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意外肝癌患者的肝移植及其临床特点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意外肝癌患者的肝移植效果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11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接受原位肝移植,在术后的病肝病理检查中意外发现癌灶(称之为"意外肝癌"),其原发病,8例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丙型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各1例.11例术后采用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及甲泼尼龙预防排斥反应,3个月后撤除霉酚酸酯,6个月后撤除甲泼尼龙.病肝沿水平面作间隔1 cm连续平行切片,对于直径大于1 cm或有灰白色结节者,完整取材.结果 11例中,术前仅4例(36.4%,4/11)的甲胎蛋白(AFP)水平超过正常值.除1例肿瘤为多发外,其余均为单发,肿瘤直径最大为2.0 cm,平均直径为1.18 cm;肿瘤TNM分期,Ⅰ期占72.7%,Ⅲ期占27.3%;存在微血管侵犯2例,包膜完整、无血管及淋巴侵犯2例;病理诊断为胆管细胞癌1例,肝细胞癌10例.术后随访12~50个月,1例因肿瘤复发于术后10个月死亡.结论 意外肝癌的病理学特点为肿瘤分期早,多为单发,组织分化程度高,肝移植后的1年存活率与良性肝病患者肝移植类似,肿瘤复发率低。

其他文献
腹腔间隔综合征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腹腔压力升高所导致的心血管、肺、肾等内脏及腹壁和颅内损害的一系列病理生理综合征.我们有1例肝移植患者术后发生腹腔间隔综合征,现报道如下。
期刊
多发性骨髓瘤(MM)为浆细胞恶性克隆增生性疾病,传统化疗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虽可使疾病得到暂时缓解,但最终不免复发和进展,患者的中位存活时间仅3~4年.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惟一可治愈该病的方法,我院采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2例,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观察环孢素A(CsA)对培养的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贴壁培养获得EPCs.比色法测定EPCs增殖能力;TUNEL染色检测EPCs凋亡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法检测EPCs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观察不同浓度的CsA对EPCs增殖能力的作用;用10 mg/L的CsA干预24 h和48 h对EPCS增殖能力的影响,以及干预48 h对
近年来,临床肺移植往往碰到供肺大小不匹配(主要是供肺较大而受者胸腔较小)的问题.为了充分利用供肺,缩短受者等待移植的时间,我们采用减小供肺容积来解决这一问题。
期刊
期刊
肝移植术后并发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CPM)的发病率约为5%~10%,明显高于一般人群(0.16%~5.8%)[1,2].其发病原因复杂,治疗棘手,死亡率高[3].我院肝移植中心自2003年4月至2008年1月,共进行同种原位肝移植术115例次.其中3例患者术后并发CPM,发病率为2.6%(3/115).3例患者经治疗后,好转1例,死亡2例.现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以减低强度的氟达拉滨、白消安(Bu)和环磷酰胺(CTX)为预处理方案的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联合低剂量环孢素A(CsA)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恶性血液病患者11例,接受同胞间HSCT,供、受者问HLA配型,HLA全相合10例.5个抗原相合1例.预处理包括移植前第9~4天给予氟达拉滨30~35 mg·m-2·d-1,移植前第4、3天给予白消安3.2 mg·kg-1·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及其引发的疾病是肾移植患者主要的感染性并发症,也是慢性移植物功能异常及继发性远期移植物功能丧失的可能原因[1].静脉滴注更昔洛韦优先治疗是口服更昔洛韦常规预防治疗的替代措施.由于无症状性CMV感染导致的潜在器官损伤在优先治疗前就可能已存在,并可能直接或间接损害肾移植物,影响移植物和受者的长期存活[2,3]。
期刊
目的 分析肾移植受者术后发生恶性肿瘤的情况.并探讨发生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07年8月间2392例肾移植受者中术后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恶性肿瘤的类型、移植时年龄、术后至肿瘤诊断的时间、免疫抑制剂应用情况及预后等资料;比较免疫诱导组与非免疫诱导组的一般情况;并进行发生肿瘤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31例肾移植受者术后发生恶性肿瘤,发生率为1.29%.恶性肿瘤发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在同种异体血管移植中的作用及其与移植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 实验分为两组,实验组:以Wistar大鼠为供者,SD大鼠为受者,取供者肾下腹主动脉(长约1cm),正位替换受者同部位主动脉,建立腹主动脉移植模型.对照组:仅将SD大鼠相应的腹主动脉切断后再行原位吻合.术后60 d时,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分别检测各组腹主动脉的乙酰肝素酶水平、炎性细胞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