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教师不能成为学生能力的迫害者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学生求知进取、成长的主阵地。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课堂就是学生青少年时期最主要的生活方式。对教师而言,最难把握的是课堂,最有活力的是课堂,但最大的浪费也是课堂。纵观我们身边的课堂教学,有些老师的课上得特别好,有激情,语言幽默风趣,思维活跃深刻,形式新颖,有感染力,与学生容易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学业上的共进和心理上的愉悦。但我们也应当看到,还有不少老师的课堂效率仍然在低水平上徘徊,甚至有部分老师的课堂成为了学生智力的屠宰场,成为学生能力发展的迫害者。现分析如下:
  
  教师在课堂上不应该做的事情
  
  教师独霸话语权,单向灌输,冷冻学生情感。在现实课堂上,教师独霸话语权的现象比比皆是。主要表现在“满堂灌”,不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师生间的启发,问候,表扬等互动几乎没有,学生多呈麻木状。还有一种形式表现在作业的布置上,这是教师话语权的另类表达,大量的作业和缺乏针对性的作业都会使学生陷于无助之中。在对待学生错误的问题上,一些教师也充分利用自己的话语优势对学生进行“教育”。殊不知,不给予学生应有的话语权,教师独霸讲坛,即使讲得很精彩,也难被学生所接受。从心理学角度看,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心理沟通和信息交流的过程,这种沟通和交流在什么样的层面上进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总之,缺乏话语权意识的教学是见不到希望的教学,滥用话语权的教学一定是失败的教学。
  教师独占黑板,讲解情结特别浓。这类老师是很负责的,但他讲解的情结特别浓,其课堂的基本特征是教师对课堂、对黑板的绝对垄断。表现为独霸讲坛,滔滔不绝,从头讲到底,难题讲,浅题讲,该讲的讲,不该讲的也讲。学生没有参与互动的机会,大都昏昏欲睡,信息吸收率低,当堂消化的时间太少,听课效果极差。从心理学上分析,其实质是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学生,生怕漏掉任何一点,学生都会束手无策。殊不知。任何领域都需要空白的艺术,留一点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比死讲更好。
  题海战术,狂轰滥炸,学生丧失学习兴趣。题海战术是一种让学生厌恶,而被能力不强的老师所喜欢的课型。因为题海战术有一定的效果,所以一些懒惰的教师图省事就只管让学生练习。题海战术的危害性远远大于它所带来的那点机械性效果,教师不精选习题,题目多而深、多而杂、多而滥,达不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最后必然牺牲学生的体力、智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唯我独尊,粗暴打断学生回答,堵塞学生的思维。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看到: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不符合老师的要求时,学生还没说完,教师就粗暴地打断学生的发言,甚至武断地说:“你回答错了”。殊不知,这样做,学生的自尊心就被伤害了,而学生的发言一旦被排斥和忽略的话,他也就不太可能有第二次大胆的发言了。究其原因,主要是这部分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不高,害怕学生的“乱答”打乱自己的教学思路,破坏自己对课堂的预设。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做的事
  
