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古代玉矿历史文化意义初探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tlclx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2007年来,酒泉相继发现了马鬃山和三危山两个古代玉矿遗址,对于研究酒泉乃至河西走廊在古代玉石生产、流通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对于考证骟马文化在河西的发展、印证中国古代典籍中关于“禺氏之玉” “窜三苗于三危”等历史记载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马鬃山玉矿 ;三危山玉矿;“禺氏之玉”;“窜三苗于三危”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9)01-0062-02
   马鬃山玉矿遗址是目前确定西北年代最早的古代玉矿遗址,自2007年发现以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已经进行了两次大规模考古发掘,2011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测定,此遗址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分为矿井、矿沟、矿坑三大类,存有古矿坑百余处。考古实物已经确定该遗址的年代下限是汉代。
   继马鬃山玉矿之后,2017年8月,由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以叶舒宪教授为代表的学者策划的玉帛之路系列田野考察活动又在酒泉敦煌三危山发现了古代玉矿遗址,据考证,遗址面积约9平方公里,遗址内发现众多采玉矿坑、竖井,矿坑周围堆积的玉皮厚度达到3米,最深的竖井达到了5米。据初步研究,该玉矿应该开启于距今4000~3500年的齐家文化活跃时期。
   这两处新发现的古代玉矿遗址都位于丝绸之路重镇酒泉,这也是酒泉自古以来就被称之为“玉酒泉”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酒泉来说,这两处古代玉矿遗址,弥补了历史的空白,印证了古代典籍及传说,具有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
  一、“禺氏之玉”指酒泉所产之玉
   禺氏即月氏,据史书记载和历代流传,禺氏和月氏都与河西走廊及玉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管子·国蓄篇》:“玉起于禺氏。”《管子·揆度篇》:“玉起于禺氏之边山。”《管子·揆度》:“至于尧舜之王所以化海内者,北用禺氏之玉,南贵江汉之珠。” 尹知章注:“ 禺氏 ,西北戎名,玉之所出。”
   现代学者有的认为“禺氏之边山”就是新疆的昆仑山;还有的认为禺氏是于阗的别称或同音异译,禺氏就是指于阗,其论据的核心即真玉(和田玉)的产地是新疆于阗。
   但读《史记·大宛传》,又记载:“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史记·大宛列传》:“凉、甘、肃、瓜、沙等州,本月氏国之地。”
   《汉书·西域传》有“鄯善国……产玉” “于阗国……多玉石” “西夜国……而子合土地出玉石” “莎车国……出青玉”等记载。
   通过对比以上史料,不禁让人提出疑问:“禺氏之玉”产于新疆和禺氏(月氏)又曾居于河西走廊是不是相互矛盾呢?
   经过笔者仔细推敲,结合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四重证据法”来考证,认为古代典籍记载是完全准确的,由此得出另一个结论,即“禺氏之玉”指酒泉所产之玉。其原因如下:
   从时间顺序看,《管子》是我国先秦时期的学术著作,《汉书》是东汉时期的著作,两书对禺氏和玉石产地的描述有几百年的时间跨度。据历史记载,秦及汉初,月氏国势力强大,与蒙古高原东部的东胡从两方面胁迫游牧于蒙古高原中部的匈奴,匈奴曾送人质于月氏。秦末,匈奴质子自月氏逃回,杀父自立为冒顿单于,公元前205年至公元前202年举兵攻月氏,月氏败,月氏便开始弃河西走廊而向西迁徙。所以,禺氏(月氏)居于河西的时间应为秦末汉初。
   從考古结论看,马鬃山玉矿的年代下限为汉代,这和禺氏(月氏)占据河西的时间是对应的。从遗址现场看,玉石历史产量巨大、品质优良,其颜色性状和馆藏战汉玉器有着极高的一致性。
   以上都说明,成书于先秦时期的《管子》记载的 “玉起于禺氏之边山”是历史事实,“禺氏之玉”就是指河西走廊的酒泉敦煌三危山和肃北马鬃山玉,而非普遍认为的新疆和田玉。同时也可以推测出:三危山玉矿和马鬃山玉矿至少在东汉时期《汉书》编纂之前,珍贵的玉料已经基本采掘殆尽。
   二、骟马文化是以月氏人为主体的文化
   骟马文化是距今约3500~3000年、分布于丝绸之路河西走廊西端的一种青铜文化,是酒泉境内独有的地域文化。据考古发掘和已发表的考古报告,马鬃山玉矿存在汉代和骟马文化共存的现象。这表明,在汉代,这里活跃着骟马文化和受汉王朝管辖的汉文化两类人群。从骟马文化遗存明显少于汉代文化遗存来看,当时这里受汉王朝控制,骟马文化人群应该已归属或臣服于汉王朝。马鬃山玉矿遗址大量汉代文化遗存与部分骟马文化遗存共存的现象说明什么呢?最合理的只有一个解释:骟马文化是以月氏人为主体的文化。
   《汉书·西域传(上)》:“大月氏本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控弦十余万,故强轻匈奴。本居敦煌、祁连间,至冒顿单于攻破月氏,而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乃远去,过大宛,西击大夏而臣之,都妫水北为王庭。”由此可以看出,至少河西走廊敦煌、祁连间汉代以前其控制者是月氏人。到匈奴老上单于之时,月氏被匈奴打败,月氏大部被迫西迁,没有西迁的一小部分则留在当地,受匈奴统治。直到汉武帝时,汉王朝主动打击匈奴,才全面控制了包括今甘肃的西北地区。所以,马鬃山玉矿遗址发现的汉代文化遗存,正是当年汉王朝打击匈奴,掌控马鬃山地区后,对这处玉矿遗址进行开采活动的见证。另外,发现的少量骟马文化遗存就是那些没有西迁的月氏人的文化遗存。当汉王朝控制马鬃山地区后,他们臣服于汉廷,接受了汉王朝管理,与中原地区的汉人一起劳作,共同开采这处玉矿遗址。这也正是为什么汉代这里仍然有骟马文化的直接原因。
  三、真正的“三危”在敦煌
