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毁灭

来源 :学苑创造·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ya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到庞贝古城废墟,已经是第二次了。奇怪的是,两次都深感劳累。平平的路,小小的城,却居然累过跋山涉水。
  开始还不大在意,后来,当腿脚越来越沉重的时候,停步寻找可坐下的地方,突然想起,上次也在这里找过。岂止这里,举头朝前看,一段段路全是最疲倦的图像,一颠一颠地晃动在前年和今年的阳光下。
  想来想去,唯一的原因是,心累。
  心累,不是累在废墟,也不是累在死亡。庞贝古城被火山灰掩埋,发生在公元七十九年八月二十四日,至今已经有一千九百多年了。一千九百年下来,一些即便从来没有遇到过火山爆发的城市也都变成了废墟,因此很难再让我们劳于愁思、累于感慨。
  但是,有一种震撼却穿过一千九百多年的时间直接抵达我们身上,而且显然还会震撼下去,那就是人类群体在毫无预告的情况下集体死亡、霎时毁灭。
  日常生活中的单个死亡、渐次毁灭各有具体原因,而庞贝则干净利落地洗掉了一切具体原因。不管这个人是否心脏有病,那幢楼是否早有裂缝,也不管这家浴室主人与邻居有百年世仇,那两支竞技队的彼此积愤已千钧一发……全部一笔勾销,而且永远也不再留有印痕,一起无病无缝无仇无愤地纳入死亡和毁灭的大网,不得逃遁。因此,走在庞贝废墟间,每一步都牵连着最纯粹的死亡和毁灭,不再羼杂,不再分解,不可躲避,不存侥幸。任何游客既是旁观者又不是旁观者,都在暗暗设想、悄悄移情。
  世上也有另一些集体死亡、霎时毁灭的情景发生,例如地震、海啸,我这次出发前刚去过的日本广岛——当年突然遭受原子弹袭击。这类情景,毁灭得过于彻底,使人难于作毁灭前后的直接对比。庞贝的毁灭独独是由于火山灰的堆积,连火山熔浆都未曾光临,于是千余年后发掘出来,竟然街道、店铺、庭院、雕塑一应俱全。不仅如此,街石间的车辙水沟、面包房里的种种器皿、妓院里的淫荡字画、私宅中的诡异秘室,全都表明人们刚刚离开,立即就要回来。谁知回来的却是我们,简直是仙窟千载、黄粱一梦。
  使我久久驻足的是那两个剧场,一大一小。大剧场是露天座位,我算了一下,可容四五千观众;小剧场有顶盖,可容千余观众。这两个剧场和一座神庙组成一个结构紧凑的建筑群,外面有广场和柱廊。广场上的树现在已长得很大,绿森森地让人忘记毁灭曾经发生,只以为剧场里正在演戏,观众都进去了。
  今天我在两个剧场的环形座位上方分别走了一遍,知道出事那天,这里没有演出。
  灾难发生的时候是中午。在缺少安全光源的时代,夜间演出不多,更多的是下午。那么如果灾难来得晚一点,这儿可能出现台上台下混成一体的真正大悲剧。从大剧场观众席上支撑遮阳大篷的柱桩遗迹看,坐在这里看戏的观众会比街上的市民晚一点发现云色的变化、灰潮的飞泻,因此也就迟一步感知灾祸的将临。但一旦发现和感知,状况将更加凄惨。
  我们说那天出事的时候没有演出,是因为十九世纪的考古学家们在清理火山灰的凝结物时没有在这里见到可认定为观众的大批“人形模壳”。什么叫“人形模壳”呢?当时被火山灰掩埋的人群,留下了他们死亡前的挣扎形体,火山灰冷却凝固时也就成了这些形体的铸模硬壳。人体很快腐烂了,但铸模硬壳还在,十九世纪的考古学家一旦发现这种人形模壳,就用一根管子把石膏浆缓缓注入,结果剥去模壳,人们就看到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连最细微的皮肤皱纹、血管脉络都显现得清清楚楚。这个办法是当时庞贝古城挖掘工作的主持者费奥莱里发明的,使我们能够看到一批生命与死神搏斗的最后状态。
  我所看到的这种人体遗形,大多是痛苦地躺在地上或台榻上挣扎,只有极少数靠壁站着。在这样的灾难中居然能站着死亡,让人顿生敬意。在一个瓦罐制造工场,有一个工人的人体抱肩蹲地,显然是在承受窒息的晕眩。他没有倒地,只想蹲一蹲,小憩一会儿就站起来。谁知这一蹲就蹲了一千多年。更让他惊讶的是,重见天日之时,发现自己的身体竟然变成了自己的作品,都成了硬邦邦的石头。
  因此,庞贝废墟中这位抱肩蹲地的工人,仿佛是又一座《思考者》雕塑,思考着人类如何异化为劳动对象,然后以身作则。
  庞贝城灾难降临之时,倒是处处闪烁着人性之光。除很多人体遗形表现出的保护儿童和老人的情景之外,我心中最高大的人性形象是一个有名有姓的人,他就是《自然史》的作者老普林尼。
