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设计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chiren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工业与民用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过程中,时常会产生结构方案设计的优化及结构设计荷载取值的合理性、框架计算简图合理性及结构计算中几个重要设计参数的选取的合理性等问题,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工程设计实践经验,并针对性地提出切实有效的经验方法,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结构设计:计算模式;参数选取
  中图分类号:TU3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In the industrial and civil building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design process, it often will produce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structure and design load determination rationality, frame diagram rationality and calculation structure calculation of several important the rationality of the selection of design parameters and so on, this paper mainly based on the author's engineering design for years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pointed proposed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method of experience for reference to colleagues.
  
  Key Words: structure design: calculation mode; parameter selection
  一、結构计算模式中几个问题
  1.框架底层层高及计算简图的确定
  对于无地下室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设计,合理地采用结构设计方案,可以有效地控制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对于多层框架底层层高的确定,根据规范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6.2.20条的规定,即“框架结构底层柱的高度应取基础顶面至首层楼盖顶面的高度”。因此,在用PKPM软件计算时,对于一层结构层高设计人员往往取值为建筑设计的首层层高加上1.0~1.5米(基础顶面至室内地坪的高度)。这样对于多层框架特别是二~四层的框架结构,往往是在框架柱的轴压比满足规范要求时,首层结构的最大位移角不能够满足规范的最小要求。这时结构设计人员须增加框架柱截面的几何尺寸方能使首层的层间位移角小于1/550,即满足规范要求。这样从经济的角度和建筑物的使用角度上来看,都不够合理。如采用另一种结构设计方案,即在-0.05米标高处纵横方向合理地设置基础拉梁,这样就可减小自然层一层的计算层高,从而可在不增大框架柱截面的几何尺寸的同时,满足规范的层间位移角的要求。但是,在-0.050标高设置基础拉梁时,是否应将基础拉梁计入一个结构层在框架计算简图中,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以2010年笔者设计的江苏天泉湖实业有限公司盱眙金陵商务区商业街的歌城舞厅项目为例,该建筑物为二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场地为II类,地震烈度为7度,建筑层高为4.2米,采用基础形式为独立柱基,基础埋置深度为2.0米,基础高度为0.6米,室内外高差为0.45米。根据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1-2条规定,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如果按2层框架房屋计算:“首层层高取4.25m,即假定框架房屋嵌固在-0.05米处的基础拉梁顶面;基础拉梁的断面和配筋按构造设计;基础按中心受压计算”。照此计算简图运算,就会出现2个问题:第1是按构造设计的拉梁无法平衡柱脚弯矩;第2是不符合GB500lO一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6.2.20条的规定,即“框架结构底层柱的高度应取基础顶面至首层楼盖项面的高度”。在实际工程设计中,为了能够达到设计与实践的高度吻合,这时可以将基础拉梁层按一层记取输入。因此,上述框架结构按3层进行整体分析计算,拉梁上荷载作用在拉梁层一并输入,框架计算简图的首层层高为H1=2.0—0.6—0.05=1.35m,第2层层高为4.25m,第3层层高为4.2m。考虑到地基土的约束作用,对这样的计算简图,在电算程序总信息输入中,可填写地下室层数为l,并复算1次,同时,根据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2.3条规定,可以将框架柱底层柱脚弯矩设计值乘以增大系数1.3,框架柱剪力相应调整。按两计算结果的包络图进行框架结构底层柱的配筋。根据比对,该工程采用了设置基础拉梁并将其按一个结构层计算,减小了柱截面的几何尺寸,在满足了规范要求的同时,又满足了建筑使用及立面造型的要求。
  2. 基础拉梁设计方案的确定
  多层框架房屋基础拉梁的设计方案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当基础埋置深度较大时,为了减小底层柱的计算长度和底层的位移,可在±0.000以下适当位置设置基础拉梁,但不宜按构造要求设置,宜按框架梁进行设计,并按规范规定设置箍筋加密区。当独立基础埋置不深或者埋置虽深但采用了短柱基础时,由于地基不良或柱子荷载差别较大,或根据抗震要求,可沿2个主轴方向设置构造基础拉梁;基础拉梁截面宽度可取柱中心距的1/20~1/30,高度可取柱中心距的1/12~1/18;构造基础拉粱的截面可取上述限值范围的下限,纵向受力钢筋可取所连接柱子的最大轴力设计值的10%作为拉力或压力来计算。若为构造配筋,除满足最小配筋率外,也不得小于上下各2Φ14,配筋不得小于Φ8@200;若拉梁上作用有填充墙或楼梯柱等传来的荷载时,拉梁截面应适当加大,算出的配筋应和上述构造配筋叠加。当框架底层层高不大或者基础埋置不深时,有时要加大基础拉梁的刚度及配筋,以便用拉梁来平衡柱底弯矩,这时拉粱正弯矩钢筋应全跨拉通,负弯矩钢筋至少应在1/2跨拉通,拉通正负弯矩钢筋在框架柱内的锚固、拉梁箍筋的加密及有关抗震构造要求与上部框架梁完全相同:此时,拉梁宜设置在基础顶部,不宜设置在基础顶面之上。
  