   《尚书·舜典》:“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史记·五帝本纪》:“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长期以来,古三危到底在哪里的问题争论不休,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山东、河北都有学者论证于此。最早载有三危之名的当属《尚书》:“窜三苗于三危。”后在《史记》五帝篇中也有记载:“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言于帝,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
   在敦煌三危山玉矿没有被发现以来,三危山具体位置之争其理由都无可厚非。但是,三危山玉矿的发现和公布,为敦煌三危山即古三危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
   一方面,敦煌三危山之称古来有之。早在公元2世纪后半期,东汉著名学者侯谨就已经在此著书立说。东晋永和八年(352),有佛教徒开始在此创建洞窟。前秦建元二年(366),高僧乐僔经此,见三危山状如千佛,才开始开凿莫高窟。
   另一方面,三苗、三危都与玉石有着极大的关联。为什么要把三苗迁到三危呢?《山海经·第六·海外南经》:“三苗之国,左洞庭而右彭蠡。今之江州、鄂州、岳州之地是也。” 史料记载,三苗是九黎之后,考古学认为九黎是良渚文化,三苗有肯定是良渚文化的一个分支。良渚人是以以极善治玉著称的,这部分人在距今4300年以前西迁到陕北神木石峁,即夏后氏。在距今4500年以前,有虞氏到达陕北延安以及西安地区,他们是中原地区的人群,最先享受到西部玉石,时间应在距今4200年前后。是谁将玉石带到中原?毫无疑问应该是被有虞氏驱赶到西部的三苗人。因此,不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推论,由于敦煌三危山古代玉矿的发现,都使“窜三苗于三危”这个历史疑团进一步清晰起来,进一步确定了真正的三危在敦煌的事实。
其他文献
孩子的世界有多大?在哪里?在你和我的心里。你可以给孩子一个家,我给孩子一个教室。家和教室都是有容量的,而孩子的世界应该是无限的。那么,以有限而包容无限的平衡点在哪里?孩子无限的成长空间来自于哪里?依然是你和我的心里——心中的那份亲情之爱,师长之爱。  这,也是我在继评《窗前的小豆豆》之后,又重读这本《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原因。因为本文的作者雷夫·艾斯奎斯就是这样一个用无限爱心还有智慧撑起奇迹的人
【正】 近年来,在体育运动中开始推广应用高速录像系统。它很适用于动作技术综合信息快速反馈,对于在现场改进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成绩是十分有效的工具。在我国,这是首次应用
牛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牛巴氏杆菌病传播速度快、死亡率较高,如不及时扑灭疫情会给当地养牛业造成严重损失。本文就一起牛出败病例的诊
为了研究微生物添加剂对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将18只羊体重12千克左右的山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9只。试验组每天每只加喂10克微生物添加剂,对照组不喂。经30天的饲
B病毒( B virus,BV)隶属于疱疹病毒科( Her-pesviridae)单纯疱疹病毒属(Simplexvirus),以恒河猴( Macaca mulatta )和食蟹猴( M.fascicularis )等为自然宿主。该病毒最初由恒河猴咬伤的病
一天,生产队长召集队干部商量事情,无意中聊到村民李德贵,队长说了一句:“别看他平常蔫头巴脑的,上面还有人哩!”有人多嘴问:“哪个?乡里还是县里的?”队长白那人一眼:“问这干啥?”  这信息在人群中傳得特别快,“李德贵上面有人”就像一阵风似的在村中悄然传开了。李德贵是个憨实汉子,平常话很少,就知道在自己承包的十多亩果园里忙碌,一点不像上面有人的样子。可在一些人看来,越是上面有人的人,就越沉默低调。 
南宁市动物园位于南宁市大学西路,创建于1973年,1975年建成正式对外开放,总面积39.1公顷,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0万人(次)。是广西唯一一家集珍稀动物展出、精品动物表演、主题
明代思想家李贽留下了一副名联:“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这是一副名联,也是很好的格言。吕端为官称相40年,经历了北宋太祖、太宗、真宗三朝。他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原则,英明果敢,匡正祛邪,得到了后人赞颂,留下“吕端大事不糊涂”的美名。但很少有人知道,吕端还是一个为官清廉的典范。他当宰相时,看到一些大臣置田产,思安逸,不理国事,就多次劝谏皇帝要在大臣中力戒奢靡之风,以正朝纲。他不仅为官清廉,一
①大连市公安局机关干部走进辖区,延伸服务触角,赢得百姓赞誉。图为甘井子分局辛寨子派出所民警走访辖区空巢老人家庭  ②开原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办事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③沈阳市妇联密切关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图为留守儿童在“妇女儿童之家”做游戏  ④2013年12月25日,葫芦岛市城乡就业管理局失业保险科工作人员到连山区为瘫痪在床的李女士上门办理失业登记(摄影/张铁辉)  ⑤朝阳县卫生局领
2014年3月12日,辽宁省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党工委”)全体会议在沈阳举行。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辛桂梓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已经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社会组织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和依托。据资料显示,辽宁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已占经济总量的67%,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超过10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