  把“话语权”授给学生,让学生发言。新型的教育中,教师首先不是表达者,而应该是倾听者,不是统治者,而是合作者,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人对一群人赐予知识的场所,而是一群人在一起相互交流知识和理念的平台。要达到教学双方互动,教师一定要力戒话语霸权,把话语权还给学生,用心倾听,做学生的指导者、促进者、引领者。这一点在语文、外语等语言类学科中尤为重要。
  改变单调的课堂教学方法,实施师生的互动,要学会倾听,倾听学生不同的声音。一个好教师有时为了整合学生不同的需要,会放弃自己熟悉的甚至得意的方式和内容,转而更有针对性地给学生以启发。在很多时候,很多教师确实能够体会到“最好的话语就是倾听”其中的含义。
  有时教师的问话得不到学生的任何回应,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重要的一点也许是在话语权一直由教师“垄断”情况下,突然“下放”导致了学生的不适应。这就需要我们作恰当训练,训练的重点是“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当训练开始变成习惯时,教学双方才能真正享受平等的话语权,而此时的沟通互动才是真正的真实流露。
  当然,教师把话语权还给学生也许很痛苦,它可能意味着对调控课堂能力的担忧,对自己的教学表演的放弃。但如果不能让学生在表达中学会表达,在倾听中学会倾听,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就会成为空话。
  把“粉笔权”授给学生,让学生动手。俗话说得好“眼看千遍不如动手一遍”。学生坐在底下听老师讲解,没有听不懂的,但要学生自己动手,很多人却显得陌生,主要原因就是自己练得少。所以培养课堂上学生自己动手解题的能力尤为重要。特别是数理化学科,教N--定要多请学生上黑板解题,变一人独占黑板为多人共用黑板。教师只有随时保持提问的欲望,学生的精神才能保持在一个比较紧张的状态,听课效果才会好。
  把“问题意识”授给学生,让学生动脑。爱因斯坦的至理名言人人都知道——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然而部分教师却把它置之脑后,这就是对学生能力的隐性迫害。问题意识指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也即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质疑、探究”的学习方式。二是在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一定要提出问题去问学生,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的大脑动起来,用问题来促发思考,调动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此外,教师要注意问题的设计是否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多层次性,是否适合所有学生参与讨论,学生的个性是否得到发展。
  把“课堂”授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课堂应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科学知识的探索者、构建者、应用者,而教师仅是组织者、激励者、协同者。所以新型课堂应该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旺盛的求知欲,持久的学习兴趣和愉悦的情感体验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当少讲、少说,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归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在课堂上,老师讲不如学生说,学生说不如学生做,学生在座位上做,不如让学生上黑板做,一个学生上黑板做不如让多个学生上黑板做;教师绝对不能独霸课堂,演独角戏,必须腾出一定的舞台位置让学生表现自己,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学习兴趣才会持久,课堂气氛才会活跃。
其他文献
《庄子》中讲了一则寓言:一只海鸟栖息在鲁国国都城郊,鲁侯知道后便命人把它送到宫殿中豢养起来,每天给它喂牛肉,并演奏音乐,可是海鸟却不吃肉,更无心赏乐,到了第三天便死了。  庄子认为,这是“以己养鸟”,而非“以鸟养鸟”。俗话说“近山知鸟音,近水识鱼性”。试想,养鸟之人,对海鸟心有灵犀,知鸟音,通其意,顺鸟之性,海鸟就可幸免不死。  女权主义运动者、作家——格洛丽亚·斯坦姆在史密斯大学演讲时,谈到她的
针对目前人口老年化日趋严重,医疗看护人员不足的情况,为了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改善老年人临床医疗舒适度,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老年人临床监护系统的超高频(UHF)射频识别(RFID)标签天线。该天线由环形单元以及位于两侧的弯折单元构成。分析表明该天线可覆盖902~928 MHz UHF频段,并能随尿不湿情况改变而改变与芯片的阻抗匹配。所设计标签天线结合读写器可有效地进行实时监控。
文章从高职院校发展仍处于中国高校群体的弱势地位,阐述了我国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风险,提出了国家要通过法律程序,确立国家办学风险规避机制,高职院校要采取积
<正> 本刊讯新加坡光明山普觉寺住持宏船法师于1987年12月5日在曼谷大皇宫接受泰国国王普密蓬&#183;阿杜德陛下御赐的“华僧大尊长”法号和象征资历的大爵扇。据悉,泰国还是
采用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对199名侗族农村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自尊在性别、年级、学科和地域等多个纬度上不存在差异,绝大多数侗族农村大学生的自尊表现为高自尊。
如今,涵盖社会关系各方面的法律部门齐全,各法律部门中主要法律已经制定,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法律规范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如何看待社会民众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及其作用,并如何继续发挥社会民众在建设法治社会中的作用,是我们必须予以认真思考的问题。    表现形式有哪些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程中,党和国家不断把握社会发展过程中民众的意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
重庆近几年创造性地开展了“三进三同”、“结穷亲”、“大下访”等改善干群关系的活动,成效显著,广受好评,就是因为所有这些做法都蕴含着一个核心思想,那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要求全党“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提出的要求,是基于中国共产党九十年根本经验所提出的要求,也是基于“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这
剖析了高校后勤管理发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以及大学生参与后勤管理,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作用。
绕过金融危机这个“弯道”,实现顺利“超车”,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能够驾驭“经济战车”高速、安全前进的优秀人才群体。实践证明,只有注重用人之道,抓好第一资源,才能为“人尽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