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_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创造型的人才,而创造型人才需要强烈的问题意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激发,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对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和谐氛围,提供疑问机会,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最终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关键词】问题意识培养小学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没有问题的数学是枯燥的,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而有趣的数学学习是建立在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的。“问题意识”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中,善于发现问题,并驱动其运用已有知识积极探究问题的心理状态。它是“问题解决”的前提和条件。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启动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认知规律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改变教学观念,努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教育观念,是知识经济发展和世界全球化进程对教育提出的新课题。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学生是当然的“主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把学生推到主体位置。
   首先要从思想上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师生在课堂上的角色。教师要从一个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从教室空间支配者的权威地位,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换。教师要能与学生平等交往,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造潜能以及好奇心所引发的“问题”潜力,正确看待每个学生的提问。
  
   其次,教师也要学会倾听,敢于用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学生的提问,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异想天开,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勇于提出各种新奇的数学问题,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差异。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要“以知识为本”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学生学会”转向“教学生会学”,把课堂当成师生生命价值的构成部分。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
   新课程提倡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对此。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是要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愈强,他们参与自我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自觉性就愈大,从而也就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力量。不断调整、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
   二是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发展能力、增,强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课堂上学生不仅要学会,更要会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地诱导和启发学生改造、重组和重新解释他们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并且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问、不断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设计问题情境,注重“存疑”,把问号装进学生的脑子里,进而让思想在学生脑子中产生出来,这样可以促使学生经常表现出疑惑、惊奇和探索的欲望,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的思维之中。
   三是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加强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对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意义。“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花大力气,引导学生寻疑、质疑、释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乐于提问题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与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教学中在新课导入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问题情境,能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迫使学生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创设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想问与乐问。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这一内容时,可通过故事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小头爸爸与大头儿子的故事吧。今天老师再给同学们讲一个有关于他们父子俩的故事:有一天,小头爸爸正在书房看书,忽然,大头儿子哭哭啼啼地跑进来,说:“爸爸,人家小东每年都过生日,可我今年都12岁了,你才给我过了3个生日,我也要年年过生日嘛。”小头爸爸听后哈哈大笑:“傻儿子,不是爸爸不给你过生日,而是因为你不是每年都有生日呀。”咦,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一回事吗?
   问题情境的设置目的是要促进思维,而“年、月、日”这部分知识比较通俗易懂,为了促进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中用讲故事的形式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推向一个高潮,在学生的大脑中就会产生很多问题:为什么大头儿子12年才有三个生日?是不是这几年日历上没有这一天?这时学生就会想学乐学,同时伴随着的是猜想结果的产生与继续探究的强列欲望。
   四、适时评价,使学生善于问
   要使学生形成问题意识与提高提问的质量,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适时总结,引导学生评价。对学生提问要热情,不能置之不理,或简单地做结论性回答。认真倾听学生的每一次发言,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对学生不同的意见,都要发自内心的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并且鼓励他们能从不同的角度和自身实际来考虑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向学生渗透问就比不问强的思想,要经常表扬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学生。
   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把握教材,创造条件,让学生敢于提问,愿意提问,善于提问,给学生主动提问留足时间和空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学生主动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和学会学习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初步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举措,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地、积体地、创造性地学习,从而发展学生思维,增强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其他文献
【摘要】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突出一代新人的思想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求教师要适应时代的要求,接受新观念、新思想,用新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把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放在首位。在课堂教学时,深入探究该如何发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以及如何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思维突破灵活性独创性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思维形式,是指人在实践学习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目标展示出来的一种主动的、独创
目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基本任务。思维具有广泛的内容,关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就成了一个焦点问题。为了贯彻《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教学中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可以从认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重要性,以及找出培养数学思维的解决办法等方面着手。本文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小学教学中数学的意义   人们通常认
【摘要】数学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数学的概念原理体系只有和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论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整个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本文分析了数学探究教学的价值,以及初中数学探究教学实施策略。【关键词】中学数学探究教学实施策略  一、数学探究教学的价值  数学探究活动学习的提出,是由数学的特点及数学学习过程的特殊性决定的。数学不同于其它自然科学,它具有逐级抽象性特点
新课改不仅在教师的教法上改动很大,而且在学生的学法上也有大幅度的变化。怎样适应新课改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呢?笔者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有几点体会,想与大家共勉。一 教师的教有了一定的难度   新课改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成了学生的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成了课堂上的主演。为此,教师要在备课上下功夫,备好每一节课,要当好每一节课的导演,教师也需要对教材从新整合,也需要补充相关的内容。比如
广西下雷碳酸锰矿于1958年发现,是我国目前已探明的最大锰矿床。20多年来,不断进行了必要的地质勘探工作,并对该矿进行了大量地质科研及矿石可选性试验研究工作。可选性试验
越是大企业对收视率的依赖越小,他们格外看重的是节目的内在品质。品牌不是知名度和商标的概念;品牌不是知名度;品牌也不是广告,当企业想通过广告传播自己时,要先问自己,我的品
本文回顾了江西铀矿地下开采史上关于开拓方式、采掘水平、矿井建设、择优开采及群脉性铀矿床开采技术这五个方面的有关情况,并略加评述,以期对读者有所裨益。 This paper r
习惯是长时间逐步形成的自动行为与定型化倾向。数学教学新大纲明确指出: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科质量的提高,而且会使学生受益终生。所以,我建议广大数学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下列良好的学习习惯。   1、认真“听”的习惯。   为了教和学的同步,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思想,专心听老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听边思考,对中、高年级学生提倡边听
【摘要】由于初、高中数学结构、教师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差异,当学生进入高中后,出现大部分学生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学,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渐渐地认为高中数学神秘莫测,从而产生畏惧感,动摇了学好数学的信心与学习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有多方面,但最主要的根源还是在于初、高中数学教学上的衔接问题。以下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相应对策。【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衔接教学方法初中学生升入高中后将面临许多不同的变化,受这
目前在农村初中学校中,学生成绩都不够理想,特别是在数学学科上.如何面对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数学质量,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彻底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我们一线教师研究的课题之一。就数学学科而言,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学得走的同学成绩相当好,学习困难的学生相当吃力,学困生所占的比例很大,平均成绩相当不好。因此,我们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得认真研究学困生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对策,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