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之路 攀上绝命海拔的萌妹子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c76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朋友问我,经历了去年珠峰南坡的大雪崩,为什么还要去登珠峰?你不怕吗?面对朋友们这样的疑问,我总是微微一笑,告诉他们:地震嘛,是意外,不可能每次登山都遇到吧!嘴上说不怕,可内心深处还是有些隐隐的恐惧会在不经意间跑出来。比如,从尼泊尔回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会觉得房屋在摇晃;比如,在前进营地的某天早晨,被一声巨大的声响从睡梦中惊醒,以为是雪崩,其实只是一阵狂风撼动了我的帐篷。我想,这些偶尔跳出来淘气的恐惧感还会陪伴我一些日子,但这总不能成为我放弃挚爱的雪山,踌躇不前的障碍。去年4月26日,当我坐着救援直升机掠过我来时那些熟悉的山路,望着舷窗外消失的村庄、白塔和经幡,我就知道,有一天我会回来。
  好事多磨
  出发去拉萨前五天的清晨,当我从床上爬起来的一瞬间,腰部传来一阵剧痛,尝试了几次依然爬不起来,于是只能给一直帮我治疗运动损伤的曹医生打电话——因为训练过度导致的急性腰肌劳损。按照医生指示在家里做了一些有助于缓解疼痛的练习,第二天早上依然没有太大起色,无奈之下只好在周日去了曹医生家,请他帮我治疗。与曹医生搭档的理疗医生ALEX,恰巧随复旦大学戈11队伍去了甘肃拉练,4月6日才回来上班。为了能得到更好的治疗,我把6日去拉萨的机票改签到了7日。那几天,我每天在家做练习,情绪低落到极点,甚至做了最坏的打算:如果到拉萨后仍没有缓解,我将放弃今年的攀登。与梦想和巨额登山费相比,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但那一刻,真是心如死灰。终于等来了ALEX医生,两小时的物理治疗帮助我解除了95%的疼痛,剩下的5%需要每天做练习。于是,出现了这样一幕:在拉萨检查装备时,队长鲁达好奇地指着我的瑜伽垫和泡沫轴问,这是什么装备?我把瑜伽垫和泡沫轴带到了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并且每天早晨在自己的帐篷里做康复练习。谨慎、勤奋的结果是在整个攀登周期腰部运转正常。
  现在回想起这些经历,有种“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感觉,但每次在最紧急的关头,总能化险为夷。让我懂得,在山上,任何小事都不小,在面对困难时,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渐入佳境
  攀登珠峰这样一座庞大的山峰,需要经历漫长的拉练过程。在拉萨,我们爬了市郊的一座小山,算是第一次拉练。从这一次算起到冲顶期间的正式攀登,在一个多月时间里,从海拔3700米的拉萨到海拔7028米的珠峰北坳,我们总共经历了八次拉练。因为生病,我错过了其中的几次,好在终于在最后一刻赶上了最重要的两次拉练。
  在5800米过渡营地住了一晚后,我和队医格央经过六小时的跋涉,终于抵达了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前进营地又被称为“魔鬼营地”,特别容易高山反应(高反),即使藏族向导上来也常常会头疼不适,更出现过夏尔巴骑着牦牛从这里下撤。前进营地位于中绒布冰川末端,深藏于山腹之中,并且三面环山。闭塞的环境导致这里氧气稀薄,三天两头的大风更是雪上加霜,特殊的地形造就了 “魔鬼营地”的臭名昭著。第一天到达这里时,我钻进休息帐,看到队友们无精打采地坐着,好像霜打的茄子,一个个都蔫儿了。他们有的头疼,有的腹泻,有的吃不下饭,可见这里环境的残酷。所以当我上来时,我和格央特意放慢行走速度,生怕走快了会高反。虽然以前每次登山我都能适应得很好,没有出现头疼等不适,但每一次上高海拔,我都会非常小心。因为以前不高反不代表每次都不高反。6500米的第一晚,上半夜我在睡袋里辗转反侧,像翻烧饼似的翻来覆去,这就是我的高反症状。到了下半夜,翻累了就睡着了,算是适应了这个海拔。过了第一晚,以后的五晚我都睡得很踏实,顺利度过了魔鬼营地适应关。   第二天,我们要去7028米的北坳拉练。因为前一天刚上来,队长鲁达建议我在营地休息。但我感觉自己前一晚睡得还可以,早饭胃口也不错,所以承诺队长,我跟在队伍最后慢慢走,有任何不适随时撤回。于是我跟在最后按照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走着,经过六个半小时的攀爬,居然也到了7000米。隔一天我们又爬了北坳,这次我加快速度,走在了队伍前面。在北坳住的那一晚,也没有任何反应,睡得很香。
