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流动性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者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现有文献对商业银行流动性产生的根源及其影响因素已有非常广泛的研究,但对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各因素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程度还缺乏深入探讨,对宏观流动性与商业银行流动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商业银行如何适应经济环境和银行业务的不断创新发展,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向流动性不足转换的“拐点”,可能因某一事件的触发而出现,形成流动性危机,需持续跟踪研究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流动性不足;流动性过剩
中图分类号:F83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7)06-0013-04
流动性风险以其不确定性强、冲击破坏力大的特点,而被称为“商业银行最致命的风险”,加强流动性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者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近二三十年来,银行系统内不断出现的流动性问题,一直引起学者和有关当局的高度关注,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相关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和扩展。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人们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认识在不断深化,管理策略也经过了多次的改进和调整,并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银行业务的发展而演变。但是,近年来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变动频率加快和波动幅度加大,流动性过剩和流动性不足转换可能是转瞬之间,给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加强流动性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综述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与理论演进的相关文献,并介绍了当今从宏观角度讨论国内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为进一步探讨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寻找方向。
一、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问题产生的必然性
在利率市场化、合约标准化的现代金融市场中,银行被看作是为资金需求市场提供流动性的做市商,从而通过对流动性风险的规避来提出银行的定价决策。因此,一家银行在其需要资金时,能以合理的成本得到可支用现金,该银行就被认为是具有流动性的。一家具有流动性的银行在需要资金时,或是拥有适当数量的可支用现金,或是通过借款或售出债券,都可以迅速筹集资金。对流动性问题的产生,以及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于仁智各有见地,归纳起来不外乎商业银行内外两方面的因素。
从内部来看,一是由商业银行服务的本质所决定。商业银行所提供的服务,实质上是一种流动性的转换。相对而言,商业银行的资产方业务,例如贷款是缺乏流动性的;而负债方业务,例如存款则相对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作为中介,商业银行的职能就在于这一流动性的转换,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化为高流动性的债务,在这一转换中,商业银行具有所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中的最高效率。但这也从根本上带来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问题。二是流动性风险源于资产负债盈利性和流动性的矛盾(王文华,2000)。银行资金来源的不确定性造成了负债流动性约束;贷款和投资的流动性差,其风险增加了它们的不确定性,即资产的流动性约束。但这只是表面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盈利性和流动性这两个目标之间的矛盾(牛兴元,2004)。三是资产和负债期限的不匹配、银行对利率变化的敏感度以及试图保持公众对银行的信心都是流动性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首先,流动性风险根源于供给与需求的不相匹配,主要有超负荷经营、期限搭配失当、资产质量恶化、信誉不佳导致资金筹措难度加大、对客户的需求估计和准备不足等(乔海曙,熊正德,2000)。存贷款期限不匹配、信贷资产质量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施使流动性风险问题凸显。不良资产增加、经营管理不善、资产种类单一及筹资渠道狭窄等问题已在不同程度上加剧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沉积。其次,商业银行在流动性管理方面认识和实践不足、自身规模限制也是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产生的重要内部因素。
从外部来看,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程度日渐加深,国际金融环境更趋复杂,对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分析不能再局限于封闭环境,需要将其纳入到更加开放的环境中。金融法规、货币政策、经济周期、汇率制度、资本流入、债务和赤字等都可能带来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一是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金融市场不发达、负债市场的约束等,都是产生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主要因素。二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央行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矛盾、资本市场不发达、利率未市场化等给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造成重要影响。三是商业银行面临的其他风险。影响流动性的风险主要包括声誉风险、战略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价格风险和交易风险。如果这些风险未能得到很好控制,它们最终会破坏银行的流动性。
