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生理、心理及行为来分析职业压力的表现,提出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缓解措施,希望能够对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问题研究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 青年教师 职业压力 措施
教师职业压力的概念,是由Kyriacou和Sutcliffe(1977)最先提出,他们认为教师职业压力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表现,而这种消极的情绪表现是由于教师自身意识到的工作状况,对自身的自尊和健康已经构成威胁的知觉引起。在1978年进一步修正概念,提出实际的压力源对教师自身的生理、心理及行为上的影响。而这些的影响需要教师自身适应和调解,如果适应及调解不当,会产生消极反应,而这些消极反应的症状又会对教师的“三观”及工作态度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是指年龄在40岁以下的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
一、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表现
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表现在生理、心理及行为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症状主要表现为:焦虑、压抑、冷漠、情感不稳定、无助感、缺乏安全感、缺乏自信、职业倦怠感甚至会出现心灵扭曲等现象。而这些心理上的消极状态又会进一步导致教师行为上的问题,许多青年教师在这些心理问题的影响下,会产生许多不良的行为,如自暴自弃,暴饮暴食,抽烟、喝酒、赌博、旷工等现象,而这些行为又会进一步导致青年教师的身体健康,各种疾病缠身等。
二、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原因分析
1.社会地位低与个人期望高的矛盾。教师历来都被视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固有的观念放在民办高职院校教师身上却是相反的,青年教师的个人期望很高,很想做好这一神圣的职业,但是现实中人们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误解,造成民办教师的社会地位很低,这与民办教师较高的个人期望产生巨大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往往对造成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迷茫,最后迫于压力及个人的理想无法实现只能转行。
2.工资收入及福利待遇偏低。民办高校的性质决定者学校有着企业的性质存在,从这个角度来看,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是带有企业员工的身份,而企业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盈利,投资者往往会关注成本收益,从而导致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的工资收入普遍较低。
同时,许多的民办高职院校限于基础建设,往往会资金比较紧张,因此无法再短期内给予教师较好的福利待遇,甚至许多的民办高职院校给予教师的基本保险都是最低的档次,更不论其他的福利待遇,即使有些福利也会优先给予高职称高学历高职位的人,青年教师往往都是被忽略的对象。
3.工作负荷压力。民办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许多都是身兼数职,青年教师一般在各校都是主要力量人群,民办高职院校为了节约成本,往往是青年教师既是任课教师,也是行政管理人员,甚至许多还要承担班主任辅导员的工作,许多青年教师还要承担科研任务。青年教师的工作时间都要超过正常的8小时,身兼班主任的青年教师往往晚上还要管理学生,甚至会24点前都无法正常休息,如此繁重的工作造成青年教师工作负荷严重超标,许多青年教师都是不堪超负荷的工作压力而辞职。
4.社交压力(复杂人际关系及社交群体)。民办高校的人际关系历来都是比较复杂的,目前,许多民办高职院校都是“家天下”的模式,许多同事都是和投资者沾亲带故,青年教师时刻都有注意自身言行,并且还要与这些“关系户”搞好关系,否则会处处碰壁,冷漠的人际关系使得青年教师产生很大的职业压力,再加上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社会地位较低,往往被同行业所歧视,无法融入到高校教师这个群里中,再加上工作的繁忙,人际交往圈子相对较小,接触的人群对象也主要是同事和学生,一般都社交经验较少,在为人处事方面还有不少欠缺,往往得不到领导的肯定,再加上同事之间的相互防范及敌对,这些因素的影响造成青年教师巨大的职业压力。
5.学历及职称提升压力。许多的民办高职院校都要求青年教师继续深造,甚至有些院校要求青年教师符合条件的都要报考在职研究生,以便提升学历,而这种行为不仅会加剧教师的压力还会造成教师因要去读在职研究生产生的费用,会造成经济压力。
同时职称的提升压力也一直是青年教师的巨大压力,而现行的职称评审条件是和公办院校的标准条件一样,民办高职院校限于办学条件有限,一般都很难给教师提供较好的科研条件,再加上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身兼数职或工作繁重,往往没有时间去真正的搞科研,而没有科研成果又无法取到高一级职称,再加上民办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限于学术水平问题,往往也无法做出较好的科研成果,这些矛盾严重制约教师职称晋升。
因此职称及学历的提升一直都是悬在青年教师头上的一把“利剑”。
三、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缓解措施
1.政府及学校努力提高教师地位。从政府的层面要尽快出台相关的政策提高民办教师的地位,并且要大力引导及宣传,改变社会对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误解,使得人们能够认识到民辦高校的教师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角色。同时各个民办高职院校也要不断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学校知名度的提高必然会为各校教师地位的提升。政府与学校共同努力,改变人们对民办高职院校的偏见,树立民办高职院校的社会地位,提高民办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从而提升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幸福感和职业优越感。