  2016年5月20日早上8点20,我终于站在了世界之巅。没有过多的激动,只在初见顶峰的那一刻眼泪差点儿夺眶而出。我对自己说:“终于到了。”迟来的“到了”。我环顾四周,用力记住那一刻我所看到的景象。然后拍照、下撤,像登顶每一座山峰时一样,我对自己说:“现在开始下撤了。”因为登顶后的下撤才是最危险的时刻,就像彻夜狂欢后的疲惫不堪,事故往往出现在下撤途中。这时天空已经放亮,来时的道路以及落差两千多米处的中绒布冰川也看得一清二楚。整个人完全置身于巨大的暴露感之中,并超过了我的预期。怕,真的害怕。一侧是两千多米深的悬崖,脚下是三四十厘米宽的碎石坡,最窄的地方仅有一脚宽,需要身体贴在岩石上一点点挪过去。更不要说近乎垂直的一二三台阶了,真真是上山容易下山难。
  很多朋友问我,攀登过程中什么最难。恶劣的气候、超高海拔的适应、漫长攀登周期对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折磨,和“好朋友”一起冲顶,甚至冲顶时攀爬一二三台阶,于我而言都不算难。最难的是登顶下撤时克服巨大暴露感带来的恐惧感,稳稳地走好每一步,以及在飘雪的夜色中从7028米一号营地向6500米前进营地下撤,在 23小时不眠不休、几乎没有进食的情况下,顶着极度的困意和疲惫,从陡峭的北坳冰壁下降并穿越布满裂缝的冰原。那时困到走几步就用登山杖撑着站住,眼皮合上几秒,然后又很快告诉自己:你不能睡着,睡着的话很可能会冻死在这里,强迫自己继续向前走。现在想来,上面两种境遇,其实都是自己对自己意志的挑战,用这样极限的方式去突破自己。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如此喜爱登山。渺小的我们无法挑战自然,能挑战的只有自己。正是在一次次的挑战中,我们才能突破桎梏,成就更好的自己!   对话峰顶玫瑰
  达哥
  本名谢尔文,42岁,湖南岳阳人,国家公职人员,单位女工主任,2011年带小孩跟当地户外俱乐部玩开始接触户外。2013年5月1日登上人生第一座雪山—半脊峰,正式步入户外;2014年元月首穿冬季狼塔,7月攀登慕士塔格峰,10月重装穿越玛纳斯河。2015年2月登顶四姑娘二峰,8月重装徒步喀纳斯接着反穿博格达。2016年1月底登顶玄武峰,5月16日早上尼泊尔时间6点40分(北京时间约9点),跟宋玉江队从珠峰南坡登顶成功。
  许愿沙
  outdoor:你高海拔攀登毕竟是有风险的,家人对你登珠峰的决定是什么态度?
  达哥:家人除我之外无人涉足户外,开始他们不懂,也真的不理解。后来虽然依然一知半懂,但随着时间和我的健康快乐的状态,他们也能逐渐包容了。
  许愿沙:作为女性,在这四年里,我在训练的同时尽量照顾好家庭,女儿重要考试的一年里,我只会去攀登一座山,其他时间都会陪伴她。对我的丈夫和孩子,我真心非常感谢他们的付出和理解。家人从开始到珠峰攀登结束,一直都非常支持我,精神和经济上都支持。非常感谢他们。因为他们看到我为之付出的艰辛,所以除了支持就是支持,我想,他们更应该被认可。
  outdoor:你在这次攀登过程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达哥:我印象最深的是夏尔巴人真的非常辛苦,我对他们充满悲悯之心,同样为人,他们也许为生活所迫,也许是其他原因所致,我感觉到他们是在拿生命换取一些世俗之物。我看到他们在高海拔其实也喘、也咳、也高反,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么轻松。
  在从7900米营地冲顶时,我的夏尔巴在约8400米处因身体不适下撤了,那天晚上出发不久,我的雪镜结冰看不见路,他帮我摘下后放在他身上了。后来我独自一人在山脊上攀爬,与前后队友完全分开了,面临着氧气不能及时补给和雪盲的潜在风险。再后来队长将他的夏尔巴给了我,让他陪我登顶直至回到7900米营地,晚上7点出发,第二天早上6:40登顶,上午11点下撤到7900营地,登顶时已是霞光万道,但是全程我没用雪镜,完全裸视,老天护佑,竟然没有发生雪盲。这也是我这次攀登过程中遇到的一次难点。
  许愿沙:这次攀登印象最深的是在6500米营地的拉练,10天里,每一天都是近乎九级的大风,夜里更是恐怖,手指都因此裂了口子,下山才愈合。但即使大风,依然要坚持完成拉练任务,那种感觉记忆犹新。攀登过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8300米往8848顶峰攀登时的那种恐高带给我心理的压力,只有很窄的攀登线路,另一边就是一眼能够望到大本营5200米的营地,这对每一个攀登者压力都很大。
  outdoor:你站在顶峰的一刻,你最想对谁说些什么?