  3.基础拉梁层计算模型的选定
  用TAT或SATWE等电算程序进行框架整体计算时,对于基础拉梁层无楼板的情况下,楼板厚度应取0,并定义弹性节点,用总纲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计算。当房屋平面不规则时,虽然楼板厚度取O,也定义弹性节点但未采用总纲分析,程序分析时却自动按刚性楼面假定进行计算,这与实际情况不符,设计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4.独立基础设计的荷载取值
  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的基础形式当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时。在基础设计中,合理地选取荷载设计值,是基础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实际工作中,常会出现2种情况:①依据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4.2.1条指出的“当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粘性土层时,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4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或基础荷载与上述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可不必进行天然地基和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的要求,忽略风荷载的影响:②在设计独立基础时,作用在基础顶面上的外荷载(柱脚内力设计值)只取轴力设计值、弯矩设计值而无剪力设计值,甚至或许只取轴力设计值。工程设计实践证明,这2种情况的设计结果都会导致基础尺寸偏小、配筋偏少。
  
  二、关于结构计算中几个重要参数的选取问题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3.6.6条第4点指出,所有的计算机计算结果,应经分析判断,确认其合理、有效后,方可用于工程设计。受力分析判断计算机计算结果是否合理,结构设计时,除了有合理的结构方案、正确的结构计算简图外,正确填写抗震设防烈度和场地类别、合理选取电算程序总信息内的其他各项参数也是十分重要的。通常情况下,计算机的计算结果主要是结构的自振周期、楼层地震剪力系数、楼层弹性层间位移(包括最大位移与平均位移比)和弹塑变形验算时楼层的弹塑性层间位移、楼层的侧向刚度比、振型参与质量系数、墙和柱的轴压比及墙、柱、梁和板的配筋、底层墙和柱底部截面的内力设计值、框架一抗震墙结构抗震墙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与总地震倾覆力矩的比值、超筋超限信息等等。现以设计程序SATWE为例,结合施工图设计中常遇的问题,加以说明有关参数如何进行合理选取。
  1.结构的抗震等级
  在工程设计中,多数房屋建筑按其抗震设防分类属于丙类建筑,如民用住宅、办公楼及‘般工业建筑等等,其抗震等级可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的高度按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6.1.2确定。对于电讯、交通、能源、消防和医疗等类建筑以及大型体育场馆、大型零售商场等公共建筑,可首先根据GB50223—2004《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确定其中哪些建筑属于乙类建筑(可能还有甲类建筑,本文不涉及)。
  2.地震力的振型组合数
  地震力的振型组合数,对高层建筑,当不考虑扭转耦联计算时,至少要取3;当振型数多于3时,宜取3的倍数,但不应多于层数;当房屋层数≤2时,振型数可取层数。对于不规则的结构,当考虑扭转耦联时,对高层建筑,振 数应取≥9;结构层数较多或结构刚度突变较大,振型数应多取。如结构有转换层、项部有小塔楼、多塔结构等,振型数应取≥12或更多,但不能多于房屋层数的3倍;只有当定义弹性楼板,且采用总刚分析,必要时振型数才可以取得较少。《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5指出,合适的振型个数一般可以取振型参与质量达到总质量的90%所需的振型数。SATWE等电算程序已有这种功能,可以很方便地输出这种参与质量的比值。
  3.结构周期折减系数
  框架结构及框架-抗震墙等结构,由于填充墙的存在,使结构的实际刚度大于计算刚度,计算周期大于实际周期。因此,算出的地震剪力偏小,使结构偏于不安全,因而对结构的计算周期进行折减是必要的,但对框架结构的计算周期不折减或折减系数取得过大,都是不妥当的。对框架结构,采用砌体填充墙时,周期折减系数可取0.6~0.7;砌体填充墙较少或采用轻质砌块时,可取0.7~0.8;完全采用轻质墙体板材时,可取0.9。只有无墙的纯框架,计算周期才可能不折减。
  4. 框架梁、柱箍筋间距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3.3条及第6.3.8条对不同抗震等级的框架梁、柱箍筋加密区的最小箍筋直径和最大箍筋间距做了明确规定。根据这些规定,设计时习惯上常取梁、柱箍筋加密区最大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箍筋最大间距为200mm。PKPM程序总信息中通常也内定粱、柱箍筋加密区间距为100mm,并以此为依据计算出加密区箍筋面积,设计人员可根据规范确定箍筋直径和肢数。
  但特别要提醒的是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2%時,规范规定梁的箍筋直径应比最小构造直径增大2mm,设计人员须仔细复核该部分的梁箍筋。
  对于框架柱,当框架内定柱加密区箍筋间距为100mm 时,非加密区箍筋间距采用200mm。因此取梁,柱的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构造上要求不小于200m
  结束语
  本文主要阐述了多层框架结构在设计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当然实际工程可能会遇到更多问题,在此不再赘述。设计多层框架结构,设计人员应首先应比对各种结构设计方案,最终选择一个既经济又合理的结构方案结构,对可能碰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并对所有计算结果认真分析、判断,准确无误后方可应用于实际工程。
  