总而言之,流动性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者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是由商业银行的服务本质所决定的,由于内外因素的变化,其流动性现状会有不同。尽管现有文献对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内外部因素的探讨已非常广泛,但对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各因素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程度还缺乏深入探讨。
二、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及其理论演进
随着经济金融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商业银行业务的逐渐发展,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策略在不断改进,并且日益完善和成熟。相应地,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理论也在商业银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经历了长期的演变。
(一)资产流动性管理策略
资产流动性策略是早期流动性管理策略,就是将一部分非流动资产转换成流动性资产。从商业银行产生直到20世纪60年代,西方商业银行听强词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主要是针对资产管理而进行的。传统的方法是将一部分非现金资产转换为现会资产,后来逐渐演化成除保存一部分现金资产即一线准备外,还持有一部分既可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流动性,又能满足一定盈利的短期国库券、同业拆放资金、向其他银行存入往来存款等二线准备金。这种策略的优点是风险相对较小,但存在较大的机会成本,因此适宜稳健型经营的小银行。资产流动性策略相应地产生了资产管理理论。它强调资产是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业务以及以流动性为先的管理理念,先后经历了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三个阶段。该思想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100多年里,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及商业银行在金融业中的地位巩固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负债流动性管理战略
负债流动性战略就是靠借入负债来满足流动性要求。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新的筹资、融资工具不断涌现。美国花旗银行首创的大面额可转让存单问世,为商业银行主动吸收新的资金来源开拓了一条崭新的途径。银行开始通过货币市场借款及购入负债来满足流动性需求,大银行甚至靠短期借款满足全部流动性需求。这些变化导致商业银行传统的稳定的资金来源受到了其他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威胁和冲击。与传统的资产 流动性战略相比,以前的管理方式主要是从资产的角度来考虑怎样满足流动性,而负债流动性管理策略则认为银行可以通过货币管理来获取流动性,强调通过一系列新的金融工具来筹资。传统的运用储存的流动性来满足贷款需求只不过改变了资产的构成,而用这类新的金融工具筹资。银行的资产将会增加。这样,银行不用储存大量的流动性,可以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效益更好的贷款或其他中、长期投资项目上,收益就能得到增加,但面临的风险也大大增加。负债管理方法主要有储备头寸负债管理和贷款头寸负债管理两种,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一系列的工具,如同业拆借资金、大面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欧洲美元存单、旧购协议等。由此,负债管理理论也应运而生,它强调银行不能单纯依靠吸收存款这种被动负债方式,而需要大力发展主动型负债方式,向外借款。负债管理理论主要经历了“银行券理论”、“存款理论”和“购买理论”等。
(三)平衡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战略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负债管理方式的成熟、利率的更为多变及金融风险的加大,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的方法大行其道,这种思路也反映在流动性管理战略中。平衡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战略的基本思路是从资产和负债两方面满足流动性需求,做法是将未来的流动性需求划分为预期的流动性需求和未预期的流动性需求两部分。对预期的流动性需求,一部分以资产方式储存(主要是持有可转换证券和在其他银行存款),一部分由往来银行及其他资金供应商事先以信贷额度给予支持。对于未预料的流动性需求则临时由短期借款满足,对于长期滚动性需求做出预测,通过能滚动变成现金的中、短期贷款和证券满足。具体来说,资产负债管理主要是通过对资产与负债各个项目偿还期限的对称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各负债项目的成本、创利水平及各资产项目的利润、收益水平。按照利润最大化的要求,对资产与负债数量和期限的对称关系进行替代配置,以调整资产与负债结构,实现信贷资金的优化配置,以达到少投入、多创利的日的。资产负债管理的方法较多,最主要的有资产负债累计缺口管理和资产负债利率敏感性管理。
对应地,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产生了。该理论并不是对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的否定,而是吸收了这两种管理理论的合理内核,并对其进行了发展和深化。资产管理理论过于偏重安全性和流动性,在一定条件下以牺牲盈利性为代价,不利于鼓励进取精神。负债管理理论虽能较好地解决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的矛盾,能发挥银行家的进取精神,但更多地依赖于外部条件,往往带有很大的经营风险。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强调对银行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全面的管理,不偏重某一方,从资产和负债两方面结合起来保证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保证资产负债结构的及时性、灵活性,以此保持流动性供给能力。