  达哥:站在顶峰那一刻,我心境其实很平淡,无惊无喜,无怖无畏,我当时只是在想,我不过是登了一座山而已,并无其他想法,也没有特别想对谁说什么。
  许愿沙:站在顶峰时,我只想对老公、孩子和姐姐说,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不可能完成自己的梦想。也想对整个西藏雅拉香波的向导们致敬——没有他们,这座山,我也不可能完成。
  outdoor:你作为女性,可能体能上与男性相比天生就处于劣势,需要付出比他们更多的努力,有时也会遇到一些不方便的时候。对于你来说,有没有因此而遇到过什么困扰或麻烦?
  达哥:会有一点点。在7900米营地时,遇强风暴雪,作为女性,我几次卸下氧气瓶走出帐篷方便未果。帐篷外因风雪交加,能见度很低,站都站不稳,而且南坳完全裸露在山间,找个方便的地儿实在太难,在帐篷外多停留的话又有缺氧眩晕的感觉。郁闷的是,刚好在冲顶那天,我赶上生理期,后来没办法只好请求帐篷内的男队员回避下才得以尴尬解决。
  许愿沙:攀登周期较长时,女性生理期是主要问题,在高海拔吃药都没有用,所以,只好顺其自然。在卓奥友冲顶时我就遇到了,体能一下就减弱了不少,只能从心理战胜自己。忽略它,也是一种办法,坚持,总会顺利完成。
  outdoor:你说说一起攀登的伙伴尤其是姑娘们吧。
  达哥:我们队共七人,仅有我一名女性,其他队伍里还有罗静、曹淑萍和麦子几名女性。麦子是我在慕士塔格认识的,非常坚强而有个性的一名女性,我很喜欢她。曹姐在大本营就住我隔壁,她是第四次来珠峰攀登了,虽然快做奶奶的人了,但依然坚持自己的梦想,有非常强大的毅力,人也特别热心。罗静也住隔壁,但她因攀登的是安纳普尔娜,很晚才来到大本营,所以对她的了解不多。
  许愿沙:我们队中有四位女性,各有特色,整个攀登过程,大家都和睦相处,最后都成了一种相依为命的感觉。在大本营休整的时候,也会一起包饺子、擀面条,玩得开心死了;每一次的拉练都会相互鼓励,路上遇到给一个手势,给一个拥抱,也是给对方传递了力量。女性之间相对也更容易沟通,不管谁遇到事情,其他人都会默默陪着。整个队伍经过50天的磨合,从最初的不理解、拌嘴,到后面的互相鼓励、互相支持,这都是我们最大的收获。尤其最后一天,登顶成功,撤到大本营时,一路上没有落下一个人,都在一起走着。最后一天了,我们14个人一起完成它。对我来说,珠峰这一生不可能再来,让我们就慢慢的体会它吧。
  outdoor:你你想对那些向往珠峰的女性攀登者说些什么?
  达哥:户外有风险,无论驴行还是登山。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才出发,任何人的成功,到后来即使被当事者轻描淡写地演说得轻而易举,但那只是当事者自己而已,他或她的成功不能完全复制,千万不能盲目跟从或不加分析照搬到自己身上,也千万不要轻易相信一蹴而就的好事。记住:成功登顶只是一个点,而这个点其实是很多因素、很多磨练凝聚而成的。
  许愿沙:无论如何,女性攀登比男性付出的都会更多,首先要权衡好家庭后再做出最终决定。如果决定了,体能训练不可少,心理稳定更重要。需要一颗平常心,珠峰谁都想上去,可有很多不可预测的结果会出现,如果你做好了珠峰攀登过程在你眼里更为重要的准备,那么,你的心态将决定结果。
  outdoor:你是否有下一步的攀登计划?
