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十二岁那年,你第一次离开父母到学校寄宿,开始忙碌的学习生活。只有在每个周末,急匆匆地回家一次,换洗衣服,带一些干粮,然后又急匆匆地返校。
中午吃饭的时候,一家人聚在一起。这时,父亲闪烁不定的眼神总会在你身上扫来扫去,然后试探着问你一些问题,譬如近来学习怎么样,在学校吃饱没有,学习重身体吃得消吗等等。他声音不高,说得也极随便。他说话时,你把头埋在碗里把饭吃得山响,偶尔也会抬起头望他一眼,怯怯地,点点头或摇摇头。如若没回应,父亲便不再追问。你向他点头或者摇头的时候,父亲反而会紧锁眉头,望着面容憔悴的你,在脸上打几个问号。
你曾鼓起勇气,想把藏在心底的话说给父亲听,可努力了几次都以失败告终。
想想也是,那么多难以言说的苦,说了,父亲能理解吗?学习怎么样,能说吗?说得清楚吗?今天说好了,明天考试排名落后了怎么办?熬夜的苦,能说给父亲吗?你熬夜学还学得这么烂,谁信?!学校的伙食怎么样?不怎么样又能怎么样?不好,大家不还照样吃。照出人影的稀饭,说给父亲听,难道学校会听父亲的把稀饭变成稠粥?
再说,即便说了,了却了父亲的一份牵挂,却徒增了他几分担忧。何苦呢!
2
二十五岁那年,你离开大学校园,孤身一人在大城市漂泊闯荡。简历投了一大堆,才找到一个薪酬极低的工作,每月除掉房租和生活费,手里的钱已经所剩无几。
父母打电话来,问你工作的情况。你说:“挺好,单位在高级写字楼里,办公室窗明几净,工作轻松自在,薪酬也高。”说那些话之前,你刻意从饭店嘈杂的大厅躲进一间无人的雅间,给自己营造一个宁静祥和的通话环境。
“吃的怎么样?”母亲从父亲手里夺过电话问。
“好啊!顿顿都下馆子。”你哈哈地笑着——真是绝妙的讽刺!能不下馆子吗?自己的工作就是在饭店里端盘子。
“住的呢?”母亲又问。
“和朋友合租的三居室,宽敞着呢!”你又信口胡言。其实说这句话的时候,你心底泛酸,只想掉眼泪。狗屁三居室,不过是一间没有窗户的地下室,既黑暗又潮湿,整天散发着一股熏人的霉味。
“交女朋友了吗?”母亲的问题又深入了一步,问得你心惊肉跳。
“正谈着,现在保密。”你假装羞涩地回答母亲的追问。说完,就在心里骂了自己一句:“连自己都养不活,还谈女朋友?”
你左躲右闪,使出三十六计,好不容易结束了和父母的通话。你大喘一口粗气,斜靠在墙上,眼泪忽然冒出来,流了一脸。那天,你心底藏着多少苦想向父母诉说,可你想了又想,还是忍住不说。
3
三十四岁那年,你终于在你奋斗的那个城市买下一套房子,取了一个娇妻。
买房子的时候,你手里的钱连首付都还差一大截。想了好久,你第一次向父母张口借钱,打电话的时候,你吞吞吐吐,张口结舌。父亲却在电话那边笑了:“有啥事,快说!”
你把自己的事儿给父亲说。父亲哈哈一笑,说:“我当啥事儿,没问题,过两天就把钱给你汇去。”果然,父亲很快就把钱汇了过来。父亲在电话里还说:“你放心,钱都给你攒着呢,不够,家里还有,别不吭声!”
