间。因为课堂有了学生的活动,就不可能一成不变,课堂上所发生的一切,便不能在备课时全都预测得到,教师应按课堂的具体行进状态来设计教学,根据课堂随时出现的新情况调整教学安排。在教学实践中有活力的课堂都是按动态的教学设计来进行教学的,而不是按照教师备课时规定的路线亦步亦趋的。教师的创造才能和创造乐趣,在处理这些活动的情境中得到发挥与体现。学生也因为教师顾及了他们的存在以及他们在课堂上生命活动的多样性,也会满怀热情参与课堂学习。当师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时,课堂也就脱去僵死的外衣,显露出无限的生机来。
  (四)提升教师人格,营造和谐生态的课堂文化氛围
  教师应该用崇高的教学理想支撑自己的教学行动,让语文课堂弥漫着文化的气息。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共同发展、共同提高,让课堂成为一种动态交流的过程,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文化氛围。
  (五)借助教育技术,实现教学模式的真正有效转变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能“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而且能“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达到培养大批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的人才的目的”。一些教学改革实验也证明,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整合,有利于激发课堂的活力。利用网络,把死的文字转化成形象化的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耳闻目睹,不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也有利于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增强语文学科的趣味性和说服力。
  
  庞培刚,教师,现居江苏张家港。
其他文献
有研究显示,α_1-胸腺素(T-α_1)能促使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疾病缓解和HBV停止复制。作者通过一项多中心随机试验比较了T-α_1与α_1-干扰素(IFN-α)治疗抗-HBe和HB
广州市某少年宫文学班老师出题《我不明白……》让学生作文。由于命题充分调动了学生日常观察思考的积累,引发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年纪幼小的男女学生于是把自己的主要疑惑付诸
1998年初,李岚清副总理在视察南京琅琊路小学时语重心长地讲道:“素质教育要开发右脑,开发右脑比开发左脑的作用还要大,现在再不进行素质教育,就到了一种极 In early 1998,
经过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唐朝的极盛时期结束了。随着国家命:运的丕变,雄奇豪迈的边塞诗也出现了新的面貌。让我们来诵读李益的《从军北征》: After eight years of Anhsan
本文详细介绍了电子商务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着重讨论了其安全理论基础和主要的安全防范技术,指出一切安全技术的实现都要以人的安全意识为基础。这是一个技术、人员、法制
艾青抗日战争初期创作的散文是中国抗战文学中的优秀之作 ,其作品不趋时 ,不随众 ,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浓郁的抒情色彩。作者用简洁朴实的描述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氛围和鲜明生
无锡市消防支队建审科科长施永华同志在办案和从事消防行政处罚案件的审核过程中,给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建筑工程未经消防审核的违法行为提出了十个法律问题,由于各地情况不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是输出信息并及时反馈信息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产生共鸣的纽
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而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电教手段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不仅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有趣,变苦学为乐学,变难学为易学,还能使学生多种感官全部参与教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对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十条基本经验(以下简称"基本经验")作了深刻阐述.这些"基本经验"的主题是:(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