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视域下的大学新生教育研究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winnie1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新生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大学新生教育中存在的观念错误、针对性和创新性不强等问题,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结合新生特点和时代特点,建立系统的大学新生教育体系,创新大学新生教育方法,以适应时代对高校新生教育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大学新生;教育;以人为本;路径
  中圖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6-0052-02
  Abstract: Freshmen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for the college students. Currently,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area of college freshmen education, for example, mistaken values, lack of targeted and innovative. To address these problems, the educators need to establish a "people oriented" outlook on students. This paper proposes setting up a new education system for the purpose of promoting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college freshmen,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llege freshmen, and innovating education method of college freshmen,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college freshmen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Keywords: college freshmen; education; people oriented; path
  大学新生教育,是大学教育的起始阶段,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决定着大学生是否能够良好的适应大学生活,能否顺利地度过高等教育阶段,成长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大学新生教育,需要“以人为本”价值观念的引领,发挥教育引导人、培养人、发展人的功能,为新常态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力人才支撑。
  一、以人为本:大学新生教育的旨归
  自“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提出以来,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共识,教育领域也在积极研究和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直接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历史渊源可追溯至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和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想,[1]具有深刻的价值内涵。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为立足点,以大学生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落脚点,充分尊重大学生作为人的主体地位,将大学生的完整人格塑造作为教育的目的和归宿。大学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面临着从高中到大学地域文化、心理调节、生活学业等各方面的转换,需要适当的教育加以引导,帮助其度过这一人生的重要转折期。因此,大学新生教育更加需要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给予大学新生更多的人文关怀,让新生能够在浓浓温情中逐渐适应大学生活,更好的成长成才。
  二、大学新生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结合当前大学新生教育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存在错误观念
  传统的新生教育中,教育者往往认为新生教育就是入学教育或是制度教育,或是心理教育,[2]这些看法都具有片面性,没有认识到新生教育的系统性和长期性。事实上,新生教育并不是新生入学那一段时间的集中教育,也不仅仅是熟读《大学生手册》的制度教育或心理健康教育,它包含整个大一学年教育的全过程,是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教育。归根到底,传统的新生教育观念只是把新生教育作为高校整体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细小环节,从教育者的角度来对待新生教育管理工作,没有真正从关心学生的角度出发,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缺乏针对性
  大一新生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不仅是身份的转变,而且是自我认知、生活能力、学习方式等的综合性转变,很容易在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当今的大学新生绝大多数为“90”后独生子女,在家受尽父母的宠爱,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很多学生在中学阶段成绩在当地较为优异,面对大学人才济济的环境,让他们思想上产生的优越感落空,产生自卑感;有些学生则可能不适应室友的生活习惯或处世方式,产生人际关系等问题。面对众多疑惑,当前的大学新生教育大多仅仅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校纪校规教育、安全法制教育等的碎片式教育,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虽然很多高校正在逐步重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但往往也只是浮于表面,将大学新生作为一个群体概念,做一些关注共性的教育,很少真正解决学生个体所存在的不同的实际问题。
  (三)缺乏创新性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大学新生教育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一方面,自本世纪初大学扩招以来,大学新生数量骤增,高等教育实施方案不断改革,高校人才培养目标逐步完善,一系列的变化对大学新生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已全面进入以微信、微博等方式引领的微时代,信息中国建设正在全面推进。然而,当前的大学新生教育中,还缺乏敏锐的时事洞察力,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创新自身的教育方式,更没有充分挖掘微时代中新媒体的作用,将每一位学生纳入自己的教育体系中。   三、以人为本在大学新生教育中的应用路径
  (一)纠正错误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传统的“教师本位”教育理念大多秉承“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观点,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占主体地位,而忽略甚至抹杀了学生的主体性。[3]对于大学新生教育而言,就很有可能形成片面的教育觀。因此,要转变教育理念,就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确立学生作为“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肯定学生个人的价值和意义。大学生不仅是被动的受教育者,更是主动的学习者,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大学新生主动进行自我认知,乐观的面对新生活、迎接新挑战。
