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活动背景和意义
生物课上,我们了解到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植物应该占多数。但是我们生活的城市生态系统,植物却很少。城市人均绿地面积要达到10平方米以上,才能起到改善环境的作用。目前,我们的居住地——高明中心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25平方米,离10平方米还有一定的差距。很多同学都想为城市绿化做一点贡献,但我们不可以随意在路上种花种草,城市的绿化是由政府规划的。为此,同学们经过讨论决定在课室里种植植物,这样既可以为城市绿化做贡献,又可以美化我们的课室,为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增添一份乐趣。我们把这个活动取名为“建设绿色家园科技实践活动”。
二、活动过程
(一)准备
1. 分组。全班同学分成四组,每组选出一位小组长。同时将教室分成四个区域,每组负责一个区域。
2. 分工。根据自愿原则,分为技术员(确定购买的植物品种和提供种植植物的技术)、采购员(负责购买植物)、管理员(负责植物的日常管理)。
3. 奖惩制度。做得最好的一组被授予“绿色小组”称号;每组选出做得最好的一位同学,被授予“绿色天使”称号。
(二)培训
将每组技术员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总,编成一本《室内植物种植技术手册》,在班内传阅,掌握基本的植物种植技术。
(三)实施
1. 筹集经费。自从班内决定开展“绿色家园”建设活动后,各组就开始筹集资金,大家将零用钱你一块我一块捐出来,积少成多。
2. 选定植物。虽说选定植物是技术员的事,可是大家都很想发表自己的看法,把刚学的知识全用上了。你一句,我一句,讨论得非常激烈:“我们的地方光线不强,所以要选阴生植物,最好买广东万年青。”“我喜欢吊兰,好看又能吸收甲醛。”……最后,技术员总结大家的意见,结合自己组的位置特点,考虑到不减少同学们的活动空间、不分散同学们的注意力、不影响同学们上课看黑板、不影响课室清洁卫生、管理方便不占用太多学习时间等因素,确定自己组选购的植物,并列好清单。
3. 购买植物。采购员根据技术员提供的植物清单,开始选购植物了。这可不是一件好差事,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去哪买。有同学说去花场买,因为品种多,又便宜;有同学说去花店买,因为比较近。考虑到安全问题,同学们最后还是决定到花店购买。
4. 布置课室。植物一带回学校,每个小组都忙成了一团,大家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结合课室的布局,自己设计花架,为每一棵植物安好家。等大家忙完一看,个个开心得欢呼跳跃,因为我们的课室大变样了,原本沉闷的课室变得生机勃勃。路过的老师也忍不住进来发出一句赞叹:“你们的课室真漂亮”!
5. 管理植物。植物布置好后,全部同学都成了管理员。大家排好了值日表,每天轮流管理植物。没过几天,坏消息就一个接一个传来了。首先,第四组的同学发现文竹变黄了;接着,第一组的又说吊兰烂叶了;突然,第二组的又说植物生虫了……同学们顿时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想找出是什么原因。有的去问老师,有的去图书馆查找书籍,有的上网查找资料,有的去咨询花店,终于一一找到了植物生病的原因,同学们又立刻当起了“医生”,为植物施肥、杀虫、换地方、改变浇水量等等,忙个不停。但是有些植物不管同学们多么努力挽救,也于事无补,最后还是死掉了。有的女同学因为自己心爱的植物死了,还痛哭了一场。有的植物在同学们的悉心照顾下,越长越好,长出了很多新的枝叶,有的开出了灿烂美丽的花朵。
6. 植物展示。为了倡导和宣传我们的“绿色家园”建设活动,我们在生物园举办了一次“植物组合”设计大赛,向全校师生展示我们的植物风采。各组同学搭建花架,设计图案,都希望自己组的植物在这次比赛胜出。学校的领导、老师和同学非常赞赏我们的活动。经过一个星期的展示,全校师生最后投票选出第二组的“幸福之家”植物组合获得了冠军。第二组也被评为“绿色小组”,“梁嘉政、谭映彤、温咫彤、邱颖彦”四位同学被评为“绿色天使”。
(四)总结
1. 活动总结。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植物长大了,同学们也长大了。同学们都说:“照顾好植物真不容易呀!”而父母照顾我们更不容易,我们小时候,父母要照顾我们的饮食起居,我们生病了,父母也要带我们看病。我们会闹情绪,植物永远也不会闹情绪。所以,同学们一致通过,利用班会课,邀请自己的父母开展“知我父母心,感恩在行动”的主题班会。在班会课的活动中,同学们体会到的父母的艰辛、爱和温暖,更懂得理解父母,并决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回报父母、关心父母。
2. 活动延伸。就要放假了,该为植物找个新家了,同学们都争着要把植物带回家。电脑技术好的同学也在网上帮我们的植物建了一个家,取名为“绿色家园”网站,向社会宣传爱护植物的重要性。
