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药中一些主要成分测定方法的研究 Ⅰ.总生物碱的测定

来源 :药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rjlc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在研究和整理植物性中药以及寻找植物药新品种时,常常需要测定其中某些化学成分的含量。但是由于这些植物药的化学研究还很不彻底,許多成分都是未知,单純的成分更尚未分出,因此用化学分析方法来評价植物药存在着一定困难。为了解决上述問題,我們在1960年开始对植物药中一些比較常見的、生理作用比較显著的成分(如生物碱、強心甙、蒽醌、皂甙、黃碱素、香豆素、固(石享)、树脂、鞣貭等)的測定方法进行了研究。选择文献中我們认为比較适用的方法,对含以上成分的几种植物药进行 Foreword When studying and arranging plant herbs and finding new varieties of plant medicines, it is often necessary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certain chemical components. However, because the chemical research of these botanicals is still incomplete, many of the components are unknown, and the simple components have not yet been separated. Therefore, there are certain difficulties in using 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to evaluate botanicals. In order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we began in 1960 with some of the more common and physiologically significant components of botanicals (such as alkaloids, cardiac glycosides, glycosides, saponins, phytochromes, coumarins, and glucosides). Methods such as measuring, resin, enamel, etc. were studied. In the selection of literature, we believe that more suitable methods will be used for several botanicals containing the above ingredients.
其他文献
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系天南星科菖蒲属植物的根状茎,民间以水煎剂治疗癫痫病有一定疗效。七十年代我们将石菖蒲醇提物、挥发油、α-细辛醚分别对慢性支气管炎患
人过四十正当年。今年我四十二岁,一直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精力充沛、年富力强,经验丰富,什么都行,不比别人差。事实不然,学习新东西的确感到力不从心,于是“人过四十不学
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是国家发展的一个转折。从依靠体制(自己所属的工厂、企业、单位)吃“大锅饭”,到依靠自己,自立自强,吃有滋有味的,从自我选择,奋斗中得来的香饭,这是我们每
人参自古以来,均以其根部入药,医疗应用时,还偏重于主根部分,须根只做为次品,仅以药效类似代替主根使用;根茎大家认为有催吐作用而被除去或当做涌吐药应用。至于人参地上部
本文根据多年试验研究并结合文献资料,将药用植物种子休眠归纳为三个类型 1.种皮障碍引起的休眠;2.胚未成熟(形态或生理),根据其胚后熟所要求的温度条件及休眠的不同情况,又
乌头属植物品种繁多,在我国生长的约有了70种。民间用于止痛。朱任宏等从国产乌头属植物中已分离提取到多种生物碱,其中有些生物碱的药理作用虽已有报导,但是它们的镇痛作用
中国地震局于 2 0 0 0年 8月 2 1日至 2 6日在河北省昌黎黄金海岸召开了“地震标准化工作研讨会”。 4 0余位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以及专家参加了研讨会。委员会副主
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是当今教学的主要目标,如今,创新教育俨然成了教学的新方向。学习能够体现出个性化行为,想要使学生的任性能够在愉悦、宽松
日前我们编辑部专门组织一些相关人士召开了一个座谈会,为我们这个杂志的办刊前景把脉,为我们热爱的这个行业前景把脉。这种座谈会我们还将经常举行。我们举办座谈会是希望通
作为《军事记者》的老读者,我一直关注着她的成长。令我欣喜的是,在国内新闻业务刊物并非十分繁荣的情况下,她伴着时代的风风雨雨,沐浴着党报的丽丽阳光,一步一个脚印地坚实