(四)以金融创新为特征的表内表外统一管理策略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结构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货币当局放松了对金融业的管制,金融自由化与全球化趋势日渐形成与发展。这种背景造成了大量工商企业介入金融业,从而使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和利润空间受到金融市场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巨大竞争;同时世界经济相对稳定发展,通货膨胀率下降,而银行业以存贷利差为主的实际收益也逐渐下降,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这些因素都使得银行的传统业务经营走入困境。针对经营条件的变化,西方商业银行开始在资产负债表以外做文章,不断进行金融工具的创新,采取了存贷款差额管理策略、资产证券化、远期市场套期保值、存贷款定价策略等方法对银行的负债和资产进行科学控制,从而降低银行的经营成本、提高利润和控制风险。金融创新衍生产品和更加富有流动性的市场使得商业银行积极主动的投资组合管理成为可能,信贷风险可以通过对冲或购买保险以及直接在二级市场上出售等一系列方式得以消除。尤为重要的是,在经营条件变化带来的压力下,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大的商业银行开始把营销心从公司客户向个人客户转变。以此为基础,这些银行从公司银行向消费者银行转变,大力发展表外业务和理财业务。到20世纪90年代,对消费者的服务收益已经超过了企业贷款所获得的收益。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这也反映出消费者账户存款从储蓄和信贷机构向商业银行转移的趋势。这些金融工具的创新和表外业务的开展,大大提高了银行服务的质量和范围,增加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创造了信用,弥补了资金缺口和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运营成本。但以金融创新为特征的表内表外统一管理策略在导致银行资产流动性提高的同时也要求银行敢于承担更多的风险,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要求也更高了。
与表内表外统一管理策略对应的是资产负债表内表外统一管理理论。这一理论从形式上看是资产负债管理由表内向表外扩展,但实质上极大丰富了金融风险管理及资产负债管理的内容,同时也使得包括流动性风险在内的金融风险管理及资产负债管理日趋复杂。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是金融中介机构,同时也是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和信息服务的机构。因此,一切与金融服务、信息有关的领域,商业银行都可以介入。商业银行拥有很优越的条件,融资技术和融资工具的创新使许多业务可以在资产负债表内外双向转换,如贷款的出售和担保等业务构成的或有负债等,从而大大扩展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范围,增强了其抵御风险的能力。该理论也提倡将原来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转化为表外业务,例如将贷款转让给第三者,将存款转售给急需资金的单位等。这种转售单纯地在资产和负债上分别销账,使表内经营规模缩减或维持现状,而商业银行收取转让的价格差额。因此,商业银行除了经营资产和负债业务之外,还应当经营多样化的表外业务。存贷业务是银行经营的一条主轴,虽然在其旁侧可以延伸发展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如信贷处理、资产管理、基金管理以及期货期权等多种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但是该理论也强调表外业务管理应建立在资产负债管理的基础上,不能本末倒置、主次不分。
为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进行控制和监管,同时也为了规范不同国家银行之间同等运作的需要,1987年12月巴塞尔委员会通过了《统一资本计量与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即著名的《巴塞尔协议》,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的完善与统一。《巴塞尔协议》的目的:一是通过协调统一各国对银行资本、风险评估及资本充足率标准的界定,促使世界金融的稳定;二是要求银行为保证充足的流动性而管理其资产、负债和表外合同,将银行的资本要求同其活动的风险,包括表外业务的风险系统地联系起来,从而加强表外风险的管理。
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及其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重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资产转移到负债,又从负债转变为对资产与负债的综合管理。而在金融创新相当活跃的今天,仅仅考虑对资产负债表 的管理已经显得不够,因为各种金融衍生品的出现使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量大增,有的甚至已超过传统业务量的比例,成为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从而产生了资产负债表内表外统一管理理论,形成了相应的策略。很难说理论与实践谁是发展的原动力,但可以肯定的是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理论的发展必然指导实践中银行策略的运用,而来自于银行的流动性管理经验又为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随着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条件,人们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认识也会不断加深,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与理论也会不断改进。这也是下一步研究的着力点。
三、国内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对策研究
