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我们离中产有多远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xleo3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意中看到两条和“钱”有关的新闻。
  一条据称来自外媒的报道: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排名第二的有钱国,中产阶级数量已经过亿,每十个中国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是中产阶级。
  另外一条是一起命案:某人在聊天群里抢了个3分钱的红包,没有按聊天群的规则及时派钱给别人,自顾自去睡觉,引起群友不满,找他理论,冲突从虚拟空间升级到现实中,他们见面后由争执演变成打斗,没按规矩及时派钱的人被刀刺伤后身亡。
  两条新闻,涉及的数值,大到了亿;涉及钱的金额,小到了分。
  錢能兑换安逸、安全吗
  有钱是什么概念,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理解。
  向几个年轻人问这问题,他们几乎都不假思索地回答:“有钱好,想吃什么吃什么。”
  吃,真的这么重要吗?
  他们反问我:“如果吃不重要,还有什么更重要?”
  前不久,应约去一个年轻人家里吃饭,10年前他读大一的时候,我给他上过课。记得有人在作业里写他主动借钱给同宿舍里没钱为饭卡充值的同学,他自己吃干馒头,因为他家里也贫穷。
  我曾经请过他和几个同学来玩,是我做饭。现在轮到他亲自下厨招待我了。
  端上从四川乡下老家里带来的腊鸭烧土豆,他说:“现在想吃什么终于不是个问题了。”
  一般说来,一个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能做到想吃什么吃什么,要在毕业后努力工作3年到4年,这期间从事任何一份职业都要任劳任怨,不挑肥拣瘦,特别是实习期的第一份工作,什么苛刻条件都要尽量接受。可以跳槽,最好不是被辞退。家人都得健康,不能意外生大病。一点点地改善租房条件,不要不切实际地幻想贷款做房奴,人总不能一步登天。最好留在大城市,虽然花销高,但收入也会相对高,主要是机会多。
  这么多条件都聚合在一起,假以时日,才可能想吃什么吃什么。
  按前面新闻里说的,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富裕的国家,在我们前面的只有一个美国了;这条新闻还说到,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总量已经达到全球之首,有1.09亿人,占全国成年人口的11%,在绝对数字上,已经超越了美国,美国的中产阶级只有9200万人。这里给中产阶级的定位标准是:拥有5万到50万美元的财富,折合人民币大约32万到320万元。
  再看看百度百科给中产阶级下的定义:中产阶级(中产阶层),是指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且中等层次的“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较好满足的人群。
  我把百度这条定义说得再通俗一点:“吃饱穿暖,活得安全、安逸,又有尊严。”假设数量超过一亿的人都不再为吃穿发愁,紧接着就必然追求安全、安逸和尊严。和金钱相比,这些不好量化的感受的界线在哪儿?安全和不安全、安逸和不安逸、有尊严和没尊严之间的弹性究竟有多大?
  不再教书以后,时常联系的学生还有十几个,他们在最近几年里先后进入了社会,正是对人生有最多憧憬、浑身充满活力的年纪,可我常从侧面感到他们的烦躁、焦虑、苦恼,除了挣到了可自由支配的钱以外,他们好像缺少20多岁的人天然拥有的单纯和快乐。
  如果不是平时对他们有所了解,可能会简单地说他们“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前几天教师节,一位同学留言问好,我随口问她:“每天高兴吧?”
  她回答:“不高兴也装得很高兴。”
  知道她是大咧咧的人,我调侃她:“装着装着,就有点真高兴了才好。”
  她回道:“是的,自己不高兴,别人会更高兴。”
  看着最后这一行字,我心里忽然跳出萨特那句“他人即地狱”。
  深陷在被毁坏的、逆向恶化着的人际关系中,才能发出这样的感慨吧。
  我们曾经有过人人自危、人人揭发检举的年代,那噩梦终究过去了,在看上去还正常的生活里,相似的紧张并没有缓解,甚至有进一步恶化的态势,比如连“老人能不能去扶”也要讨论。
  不久前从香港回深圳,过了闸口,只看见滚滚人流,他们不是涌上来的,几乎是直接踩过来。随时有人目光发直地拖着箱子横冲直撞而去,高声呼喊同伴的突然斜冲出来,黑车拉客的迎面拦截行人,四面八方都是噪音。
  这些近旁琐事,如影随形地紧跟着我们,在无意中勾逗着无名之火。
  三分钱有价值吗
  分值人民币大约在20年前就失去了使用价值,不再流通了。
  3分钱在50年前,也只能买一根最便宜的冰棍。谁会想到在21世纪,它竟成了一个人的“命价”。
  有人会说,新闻中这个人不是因为3分钱而死,是因为他破坏了规则。可看看我们周边,无视规则的事少吗?规则真被看得比性命还重要?不如说是某种无名之火要找个发泄口,被一个领了3分钱红包就去睡觉的人撞上了。
  我问一个熟人:“最近看你好像不高兴?”
