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杜甫很忙”

来源 :第二课堂(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ngfongfongf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时间,杜甫火了,源于有关他的涂鸦画在网上疯狂流传。还记得高中语文课本里那首著名的《登高》吗?杜甫侧面坐着望天的半身像插图,被“再创作”为多组涂鸦画。画面上的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被好事的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
  实际上,教科书上被网友“发挥”的还不止杜甫,诸如李白、辛弃疾、关汉卿等肖像插画,都被改头换面,穿越到现代的古代名人“笑果”十足。给教科书上的人物“画蛇添足”,也不是今天才有的事儿,小时候谁没在课本上划拉几下?比如给黄道婆画个耳环、蝴蝶结,给努尔哈赤添个小胡子之类。这与其说有心恶搞,不如说是年轻人在课业压力下的娱乐之举。
  只不过,当年还没有互联网,以课本人物为主题的涂鸦,无法以今日这种大规模传播的“青少年亚文化”形式爆红于网络。而且,古人就曾流行各种以娱乐为目的的命题诗、唱和诗,今天的青少年以涂鸦为“唱和”手段,形式有变,但寻求趣味这一点,倒是通向古人那里的。
  这种自娱自乐,以暗号符码形式,与同侪分享乐趣的青少年文化,千万别较真,一较真你就输了。河南省诗歌协会会长马新朝说:“杜甫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之光……如果有人恶搞杜甫,恶意丑化杜甫形象,说明他是无知的、浅薄的、低俗的。”这就牛头不对马嘴了——又不是篡改教科书!再说改画一事,最严重的也轮不到为杜甫涂鸦,《开国大典》油画不是改过好几次么?在涂改原作这件事上,最该脸红的不是小孩,而是大人——这个功利污秽的成人世界。
  即便杜甫本人,也不会如此小气。他在《百忧集行》里写“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15岁,也就是中学生年纪,“诗圣”能淘气至此,今人就淘气不得?相比之下,“杜甫涂鸦”所体现出的调皮与率性,反而更能体现诗歌传统中“无邪”的境界吧。
其他文献
寒假,在孩子的期盼中,它应是快乐的;在家长们的计划中,它仍是紧张的。如何解决“学”“玩”之间的矛盾,让孩子快乐、家长宽心?本期视点聚焦:寒假到了,家长们做好准备了吗?特
我从小到大,被她叫丑丑,并没有特别的感觉。开始恨她,是因为苏大浅造的一个句子:因为丑丑长得像只沙皮狗,所以她妈妈才叫她丑丑。班里的同学并不知道这个叫纪元的女孩就叫丑
来来海战士体救护的条件不外乎“软件”、“硬件”两个方面。在硬件尚未实现现代化、系列化发展之前,医院应抓住立体救护中6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软件”建设。一、观念转变是“
将中国现代戏剧电影文学放到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进行纵横交错的考察,可得出如是结论性意见:中国现代戏剧(话剧)文学和电影文学是孪生姊妹,同时诞生,同步发展,比肩走向成熟;中国现代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记者:感谢您接受《中国金融》杂志的专访。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您一直关注国家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积极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建言献策。首先请您谈谈今年的“两会”上您提交提案的
我有一个可爱的小弟弟,这个小弟弟不但特别淘气,而且还非常顽皮,虽然他只有五岁,可是每天却有很多的乐趣,他就是我们家快乐的源泉。那天,妈妈用电饭锅煮粥,不大一会响起了噗
腰穿和CT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意义山东莱芜钢铁总厂医院杨永君多年来,腰穿普遍地被用来诊断急性脑血管病,一般认为如果脑脊液透明则可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本文分析我院近
随着《江南Style》音乐的响起,几千名学生跟随前面的舞,一领同手舞足蹈地high了起来。舞步除了《江南Style》里的马、扬骑鞭等动作外,还有类似于跳绳等的健美操动作。这不是
小时候,我每次回中国探望亲人,亲戚们都会说我是“竹笙妹”【注】,他们取笑我因为在美国长大而不懂中文,不懂中国的文化和习俗。他们和我说话后,一般还会加问一句:“你明白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