(一)国内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从商业银行个体看,由内部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对策主要有:(1)提高对流动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2)做好流动性需求预测和分析,建立适当的流动性衡量指标体系和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的预测,除一般历史趋势外,需要重点考虑的是季节影响因素、周期影响因素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因素等。(3)加强资产和负债管理,增强资产的变现能力和及时获取资金的负债能力,提高资本充足率,减少不良资产。流动性管理的实质是分析和确定一定时期内存款和贷款的流动性需求,据此通过资产和负债管理合理安排资产、调度资金提供流动性供给,最终实现两者平衡的一系列方法和思路。(4)改进流动性管理的技术和手段。制定流动性策略时要从内外两方面把握:在管理技术上,选择流动性缺口为主要管理方式;在管理方法的运用上,在划分资产和负债期限与测算资金供需时,要注意外部环境的变化,预估外部市场波动对银行资金流动和价格的影响;对资产组合进行动态管理,因为外部市场变化是动态平衡的重要因素。(5)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积极发行中长期金融债券或大面额可交易存单,并将其作为实现资产负债期限配比的重要手段。(6)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增加流动性。如积极发展零售批发业务,拓展中小企业信货业务;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金运用的边际效益。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治理机制不健全,不良贷款率较高,近年来积累了大量的流动性风险,这也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问题,并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随着股份制改革的推动,银行剥离了大部分不良资产,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讨论也有所减少。不过值得警惕的是,虽然目前总体上存在着流动性过利,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潜在影响因素仍未完全消除,银行内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的成熟才是关键。即使在当前流动性过剩的大环境下,“流动性短期来看可能并不像市场普遍认为的那样充裕”。如果受到经济环境中某一事件的触发,则流动性的转换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最近美国的次级债危机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在银行流动性过剩与不足之间转换,可能蕴藏着真正的流动性危机,因此,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问题仍需要进行持续的跟踪研究。
(二)商业银行角度的流动性过剩研究
近两年来,伴随着宏观环境流动性过剩,商业银行体系内部的流动性过剩也愈加明显,不少学者开始将商业银行内部的流动性与宏观经济中的流动性联系起来,从微观角度的反思提高宏观的认识。
有学者认为商业银行作用的货币乘数的扩大是流动性过剩的主要推动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商业银行两次不良资产的剥离,资产流动性明显增强,保持较少的超额储备比例仍能维持正常的经营。二是金融市场的深化、央行票据的大量发行,商业银行积累了大量变现能力极强的非信贷资产,进一步提高了其资产的流动性。三是央行大额支付体系开始运转,各银行资金清算效率明显提高,为满足清算需求需保持的最低超额储备规模明显下降。四是商业银行改制上市后,资产扩张的冲动和创造信用的能力明显增强,对所持超额储备比例的要求逐渐下降。以上四种因素共同促使商业银行降低超额储备比例,提高货币乘数,必然推动货币供应的增多。即使基础货币供应增长速度在放慢,但是由于放慢的速度比不上货币乘数相应提高的速度,仍会出现货币供应量增长偏快。
银行的经营方式也促进了流动性的创造。在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我国的商业银行很难通过自主调整存款利率的手段来控制储户的储蓄冲动,更不拒绝储户的储蓄要求,只能放任资金的不断增加。此外,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诚信体系,企业信用缺失现象严重,金融生态环境欠佳,企业贷款违约屡见不鲜,银行惜贷现象突出,信贷规模的控制和金融生态环境的不佳抑制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商业银行内部流动性过剩现象愈加明显。这种内部流动性过剩使银行存差持续扩大,存贷比上升,形成银行体系过剩的流动性并表现为总体流动性过剩。
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银行自身面临着多种挤压的盈利困境以及更为复杂的经营风险。社会资金过多涌入银行,又增加了央行货币政策的操作成本。由于持有大量央行票据,商业银行的资金更多地沉淀在央行,既无法支持实体经济,又给央行带来巨大的操作成本(武汉市城市金融学会课题组,2007)。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形成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巨大压力,表现在当中央银行需放松货币时,“松”的货币未必能流到符合中央银行调控意图的行业和企业。而当中央银行需要收紧货币时,也未必能从符合中央银行调控意图的行业和企业收回货币(冯学敏、何雁明,2007)。也有学者指出,流动性过剩导致了低利率和信贷投放高涨,价格指数间的传递关系被屏蔽,将可能使中国经济面临“投资膨胀一通货紧缩”的压力,冲击了货币政策(陆磊,2007)。
为改变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商业银行应当转变增长方式和经营模式(李志刚,2007)。在金融创新的基础上,做好主动负债管理,培育消费信贷、中小企业贷款、贸易融资三个市场,并大力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分流被动负债,减轻银行内部流动性过剩,从而减轻宏观流动性过剩(葛兆强,2007)。
对商业银行流动性与宏观因素的联系,虽然近一年多来越来越受到关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大多数研究的关注面比较集中,有关的分析研究还有待于深化。当商业银行流动性与宏观环境联系起来时,由于宏观环境的复杂性,其影响变量大大增加,作用机制也更趋复杂,增加了研究的难度,但一旦对它们相互作用机制的了解取得发展与突破,则不仅能从新的角度增进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认识,而且也有助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决策。
四、结论
1、现有文献对商业银行流动性产生的根源及其影响因素已有非常广泛的研究,但对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各因素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程度还缺乏深入探讨。
