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慈爱心图书室落户延安六校每校获赠价值10万元的图书3700册

来源 :慈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q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12月21日,文安驿小学学生高雅帆捧着一本图书激动地说:“我来自梁家河村,这里是习近平爷爷当年插队的地方,从小就听老辈人讲,习爷爷在这里条件虽然艰苦,可坚持学习,时常挑灯夜读。现在条件好了,我们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今天中慈爱心图书室捐给我们很多书,我一定要好好学习, 珍惜这个机会。”
  2017年12月20日至22日,中慈(金米莱)爱心图书室捐赠仪式分别在延安市洛川县菩堤小学、延川县文安驿小学等六所学校举行,每校获赠价值10万元的图书3700册。
  中慈爱心圖书室捐助项目是张倩玉女士于2011年在中华慈善总会发起设立的。该项目开展以来,得到很多爱心人士,包括港澳台乃至国际爱心人士的热心支持。仅2016年以来,该项目已向全国各地捐赠“中慈爱心图书室”约500个。此前,延安已有四所学校获赠图书各3700册,这次又有六所学校获赠中慈爱心图书室,分别是洛川县菩堤小学、宜川县第一小学、延川县文安驿小学、延川县东关小学、甘泉县石门学校、宝塔区桥沟小学。每校价值10万元的图书3700册,至此,延安共有10所学校获赠图书37000册,价值100万元。仪式上,各县区慈善协会会长和学校校长分别为爱心图书室揭牌,向中华慈善总会和金米莱集团赠送锦旗表示感谢, 现场为小学生赠送了图书。
  张倩玉女士是中华慈善总会第三届荣誉副会长、永久理事,亦是中华慈善总会大众慈善促进委员会会长,一直关心和支持延安的慈善事业,浓厚的延安情结使她对慈善助学、关爱儿童特别热心,热切希望通过捐赠图书,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点燃一盏盏智慧明灯,帮助他们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启迪思想,健康成长。
  智慧点亮人生,爱心传递希望。一本书或其中的一句话,也可能改变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一个人的一个善举,便能温暖一个孩子无助的心灵。延安市慈善专员刘春玉在各校捐赠仪式的讲话中要求学校管好用好这批图书,组织师生开展“三个一”活动,读一本好书,做一件善事,写一篇文章,让慈善文化在校园绽放,让慈善美德在校园内外发扬光大,用慈善和智慧的甘霖哺育祖国的下一代茁壮成长,放飞梦想,报效祖国。
其他文献
佩尔来到街头餐厅吃饭, 感到那个胖女服务员滿脸阴云, 她把菜单夹啪地摔下, 粗声大气地问:“吃什么?点!”佩尔立时气饱了, 好歹要了些面包奶酪。过了好一会儿, 胖女服务员才慢慢蹭来, 很不耐烦地把面包奶酪重重地放在桌上, 眼睛里滿是厌恶。佩尔匆忙吃完, 扭头逃走, 没给胖女服务员一文小费。  他心里郁闷,来到朋友家诉说此事。朋友是位心理咨询师。朋友问:“对胖女服务员, 你为什么要选择这种印象呢?”
打开并未尘封的记忆:  2009年8月15日,一位肺腺癌病人正情不自禁地表达对樊青霞医生的感激之情。  2008年,这位肺癌晚期患者到医院做了切除手术,而后又接连化疗4次。也就半年之后的2009年元月份,患者又出现咳嗽,痰里有血等症状。他只好到医院检查,拍CT片后,确定是病情复发了。得到这个消息,他的心凉透了,觉得没有什么希望了,甚至想到了放弃治疗。这时,经病友推荐,他找到樊青霞大夫。樊青霞医生仔
近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据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经济总量紧随美国之后在世界各国GDP排名中位居第二。在良好的经济大环境下,中国大陆民众也相应地积累了一定数量的个人财富。同时,受义务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扩招的影响,中国大陆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国民素质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在全球各国正在为恐怖主义、难民危机和失业问题而
陕西省慈善协会  “三大节日”救助活动  1.春节送温暖活动(第十二届):全省筹集888.7万元(省慈协筹集资金385.81万元、市县筹集资金502.9万元),救助4.18万户。  2.“六·一”儿童节送爱心活动。全省共筹集资金(物)470.4万元,资助贫困儿童3.787万名。  3.“九九”重阳节送关心活动。全省共筹资金574.105万元,救助贫困老人2.116万人。其中省慈协筹集资金218万元
走正确的路,放无心的手,结有道之朋,断无义之友,饮清净之茶,戒色花之酒,开方便之门,闭是非之口。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世间的大人都為生活的琐屑事件所迷着,都忘记人生的根本。  哭的时候用全力去哭,笑的时候用全力去笑,一切游戏都甩全力去干。  正当的游玩,是辛苦的安慰,是工作的预备。  人间最富有灵气的是孩子。  青春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名词!自古以来的人都赞美它,
今年3月5日,是雷锋同志因公殉职50周年,也是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49周年。雷锋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人物。今天的年轻人可能听起来有点陌生,但雷锋精神却生生不息、历久弥新,从未间断过、忘却过、丧失过。什么是雷锋精神呢?简洁地说,就是热爱党、热爱祖国、艰苦奋斗、助人为乐,甘当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50年来雷锋精神一直激励
山东省济南市济南中学39岁的历史老师刘战军为照顾困难学生情绪,便匿名长期资助他们。如今,他的这一举动带动了更多人加入到匿名捐助的队伍中。他时刻心系学生,受伤后坚持拄拐上课;他热心公益,与妻子一同准备捐献遗体、角膜。  照顾困难学生自尊,匿名爱心捐助  2000年,刘战军大学毕业,成为济南中学的一名高中历史老师。2004年,当班主任后,他发现有些学生家庭困难,便决心帮助他们,不时捐钱捐物。  济南中
难忘的“夜”  1946年,我在武乡县政府工作,年仅16岁。这年深秋的一个夜晚,给上级机关送完一份急件后,往回赶路,天已黑了。为了抄近路,我选择了乡间小路。  路很难走,我走的又是羊肠小道,道路两边杂草丛生,有的路段被草丛覆盖,眼前的小道模糊不清。我一个小孩在漆黑的夜里,走在这远离村舍的荒山野岭上,心中十分恐惧。我眼睁睁地盯着前边的路,生怕一时疏忽走错。当走到一堆坟地边的小道时,阴森森的松树林在山
为了加强我校学生行善习惯的养成,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给学生讲慈善,倡议学生做慈善,将慈善教育贯穿于每科课堂。无论是哪个学科,以教研组为单位,每月上一节慈善课,让慈善教育无处不在,让慈善在孩子们心中成为无须别人提醒的习惯!在每月的慈善周主题升旗仪式上,向全体学生发出“日行一善”的倡议,各班级结合班级具体情况开展主题班会,这一系列活动无不在教育学生做善事,正言行,树善德,扬正气。  “勿以善
几年前,我还在一家大型兵工企业工作。当时,由于工作的需要,单位安排我管理企业的图书馆。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这个图书馆当时免费对外开放。谁想来借书看书,都成。不过,当时一个读者把我烦透了,打心眼里烦!  那个读者是个老头,至少70岁了,背驼得厉害,老头风雨无阻,几乎天天泡在我们图书馆的报刊阅览室里。不仅如此,在所有读者中,他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每天一开阅览室的门,本来不到开馆时间,他都会跟着我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