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运动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tiz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场景一:户外活动开始了,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冲向CS野战区,用枪、服装、帽子、头巾、披风等道具把自己装扮成将领或士兵,然后煞有介事地射击、躲闪、埋伏,乐此不疲(如图一、图二)。
  场景二:平衡区里有各种器材供孩子们活动,孩子们有的走独木桥,有的走架空竹梯,有的走梅花桩……表现出不同的平衡能力。其中,有一个孩子踩着竹梯走,竹梯的高度和晃动的感觉着实让他害怕,他不敢再向前走一步,但站在原地似乎也不安全,他不时地弯腰想要扶住梯子,脸上露出紧张的神情(如图三)。此时,教师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走到他旁边,伸出一个手指,说:“来,我和你一起过去!”这一句话、一根手指,似乎给了男孩很大的勇气和力量,他慢慢地走完了这段“路”。
  孩子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据我分析,在场景一中,是因为那些道具等给了孩子一个角色的象征,孩子用上它们就成了战士,运动游戏就自然展开了;在场景二中,是因为孩子对架高、晃动的梯子感到害怕,有心理障碍,但只要有人、有物可以依靠,就可以缓解和消除害怕心理,放心地向前走。这些都涉及孩子运动中的心理问题。
  运动心理学,是体育科学中的一个新兴领域,它是研究影响运动和训练目的的心理因素以及运动和训练的心理效应的一门学科。幼儿是否喜欢运动,能否快乐地运动,能否在运动中获得身心的发展,要回答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关注幼儿体育活动中的运动心理。
  那么,在实践中教师如何关注幼儿的运动心理,并据此支持幼儿的运动呢?
  关注运动心理最主要的是对运动心理障碍的关注。心理障碍指的是外界环境变化对机体内部所造成的心理紊乱和失调,并阻碍正常心理活动的主观体验。对于幼儿来说,它主要有两方面的表现:不喜欢、不乐意参与活动或不敢、害怕参与活动。我们要帮助幼儿克服运动心理障碍,主要就是要让幼儿“喜欢”和“不害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物理环境的创造
  1.有道具和没道具不一样
  在体育活动中,有枪,孩子就会想到射击,就会有“敌人”和“战友”;有牛仔帽和披风,孩子就会想到指挥官,就会想到骑士;有迷彩图案的网罩放在两把椅子之间,常常会被孩子当成山洞;而轮胎则常常被孩子当成大炮的支撑物或开枪射击时的掩体(如图四)……多种多样的道具不仅可以引发孩子们的无限想象,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兴趣。没有这些道具,效果就不一样。
  2.有垫子和没垫子不一样
  当孩子摇摇晃晃地走在平衡木上的时候,当孩子们爬上他认为比较高的地方的时候,当孩子们想从高处往下跳的时候,下面有没有放置软垫(体操垫),孩子们的心理感受是不一样的。有垫子时,他会暗示自己,即便掉下来也不会受伤、不会疼,从而敢于继续走、爬、跳(如图五、图六)。而没有垫子时,害怕的心理会一直伴随他,成为他进一步行动的障碍。
  3.平衡木放在中间和放在旁边不一样
  孩子们行走在具有一定高度的平衡木上都会有害怕、胆怯的心理,而且短时间内很难克服。如果我们把平衡木放置在场地中间,四周都没有可依靠的物品,孩子自然会更紧张、害怕。如果我们把平衡木放置在场地一侧,这一侧可能靠墙,也可能有栏杆,孩子会觉得当他站不稳的时候可以扶住墙壁或栏杆,这样会使孩子产生可依靠的心理,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获得一定的安全感(如图七)。
  二、心理环境的营造
  1.忌用“你不行”,常用“你能行”
  运动中遇到难度比较大的动作,有些孩子会产生害怕、胆怯的心理,其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可能是胆小、体质较差,因而对一些难度比较大的动作缺乏尝试的勇气;另一种可能是对自己的运动能力估计不足,对完成动作没有信心,这样一来,即便去尝试,也会有些保守,不一定会尽全力。
  据统计,教师在指导时不适宜的言行如下:“你的胆子怎么这么小,这又不用怕的。”这句话不仅直接判定孩子胆小,而且暗示他会害怕。“你怎么总也不行,这么差!”这句话强调孩子的能力不行,不利于激发孩子的积极性。“没关系的,不用怕,你看其他小朋友都可以的。”这句话把孩子和其他孩子作比较,有可能激起孩子的竞争心理,但也有可能导致孩子觉得自己不行。
  教师在指导时适宜的言行如下:“来,我站在你旁边。你一定行!”教师说“站在你旁边”给了孩子安全感,教师说“你一定行”能让孩子得到鼓励,敢于去尝试。“我一直跟在你旁边,你有需要就拉住我,一定行!”这句话会使孩子产生安全感,勇往直前,而不会胆怯和害怕。
  2.营造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的班级氛围
  孩子之间的运动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的差异是很大的。我们有时会发现胆大的孩子会嘲笑一些战战兢兢、不敢做动作的同伴,如此,会使胆小的孩子更加受挫,更加不乐意尝试。因而,教师要注意营造一种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的班级氛围,让孩子们经常使用“没关系,你会过的”“我来帮助你,你再试试”“加油,你一定行”等语言。同伴的支持和鼓励会消除幼儿的运动心理障碍,激发幼儿积极参与,产生勇于挑战的信念,使他们享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
  对幼儿运动心理的关注,是深入研究幼儿健康教育有效性的新方向,它不仅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支持幼儿的体育运动,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还能使幼儿充分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其他文献