2、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及理论的演变可以发现,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认识是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而逐步深化的。但对宏观流动性与商业银行流动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商业银行如何适应经济环境和银行业务的不断创新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3、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向流动性不足转换的“拐点”,可能因某一事件的触发而出现,并形成流动性危机,需要持续跟踪研究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流动性不足;流动性过剩
中图分类号:F83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7)06-0013-04
流动性风险以其不确定性强、冲击破坏力大的特点,而被称为“商业银行最致命的风险”,加强流动性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者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近二三十年来,银行系统内不断出现的流动性问题,一直引起学者和有关当局的高度关注,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相关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和扩展。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人们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认识在不断深化,管理策略也经过了多次的改进和调整,并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银行业务的发展而演变。但是,近年来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变动频率加快和波动幅度加大,流动性过剩和流动性不足转换可能是转瞬之间,给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加强流动性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综述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与理论演进的相关文献,并介绍了当今从宏观角度讨论国内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为进一步探讨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寻找方向。
一、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问题产生的必然性
在利率市场化、合约标准化的现代金融市场中,银行被看作是为资金需求市场提供流动性的做市商,从而通过对流动性风险的规避来提出银行的定价决策。因此,一家银行在其需要资金时,能以合理的成本得到可支用现金,该银行就被认为是具有流动性的。一家具有流动性的银行在需要资金时,或是拥有适当数量的可支用现金,或是通过借款或售出债券,都可以迅速筹集资金。对流动性问题的产生,以及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于仁智各有见地,归纳起来不外乎商业银行内外两方面的因素。
从内部来看,一是由商业银行服务的本质所决定。商业银行所提供的服务,实质上是一种流动性的转换。相对而言,商业银行的资产方业务,例如贷款是缺乏流动性的;而负债方业务,例如存款则相对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作为中介,商业银行的职能就在于这一流动性的转换,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化为高流动性的债务,在这一转换中,商业银行具有所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中的最高效率。但这也从根本上带来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问题。二是流动性风险源于资产负债盈利性和流动性的矛盾(王文华,2000)。银行资金来源的不确定性造成了负债流动性约束;贷款和投资的流动性差,其风险增加了它们的不确定性,即资产的流动性约束。但这只是表面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盈利性和流动性这两个目标之间的矛盾(牛兴元,2004)。三是资产和负债期限的不匹配、银行对利率变化的敏感度以及试图保持公众对银行的信心都是流动性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首先,流动性风险根源于供给与需求的不相匹配,主要有超负荷经营、期限搭配失当、资产质量恶化、信誉不佳导致资金筹措难度加大、对客户的需求估计和准备不足等(乔海曙,熊正德,2000)。存贷款期限不匹配、信贷资产质量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施使流动性风险问题凸显。不良资产增加、经营管理不善、资产种类单一及筹资渠道狭窄等问题已在不同程度上加剧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沉积。其次,商业银行在流动性管理方面认识和实践不足、自身规模限制也是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产生的重要内部因素。
从外部来看,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程度日渐加深,国际金融环境更趋复杂,对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分析不能再局限于封闭环境,需要将其纳入到更加开放的环境中。金融法规、货币政策、经济周期、汇率制度、资本流入、债务和赤字等都可能带来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一是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金融市场不发达、负债市场的约束等,都是产生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主要因素。二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央行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矛盾、资本市场不发达、利率未市场化等给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造成重要影响。三是商业银行面临的其他风险。影响流动性的风险主要包括声誉风险、战略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价格风险和交易风险。如果这些风险未能得到很好控制,它们最终会破坏银行的流动性。
总而言之,流动性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者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是由商业银行的服务本质所决定的,由于内外因素的变化,其流动性现状会有不同。尽管现有文献对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内外部因素的探讨已非常广泛,但对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各因素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程度还缺乏深入探讨。