  参考文献
  [1]魏利金.建筑结构设计常遇问题及对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01 [2]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3]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4]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5]GB50009—2001(2006年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
  
其他文献
一、林改的意义  加快林业改革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准的关于林区实施林权制度改革的方案精神,根据国家林业局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关于对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的指示要求,确保林子长起来、生态好起来、职工富起来的宏伟目标。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实施以来,围场林业局,广大职工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森林资源的潜力得到有效释放,初步显现出国家得生态、社会得
期刊
“加快融入主城区 ,建设徐州副中心”,是江苏省徐州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市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这一决策符合徐州实际,顺应经济规律,为贾汪区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使徐州城市副中心的蓝图早日变成现实,笔者认为应进一步把以下六种关系处理好:   一、基础建设与特色建设的关系。 特色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持久竞争力。近年来,我国的珠海、大连等城市获得了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关键就是城市建设个性形
期刊
【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先进科学技术的促进下我国的煤矿生产逐渐实现了人机一体化作业模式。电牵引采煤机是目前煤矿行业普遍使用的设备之一,其不仅降低了煤矿开采人员的工作难度,也提升了整个生产流水线的运行效率。但从长期生产运用情况看,电牵引采煤机在使用过程中常发生不同的故障问题,导致后期的生产管理面临较大的难度,破坏了生产作业的稳定进行。鉴于此,本文以MXG-475采煤机、MGTY 300/71
期刊
摘要:本文作者分析二十余年从事变配电设计工作,在设计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在设计过程中常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说明,从而指出设计中要注意的事项,以及说明安全、经济、合理设计的重要性,以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并依据国家现行规范及标准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具体改进意见。  关键词:变配电;设计规范  中图分类号:TU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pap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建筑设计思想也在不断变更。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就多层框架房屋地基基础设计和框架结构上部设计方面的注意点做详细探讨。  关键词:建筑房屋;多层框架;房屋结构  中图分类号:TU76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nstruction business, bui
期刊
钢筋混凝土构件非线性分析基本方法一般有两种,即极限分析和有限元分析。  极限分析理论假设材料为刚塑性,按塑性变形规律研究结构达到塑性极限状态的行为,在分析中忽略弹性变形的影响。Hillerborg提出的有限条带(FSM)就是极限分析法的一种,它根据极限分析的下限定理建立,即選择一个满足平衡条件的内力场,然后按照各点内力大小确定构件的截面尺寸及配筋,以满足屈服条件。条带法的基本思想是将构件分解成单独
期刊
摘要: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空间的分析和设计,也就是对人们活动的区域空间和各区域空间之间关系进行协调。建筑设计是解决室内空间的使用达到经济美观的要求,同时在外部形体上,具有一定时代特性风格的前提下与周围环境城市历史文脉及城市控制性规划相协调的结果。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一个是针对整体而另一个是针对单体。文章通过建筑设计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从深层次分析了城市规划下的建筑设计理念。  关键词:高层
期刊
摘要:自GPS诞生以来,GPS测量技术也随之出现和不断发展,为工程测绘工作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定位测量手段,这是测绘的工作方式的一次根本性的变革,大大提高了工程测绘的工作效率、拓广了工程测绘的服务范围。本文介绍了GPS定位系统的特点、应用原理及应用实践。  关键词:GPS;工程测绘;坐标转换;投影变形:定位技术  中图分类号:TB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Since bir
期刊
引言  液压技术由于具有许多优点,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液压传动系统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液压设备能否长期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关系到液压设备的故障率和作业率,关系到设备的运行效益、经济效益、乃至社会效益。因此要保证液压系统具有良好的技术性能并确保正常运行,保证各个执行器按照预定的要求平稳而协调地工作,合理的设计和正常的使用维护就显得十分重要。  1、气泡对液压系统的危害 
期刊
摘要:结合笔者从事机械化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工作经验,对施工中机械设备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针对所出现的问题,从机械选择、保养、维修和更新等方面出发,提出控制机械成本的措施,给出了在机械化工程施工中机械成本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提高机械使用率,降低施工成本。  关键词:机械化工程施工;施工机械;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Abstract: Combining the engin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