  达哥:山在那儿。时机成熟,提包即走。
  许愿沙:下一步的攀登目标会是麦金利峰。
其他文献
孟晖  春节期间,和全国同胞一起“躺着什么都不干就是为国家做贡献”,趁闲把那部著名的“猫片”——《伊斯坦布尔的猫》看完了。  这部纪录片在中国改名为《爱猫之城》,讲述伊斯坦布尔的猫咪们如何镇守蓝色星球上这座最伟大的城市。片中,饱经沧桑的中年大叔是爱猫护猫的一大群体,他们温和淡然,时不时说些惊人的金句:“猫和狗不同,狗以为我们人类就是真主,但猫不是,猫很清楚我们只是真主的使者。”看着他们,让我想起卡
根据目前的消融速度,不用30年,80%面积的喜马拉雅冰川都会消失。冰川是最重要的水资源,占全球淡水资源的75%。中国境内的冰川每年提供的融水量与黄河多年年平均入海径流量相当。冰川加速消退是全球变暖的结果,而其根本成因正是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包括喜马拉雅在内的青藏高原冰川是我国及印度主要大江大河的源头,这里的冰川消融关系到中国乃至全亚洲数亿人的水源问题。  2007年4月20
路线:燕子窟—漏斗森林—野兰谷—漏斗森林—旺牌山  徒步时间:1天  线路难度:★★☆☆☆  线路长度:58公里  关键词:原始森林、珍稀动植物、参天大树……  适合时间:春秋冬  亮点推荐  茂兰,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域,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荔波四大旅游景区之一。区内峰峦叠嶂,溪流纵横,原生森林茂密,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山、水、林、洞、瀑、石融为一体,呈现出喀斯特森
黎隆武从考古发掘入手,逐步揭开汉代大墓迷踪。  江西南昌新建区正在发掘过程中的海昏侯汉代大墓,于去年底始见诸新闻报道,日前又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及出土文物精品展,受到广大读者和社会公众的极大关注。对于墓主人的猜测一直是个很大的悬念。如今,这一悬念刚一揭开,黎隆武即在第一时间选取海昏侯刘贺作为自己作品的主角,联缀起了刘贺荒唐可笑却又不无悲剧性的一生。  这本书以真实的史料为依据,以令人信服的论证为逻
OUTDOOR:雪崩发生时,你们队伍是什么状态?你们的营地损失大吗?  宋玉江:我们队伍到达的时间比较早,已经到C1适应过了,大家感觉还不错。地震前一天,我们刚从上面下来回到大本营休整,准备后面的攀登。我们的营地比较靠边,没有受到雪崩直接的冲击,所以人员都没有受伤。  OUTDOOR:雪崩后,中国队伍的情况如何?大家如何开展自救的?  宋玉江:中国队伍就麦子她们损失最大(女子登山队),雪崩后,丝绸
权健黑幕揭开保健品乱象的问题,仍有不少观众期待能有更深入的报道,能让更多人避免上当受骗。  事实上,早在今年的《春晚》上,葛优、潘长江、蔡明等演员表演的小品《“儿子”来了》令人印象深刻,小品中,保健品的推销员用养生讲座、情感推销等手段,专门欺骗老年人花费巨额金钱购买养生器材、保健品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小品的背后,潘长江和葛优都是现实中的“受害者”,而此次春晚节目排练用的床垫就是葛优十五年前被忽悠
路线: 北京—通化—临江—十三道河—长白县—松江河—白河—松江镇—延吉—珲春—防川—图们—北京  后旅行规则:72小时,旅途中,我们有权保持沉默。    沉默可治病,治话痨    时代喧嚣,其中夹杂着多少烂语废话;嘹亮的嗓子放出多少垃圾声音;骂人都跟唱歌似的或者人喊如狗吠。话痨是流行瘟疫。  住口!住口!先从我们这五个哥们开始,我们几乎每人找块毛巾塞进自己的嘴巴—我们开始了三天三夜的沉默之旅,其实
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条长江蜿蜒数千公里,沿途不但江水物产丰富,还一举囊括了全国上下八大菜系里的五个——川、湘、徽、苏、浙,真可谓是一条“舌尖上的长江”。  从长江源头的滇藏饮食文化区,到上游的巴蜀饮食文化区、中游的荆楚饮食文化区,再到下游的吴越饮食文化区,藏菜、滇菜、川菜、鄂菜、湘菜、赣菜、徽菜、淮扬菜、苏菜、沪菜……哪个没有几道自己的看家菜,哪个又没点历史掌故美食文化名厨大拿可供饕
我不是登山家,而是职业高山服务工作者。攀登世界最高峰,对我既不是梦想,也不是终极目标,而是职业生涯的一种选择。  从后勤走向登山前线  2013年12月,麦子在原杨春风的成都办公旧址成立了高山沸腾户外运动有限公司,同时完成“杨春风登山纪念馆”的建立。(注1)  2014年1月在尼泊尔组建夏尔巴高山服务团队;3月25月在尼泊尔珠峰(南坡)建立首个中国独立登山大本营;4月成立中国女子珠峰(南坡)登山队
天鹅湖不单上演童话故事,它还荡漾着户外的涟漪。  一个多世纪以来,在法国阿尔卑斯山区,在通往瑞士和意大利的途中,安锡湖的异常美丽直使人流连忘返。四周环绕着皑皑雪峰,运河静静流过中世纪的老城,这里坐落着被誉为法国阿尔卑斯山区最美的小城——安锡。  梭罗曾经说过:“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丽最富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观看它的人同时也衡量着自身天性的深度”。绵延15公里的安锡湖(Lac d’Ann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