二、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及其理论演进
随着经济金融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商业银行业务的逐渐发展,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策略在不断改进,并且日益完善和成熟。相应地,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理论也在商业银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经历了长期的演变。
(一)资产流动性管理策略
资产流动性策略是早期流动性管理策略,就是将一部分非流动资产转换成流动性资产。从商业银行产生直到20世纪60年代,西方商业银行听强词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主要是针对资产管理而进行的。传统的方法是将一部分非现金资产转换为现会资产,后来逐渐演化成除保存一部分现金资产即一线准备外,还持有一部分既可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流动性,又能满足一定盈利的短期国库券、同业拆放资金、向其他银行存入往来存款等二线准备金。这种策略的优点是风险相对较小,但存在较大的机会成本,因此适宜稳健型经营的小银行。资产流动性策略相应地产生了资产管理理论。它强调资产是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业务以及以流动性为先的管理理念,先后经历了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三个阶段。该思想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100多年里,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及商业银行在金融业中的地位巩固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负债流动性管理战略
负债流动性战略就是靠借入负债来满足流动性要求。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新的筹资、融资工具不断涌现。美国花旗银行首创的大面额可转让存单问世,为商业银行主动吸收新的资金来源开拓了一条崭新的途径。银行开始通过货币市场借款及购入负债来满足流动性需求,大银行甚至靠短期借款满足全部流动性需求。这些变化导致商业银行传统的稳定的资金来源受到了其他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威胁和冲击。与传统的资产 流动性战略相比,以前的管理方式主要是从资产的角度来考虑怎样满足流动性,而负债流动性管理策略则认为银行可以通过货币管理来获取流动性,强调通过一系列新的金融工具来筹资。传统的运用储存的流动性来满足贷款需求只不过改变了资产的构成,而用这类新的金融工具筹资。银行的资产将会增加。这样,银行不用储存大量的流动性,可以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效益更好的贷款或其他中、长期投资项目上,收益就能得到增加,但面临的风险也大大增加。负债管理方法主要有储备头寸负债管理和贷款头寸负债管理两种,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一系列的工具,如同业拆借资金、大面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欧洲美元存单、旧购协议等。由此,负债管理理论也应运而生,它强调银行不能单纯依靠吸收存款这种被动负债方式,而需要大力发展主动型负债方式,向外借款。负债管理理论主要经历了“银行券理论”、“存款理论”和“购买理论”等。
(三)平衡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战略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负债管理方式的成熟、利率的更为多变及金融风险的加大,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的方法大行其道,这种思路也反映在流动性管理战略中。平衡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战略的基本思路是从资产和负债两方面满足流动性需求,做法是将未来的流动性需求划分为预期的流动性需求和未预期的流动性需求两部分。对预期的流动性需求,一部分以资产方式储存(主要是持有可转换证券和在其他银行存款),一部分由往来银行及其他资金供应商事先以信贷额度给予支持。对于未预料的流动性需求则临时由短期借款满足,对于长期滚动性需求做出预测,通过能滚动变成现金的中、短期贷款和证券满足。具体来说,资产负债管理主要是通过对资产与负债各个项目偿还期限的对称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各负债项目的成本、创利水平及各资产项目的利润、收益水平。按照利润最大化的要求,对资产与负债数量和期限的对称关系进行替代配置,以调整资产与负债结构,实现信贷资金的优化配置,以达到少投入、多创利的日的。资产负债管理的方法较多,最主要的有资产负债累计缺口管理和资产负债利率敏感性管理。
对应地,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产生了。该理论并不是对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的否定,而是吸收了这两种管理理论的合理内核,并对其进行了发展和深化。资产管理理论过于偏重安全性和流动性,在一定条件下以牺牲盈利性为代价,不利于鼓励进取精神。负债管理理论虽能较好地解决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的矛盾,能发挥银行家的进取精神,但更多地依赖于外部条件,往往带有很大的经营风险。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强调对银行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全面的管理,不偏重某一方,从资产和负债两方面结合起来保证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保证资产负债结构的及时性、灵活性,以此保持流动性供给能力。