  称他老普林尼,是因为还有一位小普林尼,是他的外甥,后来又收为养子。这位小普林尼是罗马帝国历史上著名的散文作家。罗马的散文有很大一部分其实是书信,这种传统是由西塞罗发端的,小普林尼承袭这一传统,成了写漂亮书信的高手。我在几年前曾读到过中国学者朱龙华教授写的《罗马文化与古典传统》一书,对朱教授细致分析的从西塞罗到小普林尼的文学表达方法很感兴趣,后来就在小普林尼的书信中发现了他向一位历史学家讲述庞贝灾难的那一封,其中提到了老普林尼牺牲的过程。这是人类从这场灾难中唯一接收到的一个现场幸存者的完整叙述,何况他正巧是个散文家,其珍贵程度,自可想像。
  老普林尼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又是当时意大利的一位重要官员,庞贝灾难发生时他担任意大利西海岸司令又称地中海舰队司令。真不知道他长达三十七卷的巨著《自然史》和其他百余卷的著作是怎么抽空完成的。
  据小普林尼信中记述,出事那天中午,老普林尼听说天空出现了一片奇怪的云,便穿上靴子登高观察,看了一会儿便以科学家的敏感断定事情重要,立即吩咐手下备船朝怪云的方向驶去,以便就近观察。
  但刚要出门,就收到了维苏威火山附近居民要求救援的信。他当机立断放弃科学观察,命令所有的船只都赶到灾区去救人,他自己的船一马当先。烫人的火山灰、燃烧过的碎石越来越多地掉落在船上,领航员建议回去,老普林尼却说:“勇敢的人会有好运。”他命令再去救人。作为舰队司令,他主要营救逃在海上或躲在岸边的人。他抱着瑟瑟发抖的朋友们,不断安慰,为了让他们镇静下来,自己满面笑容,洗澡、吃饭,把维苏威火山的爆发解释为由炉火引起的火灾。他甚至在火山灰中酣睡,直到别人担心他被埋没,把他叫醒。最后,他号召大家去海滩,因为那里随时可以坐船逃离,但到了海滩一看,火山爆发引起大海发狂,根本无法行船。
  大家坐在海滩上,头上缚着枕头,以免被碎石伤害。但是,火焰越来越大,硫磺味越来越浓,人们开始慌乱奔逃,却不知逃到哪里去。就在这时,老普林尼突然倒地,他被火山灰和浓烟窒息而死,终年五十六岁。
  因此,庞贝灾难的牺牲者,不仅仅是普通市民,至少还有一位,欧洲古代最博学的科技史家。
  小普林尼那年十八岁,竟然侥幸逃出来了。这封信是二十五年之后写的,那时他已经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我之所以对这位因窒息而闭眼的老普林尼深深关注,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在欧洲较早地眯眼远望,看到了中国。
  我没有读过他的《自然史》,据朱龙华教授在《罗马文化与古典传统》一书中的引述,老普林尼已经写到中国人“举止温厚,然少与人接触。贸易皆待他人之来,而绝不求售也”。他当时把中国人叫成“塞里斯人”。
  他说这句话的时间是那么早,比马可·波罗来华早了一千二百年,比利玛窦来华早了一千五百年。他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中国人的这些特点的呢?大概是几度转说,被他打听到了。作为一个科学家,他会筛选和分析,最后竟然筛选出了“举止温厚”这个概念,把儒家学说的基本特征和农耕文明的不事远征,都包括在里边了。
  他写《自然史》的时代,在中国,王充在写《论衡》,班固在写《汉书》。庞贝灾难发生的那一年,班固参加了诸儒在白虎观讨论五经异同的会议,后来就有了著名的《白虎通义》。这也就是说,中华民族虽然已经拥有了先秦诸子以及屈原、司马迁,此时还正在构建自己更系统的精神基座。
  “举止温厚”的王充、班固他们不知道,在非常遥远的西方,有人投来关注的目光。但那副目光已经在轰隆轰隆的大灾难中埋葬,埋葬的地方叫庞贝。
其他文献
午后的阳光,零碎飘散。趁着暖化人心的清风,垂落在湖边的绿树旁,少女的书页上。  飞鸟映着天的金边飞行,羽翼上镶着层层金光,如同只只着金边衣裳的小小精灵。轻灵飞快,展翅而过。  你撑起小小的白伞,善良地为小蜗牛遮了阳。  渐行渐远,留下了一串串小脚印。微风扯起你轻盈飘动的裙角,恰如此刻春意,撥动每一个人的心弦。  远方,有值得眺望的风景吗?还是有着永不间断的欢声笑语?  若不能驶向彼岸,那就请,时间
坚果兄弟并不是一对兄弟,而是一个以梦为生的年轻人。他是一名独立艺术家,曾经策划发起过“30天就倒闭书店”的行为装置展,也曾出版过诗集《三又五分之一分钟》。他是“不折腾会死星人”,“折腾”和“瞎弄”是他的标签,他说自己是一个“住在自己理想的乌托邦里无法自拔”的人。“这个社会确实很残酷,活一天就做一天自己想做的事吧!”这是坚果兄弟生活的原则。  打开坚果,以梦为生  为什么起“坚果兄弟”这个奇怪的名字
