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封泥是什么呢?它不是印章,而是印章的“影子”。它是古代用来密封往来文书、物品时必不可少的物件。
在魏晋南北朝之前纸张还没有普及,人们的书信往来主要书写在竹木片上。为防止书信内容被不相关的人看见,古人就将写好的书信(竹木简)用绳子捆扎好,在绳结处嵌上一个特制的泥丸,并在泥丸上钤盖上作者的印章,这样就能防止书信内容泄密。所以,那时印章不是钤在纸上,而是钤在泥丸上。后来人们把这种带有印章的泥丸叫做封泥(如右图)。
同学们想仿制封泥的话也很容易,可把橡皮泥团成团,然后直接把印章压盖在橡皮泥上面,这样橡皮泥上就会出现印章的样子,晾干后就是简单的封泥模样。
战国封泥
战国封泥存世数量最少,到目前为止也就二十多枚,其中最著名的是“左司马闻竘信玺”。这枚封泥上官职名称与姓名一同出现,同时印面大、文字多,是这一时期的珍品。
秦代封泥
秦代封泥出现的数量就很多了。在西安北郊的一次考古发掘中,就出现了近2000枚封泥。人们在整理中发现,这批封泥外形完整的多、字迹清晰的多,涉及的品种也多,为研究秦代篆刻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实物标本。
汉代封泥
从目前来看,汉代封泥出土的数量比秦代的还要多,在每个时期都能找到它们的代表作品。如西汉中期的“广陵相印章”、新莽时期的“宰师司马司威”、东汉时期的“西平令印”等。
汉代之后封泥依然在使用,但是随着纸张的出现、普及,封泥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从篆刻艺术的角度审视这些古代封泥,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篆刻人,其中成就最高的当推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
钤印小常识:
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印章是不可缺少的,而且钤印能为作品增色不少。
钤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书法作品用印要比字形小。
2.印章的印文多用篆书,现在的办公印章不可用于书法作品。
3.印泥应选择书画专用的印泥。
4.我们小学生用印,有引首章、姓名章和压脚章三枚印章就差不多了。引首章,一般应该钤在右边第一行的第一、二字之间的右侧;形状以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居多。姓名章应该钤盖在落款的下面,离落款最后一字约一个字的距离,不可太靠近落款。压脚印多为闲章(以名言警句、斋馆堂号等内容居多),对齐姓名章且距离姓名章一个章距离的位置钤盖。
5.钤印时,可以在作品钤印部位下面垫几张纸(或玻璃板),这样可以让钤印的效果更好。
6.钤印完成后,要把印面上蘸的多余的印泥用柔软的纸(毛巾)擦拭干净后放置好。
责任编辑 张静
在魏晋南北朝之前纸张还没有普及,人们的书信往来主要书写在竹木片上。为防止书信内容被不相关的人看见,古人就将写好的书信(竹木简)用绳子捆扎好,在绳结处嵌上一个特制的泥丸,并在泥丸上钤盖上作者的印章,这样就能防止书信内容泄密。所以,那时印章不是钤在纸上,而是钤在泥丸上。后来人们把这种带有印章的泥丸叫做封泥(如右图)。
同学们想仿制封泥的话也很容易,可把橡皮泥团成团,然后直接把印章压盖在橡皮泥上面,这样橡皮泥上就会出现印章的样子,晾干后就是简单的封泥模样。
战国封泥
战国封泥存世数量最少,到目前为止也就二十多枚,其中最著名的是“左司马闻竘信玺”。这枚封泥上官职名称与姓名一同出现,同时印面大、文字多,是这一时期的珍品。
秦代封泥
秦代封泥出现的数量就很多了。在西安北郊的一次考古发掘中,就出现了近2000枚封泥。人们在整理中发现,这批封泥外形完整的多、字迹清晰的多,涉及的品种也多,为研究秦代篆刻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实物标本。
汉代封泥
从目前来看,汉代封泥出土的数量比秦代的还要多,在每个时期都能找到它们的代表作品。如西汉中期的“广陵相印章”、新莽时期的“宰师司马司威”、东汉时期的“西平令印”等。
汉代之后封泥依然在使用,但是随着纸张的出现、普及,封泥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从篆刻艺术的角度审视这些古代封泥,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篆刻人,其中成就最高的当推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
钤印小常识:
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印章是不可缺少的,而且钤印能为作品增色不少。
钤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书法作品用印要比字形小。
2.印章的印文多用篆书,现在的办公印章不可用于书法作品。
3.印泥应选择书画专用的印泥。
4.我们小学生用印,有引首章、姓名章和压脚章三枚印章就差不多了。引首章,一般应该钤在右边第一行的第一、二字之间的右侧;形状以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居多。姓名章应该钤盖在落款的下面,离落款最后一字约一个字的距离,不可太靠近落款。压脚印多为闲章(以名言警句、斋馆堂号等内容居多),对齐姓名章且距离姓名章一个章距离的位置钤盖。
5.钤印时,可以在作品钤印部位下面垫几张纸(或玻璃板),这样可以让钤印的效果更好。
6.钤印完成后,要把印面上蘸的多余的印泥用柔软的纸(毛巾)擦拭干净后放置好。
责任编辑 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