父亲的话语让你有一种贴心的温暖。你噙着泪水,笑着把电话打完。
婚后你回家看望父母,立在门口,却发现家里锁着门。跑到棉田,两个花白的头正淹没在白茫茫的棉田里。你看见他们弯腰驼背的身影在棉田里起起伏伏,忍不住再一次让自己泪流满面。
那次回家你得知,为了给你买房子,父母卖了猪,卖了牛,卖了院子里的树,卖了家里的粮,还借了一屁股外债。为了还债,已经年迈的他们又租了村里十亩地,种上棉花,整日忙得不可开交。
原来,父母和你一样,有难以言说的苦。
4
你四十五岁那年,父亲七十岁,母亲六十七岁。
某天早晨,你站在城市街口,望着红灯焦急万分。那天,你撂下单位的一摊子烂事,请了假,急匆匆去赴家长会。现在的你总是一副焦头烂额的样子。想起单位的烂事,你就头疼,怎么有那么多干不完的事;想起自己的混蛋儿子,你就来气,每次开家长会,都会为他挨老师一顿狠批。
你叹着气,一路上提心吊胆,怒气冲天,心想,要是再挨老师的批,回家非扒了他的皮不可。那天的家长会,老师说了孩子的许多不是,你坐在下面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那天晚上,你早早回了家,准备一泄胸中的怒气。你左等右等,他像是有意躲着你,很晚才回来。敲门进屋的时候,他小心翼翼的样子,让你既生气又可伶。
你把儿子叫到面前,一双怒眼在他身上扫来扫去,然后生气地问:“最近学习怎么样,作业都写了吗,考试考得怎么样……”儿子看着你,缩着脖子,怯怯地看,一会儿点头,一会儿又摇头。
望着他,你想起了十二岁时的自己,内心一阵酸涩。你知道,此刻儿子心里一定也隐藏着许多难言的苦,无法向你说,如同当年的自己。倏然间,你的目光变得温和起来,拥儿子入怀。
那天晚上,你拉儿子出去散步、谈心。途中,你忽然想起了家乡的父母,便把电话打过去。
电话响了很久,父亲才接。你问他:“在忙什么?”
“在外面遛弯呢!刚吃过饭,锻炼锻炼身体。”父亲笑哈哈地说。
“那妈妈呢?”
“在家看电视呢,不是婚姻大战就是婆媳大战。我都快烦死啦,你妈却看得很着迷,一边看还一边嘀咕,要是儿子和媳妇在身边的话,是不是也会上演这样的大戏。”
父亲的话让你既欣慰又无奈。为了不给你添麻烦,你几次邀请父母过来住一阵子,可他们都找种种理由拒绝了。你知道,他们体谅你负担重,怕给你添麻烦。
你点点头,又摇摇头,满腹酸涩。
或许,你永远不知。那天,母亲病了,在诊所打着点滴。打电话的时候,父亲正提着盒饭颤巍巍地走在通往诊所的路上。可这些,父亲怎么会告诉你?!
(责编 子衿)
十二岁那年,你第一次离开父母到学校寄宿,开始忙碌的学习生活。只有在每个周末,急匆匆地回家一次,换洗衣服,带一些干粮,然后又急匆匆地返校。
中午吃饭的时候,一家人聚在一起。这时,父亲闪烁不定的眼神总会在你身上扫来扫去,然后试探着问你一些问题,譬如近来学习怎么样,在学校吃饱没有,学习重身体吃得消吗等等。他声音不高,说得也极随便。他说话时,你把头埋在碗里把饭吃得山响,偶尔也会抬起头望他一眼,怯怯地,点点头或摇摇头。如若没回应,父亲便不再追问。你向他点头或者摇头的时候,父亲反而会紧锁眉头,望着面容憔悴的你,在脸上打几个问号。
你曾鼓起勇气,想把藏在心底的话说给父亲听,可努力了几次都以失败告终。
想想也是,那么多难以言说的苦,说了,父亲能理解吗?学习怎么样,能说吗?说得清楚吗?今天说好了,明天考试排名落后了怎么办?熬夜的苦,能说给父亲吗?你熬夜学还学得这么烂,谁信?!学校的伙食怎么样?不怎么样又能怎么样?不好,大家不还照样吃。照出人影的稀饭,说给父亲听,难道学校会听父亲的把稀饭变成稠粥?
再说,即便说了,了却了父亲的一份牵挂,却徒增了他几分担忧。何苦呢!
2
二十五岁那年,你离开大学校园,孤身一人在大城市漂泊闯荡。简历投了一大堆,才找到一个薪酬极低的工作,每月除掉房租和生活费,手里的钱已经所剩无几。
父母打电话来,问你工作的情况。你说:“挺好,单位在高级写字楼里,办公室窗明几净,工作轻松自在,薪酬也高。”说那些话之前,你刻意从饭店嘈杂的大厅躲进一间无人的雅间,给自己营造一个宁静祥和的通话环境。
“吃的怎么样?”母亲从父亲手里夺过电话问。
“好啊!顿顿都下馆子。”你哈哈地笑着——真是绝妙的讽刺!能不下馆子吗?自己的工作就是在饭店里端盘子。
“住的呢?”母亲又问。
“和朋友合租的三居室,宽敞着呢!”你又信口胡言。其实说这句话的时候,你心底泛酸,只想掉眼泪。狗屁三居室,不过是一间没有窗户的地下室,既黑暗又潮湿,整天散发着一股熏人的霉味。
“交女朋友了吗?”母亲的问题又深入了一步,问得你心惊肉跳。
“正谈着,现在保密。”你假装羞涩地回答母亲的追问。说完,就在心里骂了自己一句:“连自己都养不活,还谈女朋友?”