火灾发生时,最关键的动作就是要捂住口鼻,防止吸入煙雾。这款小型烟雾过滤鼻塞只有钢笔帽那么大小,需要时向两边掰开即可佩戴。它能有效过滤烟雾,帮助你迅速、安全地逃离火灾现场。  (设计师:Hyun Yeol Shin)
划分月牙形      若把图7-3a所示的月牙形用两条直线分成六部分,该怎样画这两条直线呢?(时间限制:3分钟)  解答:请你尝试着动手画画,实在画不出来,就看看下面的答案吧(图7-3b)。将图中A、B、c、D四点联成AB与CD两条直线,即可将月牙形分成六部分。  对于这类问题,只凭脑子空想,效率是不高的。慢吞吞地想来想去,还不如用两根小棍在图上摆摆看更好些。如果注意到月牙的形状,两条线可能有对称
洗手是大家平时最常做的事情,除了用肥皂、洗手液洗手,你还能想出什么花样?浙江大学的李启章、陈璞阳等7名“学霸”成功发明了用空气来洗手的装置。将手放在水龙头下方,通过红外线感应,水龙头内喷出雾状水滴和高速气流,洗手的效果与水洗无异,但用水量可以节省90%。  用空气洗手的念头产生于2014年,学过流体力学的李启章、陈璞阳在一次洗手时突然冒出了这个念头,为了实现它,他们开始查资料、请教老师,因为要用到
【摘要】本文分析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供需矛盾,针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落后、校企合作不够紧密等问题,提出建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掌握企业需求动向来培养人才、加强校企合作、整合课程设置、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等措施,培养企业需求的高职市场营销人才。  【关键词】企业需求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 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
不少交通事故是因为能见度低而造成的,除此之外,荷兰一家设计公司还发现斑马线本身的可见度低也是造成事故的一个因素,特别是夜幕降临之后。为了让斑马线变得更加醒目,该公司研发了会发光的斑马线,它由长200厘米、宽50厘米的数块LED发光元件构成,这些组件内置了传感器,可以记录通過它的行人和车辆的数量、车速及载重灯数据,还能根据一个地方的具体情况开启或者关闭。目前它们已经在荷兰的Eerbeek用起来了。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开班会时老师在讲台上唾沫横飞,而你却觉得索然无味、百无聊赖;或者绞尽脑汁地做作业,却百思不得其解……在这些时候,出现在你眼前的纸张便成了思想信马由缰的草场,各种图案在你笔下奔涌而出,就像马儿飞驰掠过一道道风景,奇幻、美妙,又不可言说。  我们经常会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创作出许多“美术作品”,比如电话记事笺上、草稿纸背面、笔记本旁边,这边一堆十字,那边一个方格,甚至是更加稀奇古怪的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现状和高职院校对高职学生就业价值观引导存在的问题,提出从专业价值观角度引导学生就业观和择业观、从专业价值的角度进行早期的宣讲、从教学过程培育学生对专业的热爱、从专业改造的角度提升专业的核心价值、从提高专业实践的角度引导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职业观、从社会对专业需求的角度引导学生服务社会等措施,从而加强专业教师对高职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引导。  【关键词】专业教师 高职学
近日,在钦州市浦北县越州大桥的桥底墙面上,突然悬挂起了几件衣服,这可不是哪个小商贩的摊点,而是几位年轻人为了将多余的衣物送给有需要的人而发起的活动。因为担心有需要的人当着他们的面会不好意思取走衣服,所以发起者们在把衣服挂好以后就离开了。这段时间,衣服有人取走,也有人把自己多余的衣物拿来挂。  “我们只是想让需要衣物的人有个温暖的冬天。”组织者之一的朵朵说,“我们希望这面‘爱心墙’能一直存在,希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