生物课上,我们了解到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植物应该占多数。但是我们生活的城市生态系统,植物却很少。城市人均绿地面积要达到10平方米以上,才能起到改善环境的作用。目前,我们的居住地——高明中心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25平方米,离10平方米还有一定的差距。很多同学都想为城市绿化做一点贡献,但我们不可以随意在路上种花种草,城市的绿化是由政府规划的。为此,同学们经过讨论决定在课室里种植植物,这样既可以为城市绿化做贡献,又可以美化我们的课室,为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增添一份乐趣。我们把这个活动取名为“建设绿色家园科技实践活动”。
二、活动过程
(一)准备
1. 分组。全班同学分成四组,每组选出一位小组长。同时将教室分成四个区域,每组负责一个区域。
2. 分工。根据自愿原则,分为技术员(确定购买的植物品种和提供种植植物的技术)、采购员(负责购买植物)、管理员(负责植物的日常管理)。
3. 奖惩制度。做得最好的一组被授予“绿色小组”称号;每组选出做得最好的一位同学,被授予“绿色天使”称号。
(二)培训
将每组技术员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总,编成一本《室内植物种植技术手册》,在班内传阅,掌握基本的植物种植技术。
(三)实施
1. 筹集经费。自从班内决定开展“绿色家园”建设活动后,各组就开始筹集资金,大家将零用钱你一块我一块捐出来,积少成多。
2. 选定植物。虽说选定植物是技术员的事,可是大家都很想发表自己的看法,把刚学的知识全用上了。你一句,我一句,讨论得非常激烈:“我们的地方光线不强,所以要选阴生植物,最好买广东万年青。”“我喜欢吊兰,好看又能吸收甲醛。”……最后,技术员总结大家的意见,结合自己组的位置特点,考虑到不减少同学们的活动空间、不分散同学们的注意力、不影响同学们上课看黑板、不影响课室清洁卫生、管理方便不占用太多学习时间等因素,确定自己组选购的植物,并列好清单。
3. 购买植物。采购员根据技术员提供的植物清单,开始选购植物了。这可不是一件好差事,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去哪买。有同学说去花场买,因为品种多,又便宜;有同学说去花店买,因为比较近。考虑到安全问题,同学们最后还是决定到花店购买。
4. 布置课室。植物一带回学校,每个小组都忙成了一团,大家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结合课室的布局,自己设计花架,为每一棵植物安好家。等大家忙完一看,个个开心得欢呼跳跃,因为我们的课室大变样了,原本沉闷的课室变得生机勃勃。路过的老师也忍不住进来发出一句赞叹:“你们的课室真漂亮”!
5. 管理植物。植物布置好后,全部同学都成了管理员。大家排好了值日表,每天轮流管理植物。没过几天,坏消息就一个接一个传来了。首先,第四组的同学发现文竹变黄了;接着,第一组的又说吊兰烂叶了;突然,第二组的又说植物生虫了……同学们顿时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想找出是什么原因。有的去问老师,有的去图书馆查找书籍,有的上网查找资料,有的去咨询花店,终于一一找到了植物生病的原因,同学们又立刻当起了“医生”,为植物施肥、杀虫、换地方、改变浇水量等等,忙个不停。但是有些植物不管同学们多么努力挽救,也于事无补,最后还是死掉了。有的女同学因为自己心爱的植物死了,还痛哭了一场。有的植物在同学们的悉心照顾下,越长越好,长出了很多新的枝叶,有的开出了灿烂美丽的花朵。
6. 植物展示。为了倡导和宣传我们的“绿色家园”建设活动,我们在生物园举办了一次“植物组合”设计大赛,向全校师生展示我们的植物风采。各组同学搭建花架,设计图案,都希望自己组的植物在这次比赛胜出。学校的领导、老师和同学非常赞赏我们的活动。经过一个星期的展示,全校师生最后投票选出第二组的“幸福之家”植物组合获得了冠军。第二组也被评为“绿色小组”,“梁嘉政、谭映彤、温咫彤、邱颖彦”四位同学被评为“绿色天使”。
(四)总结
1. 活动总结。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植物长大了,同学们也长大了。同学们都说:“照顾好植物真不容易呀!”而父母照顾我们更不容易,我们小时候,父母要照顾我们的饮食起居,我们生病了,父母也要带我们看病。我们会闹情绪,植物永远也不会闹情绪。所以,同学们一致通过,利用班会课,邀请自己的父母开展“知我父母心,感恩在行动”的主题班会。在班会课的活动中,同学们体会到的父母的艰辛、爱和温暖,更懂得理解父母,并决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回报父母、关心父母。
2. 活动延伸。就要放假了,该为植物找个新家了,同学们都争着要把植物带回家。电脑技术好的同学也在网上帮我们的植物建了一个家,取名为“绿色家园”网站,向社会宣传爱护植物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