幼儿具有内驱力,能够根据自我的发展需要积极地同周围世界相互作用,从而建构自己的经验。而受其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的经验是零散的,不那么成系统。在组织游戏时,教师常常会引导幼儿讨论和分享,从而将幼儿的个别经验转化为集体经验。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幼儿无论是经验内容还是经验水平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面对个别幼儿新出现的游戏情节,教师需要持续观察、耐心等待、循序渐进,而不应该急于生成面向全员的主题
近几年来,我们幼儿园有计划地开展园本教研活动,一般每学期围绕1~2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这种教研活动不能满足教师个性化的需要,也不能解决教师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教师在能力、经验和性格等方面存在差异,有些教师在大教研活动中经常扮演旁听者的角色。针对这些问题,我经常在思考:如何为教师创设一个研讨他们感兴趣或急需解决的问题的平台;如何利用教
我园是一所公办幼儿园,创建于2009年,地处杭州市老城区望江地块,周围集聚了大量外地来杭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因此,我园除了占地面积小,幼儿活动空间少之外(总占地面积911m2,现有7个班的规模),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在园幼儿中有90%以上的为新杭州人子女。他们对杭州的城市环境、生活习俗、传统文化等不熟悉,再加上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因此他们缺乏认同感和安全感。如何让这些来自
介入与否应取决于教师对幼儿的了解。一个性格开朗、善于沟通、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孩子完全有能力自行调节情绪和化解这样的局面。他可能会选择其他感兴趣的游戏;可能会通过言语沟通等方式加入到游戏群体中;可能会想出更有吸引力的游戏引发同伴的关注,使自己成为游戏的中心。因此,教师可以不介入。然而,当一个性格内向敏感、不善于表达的孩子遇到这种问题时,教师的介入就有了一定的必要。当然,这种介入必须建立在保护幼儿自尊
孩子最渴望得到并且也是最有可能激发他们积极性的就是成人的奖赏了。奖赏可以是一句赞赏的话,一个带有奖赏意味的动作,也可以是一个小小的玩具。也许在成人看来是十分简单的奖赏,对孩子来说却是“无与伦比”的。适当的奖赏不仅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而且对孩子价值观的建立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然而,有时候我们也会感到困惑:我们的某些奖赏为什么反而会让孩子对原本感兴趣的活动失去兴趣了呢?例如,3~4岁的孩子通常会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常规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近年来,很多教师在公开场合开始回避常规教育的话题,他们似乎觉得谈到常规就意味着约束、控制儿童,扼杀儿童的天性。而事实上,绝大部分教师都不会甚至从未想过要放松班级常规管理工作。这种“必须做。不必说”的态度着实耐人寻味。  在教师眼中,抓常规是为了让幼儿树立集体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为了保护幼儿安全,保障活动顺利进行……那
我们班的孩子很喜欢管“闲事”:在午睡时,虽然自己也没睡着,但看见其他孩子没睡着,就会大声检举,结果将几个熟睡的孩子吵醒;在吃点心时,如果发现哪个孩子打不开包装袋,就会有好几个孩子跑过去,抢着拆,导致吵架;厕所里我班孩子和邻班孩子发生冲突,我班的其他孩子就会去帮……而每次发生此类事情时我都会对孩子们说:“管好自己,别管闲事。每个人只要管好自己,就不会有事情了。”  在强调多次后,终于有了“效果”:午
从2017年第1期开始,本刊以专辑形式系统介绍了有关身体控制与平衡能力、身体移动能力、器械操控能力等儿童运动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到本期为止,这个连载的专辑将告一段落。借此,我们期待读者能够结合实践继续深入反思,以不断提升儿童健康教育质量。  学前儿童器械操控能力是在个体、环境和任务的交互影响下不断发展的,其发展既表现出一定的普遍规律,又具有个体差异。掌握学前儿童器械操控能力发展的特点,有助于教师
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困难的事情就是如何让幼儿园教师明白并且能够做到在“幼儿发起的活动”(或称“幼儿主导的活动”“低结构的活动”等)与“教师发起的活动”(或称“教师主导的活动”“高结构的活动”等)之间取得平衡(或称“把握好其间的‘度’”)。  实施幼儿园课程的共性:  寻找并把握适宜的“度”  当今世界,幼儿园课程形形色色、种类繁多,各种课程在陈述自己的教育理念及背后起支撑作用的理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对社会知识和文化的传递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人的培养,并以此维持人的生存,促进人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发展。学前教育即使再特殊,教育的这一本质属性也是同样具有的。在我国,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教育,也应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  文化传承和文化传播  我们在讨论文化传承问题时,会同时涉及文化传承和文化传播这两个概念。  文化传承的过程是濡化(encultu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