  (二)科学合理规划,建立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大学新生教育体系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还要求关注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完善大学新生教育体系。首先,立足现实需求,提高大学新生适应能力。要抓住大学一年级这一关键时期,分主题、分阶段、分层次的对大学新生进行适应教育和挫折教育,使大学新生明确中学与大学的区别,增强自主生活的能力,处理好社团活动与学习的关系,让新生能够尽快融入校园文化和大学生活。对于家庭贫困、心理困难等特殊学生给予重点关注,帮助其克服困难。其次,立足长远需求,为大学新生尽快树立目标理想。刚刚摆脱中学学习苦海的大学新生们,往往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清晰的目标,感到十分迷茫。因此,大学生涯规划设计应当是大学新生教育的重点内容。可以通过学长学姐经验交流会、教师专题报告会、填写大学生涯规划手册、举办演讲比赛等形式,激发每一位大学新生对自己大学生活的思考和规划,从而减少大学生活的盲目性,增加自主性。最后,立足教育需求,要加强新生教育研究。国内外很多学者和机构都十分重视新生教育问题,美国于1986 年成立了“新生体验计划国家研究中心”,并在其多份教育报告中强调提高本科教育质量,要从关注新生做起。[4]国内的一些高校如浙江大学推出了“一年级新生特别教育计划”,安徽大学及北京高校实施了“新生启航工程”。[2]这些探索都十分的宝贵,但都处于起步阶段,而且没有在各大高校普遍实施。因此,可以说,对于新生教育的研究还亟需加强。
  (三)把握时代脉搏,创新大学新生教育方式方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要通过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的社会关系来体现。[5]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渊源,是当今大学新生教育重要的理论遵循。以人为本的大学新生教育,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当今社会具体的历史现实背景下展开,要做到结合时代特征而有所创新。例如,不少高校推出微信公众平台创新建设,吸引大学新生和家长关注,及时推送学生们关心的实际问题;利用易班网络资源平台,使每一位新生都能够获得丰富的学习和交往资源;还有少数高校推行了“同伴导师制”,这一制度,从新的角度认识了教育主客体的关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大学新生自主选择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指导和改变自己。[6]总之,利用微时代新媒体平台的创建,根据新时期大学生的新特点,来创新大学新生教育,大有可为。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3]大学新生教育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当将“以人为本”的新生教育理念贯穿始终,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更是培养大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的客观要求。高校在大学新生教育中,要反思当前存在的问题,立足学生发展特点和实际需要,不断完善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创新性的大学新生教育体系,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人才根基。
  参考文献
  [1]高文兵.试论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4).
  [2]岳中方.大学新生教育的误区及其对策[J].江苏高教,2013(1).
  [3]李荣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0).
  [4]林倩仪.美国新生体验计划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张晓明.同伴导师制——大学新生教育的有效形式[J].教育探索,2011(4).
其他文献
为了适应新能源汽车——电动车(EV)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电机对高性能电工钢板的需求,日本住友金属工业有限公司应用位错强化方法,已经成功研制出一种具有高强度、低铁损的无取
江苏省吴江市民政局精心设计的2008年为民十件实事.目前全面完成。一是低保户危旧房改造。市镇两级财政投入危房重建(改造)资金200多万元.210户低保户住上“安全、实用、卫生、美
2009年11月1~5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与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在广州地铁5号线开展了地铁车站站台火灾、站厅火灾、区间隧道火灾(热烟)的全尺寸实验研究,
灭滴灵已在产科用于防治厌氧菌感染。我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产妇分娩后静脉和脐带血中灭滴灵浓度,从而分析药物的胎盘转运。产妇32人,平均年龄27岁。剖腹产15人,余为阴
摘 要:高职教育在教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每年高职院校都为社会输出大量的实用性技术人才。并且为了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高职院校会对自己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结构进行及时调整。机械教学作为高职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基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信息技术是其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已经被广泛认可,但如何合理利用信
消化吸收发达国家先进技术是开展我国精细农业研究的当务之急。本文对引进的FieldStar精细农业系统DIN9684接口进行试验研究,实现FieldStar与PC机的通信,从DIN9684接口将在Fi
摘 要:文章探讨了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山区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由于地点的偏僻易导致各方面信息的阻滞,因此文章分析了各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心理状态,提出了相應的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把握好大学时光,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走向未来的工作岗位。  关键词:山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各年级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6-0183-02  
摘 要:课程教学作为一种教育具体化模式,其教学质量是高校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根本。文章通过对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在课程教学质量保障基本原则下,构建以课程教学工作全过程组织、开展、协调、监控、评价及反馈为一体的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指导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课程教学;教学质量;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
讨论了基于Web的远程辅导答疑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关键问题的处理方法,系统模仿了在辅导答疑过程中师生单独讨论、群组讨论的模式,该系统具有一定的智能化特征。
山西省平顺县民政局在救灾物资发放中做到“四个到位”:一是及时发放足额到位,切实加强救灾款物的使用原则.提高工作效率.以速度快、质量高、服务好为目标,确保各项救灾款、物资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