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湿器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enny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t makes people pay attention on air health.
  从“温度”到“湿度”,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提高了一大步。干燥会对人身体造成不适和疾病,还会影响家具、地板、家电等器物的使用寿命。2000年,加湿器的价格首次降到200元以下,使其在这一年热销,之后在普通家庭逐渐普及,这意味着人们对“空气安全”有了更多的关注。加湿器分为超声波加湿器、纯净型加湿器和电热式加湿器三类,工作原理是利用换能器(也叫震荡片)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将水雾扩散到空气中,从而达到均匀加湿空气的目的。加湿器带给了人们一种新的观念:当你不能改变大环境时,你可以尝试改变自己的小环境;“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不再只是单纯的贬义,人人都把自己的小环境搞好,大环境也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其他文献
Ever since APEC Beijing Meeting in 2001, Tang Suit has become a new fashion for Chinese worldwide.  根据惯例,参加APEC会议的各国元首须着东道主为之准备的服装。为2001年上海APEC会议设计的服饰被命名为“唐装”,但是这种服装并未在会议结束后就沉寂,而是风靡了整个华人圈,至今未衰。“唐装”本身
期刊
In the past, traveling to Tibet might be a mission impossible.a remote dream. Today, tourists can not only choose to take besides air fights and or cars, into and out of Tibet, but tourists to Tibet c
期刊
Hand Drier: Say NO to towel for hand-washing!  干手器的广泛使用昭告着“毛巾擦手”这一延续百年的习惯告终。它不但比毛巾更卫生,也比纸巾更环保,借助2003年非典引发的卫生需求,几乎在一夜之间为广大的城市居民所熟悉。据调查中国城市人口每年在卫生间里度过的时间加起来达到两个星期,人们对这一空间的生活质量要求逐步提高。干手器的感应原理有电磁感应、红外感应和手
期刊
Laptop Computer Quality, style, function: The 3 important factors for laptops.   发达城市的商务人士,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使用便于携带的笔记本电脑来办公,可是笔记本电脑在中国的普及,还要从2006年电脑市场大幅降价算起。长期以来,动辄两、三万元的笔记本电脑并非普通用户在买电脑时的首选方案,随着国内科技水平的提高,中
期刊
Equal emphasis on function and style enables the integrated bathroom meet needs of different customers.  卫浴空间是多种类的产品组合,原来消费者都是单件购置产品,为了买齐全套卫浴产品要跑遍装修市场、家电商城,整体卫浴的出现改变了这一个繁琐的程序。另外,在单件商品价廉物美的情况下,消费者便更
期刊
Revolution in Cleaning: Besom is not the only tool!  由英国人发明的吸尘器,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经历了一段时期的销售低潮后,2007年起,吸尘器的销量以每年20%以上的幅度增加。随着消费水平和百姓对居家环境改善的要求日益提高,吸尘器在家庭中的应用正在逐渐增多。除了吸除灰尘之外,在季节变更收藏被褥时,抽掉塑料袋中的空气也是吸尘器
期刊
1945年抗战结束之后,我父亲和我母亲从重庆回到广州,次年我出生。父亲在光孝寺内的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教书,住在连新路,因此买了辆英国自行车上班,那时候广州街上没有多少汽车,广州也不大,骑自行车是最方便的交通方法了。那辆车是英国的“三枪牌”,28吋,有变速器的,变速器在龙头右把手旁边,可以变三个速度挡,全链盒,深绿色,在当时的广州也是非常风光的。后来父亲调到武汉工作,也把这辆自行车带到了武汉,我是
期刊
世界家电行业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契机,从发展照明业开始,逐步生产收音机、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直至开始建立电信系统;第二阶段从1945年开始,家电类产品开始普及,消费类电子产品逐步兴起;第三阶段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小家电开始进入消费者家庭,一些具有个性化、携带方便的电子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第四阶段从本世纪初开始,随着网络和通讯的发展,促进了电器的3C融合和飞速发展。
期刊
设计是什么?我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举办过德国设计150年回顾展,当时博物馆展示的东西就是老百姓家里日常使用的物品,它们是当时生活方式的一个印记,一种代表,受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习俗的影响,成为很多人离不开的设计。有的物品,站在今天,你可以评论说,设计师设计得还不够好,但在当时大家都接受了,并且一直使用了很长时间。我们今天来回顾中国60年日用品设计的变迁,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这引导我们去思考,设
期刊
我是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对通讯、电子类产品有印象是在1963年、1964年。当时没有像现在这么多的电子产品。我记得那时候我家买了个电子管的收音机,上面有显示波长的地方,出声的时候波长一会儿短一会儿长,那时就注意到这个设计,就觉得很有意思。收音机是木壳的,音响的地方用的是布面。“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出现了晶体管收音机,体积比之前的收音机小,大概像砖头那么大小,往往是白色的塑料外壳,表面采用青松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