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887-01
新形势下护理管理者必须认真查找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排除隐患,防患未然,是保证护理管理质量的重要保证;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也是衡量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1 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
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存在着很多的不安全因素,这些因素影响患者康复,影响护理效果。
1.1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护士在校所受的教育和在职教育中缺乏法律知识教育,长期以来医疗传统习惯使护士工作處于服务的主导地位。护士只重视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而忽视潜在法律问题。在当今法制社会中,病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日渐增加,而多数情况下护士在为病人解决护理问题后由于工作繁忙而忽略了随时记录或进行回忆式的记录总结,当医疗纠纷发生时,提供不出真实有力的证据,造成被动局面。
1.2护士的综合知识水平偏低:由于护理学科起点低,以中专教育为主,护士的知识结构不完整。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护士大多是低年资、低学历的护士,缺乏自我提高的能力,又缺乏继续教育的机会,使得护理知识技能不全面,使用高新技术产品能力欠缺。住院病人往往存在多种疾病,涉及到很多专业的医疗问题,给病人或病人家属造成护士不称职的印象。护士在与病人的沟通交往中,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由于缺乏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护士的角色转变困难,满足不了病人的身心护理需求,也可能不自觉地侵犯了病人的权益。
1.3护理职业的特殊性:护士在很多时候是一人值班,许多护理行为只有护士和患者参与所有的谈话和操作都不可能都叫病人签字或知情。
1.4护理人员的配置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护理人力资源的缺乏,医护比例倒置的日益加剧,尤其是病人的护理需求增多,使护士超负荷从事繁重的工作。
1.5护理记录的书写和管理不规范:护理病历中反映的主观资料多,客观存在的资料少,有的过于简单,只有T、P、R、BP的记录;有的病历中只记录医嘱的执行情况,常无其它方面的资料;有时片面追求记录的完整性,病人不在时按照上一次的记录重抄或者虚填观察结果。
1.6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层不重视各种制度的建立健全,约束力不强,监控措施不力,对在职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不够,对病人存在的安全隐患预见性差,以及护理人员配置不合理,重视成本核算减员裁员等。
2 加强安全管理的对策
2.1重视在职护士的法制教育:在继续教育中广泛开展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举办讲座、规范培训、聘请律师、法律顾问为护士上课,通过法制教育,引导护士学法、懂法、知法,依法行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2.2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护理人员不仅要加强专业理论的继续学习,还要培养自己的操作技能。
2.3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改善超负荷工作状态:住院病人的治疗、护理、生活服务、健康教育都是通过护士来完成的,护理人员在医院担任多个角色。管理层一定要根据每个专科的具体情况,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2.4从法律的角度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和管理:护理记录在记录的内容、格式、要求和管理上要适应举证责任倒置的新形势,体现护士的责任感和证据意识。护理部要统一护理记录的格式和要求。
2.5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创建护理服务的证据系统:针对医院护理安全质量方面存在的隐患,要结合医院实际工作,制定《医院护理管理手册》、《护理安全预防事故措施》、《护理质控标准》等,规范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质控小组实行护士的自律性,对违纪违规要处理并全院警告。在对护士执行规章制度操作流程的同时,必须加强证据的收集和管理,创建护理服务的证据系统。规定对一些关键操作,创伤性的护理操作不管病人是否选择都要在有关记录上签名以示知情同意,重要的告知教育的内容要在记录中体现,护理过程中本身就是一个找证据的过程。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护理安全质量是患者选择就医的标准之一。抓好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排除隐患,提高护理质量是医院工作质量水平提高的前提。因此,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应严格进行监控。应用科学管理的手段,运用现代质量管理方法,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满意的全程优质服务。
新形势下护理管理者必须认真查找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排除隐患,防患未然,是保证护理管理质量的重要保证;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也是衡量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1 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
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存在着很多的不安全因素,这些因素影响患者康复,影响护理效果。
1.1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护士在校所受的教育和在职教育中缺乏法律知识教育,长期以来医疗传统习惯使护士工作處于服务的主导地位。护士只重视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而忽视潜在法律问题。在当今法制社会中,病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日渐增加,而多数情况下护士在为病人解决护理问题后由于工作繁忙而忽略了随时记录或进行回忆式的记录总结,当医疗纠纷发生时,提供不出真实有力的证据,造成被动局面。
1.2护士的综合知识水平偏低:由于护理学科起点低,以中专教育为主,护士的知识结构不完整。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护士大多是低年资、低学历的护士,缺乏自我提高的能力,又缺乏继续教育的机会,使得护理知识技能不全面,使用高新技术产品能力欠缺。住院病人往往存在多种疾病,涉及到很多专业的医疗问题,给病人或病人家属造成护士不称职的印象。护士在与病人的沟通交往中,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由于缺乏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护士的角色转变困难,满足不了病人的身心护理需求,也可能不自觉地侵犯了病人的权益。
1.3护理职业的特殊性:护士在很多时候是一人值班,许多护理行为只有护士和患者参与所有的谈话和操作都不可能都叫病人签字或知情。
1.4护理人员的配置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护理人力资源的缺乏,医护比例倒置的日益加剧,尤其是病人的护理需求增多,使护士超负荷从事繁重的工作。
1.5护理记录的书写和管理不规范:护理病历中反映的主观资料多,客观存在的资料少,有的过于简单,只有T、P、R、BP的记录;有的病历中只记录医嘱的执行情况,常无其它方面的资料;有时片面追求记录的完整性,病人不在时按照上一次的记录重抄或者虚填观察结果。
1.6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层不重视各种制度的建立健全,约束力不强,监控措施不力,对在职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不够,对病人存在的安全隐患预见性差,以及护理人员配置不合理,重视成本核算减员裁员等。
2 加强安全管理的对策
2.1重视在职护士的法制教育:在继续教育中广泛开展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举办讲座、规范培训、聘请律师、法律顾问为护士上课,通过法制教育,引导护士学法、懂法、知法,依法行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2.2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护理人员不仅要加强专业理论的继续学习,还要培养自己的操作技能。
2.3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改善超负荷工作状态:住院病人的治疗、护理、生活服务、健康教育都是通过护士来完成的,护理人员在医院担任多个角色。管理层一定要根据每个专科的具体情况,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2.4从法律的角度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和管理:护理记录在记录的内容、格式、要求和管理上要适应举证责任倒置的新形势,体现护士的责任感和证据意识。护理部要统一护理记录的格式和要求。
2.5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创建护理服务的证据系统:针对医院护理安全质量方面存在的隐患,要结合医院实际工作,制定《医院护理管理手册》、《护理安全预防事故措施》、《护理质控标准》等,规范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质控小组实行护士的自律性,对违纪违规要处理并全院警告。在对护士执行规章制度操作流程的同时,必须加强证据的收集和管理,创建护理服务的证据系统。规定对一些关键操作,创伤性的护理操作不管病人是否选择都要在有关记录上签名以示知情同意,重要的告知教育的内容要在记录中体现,护理过程中本身就是一个找证据的过程。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护理安全质量是患者选择就医的标准之一。抓好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排除隐患,提高护理质量是医院工作质量水平提高的前提。因此,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应严格进行监控。应用科学管理的手段,运用现代质量管理方法,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满意的全程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