  他说:“是,因为我发现,没有人对我好,即使有人帮我,也说不定带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我问:“平时你对别人好吗?”
  他反问:“凭什么我要对别人好?”
  我得说明一下,这只是两个人心平气和的闲聊。
  各种各样的不如意,使得身边坐着的某个安静的人在看了一会儿手机后,忽然恼怒起身。
  挑战我们想象力和接受力的新闻总是不期而至,荒诞和刺激的大事总也不缺。它们虽然大,却离我们远,那种感同身受常常只是短暂地被触动。我们可以自我安慰说,它离我们很远,可以推托说我们很无力,但它似乎还是在潜移默化地侵害我们。
  消化那些让人懊恼的事情,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了我们自己的日课。
  而真真切切发生在自己近前的事情,当然只能由自己面对和解决。
  面对这么多、这么密集的真刀真枪,我们好像还没学会良性地处理和排解,这时候最简捷有效的方法就是迎头反击。
  3分钱或者30万都不过充当个引线,张口去骂,伸手去打,已经不知不觉中成了自卫和反击的新常态。想出手时就出手,不只是梁山好汉的行事方式,所谓中产阶级时刻可能成为暴力施加者,也可能是受害者。看起来我们离安全、安逸、有尊严真是远着呢。
  除了骂人和拳头,好像还是一无所有
  曾经是矿难,后来是动车事故,再后来是野蛮拆迁,再后来有城管和小贩,感情好像也在习惯,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麻木。现在电视里再直播井下救援,观众还会看吗?这一页已经被我们大家一起翻过去了。
  悬念剧轮换场次,更刺激的下一幕总在边幕候场,而日出日落,生活继续着,我们在不知不觉和淡忘里,变得脆弱易怒,对于坏事情的应激反应或者过度,或者麻木。有人身处一触即发的状态,被不明火气搅扰着,谁知道我们这些气球还能撑多久。
  那么,善还存在吗?
  更多的时候,是伪善常见。
  有人戴上假面、披了“马甲”立刻浑身是胆,一旦卸掉掩护,重又变回生活中的唯唯诺诺,见风使舵;很多崇尚暴力的人心里跟明镜儿一样,只在超级安全甚至有利可图的状态下,才发出恶言恶语——这时候的言语已经和愤怒没多大关系了,因为它脱离了个人情绪,替代以更加强悍有力的群体情绪。
  如果愤怒甚至咒骂成了一门生意,受害者自然会增多。更多人对恶语伤害避之不及,会退却去求助于“鸡汤”,好像泡在“鸡汤”里才能得到补偿和慰藉。可被搅痛过的神经却像不可愈合的疤痕,总要揭开,总会一次次以不同的疼痛方式来侵扰我们。
  我们不是特殊材料制成的,我们本能地以物喜,以己悲,常常感觉到物伤其类和兔死狐悲。
  这时候急着命名说那个人是中产阶级,是准备指着那位的鼻子去激怒他吗?
