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永久起搏器时原房室电极导线参数的变化

来源 :心肺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do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永久起搏器更换时电极导线参数的变化。方法:1988年12月至2005年5月,143例患者因电池耗竭而更换起搏器时的起搏电极导线阈值与植入时的阈值比较。结果:至更换时电极导线使用年限为6~18年,平均(9.66±2.67)年,心室电极导线起搏阈值由植入时的(0.64±0.21)V升至更换时的(1.99±1.13)V(P〈0.01),阻抗和感知没有统计学差异。心房电极导线起搏阈值由植入时的(1.10±0.34)V升至更换时的(1.44±1.47)V,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内皮素在肺血栓栓塞溶栓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探讨内皮素在肺动脉压力变化中的意义。方法:肺动脉内注入栓子建立肺栓塞动物模型,测量栓塞前后及溶栓前后肺动脉平均压力(PAMP
目的:建立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IR)动物模型并观察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肿瘤坏死因子n(tumor necrosisfactora,TNFα)的变化。方法:6周龄的雄性Wistar大鼠分为2组,对照组(n=10)以
目的:研究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对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ETM)大鼠心肌组织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4,TLR4)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mRNA
血液稀释技术的出现,克服了体外循环中全血液预充的弊端,但同时也导致转流后细胞外液量的增加,细胞间质的水肿等不良后果,因此在体外循环的发展中引进了超滤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
目的:利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方法在人工心脏机械瓣膜上沉积纳米相类金刚石(DLC)薄膜,探讨纳米相类金刚石薄膜复合材料与人血管内皮细胞相容性,为应用组织工程方法构建组织工程化机
临床资料 对1998年5月至2003年7月住院的15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安装了美国圣犹达公司生产的动态心房超速抑制双腔频率适应性永久心脏起搏器(DAO),并对患者进行了12-70个月的临
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围手术期缺血综合征及术后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甚至增加死亡风险,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全身的治疗方案、调整引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靶点的生物特性
目的:建立兔髂动脉球囊损伤模型,观察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对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及机体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
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继续教育处和呼吸科与美国胸腔医师协会(ACCP)共同主办,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病医学系、《心肺血管杂志》社协办为期3天的“2011中美国际心肺血管危
神经系统并发症是心脏手术目前无法完全避免的问题。文献报道心脏外科术后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在50%~60%之间。神经系统的损伤机制、术中监测和保护方法是心脏外科备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