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将召开信息检索会议

来源 :国外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eng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34届欧洲信息检索会议将于2012年4月1~5日在西班牙召开。会议主题包括:文字和内容分类与聚类;扩展查询;主题跟踪及新颖性检测;基于内容的过滤、协同过滤、垃圾邮件过滤;隐私信息;网络和社会媒体;查询日志分析;广告和广告定位;垃圾邮件检测;权威、
其他文献
"媒体与公共领域"国际研讨会(Media and the Public Sphere)将于2012年7月2~3日在法国里昂举行。会议的主旨在于探讨最近一些年来由社会、经济、政治和媒体的变化所带来的转型。会议由里昂第二大学传媒学院、罗马尼亚国立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传媒研究中心、美国乔治亚大学联合主办。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巴黎国际大会(Paris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Research)将于2012年7月24~28日举行。会议将邀请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进展展开多学科对话,
2012年"商业贸易与社会科学"巴黎年会(Annual Paris Conference on Business and Social Sciences)将于7月12~13日举行。此次国际会议议题涉及会计、银行业、经济、金融、投资、管理、市场营销、
信息及其应用国际会议将于2012年6月3~5日在马来西亚召开。会议主题包括:信息伦理;信息安全;数据压缩;电子技术;电子政府;电子学习;云计算;网格计算;访问控制;数据挖掘;计算机取证;计算机安全;
海外中国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有几个不同的理论视角:海外中国学的现代化视角、西方左翼学者的替代性视角、海外学者政要的发展中国家视角和海外共产党的社会主义改革视角。从这些不同的视角出发,他们所得出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论也各不相同,有的难免失之偏颇,只有在分类梳理和追根溯源的基础上才能谈及借鉴和参考。
德国是从事中国学研究的主要国家之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一直是德国传统汉学重要的研究领域和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国的巨大变迁,德国传统汉学面临着学术研究的当代转型,传统汉学包容、吸纳当代中国研究并实现二者融合发展,成为重要的现象和趋向。从德国中国学研究的社会历史背景变迁出发,并基于德国当代中国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的二元视角,本文从多个维度分析了目前德国中国学研究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认为,德国中国学研究在稳定发展的过程中,当代中国研究的学术重要性日益增长,正在发生渐进性、适应性和结构性的变化
大会的主办方为俄罗斯社会学家协会。来自欧洲社会学家协会和国际社会学家协会的代表,以及俄罗斯各地的社会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将参与此次大会。这是全俄社会学大会首次在莫斯科之外的城市举办。
1.《思想》(Thought:A Journal of Philosophy),由英国Blackwell出版公司(Blackwell Publishers Ltd.)出版,每年出版4期,文种为英文,只有网络版。ISSN(网络版):2161-2234《亚洲商业伦理学杂志》(Asian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当代日本中国学治学历程——中国学家采访录》于2011年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部书记述了对10位当代日本著名中国学家的采访,由学者本人讲述从事中国研究的经历,主要学术观点,对中国研究前景的分析等。
大多数从事危险管理研究的教授、专家、学者都感觉到自己好象被混乱无序的新闻和资料所包围,每天,他们会在桌面上找到大量的信息,整合这些信息并将之转换为智能的、可查找的数据成为一件既繁琐又让人生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