2.提高工资收入及福利待遇。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离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济收入及福利待遇问题,作为投资者要认识到这点,并且要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收入,如果收入无法满足青年教师养老医疗结婚育子的条件,这显然会对青年教师的生活带来压力。青年教师往往是限于职称学历较低无法获得更好的收入,但是他们却是学校工作压力最大的群里,付出与收获无法达成预期比例显然会影响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在薪酬制度上对青年教师进行倾斜,同时还要不断提高福利待遇,领导要时刻关怀青年教师,切实解决青年教师的实际生活问题,如给予青年教师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便利,如此可以舒缓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
3.减轻教师工作负荷。教学、行政、学生管理的分离是民办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趋势,明确的工作分工是工作效率提升的基础,各民办高职院校的投资者和管理者当前必须认清这点,超负荷的工作压力是无法保证较高的工作效率,并且这一状态也无法长久的持续。
4.创建和谐校园文化,改善人际氛围。和谐的校园文化能够改善教师的人际关系,学校要不断的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要经常举行各种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团结互助,通过积极努力,使得青年教师能够在和谐的人际氛围中发挥自身的工作热情。
5.为教师学历及职称提升提供条件。虽然学历及职称的提升是青年的教师的巨大压力,但是青年教师要想以后的职业生涯良性发展,势必是能回避的问题,提升学历和职称也会对青年教师带来相对较好的回报,因此,学校的管理者要求青年教师提升的同时,也要给青年教师提供条件,比如要求教师提升学历,可以协议报销学费,给予教师进修的公假,如此可以减轻青年教师的经济压力也可以使得青年教师有时间进修。在职称提升方面要给青年教师培训如何晋升,同时实现“老带新”的模式,为青年教师结对高职称的教师,由高职称的教师指导并带领青年教师搞科研,并且给予提供一定的科研经费和科研条件,如此可以解决青年教师评审职称的科研问题。
6.教师自身舒缓压力。民办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要学会自身舒缓职业压力,首先要在思想上认识到民办高职院校的社会地位,要把自己的心态放正,不要把个人的期望放的太高,其次,要不断的充实自身的实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再次,要多交朋友,和不同的朋友交往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范围,也可以在朋友的相处中舒缓自己的职业压力,最好有一项的自己的爱好,当自己感觉压力的时间,可以把精力暂时寄情于自己的爱好,如此也可以进一步舒缓自己的职业压力。
参考文献:
[1]郁静.教师职业压力的成因分析[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2]杨剑,陈开梅,刘晓伟.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
作者简介: 王振涛,男,硕士研究生,讲师,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高职教育,供职于贵州城市职业学院。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 青年教师 职业压力 措施
教师职业压力的概念,是由Kyriacou和Sutcliffe(1977)最先提出,他们认为教师职业压力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表现,而这种消极的情绪表现是由于教师自身意识到的工作状况,对自身的自尊和健康已经构成威胁的知觉引起。在1978年进一步修正概念,提出实际的压力源对教师自身的生理、心理及行为上的影响。而这些的影响需要教师自身适应和调解,如果适应及调解不当,会产生消极反应,而这些消极反应的症状又会对教师的“三观”及工作态度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是指年龄在40岁以下的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
一、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表现
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表现在生理、心理及行为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症状主要表现为:焦虑、压抑、冷漠、情感不稳定、无助感、缺乏安全感、缺乏自信、职业倦怠感甚至会出现心灵扭曲等现象。而这些心理上的消极状态又会进一步导致教师行为上的问题,许多青年教师在这些心理问题的影响下,会产生许多不良的行为,如自暴自弃,暴饮暴食,抽烟、喝酒、赌博、旷工等现象,而这些行为又会进一步导致青年教师的身体健康,各种疾病缠身等。
二、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原因分析
1.社会地位低与个人期望高的矛盾。教师历来都被视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固有的观念放在民办高职院校教师身上却是相反的,青年教师的个人期望很高,很想做好这一神圣的职业,但是现实中人们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误解,造成民办教师的社会地位很低,这与民办教师较高的个人期望产生巨大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往往对造成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迷茫,最后迫于压力及个人的理想无法实现只能转行。
2.工资收入及福利待遇偏低。民办高校的性质决定者学校有着企业的性质存在,从这个角度来看,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是带有企业员工的身份,而企业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盈利,投资者往往会关注成本收益,从而导致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的工资收入普遍较低。
同时,许多的民办高职院校限于基础建设,往往会资金比较紧张,因此无法再短期内给予教师较好的福利待遇,甚至许多的民办高职院校给予教师的基本保险都是最低的档次,更不论其他的福利待遇,即使有些福利也会优先给予高职称高学历高职位的人,青年教师往往都是被忽略的对象。
