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位理论视域下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lena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定位入手,对生态位重叠导致人才培养区分度不高、生态位宽度窄小导致教育资源开发不足和生态承载力感知不足引起教育环境恶化等生态位视域下的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困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为例,提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生态定位、重构“教学服务型”教学体系、拓展“应用技术型”实践资源和完善“全方位立体式”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模式。
  [關键词] 生态位;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农村区域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8-0036-02
  自1999年第一所独立学院成立以来,已有十余年发展历史,办学规模约占本科教育规模的17.8%左右。根据2015年教育部公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精神,将引导一批独立学院发展成为应用技术类型高校,意味着独立学院发展所面临的竞争愈发激烈。本文从如何借鉴生态位理论的合理内核,找准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定位角度进行探索,以期为独立学院探寻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参考。
  一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定位
  在自然界,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时间和空间位置取决于其物种特性和行为特征,使得每一个特定的区域与在该区域范围内活动的生物之间有着某种内在的关联与相互作用,如芭蕉生于热带而企鹅悠游于南极。这种“生态位”的形成,使得自然界中不同物种各自发挥比较优势以获得生存空间的同时,也促使自然界不同物种各司其职,共同发展[1]。
  高等院校作为社会的活动主体之一,可视为一个生物组织体,以生态位理论研究之。高等院校的所处区域、学生素质、师资力量、历史积淀等社会基础构成其生态位基础。在教育这个生态系统中,高等院校与生物物种一样,受其历史时期、环境条件、办学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形成错落有致的“教育生态位”现象[2]。
  当研究对象进一步具体到独立学院,这一介于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两种办学类型之间的本科层次高校的时候,如何审视其自身条件,找准发展定位,是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更是独立学院得以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中,指出独立学院应确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可谓是独立学院在教育生态系统中谋求发展的重要前提。建立起与人才培养定位相匹配的教学体系,才能为自身发展赢得更加广阔的生态空间。
  二 生态位理论视域下的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困境
  1 生态位重叠导致人才培养区分度不高
  独立学院成立之初,多依托母体高校办学资源,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资源、课程体系等方面沿用普通本科高校的办学思路,造成“生态位重叠现象”,进而导致独立学院培养出的学生在知识能力结构方面与普通本科高校学生相似。但是由于独立学院生源特征比之普通本科高校,有着入学分数较低,学习自觉性不足等差距,使得独立学院毕业生在与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在同一生态位竞争的过程中往往处于劣势,一方面,既不符合国家对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要求,另一方面,又不能较好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让独立学院在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 生态位宽度窄小导致教育资源开发不足
  生态位宽度的拓展,要求高等院校应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充分发掘办学资源,以优化办学基础条件、提升办学资源水平,从而优化人才培养质量。然而,区别于普通本科高校的是,独立学院作为教育大众化时代背景下依托社会力量办学的高等院校,缺少来自于政府的办学经费支持。在办学效益的驱使下,使得独立学院往往从经济理性角度难以做出大力度加大教育资源投入的选择。
  3 生态承载力感知不足引起教育环境恶化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生态承载力,用于表达区域范围内存在的同一物种容纳量。高等教育的生态承载力要求在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进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人才培养[3]。相较于理工类专业而言,由于经管类专业建设过程中所需投入的实验室、实习实践基地等建设成本较低,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较为旺盛,几乎成为独立学院发展初期专业开设的必然选择,其招生数量往往占学院总人数的1/4甚至更多。然而,近十年来大量、相似的人才输出,使得财务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曾经热门专业成为人才输出过剩,进而被限制招生规模的“黄牌专业”。
  三 生态位理论视域下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为更好地走出独立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的困境,应在生态位理论指导下,找准应用型人才培养生态位,从重构“教学服务型”教学体系、拓展“应用技术型”实践资源、完善“全方位立体式”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生态定位
  与普通本科高校相比,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应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与高职高专院校相比,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应有更扎实的知识基础、更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性。以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为例,人才培养目标为“知三农、懂经济、善管理、会规划”,应具备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农业科学知识,掌握农村区域发展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级政府部门、各类相关企业等从事规划设计、经营管理、推广咨询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2 重构“教学服务型”教学体系
  区别于一般普通本科高校以理论研究见长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实践见长的教学体系构建,独立学院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应服务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服务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在学习相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凸显区域性应用型知识的学习,尤其要注重开展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实验与实践活动,让教学体系成为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依托[4]。以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为例,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除了遵循《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和农林经济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所要求开始的基本课程外,在选修课中,分成农村发展规划与设计、农业多功能性产业和区域发展与乡村治理等3个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块,并开设“农业现代化专题”“闽台农业合作专题”“福建乡土文化专题”等课程,以更好地对接区域社会经济服务。
  3 拓展“应用技术型”实践资源
  大力开发教育资源,尤其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的实验实践教学资源。以农村区域发展资源为例,一方面,大力建设校内实验室,如农村发展规划实验室,通过上机实训、模拟实验等形式,增强学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休闲农场等进行规划设计的能力;另一方面,应大力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对往届毕业生就业岗位情况进行深入分析,针对性的建设相应实践教学基地,包括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实践基地、家庭农场实践基地以及农业主管部门下属实践基地等。加强校内导师与校外实践导师的配备,让学生通过课程实习、暑期社会实践锻炼、毕业实习等环节的实践,提升实践能力。
  4 完善“全方位立体式”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为更好地感知教育环境,以及时调整人才培养体系框架,应建立起多元主体参与的全方位立体式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一是加强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大环境的分析,科学预测人才培养需求;二是加强对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调研,尤其是对用人岗位、实践基地相关人员进行走访与座谈,找准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切入点;三是加强对学生人才培养满意度调研,根据学生需求及时调整教学体系和相应教学环节。
  参考文献
  [1]汪建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生态位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2(4).
