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写作能力

来源 :现代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yf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汉语高考题型也在进一步的更新。以前,学生只要背熟,记牢书本知识可以拿高分。而今,高考题型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近年来书面表达中的写作题在高考题中所占的分值一直为30分,占总分的五分之一。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汉语教学的重点任务。那么,怎样才能切实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写作能力呢?在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1.要了解学生在写作上存在的问题
  很多学生怕写作文,常常为此苦恼。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词汇量有限,不知道怎样把心里的想法形成语段表达出来。对自己所学的知识缺乏在实践中的熟练运用,在写作中,学生找不准中心,而且表达混乱,说不清一个问题。
  2.老师提供范文,让学生背诵
  学生看到写作题,知道应该写什么,但是却苦于组织不起来材料进行写作,就是因为他们的脑子里一片空白,对学过的课文,段落没有积累,所以要有针对性地提供一些范文让学生背诵。范文可以从以前学过的课文以及课后阅读理解短文中选取。学生对这些篇章要大声朗读,熟练背诵,逐步积累,培养语感,从此巩固学习成果,培养汉语写的能力。当学生看到自己熟知的话题时,就能够把自己背过的篇章,记过的语句顺利地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有效地培养学生用汉语思维的能力和习惯
  我们的学生在进行汉语写作时,都不同程度地借助于用母语来思维。学生用母语思维,用汉语表达,这种矛盾导致学生常常感到写作时间不够,也容易写出一些不符合汉语语法和表达习惯的语句。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克服母语的干扰,适应汉语的思维方式,培养用汉语思维的习惯。这样做不但节约了学生的写作时间,而且也可以避免写出语法错误的句子。
  4.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养成摘抄的好习惯
  少数民族学生普遍存在着词汇量少,表达能力差的弱点,他们掌握的词语的表达方式不足以使他们自由地表达思想,所以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有计划地提供阅读材料,并根据写作的目的和要求给予讲解和提示,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吸收语言信息、摘抄、熟记各种词语和惯用语,对于优秀的篇章,应反复诵读,在读中自悟,对于好词佳句,古诗名句和名人名言也应该在阅读的同时把它们摘抄到笔记本上,为表达积累丰富的素材。
  5.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和思考的能力
  作文源于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的。我们周围每天都在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只要我们善于观察,我们手中的笔就可以把我们的生活描绘出来,学生在写作时也不会感到无话可说,没东西可写。做生活的有心人,你会发现能写的东西很多很多。另外,对观察到的东西还要注意分析、比较、判断,以获得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6.培养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文的能力
  高考是有时间限制的,所以平时要加强学生的限时写作练习,有的学生,给他布置一篇写作作业,也许他通过长时间的构思,查阅部分资料,能够完成一篇高质量的作文,但高考不可能有这么长时间供他思考、构思,也不可能查阅参考材料,所以我们在平时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让学生限时完成一篇作文,这样经过反复多次训练,学生就有可能达到在短时间内完成一篇高质量的作文的要求,这也对提高汉语高考成绩有很大的意义。以往,我们南疆片的学生在平时没有时间限定,给他充足时间的条件下,有部分学生能够按要求完成一篇高质量的作文,但到了真正的考场,很多学生就做不到这一点,吃了很大的亏,写作上丢了很多分。为此,我们在日常教学,尤其在临近高考的辅导中要强化这种能力的培训,达到提高学生限时写作的能力。
  总之,汉语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忽视写作指导。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要进行长期的指导和训练,那种高考来临了才开始进行写作指导的做法,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收效甚微。平时的写作训练中要大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提倡写汉语日记、书信等,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要多表扬,多鼓励。
  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要在教学中注意研究写作训练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使少数民族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有一个质的提高。
其他文献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心灵的召唤。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离开了爱,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教师的教育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习、对生活、甚至对人生的态度。作
期刊
在湖北的大别山深处,有这样一批批"播种希望与未来"的农村新机制教师。他们虽是新教师,但是年轻、高学历的他们让农村教育增添了色彩,让农村的学生收获到了最新知识,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他们的事迹感人肺腑,值得歌颂,他们堪称农村教育的楷模。我很荣幸地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我们每天做到沁入学生的内心,用爱感染学生的心灵,用爱教育祖国的希望与未来,和学生融为一体,让农村教育事业蒸蒸日上。他们为大别山农
期刊
[摘要]重视和加强少年儿童的品德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热点。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既要注意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又要将德育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  [关键词]环境 德育 模式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胀和充实,适时适度地在教学中渗透思想品质、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实智慧,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在教学中,因该把知识传授作为品德教育的载
期刊
《美术课程新标准》提出"学习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美术教学活动的方式是多样的,合作学习方式是当代教育改革的模式之一,也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大力提倡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为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本文就如何让合作学习方式在美术教学中的实施进行探究,把经验教训拟成拙文与同行进行交流探讨。  1.构建新型的人际关系  在合作学习中密切的相互协作、相互交流形成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构建
期刊
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和外在监督的自动化了的行动方式。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中职学校的体育课更是以"素质教育"为主,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中职学生除了掌握先进的知识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在体育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
期刊
[摘要]我们是新世纪手风琴教师和手风琴文化的传承者,首要任务就是为培养更多的手风琴爱好者而进行不断努力和自我提高。在手风琴教学中运用创造性思维来完成课堂教学,使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对教师的更高要求。因为如今的手风琴课堂不仅限于如何学习演奏手风琴这一项任务,而是要在身心承受和驾驭的范围内更多的运用身体各种器官,配合手风琴演奏进行学习的课堂,这对手风琴学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创造
期刊
[摘要]幼儿认识世界、获得知识、与人交往都要借助语言。一些心理学家认为:"2~3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儿童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听、说、读要从最小年龄起就同时得到发展。"这不仅说明幼儿已具备了阅读的能力,同时也表明了在幼儿期对孩子进行早期阅读的重要性。  [关键词]早期阅读 兴趣 幼儿  幼儿认识世界、获得知识、与人交往都要借助语言。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在儿童能力发展中,不同能力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其核心理念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由于数学的学科性强、逻辑性严密。因此,如何转化"学困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这就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1.热情关心,耐心启发,唤起学困生的自信心
期刊
【摘要】中学语文关键在于忽视学生阅读的主体性,忽视学生对文本主动、自主的阅读。根据整个高中阅读教学内容,并结合高中三年的教学进度来说,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个性化阅读、探究性阅读、目的性阅读。  【关键词】新课标 个性化阅读 探究性阅读 目的性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
期刊
"汉字是方块形的表意文字,由不同基本笔画(点横竖等)按一定的数量(几点几横几竖等)、度量(长短、出口等)和空间配置(左右、上下等)组合而形成的图形符号" ,因此,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就必然会牵涉到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等辅助因素。 对于偏旁部首的安排及其与识字写字教学的关系等问题,我们的原则是:因文而宜,遵循规范,便利教学。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几个具体问题。  1.为什么要把偏旁与部首分开来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