其他文献
当前,我们正在创造一种新型的“免费”模式,这种模式将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压低到零,给商业竞争格局和人类生活带来一种巨大的颠覆,必将成为未来经济的新范式。免费不是数字化时代的产物,却是数字化时代的未来!  数字化免费  美国人克里斯·安德森撰写的《免费》一书的观点是,20世纪的经济是一种“原子经济”,而21世纪的经济则是一种“比特经济”。在“原子经济”中,想要得到任何免费商品或服务都需要换一种方式付费,
期刊
“别派我的不是了,姐姐。我只不过到西奥夫人的店里去了一次。我那套旧衣服和玛丽的帽子很相配。我相信谁都以为我是个女店员呢。”  “亲爱的,晚饭已经开过了,你在外面待得太久啦。”  “我知道,我在人行道上滑了一下,扭伤了脚踝。我不能走了,便到一家饭馆坐坐,等到脚好一些才回来。”  两个姑娘坐在窗口前,望着外面车水马龙的大街。  “我们两人总有一天都得结婚,”她浮想聯翩地说,“我们这样有钱,社会上的人都
期刊
美代子是我的日本学生,她小时因患病而变得全盲,但脸上总是一副高兴的样子,至少作为她的老师来说,我从未见过她的愁容。按理说,全盲生可以上专门的盲人学校,这部分费用也能得到政府的补助,但据美代子的母亲说:“她觉得自己跟别人一样,身体不缺任何零件,所以一定要上一所普通的学校,跟别人一样。”  我第一回見到美代子母女是两年前的春天,母亲走在前面,与女儿保持了一段距离,其理由很简单,因为美代子牵了一条导盲犬
期刊
在英国的西南角,有一个叫波斯科诺的小镇,它地处偏远,却吸引着全世界无数的游客前来拜访,因为这里有一座位于悬崖之巅的剧院——米奈克剧场。    米奈克取自小镇所在康沃尔郡的当地语言,意思是石头的、岩石的。    这个坐落在海边峭壁和巨大的岩石上、貌似古罗马遗迹的扇形剧场,让人疑心是历史文化遗址,但其实不是。这个建筑的每一块石头、每一粒沙都出自英国女人Rowena Cade之手,而这剧院起初不过是她家
期刊
男人晚上出去应酬,临结束时打包了一些食物带给老婆。老婆本来要发脾气,骂他那么晚才回家,可是,看到他竟然体贴地带了好吃的东西回来给她,也就怒气全消。他去应酬是苦差,他打包东西回来给她消夜,是心里记挂着她,这么体贴的丈夫,她怎么舍得骂?  男人无论在外面玩到多晚才回家,只要他不是两手空空地回来,女人的心便甜了。如果他两手空空,那么,0点之前,他便要回家;可是,他若带东西给她消夜,那么,他可以拖到2点钟
期刊
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斜照进街道,杂乱地照亮这条街。阳光从料想不到的缝隙里射出来,打在拥挤的人行道上匆匆走过的行人的脸上。  在一个十字路口,我第一次看到那个浅色眼睛的男人,记不清他是停在那里还是往前走着,可以肯定的是,他离我越来越近,因此或者是我朝他走去,或者是他向我走来。他高大而消瘦,穿着一件浅色的雨衣,一把紧紧卷起的雨伞利落地挂在胳膊上。他的头上戴着一顶毛毡帽子,也是浅色的,帽檐又宽又圆;底下
期刊
斜倚在暮色中,我投出我悲伤的网  朝向你海洋般的眼睛。  那里,最高的火焰中,我的孤独延伸而燃烧,  像一个溺水者挥转着手臂。  我发出红色信号,掠过你失神的眼波——  它们涌流而去,像灯塔附近的海水。  你只是保持晦暗,我冷漠的女性,  有时自你的凝视浮现令人畏惧的岸礁。  斜倚在暮色中,我将我悲傷的网  抛向那拍打在你海洋般眼睛的海水。  夜间的鸟儿在最早的星辰边啄食  而星光闪烁如我爱你时的
期刊
我与你相会在日落时分,  你用桨荡开了河湾的寂静,  我舍弃了精妙的幻想,  爱上你白色的衣裙。  无言的相会多么奇妙,  前面——在那小沙洲上,  傍晚的燭火正在燃烧,  有人思念白衣的女郎。  蔚蓝的寂静可否接纳——  移近、靠拢,以及焚燃……  我们相会在暮霭之下,  在涟漪轻漾的河岸。  没有忧郁,没有抱怨,没有爱情,  一切皆黯淡,消逝,去向远方……  白色的身躯,祭祷的声音,  你那金
期刊
公元30年,一个来自伯利恒的男人,见到一位学者和一位先知,说道:“我和耶稣一起长大,小時候几乎一样,后来差别越来越大。他对别人的爱如同奔流的河水,永不停歇,我对别人的爱则像干涸的枯井,没有一滴;他的个性如同阳光那样灿烂夺目,我的个性像萤光般微弱昏暗;他的勇敢如同松柏到处矗立,我的怯懦像野草随处生长;他一直都是喜悦的,我从来只有悲伤。”  他问学者:“请您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呢?”  学者答:“这是因
期刊
对于调味的态度,有两种不同的人:一是对每个菜(尤其是对西餐的每个菜)自己来一番加工;一是很少或根本不利用食桌上的调味品。从这一观点上来实践你的“动的相术”时,可以看出四种不同的性格来。  先说那爱给每一个菜加佐料的人吧。有些人为了表示自己有饮食修养,在适宜的菜里加些适宜的调味品,这女婿从吃的立场看是大可要得的;只是如果你的女儿不善烹饪时,也很易受他的气。佐料需要在合适的时候,加在合适的碟子里,而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