你左躲右闪,使出三十六计,好不容易结束了和父母的通话。你大喘一口粗气,斜靠在墙上,眼泪忽然冒出来,流了一脸。那天,你心底藏着多少苦想向父母诉说,可你想了又想,还是忍住不说。
3
三十四岁那年,你终于在你奋斗的那个城市买下一套房子,取了一个娇妻。
买房子的时候,你手里的钱连首付都还差一大截。想了好久,你第一次向父母张口借钱,打电话的时候,你吞吞吐吐,张口结舌。父亲却在电话那边笑了:“有啥事,快说!”
你把自己的事儿给父亲说。父亲哈哈一笑,说:“我当啥事儿,没问题,过两天就把钱给你汇去。”果然,父亲很快就把钱汇了过来。父亲在电话里还说:“你放心,钱都给你攒着呢,不够,家里还有,别不吭声!”
父亲的话语让你有一种贴心的温暖。你噙着泪水,笑着把电话打完。
婚后你回家看望父母,立在门口,却发现家里锁着门。跑到棉田,两个花白的头正淹没在白茫茫的棉田里。你看见他们弯腰驼背的身影在棉田里起起伏伏,忍不住再一次让自己泪流满面。
那次回家你得知,为了给你买房子,父母卖了猪,卖了牛,卖了院子里的树,卖了家里的粮,还借了一屁股外债。为了还债,已经年迈的他们又租了村里十亩地,种上棉花,整日忙得不可开交。
原来,父母和你一样,有难以言说的苦。
4
你四十五岁那年,父亲七十岁,母亲六十七岁。
某天早晨,你站在城市街口,望着红灯焦急万分。那天,你撂下单位的一摊子烂事,请了假,急匆匆去赴家长会。现在的你总是一副焦头烂额的样子。想起单位的烂事,你就头疼,怎么有那么多干不完的事;想起自己的混蛋儿子,你就来气,每次开家长会,都会为他挨老师一顿狠批。
你叹着气,一路上提心吊胆,怒气冲天,心想,要是再挨老师的批,回家非扒了他的皮不可。那天的家长会,老师说了孩子的许多不是,你坐在下面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那天晚上,你早早回了家,准备一泄胸中的怒气。你左等右等,他像是有意躲着你,很晚才回来。敲门进屋的时候,他小心翼翼的样子,让你既生气又可伶。
你把儿子叫到面前,一双怒眼在他身上扫来扫去,然后生气地问:“最近学习怎么样,作业都写了吗,考试考得怎么样……”儿子看着你,缩着脖子,怯怯地看,一会儿点头,一会儿又摇头。
望着他,你想起了十二岁时的自己,内心一阵酸涩。你知道,此刻儿子心里一定也隐藏着许多难言的苦,无法向你说,如同当年的自己。倏然间,你的目光变得温和起来,拥儿子入怀。
那天晚上,你拉儿子出去散步、谈心。途中,你忽然想起了家乡的父母,便把电话打过去。
电话响了很久,父亲才接。你问他:“在忙什么?”
“在外面遛弯呢!刚吃过饭,锻炼锻炼身体。”父亲笑哈哈地说。
“那妈妈呢?”
“在家看电视呢,不是婚姻大战就是婆媳大战。我都快烦死啦,你妈却看得很着迷,一边看还一边嘀咕,要是儿子和媳妇在身边的话,是不是也会上演这样的大戏。”
父亲的话让你既欣慰又无奈。为了不给你添麻烦,你几次邀请父母过来住一阵子,可他们都找种种理由拒绝了。你知道,他们体谅你负担重,怕给你添麻烦。
你点点头,又摇摇头,满腹酸涩。
或许,你永远不知。那天,母亲病了,在诊所打着点滴。打电话的时候,父亲正提着盒饭颤巍巍地走在通往诊所的路上。可这些,父亲怎么会告诉你?!
(责编 子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