(四)以金融创新为特征的表内表外统一管理策略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结构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货币当局放松了对金融业的管制,金融自由化与全球化趋势日渐形成与发展。这种背景造成了大量工商企业介入金融业,从而使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和利润空间受到金融市场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巨大竞争;同时世界经济相对稳定发展,通货膨胀率下降,而银行业以存贷利差为主的实际收益也逐渐下降,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这些因素都使得银行的传统业务经营走入困境。针对经营条件的变化,西方商业银行开始在资产负债表以外做文章,不断进行金融工具的创新,采取了存贷款差额管理策略、资产证券化、远期市场套期保值、存贷款定价策略等方法对银行的负债和资产进行科学控制,从而降低银行的经营成本、提高利润和控制风险。金融创新衍生产品和更加富有流动性的市场使得商业银行积极主动的投资组合管理成为可能,信贷风险可以通过对冲或购买保险以及直接在二级市场上出售等一系列方式得以消除。尤为重要的是,在经营条件变化带来的压力下,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大的商业银行开始把营销心从公司客户向个人客户转变。以此为基础,这些银行从公司银行向消费者银行转变,大力发展表外业务和理财业务。到20世纪90年代,对消费者的服务收益已经超过了企业贷款所获得的收益。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这也反映出消费者账户存款从储蓄和信贷机构向商业银行转移的趋势。这些金融工具的创新和表外业务的开展,大大提高了银行服务的质量和范围,增加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创造了信用,弥补了资金缺口和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运营成本。但以金融创新为特征的表内表外统一管理策略在导致银行资产流动性提高的同时也要求银行敢于承担更多的风险,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要求也更高了。
与表内表外统一管理策略对应的是资产负债表内表外统一管理理论。这一理论从形式上看是资产负债管理由表内向表外扩展,但实质上极大丰富了金融风险管理及资产负债管理的内容,同时也使得包括流动性风险在内的金融风险管理及资产负债管理日趋复杂。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是金融中介机构,同时也是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和信息服务的机构。因此,一切与金融服务、信息有关的领域,商业银行都可以介入。商业银行拥有很优越的条件,融资技术和融资工具的创新使许多业务可以在资产负债表内外双向转换,如贷款的出售和担保等业务构成的或有负债等,从而大大扩展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范围,增强了其抵御风险的能力。该理论也提倡将原来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转化为表外业务,例如将贷款转让给第三者,将存款转售给急需资金的单位等。这种转售单纯地在资产和负债上分别销账,使表内经营规模缩减或维持现状,而商业银行收取转让的价格差额。因此,商业银行除了经营资产和负债业务之外,还应当经营多样化的表外业务。存贷业务是银行经营的一条主轴,虽然在其旁侧可以延伸发展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如信贷处理、资产管理、基金管理以及期货期权等多种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但是该理论也强调表外业务管理应建立在资产负债管理的基础上,不能本末倒置、主次不分。
为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进行控制和监管,同时也为了规范不同国家银行之间同等运作的需要,1987年12月巴塞尔委员会通过了《统一资本计量与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即著名的《巴塞尔协议》,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的完善与统一。《巴塞尔协议》的目的:一是通过协调统一各国对银行资本、风险评估及资本充足率标准的界定,促使世界金融的稳定;二是要求银行为保证充足的流动性而管理其资产、负债和表外合同,将银行的资本要求同其活动的风险,包括表外业务的风险系统地联系起来,从而加强表外风险的管理。
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及其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重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资产转移到负债,又从负债转变为对资产与负债的综合管理。而在金融创新相当活跃的今天,仅仅考虑对资产负债表 的管理已经显得不够,因为各种金融衍生品的出现使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量大增,有的甚至已超过传统业务量的比例,成为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从而产生了资产负债表内表外统一管理理论,形成了相应的策略。很难说理论与实践谁是发展的原动力,但可以肯定的是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理论的发展必然指导实践中银行策略的运用,而来自于银行的流动性管理经验又为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随着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条件,人们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认识也会不断加深,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与理论也会不断改进。这也是下一步研究的着力点。
三、国内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对策研究
(一)国内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从商业银行个体看,由内部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对策主要有:(1)提高对流动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2)做好流动性需求预测和分析,建立适当的流动性衡量指标体系和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的预测,除一般历史趋势外,需要重点考虑的是季节影响因素、周期影响因素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因素等。(3)加强资产和负债管理,增强资产的变现能力和及时获取资金的负债能力,提高资本充足率,减少不良资产。流动性管理的实质是分析和确定一定时期内存款和贷款的流动性需求,据此通过资产和负债管理合理安排资产、调度资金提供流动性供给,最终实现两者平衡的一系列方法和思路。(4)改进流动性管理的技术和手段。制定流动性策略时要从内外两方面把握:在管理技术上,选择流动性缺口为主要管理方式;在管理方法的运用上,在划分资产和负债期限与测算资金供需时,要注意外部环境的变化,预估外部市场波动对银行资金流动和价格的影响;对资产组合进行动态管理,因为外部市场变化是动态平衡的重要因素。