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坦病毒A9株M基因片段全长cDNA克隆及其在痘苗病毒中的瞬时表达

来源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intian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取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分3个片段扩增Ⅰ型汉坦病毒(野鼠型)中国毒株A9株M基因片段,分别克隆入PGEM-T载体中。选择3个正向插入的TA9IB、TA9CD、TA9EA克隆,选用Cla Ⅰ、EcoR V进行酶切、连接,获得了1个在PGEM-T载体中插入3.6kb的A9株M基因片段cDNA克隆,酶切图谱分析证实插入片段正确。将A9M片段在痘苗病毒/T7噬菌体RNA聚合酶瞬时(Transient)表达系统中进行表达,用抗汉坦病毒糖蛋白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检测,观察到很强的特异性荧光,证明A9M基因cDNA能进行表达。

其他文献
用抗补体免疫荧光法(ACIF)和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了40例类风湿病人和80例对照外周血中人类6型疱疹病毒(Human herpesvirus 6,HHV-6)的抗体及DNA。若以抗体滴度≥1∶20为阳性,对照组抗体阳性率为72.50%,类风湿病人抗体阳性率为97.50%。两组抗体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5)。类风湿病人感染HHV-6的危险度比对照人群高14倍以上(OR=14.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应用人工合成的戊型肝炎病毒(HEV)基因组开放读码框架2(ORF2)和3 (ORF3)两段多肽,分别建立了酶联免疫试验(EIA),检测85份实验感染HEV的猕猴和143份戊型肝炎(简称戊肝)病人血清,结果两组抗-HEV ORF2阳性率分别为70.89%和68.53%,均显著高于抗-HEV ORF3(分别为40.03%和57.34%),且前者阳转时间较早,持续阳性时间也较长。虽然多数(97.3%)抗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的部分E2/NS1蛋白(氨基酸364-512)。表达蛋白经SDS-PAGE分析,主要表达带的分子量在~43 000左右。表达蛋白用于检测已用C33c及C22检测过的血清,发现E2NS1抗体阳性率占C33c及C22抗体阳性血清的20%,尚没有发现单独E2/NS1抗体阳性的血清。
为了研究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的分布,我们应用地高辛标记的HCV基因5′端非翻译区的探针(长度为32个寡核苷酸),对24例急、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活检的肝组织石蜡包埋切片进行了原位核酸杂交检测。结果显示:HCV基因阳性的肝组织标本有11例,检出率是45.8%(11/24)。HCV基因主要分布于肝细胞浆,偶见于肝细胞核内。此外在肝血窦的kupffer细胞、小血管内皮细胞和汇管区附
应用果蝇(DS2)表达系统,构建了含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摄金蛋白启动子(MTn-promoter)的共表达质粒pAM-HBsAg,转染细胞,经克隆,存活细胞株的培养上清液经硫酸铵沉淀、氯化铯(CsCl)密度梯度离心沉淀,获得的抗原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放射免疫分析(RIA)法检测抗体,免疫吸印法(Western blot)和电泳凝胶银染显色证实分子量为23 000和2
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单项抗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阳性血清的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内外两对引物均选自adr、adw和ayw 3种亚型HBV基因组C基因区的共有序列,扩增产物分别长428bp和664bp,共含一个BglⅡ酶切点,酶切后前者产生299bp和125bp、后者产生406bp和254bp各一个限制性片段。以另一条基因位置处于内引物对之间的寡核苷酸制备32P-5′末端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