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国歌》)的时候,常常让我们热血奔涌,壮怀激烈,但对什么是“血肉长城”,并没有真切的感受。可是,这回我踏进昆仑关,谛视着一幅幅沾着铁血写就的题词、题联,环顾着莽莽苍苍的要塞雄关,要是用“内心震撼”来表达,似乎份量嫌轻,因为内心震撼,有时会在瞬息之间,或可持之不久。那又是什么震憾?那简直是灵魂震撼了!因为回来之后,几天之中,我几乎抬不起头来,脑际间总是萦绕、拷问着这几个词:什么是“国难”、“国耻”?!什么是“国殇”、“国魂”?!
可不是么,上个世纪中国抗战14年,14年之中大大小小的战役数以百计、千计,昆仑关之战,并非是中国战场上最大的战役,可为什么战役之后时间刚过4年,日寇的铁蹄尚在蹂躏中国的土地,而当时的中央政府,就投入不菲的人力、物力,开山劈岭,砌石架,营构这巍峨墓园呢?而且有15位国民党政要在此亲笔题词、题联,其地位之高,政要之众,恐怕在国内遗垒上是绝无仅有吧?!足见这场战役之重要。
不错,这战役确是中国抗日战场上的重大战役,不但战役意义重大,还因为对垒双方都是各自的钢军铁旅。参战的日军是坂垣师团,该师团在东北战场上和苏军有过恶战,赫赫威名;而中国参战的主力是杜聿明指挥的陆军第五军,该军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装备最为先进精良,堪称忠勇精锐之师。敌军在关上死守,我军在下面强攻。据介绍,在昆仑关附近的一个叫石牛岭的441高地,双方你占我夺,你夺我占,来回轮番冲击就有20多回,光肉搏就10多次。最后日军弹尽粮绝,我军以为敌人可束手待擒,蜂涌而上,没想到敌军狗急跳墙,施放毒气弹,同归于尽。光这,我军就惨死700多人。可以说在这块高地上,尸骸累累,堆叠如山,其战之烈,其情之惨,恐怕在战史上,尚不多见。整个战役才10多天,我军损失1.5万余人,敌方死亡4000多人,日军的第五十师团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被我军炮击毙命。至今,60余年过去,故垒犹存,芳草萋萋,放牛的人偶尔还踩到露出地面的白骨。所以,要说“血肉长城”,恐怕441高地的石牛岭,堪称一例了。
听说,10多年前,中村正雄的三位亲属,曾到昆仑关凭吊他的墓地。他们来到关前,踏上331级台阶,每上三级便跪地一拜。这是对日军发动这场血腥战争的忏悔?还是对中村正雄“靖国”亡灵的叩首?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当我得知文化大革命期间,有多少次红卫兵来昆仑关破“四旧”,而被当地的农民兄弟们用水泥灰浆把铭题字迹封存,这才得以完好存留至今,我听罢深深为之感动。这次造访故垒名关,遇见当地一位年过半百的农民,我问他:“当年红卫兵来破‘四旧’,你们为什么敢出来保护?”这位农民回答:“这些军人为国牺牲,是什么‘四旧’?”农民的回答,让我释怀。是的,有什么耻辱、灾难比国耻、国难更令人铭心刻骨?有什么夭殇、魂魄比国殇、国魂更光荣伟大?民族至上,国家至上。没有这种认识,没有这种精神,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让世人所瞩目,国人能不以此为大吗?!
当我们归去,回首夕阳,已含山而下,猛见纪念塔上那颗风融雨剥的十二角星。这颗星让我穿越时间的隧道,走进历史的深层,感慨世事沧桑之余,想起海峡对岸。此岸和彼岸,依然隔着深水一湾。两岸如何达到无“岸”而统一,需要两岸人民的共识和智慧。那么,让我们共同唱起70年前写就的《义勇军进行曲》吧,为了我们的民族,为了我们的国家。
可不是么,上个世纪中国抗战14年,14年之中大大小小的战役数以百计、千计,昆仑关之战,并非是中国战场上最大的战役,可为什么战役之后时间刚过4年,日寇的铁蹄尚在蹂躏中国的土地,而当时的中央政府,就投入不菲的人力、物力,开山劈岭,砌石架,营构这巍峨墓园呢?而且有15位国民党政要在此亲笔题词、题联,其地位之高,政要之众,恐怕在国内遗垒上是绝无仅有吧?!足见这场战役之重要。
不错,这战役确是中国抗日战场上的重大战役,不但战役意义重大,还因为对垒双方都是各自的钢军铁旅。参战的日军是坂垣师团,该师团在东北战场上和苏军有过恶战,赫赫威名;而中国参战的主力是杜聿明指挥的陆军第五军,该军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装备最为先进精良,堪称忠勇精锐之师。敌军在关上死守,我军在下面强攻。据介绍,在昆仑关附近的一个叫石牛岭的441高地,双方你占我夺,你夺我占,来回轮番冲击就有20多回,光肉搏就10多次。最后日军弹尽粮绝,我军以为敌人可束手待擒,蜂涌而上,没想到敌军狗急跳墙,施放毒气弹,同归于尽。光这,我军就惨死700多人。可以说在这块高地上,尸骸累累,堆叠如山,其战之烈,其情之惨,恐怕在战史上,尚不多见。整个战役才10多天,我军损失1.5万余人,敌方死亡4000多人,日军的第五十师团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被我军炮击毙命。至今,60余年过去,故垒犹存,芳草萋萋,放牛的人偶尔还踩到露出地面的白骨。所以,要说“血肉长城”,恐怕441高地的石牛岭,堪称一例了。
听说,10多年前,中村正雄的三位亲属,曾到昆仑关凭吊他的墓地。他们来到关前,踏上331级台阶,每上三级便跪地一拜。这是对日军发动这场血腥战争的忏悔?还是对中村正雄“靖国”亡灵的叩首?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当我得知文化大革命期间,有多少次红卫兵来昆仑关破“四旧”,而被当地的农民兄弟们用水泥灰浆把铭题字迹封存,这才得以完好存留至今,我听罢深深为之感动。这次造访故垒名关,遇见当地一位年过半百的农民,我问他:“当年红卫兵来破‘四旧’,你们为什么敢出来保护?”这位农民回答:“这些军人为国牺牲,是什么‘四旧’?”农民的回答,让我释怀。是的,有什么耻辱、灾难比国耻、国难更令人铭心刻骨?有什么夭殇、魂魄比国殇、国魂更光荣伟大?民族至上,国家至上。没有这种认识,没有这种精神,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让世人所瞩目,国人能不以此为大吗?!
当我们归去,回首夕阳,已含山而下,猛见纪念塔上那颗风融雨剥的十二角星。这颗星让我穿越时间的隧道,走进历史的深层,感慨世事沧桑之余,想起海峡对岸。此岸和彼岸,依然隔着深水一湾。两岸如何达到无“岸”而统一,需要两岸人民的共识和智慧。那么,让我们共同唱起70年前写就的《义勇军进行曲》吧,为了我们的民族,为了我们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