  [2]吴娟.基于生态位原理的地方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慕课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12).
  [3]蔡伟.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生态位优化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19).
  [4]胡晓峰.基于高等学校分类优化的教学服务型大学定位研究[J].经济师,2012(6).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结合疫情期间,笔者在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中开设的线上“数字影视导演基础”课程的教学经历,从教学内容与设计、师生互动方法探索、朋辈督导路径拓展等角度,就如何提升影视艺术创作类课程的线上教学互动效度,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简要阐述。   [关键词] 疫情;影视导演创作课;线上教学的互动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
期刊
[摘 要] 当前,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已成为绝大多数独立学院适应经济及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汇华学院明确自身发展定位,紧紧围绕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这个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狠抓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声誉显著提高。借鉴其经验,要不断推动独立学院转型,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使独立学院长久生存,并成为促进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新媒体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大学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利用好该技术,这样才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这些问题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发挥新媒体的教育引导作用,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他们以后的工作、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创
期刊
[摘 要] 高校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对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该根据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现状,从少数民学生的特点和规律入手,积极探寻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构建合理有效的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确保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现状;模式  [中图
期刊
[摘 要] 本文围绕如何开展水质工程学研讨性课程这一问题展开探讨,分析了研究性教学的基本形式与特点,结合典型案例设计了研讨教学方案和流程。在课程教学和评价多个环节进行了研讨课教学改革的实践,包括教学内容、问题设计、教学实施以及考核评价等。通过两届学生的实施效果来看,研讨课程的开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研究探索的能力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水质工程学;研讨课;考核评价  [中图分类号]
期刊
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推动和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突破口,并将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支撑。  转变人才培养观念,系统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政府、高校要建立一种面向全体学生、贯穿全程培养的创新人才培养新理念,构建与高校办学定位相适应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意识与能力。创新创业教育的源头是创新,聚焦在教育,精髓是通过
期刊
[摘 要] 新形势下,有效的课堂提问策略为教育工作者所提倡和推崇,如何实现课堂有效的提问显得非常重要。有效的课堂提问,要求高校教师首先熟悉并研读教材,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其次,教师提问要注重技巧,所提问题使学生感兴趣。再次,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魅力,与学生友好相处。  [关键词] 新形势下;高校有效课堂;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
期刊
[摘 要] 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是基础性和综合性的技能课程。要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大学英语各项的技能实训培养是必须的,对学生加强课外实训的培养、监控和评估也是需要的。通过行动研究发现对非英语专业大专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和语法方面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培养,同样有利于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A级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 大学英语;实训;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行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 行走的课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一种新探索和新尝试。其创新特点是让大学生们充分地身临其境,亲身体验和亲身感受自然及人文环境,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将生硬的内容生动化,把理论和实践充分地结合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行走的课堂;社会治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
期刊
[摘 要] 目前高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课堂消极行为,严重影响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本文以S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发现S大学在校大学生发生课堂消极行为的状况比较普遍,并呈现出明显蔓延趋势。在分析课堂消极行为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改善课堂消极行为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课堂消极行为;成因;对策  大学生课堂消极行为指的是大学生在课堂教学期间做出的违反课堂行为规范、影响正常课堂教学秩序的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