(5)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积极发行中长期金融债券或大面额可交易存单,并将其作为实现资产负债期限配比的重要手段。(6)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增加流动性。如积极发展零售批发业务,拓展中小企业信货业务;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金运用的边际效益。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治理机制不健全,不良贷款率较高,近年来积累了大量的流动性风险,这也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问题,并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随着股份制改革的推动,银行剥离了大部分不良资产,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讨论也有所减少。不过值得警惕的是,虽然目前总体上存在着流动性过利,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潜在影响因素仍未完全消除,银行内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的成熟才是关键。即使在当前流动性过剩的大环境下,“流动性短期来看可能并不像市场普遍认为的那样充裕”。如果受到经济环境中某一事件的触发,则流动性的转换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最近美国的次级债危机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在银行流动性过剩与不足之间转换,可能蕴藏着真正的流动性危机,因此,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问题仍需要进行持续的跟踪研究。
(二)商业银行角度的流动性过剩研究
近两年来,伴随着宏观环境流动性过剩,商业银行体系内部的流动性过剩也愈加明显,不少学者开始将商业银行内部的流动性与宏观经济中的流动性联系起来,从微观角度的反思提高宏观的认识。
有学者认为商业银行作用的货币乘数的扩大是流动性过剩的主要推动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商业银行两次不良资产的剥离,资产流动性明显增强,保持较少的超额储备比例仍能维持正常的经营。二是金融市场的深化、央行票据的大量发行,商业银行积累了大量变现能力极强的非信贷资产,进一步提高了其资产的流动性。三是央行大额支付体系开始运转,各银行资金清算效率明显提高,为满足清算需求需保持的最低超额储备规模明显下降。四是商业银行改制上市后,资产扩张的冲动和创造信用的能力明显增强,对所持超额储备比例的要求逐渐下降。以上四种因素共同促使商业银行降低超额储备比例,提高货币乘数,必然推动货币供应的增多。即使基础货币供应增长速度在放慢,但是由于放慢的速度比不上货币乘数相应提高的速度,仍会出现货币供应量增长偏快。
银行的经营方式也促进了流动性的创造。在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我国的商业银行很难通过自主调整存款利率的手段来控制储户的储蓄冲动,更不拒绝储户的储蓄要求,只能放任资金的不断增加。此外,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诚信体系,企业信用缺失现象严重,金融生态环境欠佳,企业贷款违约屡见不鲜,银行惜贷现象突出,信贷规模的控制和金融生态环境的不佳抑制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商业银行内部流动性过剩现象愈加明显。这种内部流动性过剩使银行存差持续扩大,存贷比上升,形成银行体系过剩的流动性并表现为总体流动性过剩。
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银行自身面临着多种挤压的盈利困境以及更为复杂的经营风险。社会资金过多涌入银行,又增加了央行货币政策的操作成本。由于持有大量央行票据,商业银行的资金更多地沉淀在央行,既无法支持实体经济,又给央行带来巨大的操作成本(武汉市城市金融学会课题组,2007)。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形成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巨大压力,表现在当中央银行需放松货币时,“松”的货币未必能流到符合中央银行调控意图的行业和企业。而当中央银行需要收紧货币时,也未必能从符合中央银行调控意图的行业和企业收回货币(冯学敏、何雁明,2007)。也有学者指出,流动性过剩导致了低利率和信贷投放高涨,价格指数间的传递关系被屏蔽,将可能使中国经济面临“投资膨胀一通货紧缩”的压力,冲击了货币政策(陆磊,2007)。
为改变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商业银行应当转变增长方式和经营模式(李志刚,2007)。在金融创新的基础上,做好主动负债管理,培育消费信贷、中小企业贷款、贸易融资三个市场,并大力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分流被动负债,减轻银行内部流动性过剩,从而减轻宏观流动性过剩(葛兆强,2007)。
对商业银行流动性与宏观因素的联系,虽然近一年多来越来越受到关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大多数研究的关注面比较集中,有关的分析研究还有待于深化。当商业银行流动性与宏观环境联系起来时,由于宏观环境的复杂性,其影响变量大大增加,作用机制也更趋复杂,增加了研究的难度,但一旦对它们相互作用机制的了解取得发展与突破,则不仅能从新的角度增进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认识,而且也有助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决策。
四、结论
1、现有文献对商业银行流动性产生的根源及其影响因素已有非常广泛的研究,但对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各因素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程度还缺乏深入探讨。
2、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及理论的演变可以发现,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认识是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而逐步深化的。但对宏观流动性与商业银行流动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商业银行如何适应经济环境和银行业务的不断创新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3、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向流动性不足转换的“拐点”,可能因某一事件的触发而出现,并形成流动性危机,需要持续跟踪研究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