3.工作负荷压力。民办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许多都是身兼数职,青年教师一般在各校都是主要力量人群,民办高职院校为了节约成本,往往是青年教师既是任课教师,也是行政管理人员,甚至许多还要承担班主任辅导员的工作,许多青年教师还要承担科研任务。青年教师的工作时间都要超过正常的8小时,身兼班主任的青年教师往往晚上还要管理学生,甚至会24点前都无法正常休息,如此繁重的工作造成青年教师工作负荷严重超标,许多青年教师都是不堪超负荷的工作压力而辞职。
4.社交压力(复杂人际关系及社交群体)。民办高校的人际关系历来都是比较复杂的,目前,许多民办高职院校都是“家天下”的模式,许多同事都是和投资者沾亲带故,青年教师时刻都有注意自身言行,并且还要与这些“关系户”搞好关系,否则会处处碰壁,冷漠的人际关系使得青年教师产生很大的职业压力,再加上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社会地位较低,往往被同行业所歧视,无法融入到高校教师这个群里中,再加上工作的繁忙,人际交往圈子相对较小,接触的人群对象也主要是同事和学生,一般都社交经验较少,在为人处事方面还有不少欠缺,往往得不到领导的肯定,再加上同事之间的相互防范及敌对,这些因素的影响造成青年教师巨大的职业压力。
5.学历及职称提升压力。许多的民办高职院校都要求青年教师继续深造,甚至有些院校要求青年教师符合条件的都要报考在职研究生,以便提升学历,而这种行为不仅会加剧教师的压力还会造成教师因要去读在职研究生产生的费用,会造成经济压力。
同时职称的提升压力也一直是青年教师的巨大压力,而现行的职称评审条件是和公办院校的标准条件一样,民办高职院校限于办学条件有限,一般都很难给教师提供较好的科研条件,再加上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身兼数职或工作繁重,往往没有时间去真正的搞科研,而没有科研成果又无法取到高一级职称,再加上民办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限于学术水平问题,往往也无法做出较好的科研成果,这些矛盾严重制约教师职称晋升。
因此职称及学历的提升一直都是悬在青年教师头上的一把“利剑”。
三、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缓解措施
1.政府及学校努力提高教师地位。从政府的层面要尽快出台相关的政策提高民办教师的地位,并且要大力引导及宣传,改变社会对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误解,使得人们能够认识到民辦高校的教师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角色。同时各个民办高职院校也要不断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学校知名度的提高必然会为各校教师地位的提升。政府与学校共同努力,改变人们对民办高职院校的偏见,树立民办高职院校的社会地位,提高民办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从而提升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幸福感和职业优越感。
2.提高工资收入及福利待遇。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离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济收入及福利待遇问题,作为投资者要认识到这点,并且要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收入,如果收入无法满足青年教师养老医疗结婚育子的条件,这显然会对青年教师的生活带来压力。青年教师往往是限于职称学历较低无法获得更好的收入,但是他们却是学校工作压力最大的群里,付出与收获无法达成预期比例显然会影响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在薪酬制度上对青年教师进行倾斜,同时还要不断提高福利待遇,领导要时刻关怀青年教师,切实解决青年教师的实际生活问题,如给予青年教师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便利,如此可以舒缓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
3.减轻教师工作负荷。教学、行政、学生管理的分离是民办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趋势,明确的工作分工是工作效率提升的基础,各民办高职院校的投资者和管理者当前必须认清这点,超负荷的工作压力是无法保证较高的工作效率,并且这一状态也无法长久的持续。
4.创建和谐校园文化,改善人际氛围。和谐的校园文化能够改善教师的人际关系,学校要不断的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要经常举行各种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团结互助,通过积极努力,使得青年教师能够在和谐的人际氛围中发挥自身的工作热情。
5.为教师学历及职称提升提供条件。虽然学历及职称的提升是青年的教师的巨大压力,但是青年教师要想以后的职业生涯良性发展,势必是能回避的问题,提升学历和职称也会对青年教师带来相对较好的回报,因此,学校的管理者要求青年教师提升的同时,也要给青年教师提供条件,比如要求教师提升学历,可以协议报销学费,给予教师进修的公假,如此可以减轻青年教师的经济压力也可以使得青年教师有时间进修。在职称提升方面要给青年教师培训如何晋升,同时实现“老带新”的模式,为青年教师结对高职称的教师,由高职称的教师指导并带领青年教师搞科研,并且给予提供一定的科研经费和科研条件,如此可以解决青年教师评审职称的科研问题。
6.教师自身舒缓压力。民办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要学会自身舒缓职业压力,首先要在思想上认识到民办高职院校的社会地位,要把自己的心态放正,不要把个人的期望放的太高,其次,要不断的充实自身的实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再次,要多交朋友,和不同的朋友交往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范围,也可以在朋友的相处中舒缓自己的职业压力,最好有一项的自己的爱好,当自己感觉压力的时间,可以把精力暂时寄情于自己的爱好,如此也可以进一步舒缓自己的职业压力。
参考文献:
[1]郁静.教师职业压力的成因分析[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2]杨剑,陈开梅,刘晓伟.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
作者简介: 王振涛,男,硕士研究生,讲师,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高职教育,供职于贵州城市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